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西园禁卫:天子的制衡

【ps:看了“**小三”两天前的提醒,今天终于反应过来有两个二百零一章,纠正回来。嘛,虽然迟了点,总比没有好。】

“张小兄弟,别来无恙啊。”

看着满头冷汗、如临大敌的张煌,曹操颇有些哭笑不得。心说不曹某不就是拍了一下你的肩,有必要用这种充满杀气的眼神盯着我么?

不过曹操也看得出来张煌的杀气并非是冲着他而去的,因为张煌在看见他后脸上露出了错愕之色,旋即眼中的杀机也就退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神色。

“原来是孟德兄。”张煌兴意阑珊地拱了拱手,刚才冷不防被曹操一拍肩膀,他还以为是第五宫元呢,被吓了一大跳。

见此,曹操好奇说道:“张小兄弟莫非是碰到什么麻烦事了?要是不嫌弃的话,不如说与操听。……操在这雒阳,应该能说得上几句话的。”

曹操这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却颇有几分气势。要知道这可是雒阳,达官贵人扎堆的天子脚下,但是不可否认,如今已贵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操的确有这个资格。

“多谢孟德兄……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张煌委婉地拒绝了曹操的善意。毕竟曹操可是日后中原的霸主,他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欠的,万一日后曹操有招揽他的意思,若是到时候还欠着他的人情,张煌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婉言拒绝。

“说起来。孟德兄不是在济南国任职么?怎么会来雒阳?”张煌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话题。

其实对于当初在济南国担任国相的曹操,张煌也是有点埋怨的。毕竟济南国的曹操与济北国的鲍信那是交情不浅的挚友,这两人联手打压青州黄巾。再加上令张煌哭笑不得的泰山寇的态度,青州黄巾的主、副渠帅司马俱与白饶,他俩的处境那叫一个惨,好端端的青州黄巾,竟被打地四分五裂。

虽然张煌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但想起来时心里还是有点不芥蒂。

不过曹操倒是没想那么多,见张煌问起。便如实解释:“陛下建西园禁卫,召操等八人回京就职。”

原来,天子刘宏为了分何进大将军的权柄而建立西园禁军。从士族子弟中挑选翘楚担任要职,以至于曹操本来在济南国干得好好的,因为一纸诏书不得不日夜兼程赶来雒阳赴任。

“西园禁军,典军校尉?”张煌低声念叨了两句。

汉朝的校尉。品秩是要高过杂号将军的。

在军方的武职序列中。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属于第一序列,是武职的巅峰。

其中,大将军目前由何进担任。

事实上,汉代的大将军,其职能已不同于秦时期的大将军了,它一般都由外戚贵胄担任,荣耀高过实权,其职能与很多将军衔的武职有冲突与重复的地方。纯粹就看这位大将军在朝中的势力如何、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如何。

若是势力大、并且在天子心中的地位高,那么大将军这个武职由于其特殊性便可以插手任何有关于军事、军制的事;反之。那充其量就是一个镶嵌尊贵的虚职了。

不过话说回来,近代的大将军都由皇帝宠幸的妃子的亲眷担任,因此皇帝爱屋及乌之下对其的评价多半也十分不错,这使得拜大将军衔的外戚十有八九都是权势滔天,很少有名不副实的。

在大将军下,稍次些许的便是骠骑将军。

由于前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光环实在太过于耀眼,因此两汉都很默契地将其空置作为纪念。

再者,因为霍去病的关系,骠骑将军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北伐草原,是两汉中最具“勇武”的武职。它一般不常置,平时也不享有督率兵马的职权,但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决定北伐草原,那么,骠骑将军便可以无条件率领北军,并且自由指挥任何一支军队参与北伐。

骠骑将军之下便是车骑将军,它主要是负责征伐背叛,顾名思义是战场上实际操作战役的最高指挥将领。宦党赵忠曾经担任过这个武职,不过最近一任则是皇甫嵩。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三者都属于是平日并不负责督率兵马,但一旦战事爆发便可执掌数万兵权的军方最高指挥官。

