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荣登大宝

进入密道时刘瑞才发现,其实这密道修建得十分坚固和细致,密道为拱形顶,全部由青砖卯咬相扣,看不出有任何黏合

迹象。密道内高两米,宽一米五,整个密道全长竟有一千八百三十米。

今天正是刘恒登基的大日子,所以整个长安城都在官府的操办下披红挂绿显得喜气扬扬。未央宫内,太皇太后吕雉端坐

于龙椅旁的偏座上。百官朝服在殿内两旁,刘恒身着龙袍圣装缓步步入大殿之内,然后站于龙椅旁,此时他还没正式登基所

以还不能坐于龙椅之上。接着礼部官捧着诏书来到案前,由吕雉加盖国望,然后在将诏书置于云盖中。礼官鸣赞,唱排班,

文武官各就位,乐声再起,全体四拜,乐止。宣读官和展读官升案。殿内众官闻声齐刷刷跪下,礼部官捧诏书交给宣读官,

宣读官神情激昂的宣读了刘恒的登基诰书。当宣读官读完诏书之后,刘恒立于龙椅旁义愤填膺的大声说道:

“今大汉危机四伏,北有匈奴虎视眈眈,南有叛王刘瑞其心可诛,本王即登基之后定会竭尽全力以保我大汉万里河山永

享太平!”

如果没有刘瑞的穿越,如果没有刘瑞的到来,历史的车轮就会按照它本有的轨迹运行。刘恒也会实现他的愿望,开创出

大汉鼎盛的文景之治时期。可是,穿越而来的刘瑞比他刘恒更有能力和魄力,他不仅是想要大汉长治久安,还想让大汉站在

世界的最巅峰,受万国敬仰,成为东方不朽的神话!

就在刘恒说完后准备结果受命诏书,殿下群臣正准备伏地膜拜的时候,一个不适时宜的声音却从未央宫的大殿门口响起:

“我不同意!”

未央宫大殿内所有的人都在这一刻被这一声“我不同意”给惊呆了,纷纷转头回望。当所有人看见来人之后,有的喜悦,

有的不解,有的迷茫,有的愤恨。站在龙椅旁的刘恒更是惊的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刘瑞是如何进得这长安城的。随

后刘恒竟淡然的问向刘瑞道:“难道赵王认为本王不配当这个皇帝吗?”

“你配!”所有人都没想道刘瑞竟然这样回道。

“那赵王这是何意?”刘恒指着冲进大殿内的骁勇营士兵问道。

“因为还有人比你更配坐上这个龙椅!那就是我——赵王刘瑞。”刘瑞直视着刘恒说道。

“呵呵,那就想请教一下赵王何以见得你比本王更适合这个皇位了?”刘恒笑着望着刘瑞问道。

“因为你守土有佳,却扩张不足,因为在你登基之后,你的治国方针便是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

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啊。。。。。。。你怎么知道?”刘恒一直以来思量了很久的治国方针如今竟被刘瑞一口道出,他一点也不怕因为他

即位后要消弱诸侯势力而担心诸侯对他的不满,他现在更想知道的是刘瑞怎么会知道他的想法,于是开口问道:

“你是如何知晓的?”

“你不用问我是如何知晓的,你只需要说是与不是!”刘瑞强势的说道。

“是!”刘恒一口肯定之后,殿内诸侯的脸上马上就不好看了。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你治国有方,却只能守土,而我则要将大汉朝推向世界之巅,让其成为所以国家都不敢窥视的强大帝

国,其一我将独尊儒学为国学,儒学兴则国运盛,儒学衰则国家衰";,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

恢复与发展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我大汉朝仁义之邦,礼仪之国’,待人以谦谦君子,处事以中庸自居。这

种外交形像,自称君子,人言可欺。所以千百年来,我们尽是被来自异国的虎狼犬豹所伤。尤其是匈奴之国,狼子野心,昭然若

揭,数度入侵,为害至巨!这种情况,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们国衰力弱,导致他人以强凌弱。所以,你做事的方法就不是最佳

方案。而反过来,敌人就要杀死你,就要来欺凌、报复我们的同胞,就要让我们国家永世不得翻身!而我,不管是现在的匈奴

还是将来的任何人,只要胆敢踏入我大汉领土一步或辱我大汉天威者,我必将追上他们的国土,使之寸草不生,片瓦不留,杀

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斩草除根,不留一人。”

刘瑞的一番长篇大论说得刘恒自愧不如,也让大殿内的群臣议论纷纷。片刻之后,刘恒走下龙椅来到刘瑞身边,然后双手

将手中的诏书递给刘瑞,然后诚恳的说道:“今日我愿拥你刘瑞为皇,因为你的确比我更适合统领这个国家,但是你一定要记

得你今天的话,我会一直看着你!同时我也劝告你,不可过度的穷兵赎武!”

刘瑞怎么也没想到,原本以为会兵戎相见的时刻竟发生了这样戏剧化的变故。随后刘瑞笑着从刘恒手中接过诏书,然后又

从吕雉手中接过了传国玉玺后站于龙椅前大声对殿内众人大喊:“今日朕对天名誓,定在有生之年塑造出一个强大的大汉帝国!

