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灭明(五)

张伟因知道洪承畴与孙传庭等人都是以清节忠忱自诩,定然不会一说就降,想来要费一番功夫。至于皇太极曾经使用的以庄妃劝降,他手头一无庄妃,二来也并无此需。明朝将亡,洪承畴等人失却效忠对象,自然方便许多。

他急奔赶赴济南,就近指挥前方布防,现下山东全境已被汉军收复,河南豫东地界八府十二州一百零六县亦已攻陷,刘国轩与孔有德攻克陕西大半,现下已派兵入大散关,危胁汉中。若不是八旗摆脱了后方被袭危险,十五六万骑兵全数入关,蓟镇、通化、昌平等畿辅名城重镇已被满清所得,吴三桂等人又屯兵通州,汉军现下只有一卫兵马驻屯山东,打明军是绰绰有余,与满清对战实力却嫌不足。是以停下脚步,整治州府,派驻官府,减免赋税,安抚流民,开仓放赈。张伟甫至济南,便命全城开仓放粮,在城门各地开办粥场,施舍因兵火天灾流落的难民。因为这些举措,汉军与张伟名声大好,此前又有江南治政实绩在,士大夫多半归心,不过一月功夫不到,整个江北山东已然归附,除了少数治绩和官声都很差的贪官污吏都被抓捕,引发一些比较小的动荡之外,再无反复。

与李自成得不到地方豪强的支持,下派官员并不能行使职权不同,张伟自江南带来了大量具有实际行政经验的官吏,厢军、靖安司官员,再有地方清要士大夫家族的支持,占领一个地方,很顺遂的就可以得到某地的物力和财力支持。他住进济南德王的王官之内,每天召见投降明朝官员,地方豪绅,好生安抚劝慰,以定人心。

就他在抓紧时间整军治民,稳固后方的同时,又命金吾、神策、神威三卫将防线前移,大军压向畿辅地界,兵锋直指通州。又调集一军的兵力,直奔河南北部,往山西陕西交界一路横扫,以期与刘国轩等人会师,若是招降袁崇焕部不成,就以强兵猛攻山西,迅速将明朝残余势力扫平。

皇太极驻节于北京东郊城外,此处乃是明朝官员出外任职,陛辞后官员送行之所,也是皇帝出行归京,或是有大臣回来的迎接之处。他自十一月初深秋叩关,轻松击破只有千多残卒守护的大明山海关重镇,又横扫畿辅诸多强镇,将所有的重镇全数拿下。此时明军主力一败于凤阳,二败于江北,仅有唐通吴三桂等人领着几万强兵勉强打了一仗,远远觑见八旗兵锋,便已是落荒而逃。各镇都已很少有兵把守,而明朝兵部尚书傅宗龙秉承皇帝旨意,要在畿辅编练七十三万强兵,奈何无饷无粮,又无兵源,等八旗兵攻来之时,除了各城附近的乡勇豪绅还略做抵抗,其余官员军队或逃或降,根本未尝一战。

此时已是十二月中,一月以来,除了京师和南面的几个强镇,畿辅所有已全被八旗攻占,于以前入关抢劫不同,此次八旗兵并不似以往那么凶神恶煞般四处抢掠,而是张榜安民,并不乱杀乱抢。是以虽然人心惶惶,各府、州县的市面到也安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骚扰和逃难大潮。与历史上的记录不同,此时明朝的官员有南方的强势新汉人王朝可以投效,很难枉顾民族大义投靠满清,所以尽管皇太极以恢宏的度量和气魄招揽明朝郧贵和官员,收效却是很差,这么些天,只有几十个低品杂职官员被迫投降,其余官员或躲或藏,并不出来做官。

清兵的火炮并不很多,因为满人虽然很善于打造铁甲和兵器,铸炮的时间却是很短,铁材浪费严重,工艺对他们来说也太复杂。这两年来费尽财力物力,才铸成大炮六十余门,中小火炮三四百门,又因为要防备汉军袭辽,将一部份火炮留在沿海港口和险要之处,铸成炮台守备。此次入关,只带有大小火炮百门左右,已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方才成行。待攻到北京城下,崇祯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三大营出战,清军不过冲杀一阵,三大营七八万京军已然溃不成师,朱纯臣侥幸得脱,带着一半人逃回城内,其余败兵或死或降,带出城外的几百门火炮和炮弹火药白白便宜了清兵,立时与从关外带来的火炮并成一处,终日向城头打炮,使得明军不能驻足城上。

