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死士

大行令王又惊又喜。

他不是没有请求出战,但天子一直没有答应。当时是计划一路出兵,有曹时、卫青两个天子亲信为将,根本不需要其他人,连名将李广都没有机会。现在不同了,梁啸建议分兵出击,不仅李广有了机会,他王恢也有了机会。

王恢很意外。李广和梁啸关系亲近,梁啸推荐他很正常。可是他王恢和梁啸的关系却限于公事,私下里的接触非常有限,梁啸推荐他出征,而且是代替他自己的位置,这让王恢很感激。

这也让众人看到了梁啸的沉稳持重。他留守后方并不是想偷懒,而是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万一前线不利,或者其他方向——比如南越——出了问题,他和韩安国就可以出击,朝廷不至于无人可用。

原本觉得梁啸有些冲动轻率的人,现在也放心了不少。至少梁啸不是那种为了立功不顾一切的人。

梁啸提议,天子定案,出征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分头讨论细节。曹时一路如何控制住羌人,李广一路如何寻找匈奴人的后勤和有生力量,都必须提前有所准备。特别是李广一路,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如果不能及时捕捉到目标,在草原里失去了方向,很可能自己就把自己拖死了。

因此,梁啸对这一路的筹备工作特别上心,亲自参加了他们的讨论。

他熟悉西部匈奴的地形,也有与右贤王作战的经验,最近这些年,汉商来往于河西,对河西及草原上的情况也更加了解,只是没人有特意去收集罢了。梁啸经过长安的时候,特地去了一趟西市,找到了如今做珠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雁门巨商郭禹,让他推荐了几个向导,带到了甘泉宫。

与此同时,梁啸又请示天子,把郭文斌调到李广身边。郭文斌因出使西域之功为郎,不知道是因为出身商贾,还是另有原因,他一直没有得到升迁。梁啸趁着这次机会把他调到李广军中,也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经过仔细探讨,他们最后绘制出一份地图,确定了匈奴人最可能经过的几条路线,由李广、王恢重点排查,随机应变。

李广非常满意,拍着梁啸的肩膀说道:“还是有你做副将好,什么事都安排得好好的,不用我操心。”

梁啸一脑门黑线,心道你这不是打王恢的脸么。人家可是堂堂的大行令,都是九卿,屈尊给你做副将,你还不乐意?梁啸思索片刻,正色道:“大行令,李将军,有句话可能不太动听,失礼之处,还请你见谅。”

李广扬扬眉,漫不经心的说道:“无妨。”

王恢也缓缓地点了点头。“君侯请直言。”

“想必二位也清楚,这一战是迫不得已,若非担心匈奴人得寸进尺,西北糜烂,这一仗宁可不打。”

李广和王恢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点头。他们虽然没有参加那一场争辩,但是多少听说了一些,知道这一战是不得不战。

“可是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清楚,为什么在兵力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还要分兵两路。”

李广微微蹙眉,王恢长出一口气,轻声笑道:“这个问题也一直盘桓在我心里,有些猜想,但是并不确定。如果能听君侯当面解释,再好不过。”

梁啸点点头,脸色更加严肃,甚至有些肃穆,如临大丧。“不瞒诸位,你们这一路基本都是死士。”

王恢依然在笑,只是脸上的笑容不太自然。李广眼神微闪,倒没有太意外的表情。

“一万精骑,一人三马,这是朝廷目前能拿得出的最大赌注。你们抛弃后勤,孤军深入,要么是遇不到匈奴人,要么是遇到数倍于已的敌人,不管怎么说,后果都不会太好。”

众人全都沉默了。他们刚才只顾讨论如何捕捉战机,基本没有想就算遇到了也是众寡悬殊。现在被梁啸一提醒,他们意识到生还的机会渺茫,都不禁心中凛然。

郭文斌颤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岂不是必死无疑。”

“你们可以这么想。”梁啸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又说道:“这是目前能做的最好选择。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现在就是把你们先推入火坑,然后再指望你们爬上来,带着满身的火焰,将匈奴人烧得焦头烂额。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但是我有责任把这个可能告诉你们。如果谁想退出,现在还来得及。”

王恢低着头,沉默不语,只有搁在案上的手指不住的捏放,就像犹豫不决的心情,似乎在斟酌得失。

李广却不以为然,哈哈一笑。“伯鸣,你想得太多了。别说现在我军装备齐全,战马数量充足,足以以一敌十。就算是以前,我军没有这么好的装备,没有这么多的战马时,我们也没少和优势敌人较量。大行令,我不知道你们燕人如何,我们西北六郡的子弟可没有懦夫。”

王恢被李广激了一下,顿时怒了。“李将军,西北六郡的确多出勇士,可是我们燕人也不是懦夫。”

李广哈哈一笑,拱拱手。“多说无益,战场上见高下。”

王恢毫不示弱,双手抱拳。“敢不奉陪。”

梁啸看看李广,再看看王恢,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是该担心还是该庆幸。这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又是九卿级别的重臣,怎么还像个毛头小子似的,火气这么大。现在讨论军国大事呢,你们以为街头掐架,一言不合,撸胳膊就上?

