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行在邺城盘桓了近二十天,见识到了刘备治下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每人心中都是大为感慨,自认此行收获颇丰。
像毛玠这样没怎么出过远门,只是通过他人之口听说刘备这“织席贩履,凭着因缘际会而获取高位”的无能之辈,也曾经对刘备产生过几分不屑,认为如果自己姓刘,早生个十来八年,也能闯出差不多的名堂。
然而在邺城,这些人的骄傲被彻底打破了。
如今他们每天穿行在邺城的大街小巷,感受着安逸自在的生活,每天晚上凑在一起,交流的也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刘使君的钦佩。
这些举动根本逃不过荀彧的眼睛,但他也只是默默地看着,听着,并没有出言提醒众人,他们还是兖州牧曹操的臣下。
终于,在刘备准备好了赠予曹操的礼物,又基本敲定了共同出兵诛灭伪帝袁术一党之后,荀彧等人终于圆满完成使命,拜别刘备,向兖州返还而去。
兖州使团来时只有几辆马车随行,回去的时候却是足足二十辆,除了一辆车上装着使团成员们在邺城低价购买的商品之外,多出来的那些都是刘备财大气粗,托他们给曹操那边送去的礼物。
与其他兴高采烈,盘算着自己收获的同僚们不同,荀彧基本没有买什么东西,除了给妻子买了几块香皂,给两个儿子买了几支好笔之外,他最看重的收获,就是一个薄薄的小本子了。
这个本子是他从一家书馆买来的,里面的内容则是冀州牧刘备亲自写的几十首小诗和短文,专供蒙学期孩童识字所用,诗文简单易懂,即便是几岁大的孩子也能朗朗上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荀彧才学出众,思维敏捷,平日里处理公文都是一目十行,然而这些简简单单的小诗,却让他反复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言简意赅,质朴无华,真是好诗,想不到那位刘使君居然在诗文方面也有如此造诣,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荀彧忍不住又翻开书页,将所有的短诗都读了一遍,然后拊掌长叹,决定回家之后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好好读一读。
他却不知道,这些标有“作者:佚名”字样的诗文,全都是刘使君剽窃来的。
剽窃这东西就像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刘备也不例外,每次剽窃,他都赌咒发誓地说这是最后一次,然而过不了两天,就会忍不住再从记忆中搜刮几句脍炙人口的诗文,然后堂而皇之地记录成册,传播到治下各处。
当然,刘备每一次都安慰自己,这不过是把华夏民族的精神瑰宝提前几百年取出来,使其不朽的光辉可以照耀、激励更多的人。
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啊!
然后他就觉得心安理得,高高兴兴地在每首诗的末尾打个括号,里面写上“作者:佚名”
也算是独树一帜的恶趣味了。
荀彧等人渡过黄河,当地驻军便马上派遣信使快马加鞭地禀报刚刚率部折返定陶休整的曹操,得到消息,曹操大喜过望,连续两天都没有睡好,到了第三天,他甚至亲自出城三里,将荀彧一行迎回了城。
当初刘备准备礼物的时候想得周全,除了曹操和家人自用的之外,还有许多是统一制式,方便曹操赏赐麾下文武官员的,而且基本都是独立包装,分发起来十分容易。
曹操这几年过了不少苦日子,麾下文武也没落什么好处,刘备这次送来这么多好东西,着实让他们欢喜异常,交口称赞刘使君和曹公的慷慨大方,这一年的浴血奋战仿佛也有了一些回报。
“诸君辛苦了一年,也是该好好地欢饮一场了,我们今日不醉不归!”曹操并没有独占满满一车的好酒,而是大手一挥,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酒宴,宴席之中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令人暂时忘却了疲惫。
第二天,曹操才请荀彧来到府中,向他询问起此行的经历。
“玄德愿意与我合力讨伐袁术?”曹操听到了最想要的答案,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当年黄巾作乱,百万贼寇盘踞四方,我二人便并肩奋战,为天下打回了一个太平,如今再次联手,区区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荀彧将河北见闻娓娓道来,听得曹操兴致盎然。
听闻河北富庶稳定,民众安居乐业,曹操面露喜色,连声称赞自己没有看走眼,刘备果然有治世之才。
听闻河北道路四通八达,往来商旅如云,邺城繁华异常,甚至远超当年的洛阳,曹操满脸好奇和向往,恨不得自己也能前去看看,感受一下那永远有美酒和歌姬的快意生活。
然而,荀彧说完了民政部分就停下了话头,有些无奈地叹息一声,“使君,接下来我所说的,或许你会不相信。”
曹操轻声一笑,显然是不怎么相信的,他这一生什么坏事没见过,什么事情没做过?
八九岁装作眼斜口歪,把经常管束自己的叔父摆了一道;十几岁带着袁绍等人去婚宴上抢新娘;二十来岁打死当红宦官的亲叔父;单人独剑去张让家里搞刺杀。
到了三十岁后,他仍然是快意恩仇,行事天马行空的狂人,数十万大军畏敌不前,他就敢带着自己的几千人追杀董卓;在东郡打匈奴杂种和黑山叛党,在兖州打青州黄巾和袁术,他一直都是身先士卒,多次置于死地而后生。
说到人生经历,他真是觉得自己身经百战,什么都见的多了,根本不觉得这世上还有什么能让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文若你不用顾虑什么,尽管说。”
然后,曹操就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