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骑射(三)

王忠孝仍是一脸苦相,他年纪稍长,史可法虽是见识不凡,到是比不上他老成,当下反驳史可法道:“宪之,以他现下的实力,兵向内地是不可能。你能保他将来打下南洋,霸占日本,甚至朝鲜之后。他坐拥精兵数十万,手下良将谋臣车载斗量,到那时,兵向大明,取明室江山,岂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又忧心忡忡道:“今上刚继位时,我以为他是圣明君主,大明中兴有望。谁料他从前年八月继位,一年多来处政多有失误,又不信大臣,仍是偏信中官。陕甘大旱,竟然一两银子也不肯拨付赈灾,弄的饥民斩杀知县,乱象渐起。再加上建州女真占了大半辽东,那皇太极整军顿武,颇有心向关内之意,再加上这张志华图谋不轨,眼下虽是无妨,只怕十年之后,大明天下堪危!”

史可法向他一拱手,由衷道:“长孺兄,你的确看的长远,我不如也。不过朝廷派了我们来,这张志华纵然是骄纵不法,但没有公然反迹之前,我们亦只能见步行步,若果真有谋逆之事,能逃则逃,不能逃则以身殉之,也不枉今上信重一场。”

王忠孝默然点头,自是很赞同史可法的见解。这两人一直担心张伟谋反,却不知张伟岂是那般的蠢人,即便是要进军内陆,也需找个大义的理由,让天下的读书人不至于全跳起来反对他,腐儒之见,又岂能斗的过从现代而来的张伟。

两人谈谈说说,一路向前,不知不觉间走近那台北指挥使衙门附近,此处原是台北最繁华热闹之所,一种上行人小贩不绝于途,到了这里,更是如花团绵簇般繁盛。那王忠孝年上歇了公务,年后左右无事,便乘了官船自台南来台北探望孙元化与史可法。因孙元化一心扑在火器研发上,虽是过年,也不过就年三十回家吃了一顿年酒,王忠孝在他家扑了几个空,又不欲去炮厂惊动官方,故而这元宵之日,约了史可法一同逛街解闷。

两人因见街角几个顽童将烟火点燃,一股股火花冲向天空,史可法因笑道:“长孺兄,孙兄一心扑在那火器研制上,我看他啊,在台北比在北京安逸的多啊。”

王忠孝点头道:“没错,人各有志不能相强。孙兄其志在此,与我二人不同。”

两人因虑及张伟在衙门,嗟叹两句,便绕道而行,谁料无巧不巧,刚绕路行了十余步,却见前面十余台北巡捕营的巡兵开路,数十飞骑环绕左右,当中有一坐着四人肩舆的贵人,却不是张伟是谁。

两人刚要避让,张伟坐在高处,早已看到,忙喊道:“宪之兄,长孺兄,且请留步。”催促着肩舆快行,赶到两人身边,一跃而下,揖道:“两位,这可是好久没见了,怎地一见我便要躲?”

史王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无奈,当下两人只得长揖道:“下官拜见指挥使大人!”

说罢便要行礼,张伟忙扶住两人,连声道:“这怎么敢当!张伟一介武夫,当不起两位大才的礼。”

又忙吩咐道:“来人,赶马车来,给两位老爷乘坐,请到我府中叙话!”

史可法忙逊谢道:“大人,下官们只是偶尔出来逛逛,不想惊动了大人,下官们断然不敢再到府上去打扰。”,又长揖至地,道:“多谢大人。”

王忠孝尚示表态,史可法便急着将大门关死,张伟却也不勉强,心道:“反正你们在台就是为我效力,我一日不反,你们就得出一日的力。”

向两人略一拱手,笑道:“今日元宵佳节,廷斌、复甫、尊候,都已齐集何府,邀我去吃酒看灯,我不能多陪两位,这便要过去,两位请慢行,如斯美景,好生玩乐一番才是。”

又意味深长向两人道:“来日或有大变,台湾政局亦当涮新,两位请拭目以待。”

说罢起身上了肩舆迤逦去了,史王二人立在路边良久,待张伟一行人去的远了,方才揖让而去,两人一路上只是纳闷,不知道张伟所说的“大变”是指什么,却是怎的也想不明白,也只索罢了。

依中国人的老例,元宵之前尽情玩乐,元宵过后,这年便是过完了,一切军民人等便要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居。只是二十余天前前后后的春节过来,是个人都疲敝不堪,故而张伟又特意在府中歇息了几日,农历二十这日,方下令摆驾前往新竹的土著兵营,大阅整编。

