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驱虎吞狼

幽州军和浩浩荡荡的黑山部众迈着缓慢而又坚定的步伐,与邺城来了一次擦肩而过,然后脚步不停,继续北上。

对于那些在山中生活了几年的黑山军部众来说,前路漫漫,却丝毫不令人生畏。

因为有人同行。

五千铁骑前方开道,三万步卒沿途护送,车队里堆积如山的粮草,以及传说中短短数年,就以及变得富庶安定,可以让人安居乐业的幽州,都在不断地为这些早已疲累不堪的人们灌注着力量,灌注着信念。

只要走下去,就能迎来美好的生活。

从黑山到邺城,再到赵国、常山国,一路北上,不断有得到消息的黑山军部众走出太行山脉,等在这支庞大队伍的行进路线上,然后默默加入,默默跟随。

除了黑山军部众,还有很多已经被压迫剥削到极限,不得不背井离乡求活路的冀州百姓,刘备暂时没有在这些地方搞幽州那一套的打算,于是便让他们也加入队伍。

“人越来越多了,真要把他们全部安置到幽州?”这一天,简雍来到刘备的营帐,不安地向他询问起来。

作为公认的天下第一大州,冀州人口数量极其庞大,眼下路程才走了一半,跟随刘备和幽州军北上的百姓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如此恐怖的数字,让见惯了大风浪的简雍都有些胆战心惊。

万一安置不好,闹出民变,到时候尸横遍野,他们就要背着满身罪孽和内心的不安度过余生了。

“原本是这样打算的,但是看这个情况,恐怕是压力很大。”刘备也有些担忧,幽州那边确实还有很多荒地,但骤然增加这么多的人口,恐怕对治安、行政等各方面工作都十分不利,“派去幽州的人回来了吗?”

“估计就这几天了。”简雍答道。

早在十天之前,他们就已经感受到北上百姓人数即将失控,连忙派人去幽州请沮授等人过来,希望从这些冀州本地人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

多几个聪明的脑袋思考问题,总要比两个人苦思冥想要好。

正在刘备与简雍一边行军,一边捧着地图,琢磨着应该如何安置这些百姓的时候,沮授终于赶到军中,和他们一起南下的,还有数十名精明强干的幽州官吏,以及上百名年轻学子。

那些官吏都是刘备写信让关羽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有极其丰富的齐民编户、引导移民重建家园的经验,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存在,就是幽州这台巨大的机器可以流畅运转的关键,随便拉出一个人,都比大汉王朝九成以上的官员有本事。

而那些年轻学子,就有些出乎刘备的意料了,他一直极力鼓吹,让幽州书院的学子知行合一,在读书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地方行政及各个行业之中,但都被郑玄以“有辱斯文”的理由挡了回去。

如今来了这么多人,不禁让刘备有些怀疑,郑玄老先生是不是吃错药了。

尤其让刘备吃惊的是,一向厌倦官场,只想着钻研学问的田畴也来了,而且看他的架势,还是这些学子的领头人。

一百多名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聚在此地,齐齐向自己行礼,刘备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他强压着激动之情,让这些人先去歇息,自己则是带着沮授和田畴等人来到帐中。

“田元皓和审正南二人正在辽东考察,所以无法前来,还望使君恕罪。”众人刚刚坐定,沮授便再次拱手行礼,面带歉意地对刘备解释起来。

原来他们三人去了幽州之后,便被那边的变革吸引住了,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变革的缘起、作用以及后续影响,田丰和审配二人在蓟城周边转悠了两个多月还觉得不够,索性结伴东行,想去刘备起家之地,也是种种变革的发源地辽东看一看。

“嗯,挺好,难得那两位有心了。”听了沮授的解释,刘备丝毫没有不快,反倒是喜不自胜,他这个人不擅长理论研究,只是利用后世的记忆不断地推出举措,若是有田丰这样的才智之士归纳总结,推出一套细致严密、可以推广到各地的改革方案来,其价值可要远远胜过一个跟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的谋士。