车骑将军之后便是卫将军,即卫尉,它与前三个将军位置不同,负责在平时督率军队。在非战事的情况下,他是南、北两军的最高长官,拥有招募、训练、守卫、治安等诸多职能。

但是只限于在雒阳范围,也仅限于非战争期间,一旦战事爆发,它手中的兵权会由在他序列前的三位将军中的一位接管。

当然,被接管的军队中不包括南军,毕竟南军负责着雒阳皇宫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不可能轻易调离的。

这四位职能不同的将军,便构成了大汉军方第一序列的武职,是整个军方地位最崇高、最尊贵的四个位置,不知有多少人做梦都想坐享。

在此之后,便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将军,它们平时并没有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利,但是在战事爆发时,它们会作为大将军、或骠骑将军、或车骑将军的佐将参与战争。

有实权是有实权,但实权的自由度不高。

而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将军同属第二序列的还包括四平、四征、四镇共计十二位将军衔,职权相差无几,但后者更多体现在战功卓著的殊荣上,大部分是在战争后进行封赏的,要求比起前、后、左、右四将军更高,并且也有更大的机会能成为坐镇一方的将军、都督。不像前者只能窝在京师,若是没有战事充其量就是一介闲职。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中郎将,这类武职比较特殊。尊贵的堪比第一序列的将军,比如“黄祸”期间的卢植、皇甫嵩、朱儁,而反之则比校尉、甚至是都尉还不如,这里就不多做赘叙。

至于军方的第三序列,种类就更加繁杂了,比如北军的五营校尉,负责守京师城门的城门校尉、虎贲郎的左右仆射、骑都尉等等。

而如今新添的西园八校尉。也在这个层次。

这是无论在平时还是战争期间皆手中握有实权的武将。在和平时期,他们负责各自军营内士卒的招募、训练,而一旦战事爆发则直接作为第二序列、乃至第一系列将军的部将、下属。是军方最中坚的中层力量。

顺便提一句,第三序列还是汉朝军制体系的一个分水岭。

能熬到这个层次的,几乎都可以得到升迁的机会,但若是熬不到这个层次。那就一辈子与高层将领无缘。只能在都尉等第四序列老实呆着。

归根原因,无非就是第三序列的武职私塞了太多太多各大世家豪族的子弟,比如曹操曾经的骑都尉职务,便是他老子曹嵩通过关系花费财帛买来的,这种卖官鬻爵的行为由于天子刘宏的关系已在朝中成为惯例,使得世家豪族们都争相为家族子弟买得职位,同时也使得寒门子弟很难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种世俗豪强掌握着大部分资源的年代,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机会成为一方之主。被称为“主公”,充其量只能选择某一位豪族的子弟效忠。

目前天底下唯二的例外就是张煌与韩遂。但遗憾的是,他们借助的皆是非世俗主导势力,即不被朝廷所认可的叛乱势力。

除此之外还有泰山寇,日后江东的严白虎等等,说白了,没有足够的威望与社会地位,没有庞大的关系网与没有财帛,寒门中人就算建立的势力也只是一介草寇,很难得到认可。

回头再提曹操等人“西园八校尉”,这算是在军方第三序列武职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毕竟他们是天子刘宏为了分何进大将军权利而钦点的,况且驻军地点又是在西园这个天子居住的宫廷内院,这使得西园八校尉的地位特殊性更高过他们手中的实权。

天子驾前近侍禁卫军校尉,这是何等唬人而尊贵的武职!

想到这里,张煌也不由地有些羡慕曹操,记得当初他们兄弟几个创黑羽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打出名气被朝廷所认可,成为体制内的军队么?

结果呢,即便没有第五宫元的出现,张煌也仍旧卡在第四序列的地方武将上,若是没有人推荐,几乎很难进入京师。

而曹操呢?这家伙一出道就是雒阳北部尉,哪怕因为奉公执法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因此丢了官,他老头子曹嵩也立马给他买了骑都尉的位置,在黄祸中大展头角。

如今更是不得了,一跃成为最具知名度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英雄不问出身,但出身决定起点。

在这个年代,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跟身背后有大家族支持,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天壤之别。

见张煌用调侃以及略带羡慕的口吻恭祝自己飞黄腾达,曹操不禁摇头苦笑起来。

他知道,包括张煌在内,诸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觉得西园八校尉是他们飞黄腾达的绝佳机会,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西园禁军虽然设置了八名校尉,但总共只有五支军队,分别是上、中、下、典、助五个营,其中上军是主军、其余皆是从军。