北京城头而险峻,是成祖花费百万民工,历时多年修建增补而成,英宗时十万京军面对二十多万瓦刺强兵的攻击而巍然不动,就是清兵多次围城,京师为之戒严多次,而始终不曾担心京师会不能守。此番却与往日不同,不但没有了强兵驻于城外,与城上守兵以为犄角,就是源源不断奔来勤王的兵马也是一个没有。满城的百姓成日听得城外炮声不停,守城的五六万明军来回奔走,还有内操的四五千小太监也在大太监的带领下匆忙出宫,操刀持箭上城头守卫。这种情节从未有过,百姓们很是心慌,一方面是觉得大事不妙,一方面很看不起守城的京营兵和太监,各人看着那些耀武扬威持刀弄棍的太监上城,心里均想:“这种畜生都上了城头,看来大明离亡国真的不远啦。”

朱纯臣虽然苍皇败退,崇祯却也并没有怪罪于他,只是命王德化、曹化淳、王之心等大太监一起上城,监视着守将严守城池,又令朱纯臣为提督大将,总理城内防务。那朱纯臣是郧贵之后,喝酒听戏最是拿手,行军布阵如何能行?他别无办法,只是每天缩在府中,下发命令让京营诸将一并上城,严密防守。又命帖出告示,命京师各衙门的差役、杂工一并上城。又使更夫宣谕:贼兵离城不过五里,守城十万火急,城破之日,百姓必不可免,今命全城丁壮尽数上城,协同防守,不准迟误!各家门口悬挂灯笼,严防奸细;各人不准随意上街走动,违者立时拿问!

于是全北京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百姓不堪劳役之苦,上城守备,一无官粮补帖,二无兵器,只是赤手空拳,呼喝纳喊。而家中妻儿嗷嗷待哺,无人看顾。各人都是心急如焚,一面担心城破后被辫子兵屠杀,一面又巴不得早日解脱为好。

崇祯居于宫城之内,自然不会知道外城情形如何。他虽然每天都担心城破,自已攻入敌手,辱没祖宗。又觉得事情未必如此之坏,吴三桂等人整顿军马后,自然还会回来救驾,袁崇焕等人亦不会袖手旁观。他每天带着周后和田妃等人到皇极殿焚香祈祷,期盼祖宗有灵,能使得勤王兵马赶到,解此危局。虽然后妃们心中明白,此番再无援兵,各人都是满眼含泪,却并不敢在皇上面前哭出声来,只是低声啜泣,不知道前途如何。

这一日乃是崇祯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年之中往常这时候宫中很是热闹,除夕和元旦将至,就算是灾荒频乃,宫中用度简省,却也免不了要花上五六万两银子,布置一些花台、彩坊,再有灯火小戏凑趣,阖宫上下这几年来觉得国运黯淡,也只有借着逢年过节时热闹一番。此时国事败坏到如此地步,各宫妃哪有什么心思庆祝,只是在崇祯面前强颜欢笑,不敢惹他生气就是万幸,哪里还有什么心思过年。

崇祯一大早便去皇极殿拈香祷告,中午又到乾清宫批阅奏章。这些年来,他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过千件的公文奏折,每天从早到晚,不能歇息。经常累的两眼布满血丝,腰酸腿疼,常常抱怨:“万历皇爷和天启阿哥年间都不理政务,天下一样太平,宫里的用度也很凑手,并不紧张。到了朕的手里,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仍然是兵祸连绵,天灾不断!”

待到了今日此事,乾清宫里除了几个大臣言宫的请安奏折之外,内阁并各部九卿竟然并无一份奏章递上。他到了这时,才恍然醒悟,不但今天不用办公,只怕以后也不需要他再辛苦了!

满心凄凉的崇祯帝在殿内呆坐到傍晚时分,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爬上景山,登高眺远,虽然看不到城外情形,隐约间却能见到京营官兵和内操太监们在城头来回巡逻,虽然人影稀疏,却也是旗帜鲜明,衣甲耀眼,在冬日的斜阳之下,士兵刀刃的寒光直刺崇祯双目。他看了半天,突然捂着脸向泣声道:“国家三百年来厚待百官,养育文学之士。到了今日,不但没有人来宫**商国事,就是连进宫贺岁的人亦是一个也看不到!臣工负恩至此,当真是个个可杀!”

王承恩见他悲伤,忙跪下道:“皇爷不必难过,臣与王德化、曹化淳等人孝敬了家宴,一会请皇爷赴宴,也是臣等的孝心。”

崇祯点头道:“王伴伴请起。你与曹伴伴等人到底是朕的心腹家奴,比之外臣到底忠心的多!此次守城,也多半要靠内操太监的忠勇。哼,大臣一直劝我不可信任阉人,以朕看来,关键时候,还是内官更靠的住!”

