第204章 少年荒唐

论见识,梁啸比枚皋强很多,论谈吐,枚皋可以甩梁啸八条街。

毕竟是枚乘的儿子,说起话来,比梁啸文雅多了,什么《诗》啊《书》的,张嘴就来,不像梁啸,说了一天,全是大白话,听不到一句雅词儿。

枚皋一开口,即使郭禹的官话说得结结巴巴,也听出了枚皋不是一般人,立刻多了几分恭敬。搞得梁啸有些酸溜溜的。不过,枚皋打听到的消息,也足以补偿梁啸受伤的小心灵了。

郭禹从西域来,他提到了大月氏。

梁啸知道大月氏,自然不足为奇,可是枚皋听到大月氏之名,却有些喜出望外。他拉着郭禹问了很久,几乎将郭禹对大月氏的了解挖得干干净净,再也挤不出新东西来,才勉强罢休。

辞别了郭禹,枚皋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多了几分忧色。“陛下派张骞西行,与月氏联盟,现在看来恐怕要落空了。”

梁啸听了,这才知道张骞已经西行。不过,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情形,张骞现在应该还滞留在匈奴,连月氏人的影子都没见着呢。可是,由此可见刘彻反击匈奴之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早就在布局了,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公卿大臣的支持而已。

当然了,最关键的那个瞎了眼的太皇太后,如果不是她一直在摁着小皇帝,小皇帝早就甩开手脚大干了,那些公卿又哪里能拦得住他。何况公卿也不全信奉黄老之道,除了窦婴、田蚡之外,朝中的儒生也不少。

“为什么这么说?”

“你没听郭禹说吗,乌孙王子已经长大。要为父报仇,即将发动对大月氏的攻击。乌孙有匈奴人支持,月氏肯定不是对手,必受重创。就算张骞找到他们,又有什么用?”

梁啸一听。反倒有些释然。他早就知道和大月氏联盟没有成功,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功之处并不在此,而是开拓了汉人的眼界,让他们知道除了大汉,还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阿啸?”枚皋有些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我?”梁啸愣住了,上下打量了枚皋两眼。“乌孙人要攻击大月氏。我能有什么办法?我连大月氏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就算有办法,又能如何?”

“是啊,知道了又能如何?万里迢迢,鞭长莫及啊。”枚皋握紧拳头。狠狠捶了一下手心,懊丧不已。“希望大月氏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待我大汉出兵,与他东西联盟,共破匈奴。”

“坚持一段时间?我看悬。除非……”梁啸突然打住了,他转过头,看着枚皋,两眼像狼一样的放光。

枚皋被他吓住了。“阿啸。你想说什么?”

梁啸犹豫了片刻。他也有点被自己突然冒出来的疯狂念头吓住了。不过,这个念头就像野草一样,一旦冒出来。就怎么也消除不了,而且越来越旺盛,瞬间就占据了他的整个心思。

枚皋见他眼神闪烁,神情变幻,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敢问。只得屏住呼吸,等梁啸自己说。

“子孺。我有一个主意,也许能让大月氏人多坚持一会儿。”

“什么主意?”

“由我大汉派出使臣。最好是通晓骑兵战术的,出使大月氏,帮助他们战斗。”

枚皋皱了皱眉,眼睛也慢慢的亮了起来。“没错,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如果知道有我大汉为盟,大月氏人有了信心,也许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如果再有人教导他们兵法,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只是我大汉通晓骑兵战术的名将……”

梁啸摇摇头。“万里迢迢,还要穿过匈奴人的驻地,能不能活着赶到那里都难说,怎么能让名将去冒险。依我看,派一些骑射出众,通晓兵法的郎官去就行了。就算失陷在匈奴,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没错!”枚皋突然大笑一声:“阿啸,你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

“我……”梁啸嘿嘿笑了两声。“我也觉得我蛮合适的,只是我现在有使命在身……”

不等梁啸说完,枚皋摇摇手,打断了他。“我是正使,你是副使,只要你愿意,我安排你去。陛下如果怪罪下来,一切由我承担,你什么也不用担心。只要对朝廷有利,切实可行,就算被天子责怪,免官回乡,我也认了。”

梁啸感动不已。他一直觉得枚皋是个书生,没想到枚皋这么有担当,血比他还热。

枚皋吸了口气,又吐出来。“何况,你冒的险比我还大。阿啸,这一去,很可能是九死一生啊。”

梁啸笑了。“正如你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之。更何况匈奴人要抓我可没那么容易。没有百八十条人命,他们是别想碰到我的。”

“哈哈,没错,以你的射艺,一般人还真抓不住你。”枚皋用力一拍梁啸的肩膀。“就这么定了?”

梁啸用力的点点头。“就这么定了。”

枚皋随即召集郎官们议事,他把大月氏面临的困境说了一遍,说了梁啸的建议,最后说道:“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任务,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勉强你们,谁愿意跟着梁啸,自己站出来。”

郎官、骑士们面面相觑。他们都被枚皋的话惊呆了。独行万里,穿过匈奴人的驻地,去帮助大月氏作战?这怎么听着这么不真实呢。不过,看枚皋和梁啸一脸严肃,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他们也严肃起来。

过了片刻,谢广隆举起手。“大人,如果……我去的话,万一死了,朝廷能给抚恤吗?”