因此,上军除元帅、上军校尉蹇硕外,还有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与右校尉、淳于琼二人作为佐将,协同约束其余四支从军。

兵力约是两个曲、即一千名士兵。

中军与下军分别由袁绍与鲍信担任校尉,兵力亦是两个曲。

而曹操所在的典军,人数仅只有一个曲即五百士兵,主要是负责战时的鸣金、锣鼓等战乐,除此之外还有些许约束五军军纪的职能。

至于助军。它的人数是五军中最多的,足足有三个曲即一千五百名士兵,但是他们并非全部都是作战人员。他们主要是负责后勤诸事以及援助其余四支友军。

换而言之,别看西园禁军以及西园八校尉听起来威风,但事实上他们仅仅只有五千人,只是一个“部”级军队而已,相当于当初北军的五个营之一。

“典军才五百人?”

在一家酒楼的雅间内,当张煌听说曹操的典军才一个曲的兵力后,不禁吃了一惊。

要知道想当年他在广陵当裨将的时候。督率的兵力就超过五百人了,黑羽鸦的兄弟们更是个个都是都伯、伯长,更别说冀州战场。张煌号令数万冀州黄巾先后跟北军厮杀。

因此,当听说地位尊贵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手中竟只有五百名士兵,他不禁有些傻眼。

张煌目瞪口呆的表情并没有让曹操觉得好受,相反他越说心中越发感觉苦闷。

“五百人的编制就算了。问题是这五百人的军器、操练、粮饷等等。皆需我八名校尉自行负责。”

是的,让曹操感觉很悲哀的是,天子刘宏要他们创建新军,一没有从国库下拨款项,二没有从天子的内库给予贴补,所有的开支,都得由他们八名校尉自己掏腰包。

当然了,钱对于这些豪族翘楚而言不是什么问题。

比如曹操。虽然他是掏不起这个钱的,但是别忘了他背后有他的老子曹嵩。富可敌国的曹太尉,还有偌大的曹家、夏侯家,别说养一支五百人的军队,就算是五千人也不是什么问题。

袁绍也是如此,四门三公的袁家难道养不起区区一千名士兵?

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里头的奥妙。

曹操很佩服天子刘宏的这招空手套白狼,知道京师的各大世家都想拥有兵权,提高地位、扩大势力,于是因势利导,让这些文官圈子里的豪族们去建立新军对抗大将军何进。

从始至终,刘宏只需要发一道诏书,然后就由那些豪族出钱出力,更巧妙的是新创建的西园禁军他还可以通过蹇硕牢牢捏在手里,在打压了何进大将军的同时白得一支军队。

如果顺利的话,或许何进还会因此恨上这些士族,跟他们闹腾起来,最好跟整个文官圈子都闹翻,如此天子刘宏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空手套白狼、搂草打兔子,不得不说,这招妙计简直绝了,堪称阳谋中的典范,让几个豪族世家明知这其中有诈,也经不住西园禁军这个名号,乖乖地将财力以及家族翘楚献出来。

这不,曹操作为曹家与夏侯家目前最值得栽培的对象,就因此被家族给推上位了,虽然他心中一百个不情愿。

为何不情愿?原因有四。

首先,西园八校尉是天子刘宏抛出来的诱饵,诱使文官集团与何进大将军不合,并借助朝中那些大家族的势力向何进大将军施压,打压后者。

其次,西园八校尉中的后七位受到上军校尉蹇硕的管束,虽然这七人手头握着兵权,但实际上自由度并不高,并不能任由调度士兵。

其三,西园禁军的元帅、上军校尉蹇硕,他是一个宦官。虽然是比较洁身自好的宦官,但仍旧是一个宦官。

一个在汉朝地位低下的官宦,竟然位居于像曹操、袁绍这些豪族翘楚之上,这如何让曹操、袁绍等人高兴地起来?

其四,也就是第四点,这是曹操与蹇硕的私人恩怨了。

记得早些年曹操在雒阳北担任北部尉时,依法杖毙了蹇硕那位宵禁后夜行的叔父蹇图。不管当时曹操是依法重惩,还是纯粹对宦党势力心存敌意,亦或是杀鸡儆猴、专挑个有知名度的家伙宣扬他雒阳北部尉的执法之明,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跟蹇硕之间存在着仇怨。

除非蹇硕是个不计前嫌的圣人,否则曹操日后在他手底下任职,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而这件事,张煌也想起来了。

“蹇硕……不会对孟德兄假公济私、公报私仇吧?”