不过,经过李广这么一打岔,那种压抑的气氛也不翼而飞,大家再次活跃起来。郭文斌等人纷纷询问如今汉军的装备情况。李广眉飞色舞,好一通吹嘘。梁啸听了,也觉得有些意外。

几年时间,西北六郡的牧苑规模已经扩大了几倍,如今拥有各种战马近四十万匹,其中由西域马培育的良种就有近三万匹。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一是朝廷用心,拨了不少经费,二是匈奴人在河南、阴山接连战败之后,生活没有着落,不少部落只能出售战马来换取生活物资,甚至有的部落集体投降。

汉军现在的战马储备大大增加,理论上说,五万骑全部配备一人双马也没问题,一万骑一人三马更没什么难度。人数少,可以配备更好的战马,比如月氏马、乌孙马等等西域马。在战马的质量上,汉军已经今非昔比,比匈奴人还有优势。

除了战马之外,汉军的武器装备优势更明显。朝廷得到了堂邑侯府陈氏兄弟进献的冶铁术后,打造的新式甲胄和武器最先装备的除了中央禁军就是西部边军。就目前来说,五万人全部装备新式武器还不太可能,一万骑却是绰绰有余。

有了战马和武器的双重优势,这一万骑的战力足以当得上五万匈奴骑兵。而右部匈奴前几年接连在西域和河南遭受重创,就算这几年有所恢复,又能恢复多少?老弱全部算上,也就是十万到十五万左右。即使是正面对垒,只要不中埋伏,汉军也有一战之力。

听完了李广的分析,众人大喜,就连梁啸都心安了不少,同时欣慰不已。不论是战马资源的丰富还是武器质量的提高,都有他的功劳。

——

八月末,曹时、李广等人离开了甘泉宫,奔赴各自的战场,忙碌了几个月的甘泉宫终于清静了些。

梁啸等人却依然不能闲,他们几乎全部住在宫里,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御史大夫韩安国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一是全年上计即将开始,他要做好各项准备;二是移民就食的计划正式批准,他要安排各郡做好做准备工作,还要安排人监督,以免各郡县出现郡守、县令长消极抵抗的现象。

就连天子都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要到深夜才睡。

整个甘泉宫,最清闲的只有两个人,两个“病”人:一个是扭了脖子,卧床休息的田蚡,一个是懒病发作,三天两头溜出去打猎的梁啸。

深秋的甘泉山正是最美的时候,树叶有的墨绿,有的深红,满山满谷,生机盎然,却又沉着老辣。北风渐起,夏天的轻燥渐去,冬天的凛冽却还没有到来,气候宜人,色调也渐显成熟。不少果子熟了,却没人采摘,就落在山谷之间,自然发酵,淡淡的酒香弥漫在树林中,若有若无,仿佛酒神下凡。

山林间禽兽甚众,虽然没有汉赋所说的夔龙、凤凰之类的神兽,但鹿狍之类的野兽却不少,梁啸还见过云豹、猞猁之类的小型猛兽,野猪之类的更不稀奇。

夕阳西下,天色依然明亮,山谷中却早早的暗了下来。梁啸下了马,将黑弓扔给荼牛儿,大步走到小溪边,掬起清凉的溪水,洗了把脸,又看看四周的环境。

“就在这里宿营吧。”

庞硕等人应了一声,各自去准备。他们随梁啸时间长了,互相之间有默契,梁啸根本不需要说太多。时间不长,营地准备好了,警戒的人也安排好了,庞硕安排人将今天猎到的野兽打理好,架在火上烤了起来。一会儿功夫,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梁啸等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说笑,气氛轻松,不时的爆发出一阵阵轰笑。

忽然之间,梁啸停了一下,瞟了一眼远处。隐约中,他看到一大一小的两个身影,警戒的亲卫站了起来,向来人行礼。他皱了皱眉,却当作没看见,继续说笑,直到身边的卫士纷纷站了起来,闭口不言,他才“诧异”的抬起头,随即站了起来。

“陛下!”