解释完田丰和审配的行踪之后,沮授再次开口,谈起近期最令刘备困扰的事情,“匈奴南下之事,我们已经从来信中知晓,请使君放心,数月之内,南匈奴部队必将北返,单凭白波军和一小撮黑山叛徒,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怎么做到的?”简雍陡然一惊,出声问道。

“田国让去了一趟沮阳。”沮授微微一笑,“和连与楼班都带着亲信在那里避暑,国让说了于夫罗带领全部精锐南下的事,并让他们约束部众,不要趁机劫掠匈奴王庭,免得伤了和气。”

简雍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明明就是找到两个惯匪,对他们说另一个贼寇出门了,老巢全是没人看守的宝物。

对于乌桓人和鲜卑人这种劫掠成性,出门没抢着钱都要叹息自己运气不好的家伙来说,得到匈奴大军南下、王庭空虚的消息,无异于往他们面前扔了一堆金灿灿的财宝。

不去抢才怪。

“这么好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刘备有些郁闷地挠了挠头。

自从亲自带兵,刘备就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僵化,面对敌人的时候,总是想着利用自己强大的武力去进行肉体消灭,往往忽略了纵横捭阖,利用其他资源去做一些事。

像这样驱虎吞狼,借刀杀人的计谋,他以前也是能想出来的呀。

田畴补充道:“就在我们召集人手,准备前来迎接使君的时候,沮阳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乌桓和鲜卑的主要首领都已经离开了,上谷和代郡附近也有大批人马在集结南下。”

此时正是夏天,战马贴膘之时,若是乌桓人和鲜卑人遭遇匈奴人抵抗,把战争的时间拖长,就算他们最终可以赶在于夫罗回援之前满载而归,也没有能力在年内再次发兵。

那就意味着,从今年秋天到明年秋天,幽州西北部是安全的。

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三个敌人,真是好计谋。

第二十六章 无差别攻击第三十章 悔第二十六章 无差别攻击第四十五章 稳步前进第三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四章 皆大欢喜第八十四章 永为大汉藩属第一百零六章 教儿子第四十八章 赚钱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九章 破阵第三十七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二十九章第五十一章 吃了上家吃下家第七十八章 反董同盟第四章 吕布的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离第六十八章 撤民第三十七章 生平仅见的豪杰第九十三章 赈灾第二十七章 监军第五十四章 孤胆英雄太史慈第六章 故地重游第五十二章 打鸡血第六十五章 撤军与追击第七十一章 我认下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用戟的高手第五十二章 铁打的硬骨头第十七章 人和人的差距第三十五章 暗涌第十二章 罢了第七十七章 太穷了第九十二章 曹操的痛苦第一百二十六章 无一漏网第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正的世界第三十九章 五部贵族第一百一十二章 会战(下)第六十七章 奉旨讨贼第五十六章 还说你不是坏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神鬼之说第四十章 有人按捺不住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种枪法第三十九章 关羽休走第四章 石磨、才女第三十一章 酒街 夜市第五十章 袁绍要搞事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可行性第四十一章 攻心第一百零一章 抉择第三十章 各怀鬼胎第四十二章 鸡兔同笼第二十七章 监军第四十六章 犹豫第七十章 公审第八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十七章 不一样的风气第四十章 十八燕骑第五十九章 人生快事第六十章 飞、飞升?第十七章 喜与忧第二十一章 猪队友的神操作第六十五章 用人不疑第九十章 不祥的气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会战(上)第二十章 一口价,每人一千第八章 没法打了第四十四章 料事如神第九十八章 分兵第六十九章 我们要水师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离第五十一章 深渊第三十三章 慰问第五十四章 案发第二十五章 孜孜不倦第十六章 比试比试第八章 去徐州第五十九章 想要服丧第九十八章 罢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种枪法第七十章 长驱第一百一十一章 举一反三郭奉孝第四十章 鬼东西第五十八章 投河第一百一十九章 孤独的勇士第一百零六章 并州军的烦恼第十三章 燎原先生第六章 太随意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神鬼之说第六十二章 纸上谈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背井离乡第二十七章 羞辱第六十三章 你怕了第六十一章 劳动创造价值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的机会第四十六章 大局为重第九十章 所谓罪状第十四章 奋战第五十二章 约见第三十一章 镜铠第七十五章 倭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