”刘瑞喊完之后,殿内群臣纷纷伏地三呼万岁。而就在此时,一个人影却悄悄的离开了未央宫,从东门出了长安,此人就是城

阳王刘章。

公元前179年,赵王刘瑞登基为汉鼎帝,国号盛平。任代王刘恒留任长安于大司马一职负责大汉朝的内务诸事。从而结束了

吕雉长达八年的临朝摄政。

公元前179年十月,也就是刘瑞即位的半年之后,逃出长安的城阳王刘章假传代王刘恒之命,掌控了刘恒在扬州的二十万大

军,然后盘踞扬州公然对抗汉庭。汉鼎帝刘瑞于同年十一月派大将周亚夫,龙武,蒙录共水陆三十万人征讨刘章。短短三个月之

后,刘章的二十万叛军就被剿灭,刘章也战死扬州。至此汉鼎帝刘瑞才算真正平定了全国,稳定了他的政权。

此战之后,鼎帝刘瑞便开始分封手下众将。封韩毅为骠骑将军,赐忠勇侯;蒙录为骠骑将军,赐英勇侯;黄启明为骠骑将军

赐佳毅侯,(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周亚夫

为骠骑将军赐诚德侯;龙武为光禄勋兼掌卫尉之职(光禄勋: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

仆射等。卫尉: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赐贵阳侯;张子束为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赐长平侯;陆飞为水衡

都尉(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赐定安侯;常朋德为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另外文官马文

召为尚书令(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属中等偏低的官员)。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

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赐正明侯;

储平绍为中书令(中书省长官,掌机密,同为事实上的宰相)赐奇能侯,并册封蒲玉潇为皇后,柳若兰,赵映雪窦衣房为夫人。

上官玉秋妍怡,徐佳馨为美人。。。。。。

这些人中除了周亚夫是爱刘恒投诚之后才加入到刘瑞政治集团以外的,其他人都是很早就跟随在刘瑞身边了算的上是从龙之

士了。然后刘瑞在分封官职之后又宣布将取消大将军一职位(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

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所有军权都归属刘瑞直接管辖,任何官员都不得擅自调动一营(一万人)以上军马,违者以谋反罪论处。这样以来就大大加强了

刘瑞对军队的直接控制,所有的骠骑将军也好,车骑将军也罢都成了一个空壳了。但是对于心无二意的人来说这样的安排也不算什

么,因为至古上位者都是多疑的。几年的风雨飘摇,终于换来了今日的功成名就。所有人都露出了笑颜。丝毫不在意刘瑞的“消权

之举”因为在这些人心目中,手下的军队甚至包括自己都是属于刘瑞的。而吕雉这位历史上的强悍妇人,也在刘瑞大权独握的时候

悄然的退出了她的历史舞台。

第130章 方士徐福特别章节感恩书友第46章 徐闻风波(三)第152章 直接南下第100章 铁甲战船第124章 仙游奇案第19章 敲诈勒索第38章 遭遇刺客第96章 怒返长安第6章 火炮怒吼第96章 初到长安第24章 血影报复第126章 玄甲骑兵第6章 火炮怒吼第78章 海战首捷第43章 再见映雪(三)第106章 迎娶公主第30章 四郡之灾第158章 苏州之行(1)第57章 弹指解困第116章 又遇刺客第5章 力斩三将第80章 幕府水军第11章 四面楚歌第44章 徐闻风波(一)第99章 跑路遇险第69章 夜寻家胜第9章 群兰海战第141章 海上挑衅第19章 红木宝盒第149章 突围失败第139章 不可置信第7章 勇抗山匪(三)第16章 汉威军校第35章 英雄之碑第84章 火烧鸟兵第67章 诗赛风波第4章 改良工事第7章 攻克塑海第95章 汉宫有变第36章 少帝身世第13章 交趾覆灭第122章 外强中干第142 风头浪尖(一)第22章 交趾血债第2章 蟒口脱险第3章 剑指交趾第54章 夺命飞刀第12章 钢制兵器第25章 血腥杀戮第1章 私营承包第82章 民怨四起第62章 誓要彻查第9章 群兰海战第65章 祝家小姐第14章 初涉纷争第52章 意外重逢第62章 私定终生第34章 御封美人第5章 勇抗山匪(一)第158章 苏州之行(1)第116章 又遇刺客第68章 初次交锋第43章 馒头血案第22章 交趾血债第61章 自投落网第91章 新任赵王第111章 火烧横城第6章 火炮怒吼第13章 流水作业第45章 逆我者亡第2章 动员告令第36章 初见映雪第70章 奇兵被歼第95章 神秘失踪第73章 针锋相对第82章 民怨四起第48章 炮兵显威第10章 定安之战第38章 遭遇刺客第117章 狼狈为奸第65章 大战在即第138章 击毙海龙王第21章 我要娶你第92章 重蹈覆辙第92章 昨日桃花第116章 又遇刺客第86章 割地赔款第2章 蟒口脱险第131章 人油灯奴第122章 外强中干第62章 誓要彻查第116章 又遇刺客山洞疗伤第28章 军火交易第33章 血战吕平(二)第1章 私营承包第84章 火烧鸟兵第56章 初到蒲府第70章 奇兵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