天子身着便装,站在梁啸面前,身后只有霍去病一个随从。远处人影绰绰,隐隐地有马嘶之声。

“禁苑里的野物味道怎么样?”天子坐了下来,拿出一把小刀,割了一块烤得焦黄的野猪肉送进嘴里,慢慢地嚼着。

梁啸看看四周,低声问道:“陛下,你怎么来了,这不安全。”

“本来不想来,可是我怕禁苑的野物被你射光了,只能来看看。”

“哟,陛下这是恩泽禽兽啊,实在是仁德之君,臣佩服。”

“噗!”天子绷不住脸,笑出了声,险些将嘴里的肉吐出来。他指了指梁啸。“坐!”

“陛下面前,哪有臣的位置。”

“那你就站着吧。”

“可是陛下有诏,臣又岂敢不从。”梁啸说着,一屁股坐在天子面前,顺手拿起酒囊,递给天子。“陛下尝尝,这是山里猎户用野果子酿的果酒,倒是不错。”

天子瞅了他一眼,接过果酒灌了一大口,咂了咂嘴,品味了一番。“不错,有股子山野之味。不过,野物终究是野物,不登大雅之堂。”

梁啸笑了,收回果酒。“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有人愿意刀砍斧削,做栋梁之才,有人偏偏愿意野生野长,观风看雨。”

天子沉默不语,又接连吃了两块肉,这才停住。秦歌递过手帕,他抹净了嘴,又细细擦去刀上的油脂,收刀入鞘,这才抬起头,静静地看着梁啸。

梁啸沉吟片刻,挥手示意荼牛儿等人退下。天子和梁啸对面而坐,中间篝火熊熊,树枝不时的发出一声脆响。霍去病抱腿而坐,将下巴搁在膝盖上,转着漆黑的大眼睛,看看天子,又看看梁啸。

“我就这么不中用?”天子开了口,声音淡淡的,有几分落寞,还有几分不自信。

梁啸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根树枝,拨了拨火,将野猪下的火拨得旺了些。火焰舔着野猪皮,吱吱作响,原本就已经烤得焦黄的皮肉渐渐发黑,散出了枯焦的味道。梁啸松开手,静静地看着一大块肉变焦,变黑,变成不可食的木炭。他拿出刀子,割下一块焦肉,递给天子。

天子没有接,盯着梁啸,眼睛眨也不眨。过来半晌,他也拿起一根树枝,将野猪下的火拨散,轻叹一声:“我知道,我有些心急了。”

梁啸笑了。“陛下大智大勇。谁敢说陛下不中用,那他不是瞎子,就是傻子。”——

(。)

第640章 怜惜第523章 玉环第515章 余善第332章 挥手如云,覆掌如雨第620章 对峙第494章 庆幸第264章 天堂和地狱第252章 中看不中用第520章 大胜第262章 驱羊吞狼第176章 时不再来第609章 得道者多助第546章 白鹿第425章 杀人不用刀第39章 狡童第243章 风起,蝶变第448章 技术转让第31章 养名与避祸第445章 欲擒故纵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377章 偏袒第424章 今非昔比第257章 下马威第381章 舍己从人第128章 里应外合第190章 回京第445章 欲擒故纵第207章 方略第232章 大宛明珠第306章 小试身手第564章 论道第121章 猜谜第375章 董仲舒第499章 太子第636章 困境第470章 风气第292章 反客为主第259章 士别三日第325章 天山赋第232章 大宛明珠第228章 贵山城第194章 原来如此第239章 大获全胜第271章 天意第440章 大饼第333章 大练兵第335章 阵前单挑第352章 换人第379章 富贵逼人第197章 误会第495章 镜子第631章 生死第11章 约斗第351章 信佛的太子第632章 杀手锏第386章 没文化第488章 狩猎第125章 磨砺第521章 夜袭第359章 为臣之道第333章 大练兵第139章 攻心第124章 援兵在哪里第185章 卫青的任务第305章 机不可失第26章 吴王祠第166章 运气第259章 士别三日第258章 精挑细选第487章 心计第458章 主父偃第417章 君心难测第548章 少年第25章 逃生有术第91章 出游第46章 耳听八方第131章 杀人如屠狗第637章 转机第194章 原来如此第145章 古风第641章 长远规划第501章 打赌第524章 示威第365章 暗流涌动第455章 四两拨千斤第349章 夜袭交河城(下)第364章 教训第30章 翁主第70章 风已逝,波未平第17章 挖坑第67章 喜忧参半第15章 中计了第172章 选择和努力第37章 闭门羹第21章 少年第212章 劫尸第506章 转机第633章 空城计第480章 南越第82章 意外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