曹操闻言淡笑了几声。

事实上,曹操所在的曹家并非是单纯地被人诟病与宦党有联系。而是确确实实地在宦党中有一定的势力。

数十年前张让、赵忠等人未发迹的时候,曹操的祖父曹腾就已经成为大长秋权势滔天了。不得不说曹腾是一位享有“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美誉的贤士。

虽然宦官享此厚誉有点别扭但却是事实。当时的曹腾虽然权势滔天但从不仗势欺人,反而热衷于结交贤能之士,与文官集团堪称交浅言深。

以至于后来像吕强等身体残缺但却时时心存报效社稷心思的宦党中的贤能们,都无一不是视曹腾为榜样,这就使得曹操比较受到吕强等宦官的支持。

当初曹操杖毙了蹇硕的叔父蹇图,为什么蹇硕不敢找曹操的麻烦?这其中除了曹操的老子曹嵩以外,其实也有吕强等人在暗中出力。

当时的蹇硕。论地位是不如吕强的,因此曹操最后啥事没有,只不过被贬职。在老爹曹嵩的运作下拍拍屁股到顿丘担任顿丘令去了。

不过如今就不好说了,去年吕强借“黄祸”之便,想要根除张让、赵忠等宫中毒瘤,联合几名士大夫向天子刘宏进言。结果被张让反咬一口。满腔愤懑被投入死牢。

这还不算,张让、赵忠等人唯恐跟他不对付的吕强被天子刘宏想起,索性一不作二不休,派人将吕强毒死于狱中,诬其畏罪自杀。

吕强一死,宦官中较为贤能的人顿时就没了主心骨,而曹操也失去了这支有力的宫廷内助。

而更不巧是,吕强死了。蹇硕却得势了,取代前者一跃成为天子刘宏的心腹宦官之一。

虽然说蹇硕是一名对天子刘宏忠心耿耿的宦官。也算洁身自好,并且跟张让、赵忠等人也不太对付,但不管怎么样,他对曹操的态度跟吕强是截然相反的。

在曹操失去了吕强作为宫廷内助的情况下,蹇硕想要整一整曹操,还是比较容易的。

而虽然曹操嘴上没说,但心中对此也没什么把握。

两人聊了几句,曹操便问起了张煌为何会在雒阳的缘故,语气中充满了调侃。

“当初张小兄弟被误会为黄巾中人,仓皇逃离河南,怎么今朝又在雒阳出现了?”

张煌闻言面色微微变了变。要知道张煌在河南尹,那可绝对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无论是之前全河南通缉的“张火”,还是目前各国通缉的“张白骑”,都有不少人热衷于拿他的脑袋去司隶校尉府换取诱人的黄金、白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蔡琰当初的劝告,正是因为她的劝说,张煌最终才以“张晟”的名号督率冀州黄巾,成为享恶誉于南北的“张白骑”。

再者,哪怕是在冀州与北军交战时,张煌也十分注意,除了用头盔遮挡外还用障眼法模糊面部,令人看不真切。

否则,倘若曹操知道在他面前的张煌便是目前与凉州叛党韩遂并立的“双恶”,恐怕就算是曹操也不会如此淡定了。毕竟,张火充其量只是一介小人物,并且曹操认为张煌因为误会被牵连的,但是张白骑则不同,那是名副其实的“恶党”,是一手覆灭了整个北军的凶手。

“去年的事啊……唉,好不容易来京师一趟,结果走时竟是那般狼狈模样,不提也罢!”眼珠一转,张煌半真半假地说道。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心中越发笃定张煌当时是受到了牵连,毕竟当初雒阳之乱中被牵连的人也不少,许多无辜的人都被误认为是黄巾一党而遭到杀害。