王承恩明知道内操操练时多半是唬弄崇祯,只有极少数的太监能够骑马射箭,军饷和装备的费用大多被曹化淳等人合伙贪污,只是畏惧这几人在宫中的势力,却是一语不敢透露。只引领着崇祯又略逛一圈,就从景山下来,由神武门入内,到乾清宫传膳。

崇祯即位之初,内宫用度很是奢华,他原本一力要俭省,却因为天启的张皇后尚在,若是减了自已后妃的用度,不免让张皇后难堪。无奈之下,只得省了自已的膳食用度,一年不过省了几万银子,很是不甘。后来想起万历年间,大太监手中都很有钱,皇帝的膳食都是太监们效敬,每天翻新花样的吃,还不用宫中的一分钱。崇祯因害怕太监贪污,即位后就免了这个规定。后来国用越发紧张,他无奈之下又下令太监们效敬膳食,也不管他们是否会贪污了。

今日的御膳却是司礼监赏印太监王德化孝敬,虽然城内兵慌马乱,他却费尽心思,整治了许多精巧菜食,又亲自赶来伺候站班,很是恭谨。自他而下,曹化淳等人亦站班伺候,一直等崇祯用完,撤了御膳和乐班,这才各自上前回话。听皇帝问及九城防备情形,却是不肯说出实话,各人都道军心民气可用,北京城高坚险,敌人必定不能破城而入。崇祯并不知道王德化与曹化淳已与城外联系献城,还以为他们忠心可嘉,心中稍安,又特地勉励几句,才命他们出宫,仍然去城门附近守备。

待到得晚间,他又特别的心烦意乱。张开耳朵听取城外的喊杀声,只觉得心里毛骨悚然,不能自安。想到城破之后的情形,只觉得又是害怕,又是愤怒。想到大明三百年江山终于亡在自已的手中,而自已又是宵衣盰食,辛苦万分,只觉得苍天不公,臣下负恩,而自已,却是半分错误也无。

宫门下钥之前,他终于下了决定,写就诏书,并太子惫夜出宫,往嘉定伯周奎府中暂避,命嘉定伯周奎相机将太子送出城外,妥为保护,以保存明室一脉。至于其他两位皇子,也分别送到驸马都尉巩永固、成国公朱纯臣府中,并他们好好保护。到了此时,他不肯再信任大臣,只相信这些郧臣亲贵们是与国同休贵戚,必定会好生保护好太子和两位皇子,不使他们受苦遇害。

到了子时,他呆坐无事,又不想到后妃宫中,枯坐一晚之后,终觉疲乏之极,命人送上汤沐,洗浴过后便欲休息。睡在乾清宫的暖阁龙床之上,宫女们闭上帐门,只留下两根红烛照明,淡淡的烛光映射在崇祯脸上,显的十分的苍白可怕。

第65章 治平(八)第12章 安身(上)第65章 治平(十二)第70章 决战(十一)第9章 争拗(下)第60章 鼎革(十八)第73章 南洋(九)第70章 决战(三)第64章 关宁(八)第62章 江南(八)第70章 决战(十四)第60章 鼎革(十九)第66章 北伐(五)第60章 鼎革(二十)第59章 爪哇(三)第60章 鼎革八第12章 安身(下)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3章 出海第56章 返台(四)第58章 吕宋(四)第47章 辽东(三)第70章 决战(八)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55章 偷袭(三)第31章 立威(下)第54章 反间(二)第7章 机遇(下)第49章 镇倭(八)第61章 伐明(三)第64章 关宁(一)第70章 决战(九)第56章 返台(二)第48章 灭郑(四)第67章 激战(六)第49章 镇倭(三)第58章 吕宋(五)第57章 试探(二)第48章 灭郑(八)第66章 北伐(五)第37章 会晤(中)第49章 镇倭(一)第46章 制约(中)第29章 官学(上)第50章 和谈(二)第60章 鼎革(十二)第68章 灭明(二)第70章 决战(十五)第62章 江南(六)第68章 灭明(三)第34章 开矿(下)第71章 定鼎(二)第11章 北港(上)第68章 灭明(三)第55章 偷袭(一)第31章 立威(上)第63章 倭乱(二)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43章 攻城(上)第2章 获救第70章 决战(十二)第55章 偷袭(四)第63章 倭乱(九)第47章 辽东(二)第30章 械斗(上)第48章 灭郑(二)第55章 偷袭(一)第72章 法度(一)第71章 定鼎(五)第25章 宗族(中)第53章 造反(一)第5章 初会(下)第51章 骑射(二)第70章 决战(十六)第33章 利炮(下)第24章 论兵(下)第26章 乱局(上)第11章 北港(下)第64章 关宁(五)第66章 北伐(十二)第47章 辽东(五)第70章 决战(十三)第8章 宴客(上)第72章 法度(一)第40章 出兵(上)第50章 和谈(一)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37章 会晤(下)第67章 激战(一)第70章 决战(五)第28章 保甲(中)第51章 骑射(四)第63章 倭乱(五)第64章 关宁(二)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50章 和谈(一)第55章 偷袭(三)第49章 镇倭(四)第73章 南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