枚皋说道:“我不敢保证,但是我一定会极力向朝廷申请。”

“那算我一个。”谢广隆晃了晃肩膀。“反正在雁门也没什么升官发财的机会,不如随梁大人去大月氏走一遭,说不定还能挣点功劳。”

李舒昀也站了出来。“大人,我愿意。”

马戎犹豫了片刻,也站了出来。他准备说话,梁啸拦住了他。“子谨,不是我对你的能力有什么怀疑,事实上,我非常信任你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你更应该留在这里,毕竟这里才是我大汉的主战场。”

“好……好吧。”马戎也没坚持,又退了回去。

一会儿功夫,又有两个郎官、一个骑士站了出来。梁啸冲着枚皋点了点头。“够了,人太多,反而不利于行动。”

“也好。”枚皋说道:“我们去追郭禹,看他能不能安排一个向导和通译。”

——

梁啸等追上了郭禹一行。听完梁啸和枚皋的决定,郭禹张着嘴巴,半天没说出话来。

不过,他最后还是将一个年轻人推到了梁啸的面前。“既然二位大人如此豪壮,我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是小儿文斌,从小随我往来西域,虽没什么学问,对各族语言倒是略知一二,也熟知水草,希望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梁啸感激不尽。虽然郭禹与他们结交有互相利用的目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他们两个嘴上没毛的小子一句话,他就能将儿子交给他,这份豪迈也是难得一见的。

梁啸恭敬的深施一礼。“多谢郭公。请郭公放心,但凡有梁啸一寸气在,必不让令郎有什么闪失。”

郭禹笑了。“无妨,我们父子来往这条商路上,早就把脑袋提在手中了。我儿若能跟随大人立下一点半点功劳,将来得一官半职,也算是我郭家的荣耀。文斌,这是你的机会,努力。”

“阿爹放心。”郭文斌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很兴奋,小黑脸涨得通红,连连点头。

很快,梁啸等人就做好了准备,九个人,二十匹健马,三匹"双__峰"驼,足够一个月用的物资。骆驼是郭禹特意安排的,比起马匹,骆驼虽然慢一点,却能负重,除去自身需要的草料给养,一匹骆驼能驮八百汉斤的东西,几乎抵得上三匹马。

梁啸出发了,带着汉节。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单独行动的汉使,肩负着大汉支援大月氏抗击乌孙的重任。

坐在马背上,即使枚皋等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天际,梁啸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么重大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我居然成了大汉的使者,要去支持大月氏抗击乌孙和匈奴,而长安的天子却还蒙在鼓里,连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收到消息之后,他会是什么反应?梁啸很好奇。

怎么看,梁啸都觉得这件事有点鲁莽,过于草率,甚至有些荒唐,可他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一想到几个年轻人仓促之间就做出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改变整个历史走向,他就忍不住想笑。

我终于第一次像个真正的汉人了,而且要代表整个大汉去大月氏。万里迢迢又怎么样?人生地不熟又怎么样?人生百年,驹影过隙,不如此,不痛快。

梁啸骑在月亮背上,迎着草原上凉爽的风,意气风发。

心很热,血在烧,梁啸等人向西急行,昼夜兼程。

-()

第394章 宿将与新贵第329章 封侯难第520章 大胜第88章 大生意第525章 威逼第137章 以舌为箭第291章 受挫第226章 豪赌第505章 双喜第131章 杀人如屠狗第27章 民风第225章 为老不尊第367章 司马迁第548章 少年第562章 首功第474章 麻烦第219章 斩首第75章 第一印象第211章 逼供第395章 后生可畏第374章 机会第584章 调解第635章 脱钩第323章 新目标第336章 慢走,不送第80章 打脸第128章 里应外合第642章 初战第61章 棋逢对手第511章 气势第195章 百亩良田第386章 没文化第588章 初阵第77章 技惊四座第481章 打脸第512章 虚实第599章 诤友第354章 东方朔脱困第507章 重逢第596章 分红第647章 背叛第155章 机会第457章 同路人第220章 噩梦第211章 逼供第349章 夜袭交河城(下)第496章 往昔第342章 信任第10章 手中无弓,心中有弓第594章 暗算第455章 四两拨千斤第103章 利令智昏第50章 有一种坑叫粪坑第52章 小心思第641章 长远规划第327章 首战告捷第287章 有钱与没钱第404章 主动进攻第39章 狡童第103章 利令智昏第122章 未雨绸缪第72章 定式第3章 囚徒第492章 枸酱第84章 大隐隐于朝谢赏及一些闲话第578章 拒绝第362章 门前冷落第248章 监氏城谢赏及一些闲话第98章 完美的逆转第500章 机会第163章 再接再励第295章 阿留苏第397章 斩将夺旗第247章 一家亲第88章 大生意第605章 纵横第439章 自取其辱第602章 神话第164章 丝帕第289章 夜访第418章 赏罚由人第582章 死敌第508章 敌友第339章 弄巧成拙第111章 伍被第249章 利与害第305章 机不可失第430章 布局第322章 功和罪第358章 戆汲黯第346章 后悔第269章 铩羽而归第211章 逼供第43章 测试第24章 淮南第一剑客第195章 百亩良田第458章 主父偃第27章 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