这新竹军营原本是暂时收置从山中下来的高山族武勇之士,待张伟正式整编之后,便开拔入桃园,那边正式的军营早已修建完毕,只是这几月来张伟兴兵伐日,回来之后又是年尾,各样的琐事处理的他头疼,虽急着来新竹整编军务,却也是一直抽不出身来,只得先派了有经验的飞骑军官与参军,先前束伍整编,他今日此来,不过是将部下准备好的东西宣示一下罢了。

待进了用木栅搭成的临机兵营,却见数百亩大的军营内荒草从生,四处都是挺胸凸肚的土著兵士无所事事的闲逛,因此时这些人尚未正式编入汉军队列,军纪什么的也还管不到他们。加上土著散漫惯了,张伟有意先放宽管束,免的这些人心生抵触,影响他的招募大计。

此时见了营内散慢之极,张伟皱一皱眉,令道:“将飞骑尽数调来!”

原本除了轮流随身护卫他之外,所有的飞骑军都驻扎于台北郊外,除了巡兵,也只有张伟最信重的飞骑方能有此殊荣。是以飞骑军士除了武勇之外,亦是从三卫军挑选的最忠心于张伟的军士。此番征日返回,原本编制千余的飞骑因冲杀千里,死两百,伤半数,张伟心痛之余,借由从日本带回的战马,精选了千多匹阉马,配给飞骑,又从军中精选勇士,补充飞骑,经过两月集训,飞骑之精不但不逊于伐日之前,反因经历过战阵而更增了一股杀气。这些高山土著在射术上原过飞骑,论起行军布阵,冲锋杀敌,这些最多在部落对攻时械斗过几次的土著们,却如何与飞骑相比?

待张伟入正中高坡上而坐,飞骑接到命令飞速赶来,三千身着皮甲,头束黑巾,腰佩斩马刀,臂执精钢圆盾的飞骑静静侍立在他左右。原本还不在意张伟到来的高山族人在飞骑立阵后,立时感受到了这三千精骑散发出来的无边杀气,打过大仗的军人自然知道如何向这些他们眼中的百姓施加压力,三千飞骑以结阵而立,四骑一排,以半圆形的阵式将张伟牢牢护在中心,除了两千执刀持盾的飞骑外,最前一排的正是当日冲陷日军步阵的持矛飞骑。原本这种护卫队形长矛只需朝天而竖立,此时这一千持矛飞骑却有意将矛放平,冰冷的矛尖正对着操场中的万名土著,令场中原本漫不在意的土著顿时感到了绝大的压力。所有的土著立时停止了随意散漫的活动,各人均大睁着双方,注视着对面那冷冷压迫着自已的军队,有些过份小心的,甚至悄然取下自已背上的弓箭,准背随时迎敌。

“擂鼓,列队!”

见场中安静,张伟下令身边派驻新竹军营的三卫军官,一万名土著派驻了二十名都尉与二百名果尉,饶是如此,仍是弹压不住。土著们均道:“我们高山族人,只听从高山族人的指挥,训练我们可以,将来想用汉人军官来指挥我们,我们不服!”

张伟对这些桀骜不驯的土著也极是头疼,派汉人军官他们不服,全然选用土著军官,显然在训练和指挥上又不能如意,想来想去,只得做出妥协,答应选立高山族人为主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训练时由汉军军官训练,待训练完毕,选举高山族人为下层军官。

一通鼓擂过之后,张伟向身边传令兵道:“传上高山族人比武射箭选出来的第一勇士来。”

那传兵听他命令,立时奔下土坡,向土著人阵中一通喊话,张伟咪眼去看,却见一高大汉子从土著人阵前摇摇晃晃向土坡行来。因隔的尚远,脸面却是模糊不清,隐约间只觉得见过此人,一时却是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待那人行的近了,虽是隆冬,仍然是上身**,下裹兽皮,张伟皱眉之余,猛然想起,原来此人便是当日射猎时要与自已比试勇力的那个高山族人,只是名字一时却是想不起来,待他走近,生硬的下跪行礼,张伟起身将他扶起,向他笑道:“勇士,你还要与我比试力量吗?”

“不敢了!大人的勇力在于头脑,大人一个头脑,抵我全部族的头脑,契很佩服!”

张伟这才想起此人名契,又笑道:“你还有一个叫黑的兄弟呢?”

契喜道:“难得大人把我们兄弟记得的如此清楚,黑在阵里呢。我们兄弟元宵节那天前来投军,几日间打败了无数高山勇士,全军武勇,以我为第一,我的弟弟排在第四,既然大人叫他,我便叫他过来。”

说罢回身咧嘴大喊,如驴吼般叫了半天,却见那个头比他稍矮的黑乐颠颠从阵中跑了过来,向张伟行礼道:“大人,您居然还记得我,黑真是荣幸之至!”