“这次张小兄弟来雒阳莫非是弥补上回的遗憾?”曹操用充满恶意的调侃挤兑着张煌。

张煌顿了一顿,本想隐瞒下来,但是随后又一想,曹家在雒阳也是消息灵通的豪族,与其今日对曹操有所隐瞒,不如索性实话实说,反正曹操日后也查得出来。

“我啊,我目前在董破虏手下任职。……董破虏十分常识我,见我在河南尹名气不佳,就让我假以‘张绣’之名,待风头过了之后再说。”张煌真假参半地解释道。

听了这话曹操不由得一愣,要知道他对黑羽鸦的评价可是相当高的,其中李通、陈到、臧霸、太史慈,皆是世间难得的俊才,更别说眼前这位黑羽鸦的首领张煌,虽看似不眨地,那却是黑羽鸦其余成员自认为单挑不是对手的武者。

“可惜了!”旁边,夏侯惇用充满遗憾与惋惜的口吻说道。虽然凸显曹操的“主”位,他从始至终都怎么开口,但是如今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曹操满脸苦笑。

他十分清楚夏侯惇这句话的含义,无非就是夏侯惇觉得张煌投入董卓麾下那是明珠暗投,可问题是这种话怎么可以当着人家的面直接说出来呢?

曹操连忙进行补救,故作没有听到夏侯惇的话,问道:“莫非是破虏校尉董卓、董仲颖?”

“呃,正是。”张煌有些奇怪地望了一眼夏侯惇。

“真是可惜啊,早知如此,操早该招揽张小兄弟才是的。……真是可惜!”曹操不动声色地就将夏侯惇的可惜偷换了一个含义。

但其实事实上,早在颍川时曹操便不止一次地招揽过张煌,只不过被张煌婉言拒绝了而已。

“可惜,真是……等等,董仲颖?”连说了几句可惜,曹操突然反应过来。

董卓、董仲颖,不就是如今已成为何进大将军座前心腹的人么?那可是大将军势力的人!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曹操眼珠微转,看向张煌的眼神变得微妙起来,表情充满了玩味。

第50章 渐浮于水的战略意第63章 节节而胜第74章 在广陵军的最后一顿酒水第105章 师与徒第161章 雄武!无懈可击的北军军势!第58章 一个位子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172章 北军反制第73章 平叛之尾声第140章 第三股势力?第178章 恶蛟到来第124章 震惊发现第49章 节节败退?第63章 节节而胜第153章 设计第63章 节节而胜第175章 复合之议第57章 枪贯之技,螺旋第57章 枪贯之技,螺旋第136章 寻人无果第186章 抵达濮阳第14章 谋诛贼首(三)第178章 恶蛟到来第56章 结交程普第9章 拜访臧家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团聚第137章 姗姗来迟的三人众第73章 平叛之尾声第192章 西凉之乱第188章 无时无刻的骚扰第93章 超难的兵略之战第141章 搅局第13章 谋诛贼首(二)第17章 忠奸难辨(二)第17章 忠奸难辨(二)第89章 贵宾到访第142章 失控第160章 乱世起第77章 袭来的地剑第77章 袭来的地剑第125章 两个人的旅程第30章 车祸一般是这样引发的第136章 寻人无果第102章 糜烂的王都(二)第88章 荆襄龙凤第32章 遭遇地头蛇第19章 抛饵待鱼第165章 震撼人心的壮举!(三)第52章 八元卒第68章 轻车熟路卖舅舅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150章 张燕策劝第177章 再见,卢老头第138章 冲突第133章 缚虎太守郭典第23章 寻找友军第80章 以一敌四夏侯惇第14章 谋诛贼首(三)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2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27章 暗中的援手第108章 曹操解惑第40章 匪夷所思的重任第128章 妖魂凶猛第164章 震撼人心的壮举!(二)第55章 赤帻军(二)第77章 袭来的地剑第35章 历练第46章 刚体的门槛第85章 颍川书院见闻第57章 枪贯之技,螺旋第188章 无时无刻的骚扰第18章 三生有幸第18章 三生有幸第198章 皇甫嵩:极具想象力的名将第191章 两个月第12章 谋除贼首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146章 天伐第70章 凌驾于武力第38章 战况有变第98章 粉饰的太平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51章 夜间鏖战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181章 明日不复有第188章 无时无刻的骚扰第69章 夜乱第82章 恢恢的解惑第114章 混乱之夜第169章 醒悟第56章 结交程普第8章 初识唐周第165章 震撼人心的壮举!(三)第33章 牛掰的叔公第92章 再生变故第65章 孙坚的惊疑第143章 百里水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