张伟笑道:“勇士嘛!好比海中的鱼,人们最容易记得的,自然最勇猛也最残忍的鲨鱼,那些营营苟苟食虫的鱼群,就是成千上万,又怎么能和鲨鱼比呢!两位,你们就是我用来吃人的鲨鱼了,好生做吧!”

两人听了张伟赞誉,欣喜如狂,当即跪下道:“愿意为大人效命,成为大人的恶鹰,猛鲨!”

“很好,你们起来。勇士不需要动辄下跪,有心就可以了。”

又笑道:“你们叫契和黑,这样叫起来不顺口,也不好听。我来给你们赐名!”

歪头想了一阵,突然笑道:“成了,契改名为契必何力,黑改名为黑齿常之,就这么着!”

这两人哪知道张伟所说的姓名正是唐朝突厥与高句丽的名将,只是觉得原本一个字的名字叫起来更响亮方便,不过张伟赐名也是荣耀,两人喜孜孜应了,站在一边。

张伟思忖一下,决定取唐太宗命名西域归顺部落为百骑,后玄宗改名为万骑之例,将眼前这些高山族人组成的军队命名为“万骑”,由契必何力及另三名勇士统令,四人俱称万骑将军,只是分前后左右,前者为尊。依汉军例,两千人为一营,设营校尉,五百人设一都尉,五十人一果尉,五人为伍,军令军纪军功记赏俱与汉军同。

自唐以降,少数民族要么如北方游牧民族一般,欺凌掠夺汉人,要么就如苗壮民族,不堪忍受欺压愤起反抗,却免不了被屠杀的命运。明初虽立朵颜三卫,到底不能信任外族,后来三卫果叛。张伟眼见得眼前这过万的射猎民族勇士,心中概然想道:“放眼当今天下,也就我敢召集这么多的外族士兵,与汉族士兵同等待遇,同列军伍,亦只有我敢任命土人为将军,贴身护卫。一下子得了这万名精锐射手,还可以随时补充,这样可比欺压他们,凌虐他们合算的多啦。”

想到此处,心中喜悦,向契必何力令道:“万骑前将军,请拔营起寨,这便往桃园营,接受我汉军的训练。”

契必何力躬身答道:“谨遵大人将令。”

说罢当先起步,带领着身后穿戴着奇奇怪怪服饰,便是语言也驳杂不齐的万骑士兵,向那桃园兵营方向而去。

第69章 相峙(二)第47章 辽东(一)第9章 争拗(下)第64章 关宁(九)第49章 镇倭(九)第63章 倭乱(十)第61章 伐明(十一)第51章 骑射(一)第70章 决战(十二)第60章 鼎革(十三)第72章 法度(一)第48章 灭郑(五)第14章 情动(下)第42章 围城(中)第60章 鼎革(十五)第70章 决战(八)第67章 激战(三)第60章 鼎革(十五)第57章 试探(六)第12章 安身(上)第58章 吕宋(一)第69章 相峙(七)第68章 灭明(二)第60章 鼎革(十七)第49章 镇倭(二)第73章 南洋(六)第55章 偷袭(八)第23章 阅兵(上)第19章 甘蔗(下)第56章 返台(五)第62章 江南(八)第31章 立威(中)第55章 偷袭(二)第57章 试探(一)第63章 倭乱(七)第39章 贿赂(下)第73章 南洋(四)第9章 争拗(下)第67章 激战(五)第62章 江南(二)第55章 偷袭(七)第42章 围城(下)第49章 镇倭(五)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22章 新竹(上)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1章 伐明(十五)第34章 开矿(下)第51章 骑射(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三)第47章 辽东(五)第43章 攻城(中)第68章 灭明(一)第17章 乱起(上)第15章 卧龙(下)第53章 造反(二)第60章 鼎革(十四)第24章 论兵(上)第50章 和谈(三)第71章 定鼎(四)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66章 北伐(十一)第55章 偷袭(十二)第58章 吕宋(五)第36章 崇祯(下)第70章 决战(九)第62章 江南(二)第65章 治平(十)第55章 偷袭(一)第33章 利炮(上)第17章 乱起(上)第67章 激战(九)第40章 出兵(下)第55章 偷袭(七)第61章 伐明(三)第49章 镇倭(三)第15章 卧龙(下)第43章 攻城(中)第58章 吕宋(八)第56章 返台(五)第73章 南洋(八)第41章 大员(上)第59章 爪哇(四)第55章 偷袭(十二)第70章 决战(四)第46章 制约(上)第25章 宗族(中)第73章 南洋(九)第71章 定鼎(三)第61章 伐明(十二)第51章 骑射(四)第61章 伐明(六)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57章 试探(二)第70章 决战(四)第73章 南洋(四)第49章 镇倭(六)第73章 南洋(八)第55章 偷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