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大变动

武大一直都想要给童贯童大将军正名,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之前,未免与大宋直接交恶,在武大自立为王之日,只是很是委婉的封了童贯之子童英为镇南大都督。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抽了宋徽宗的脸,但毕竟童英本来就带了十万边军前来投靠武大,配得上大都督这个职位,再者说,武大也没有直接追封童贯,所以与大宋之间始终还隔着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各自保留着一些颜面。

然而,此次宋徽宗派人秘密潜入燕云,教唆云州造反,并且把童大将军谋逆这件事再次掀了出来,或许,他宋徽宗是在故意给武大制造麻烦,或许他就是在试探武大的底线到底在哪。

但是,宋徽宗绝对没有想到,他在一个最不恰当的时机,做了一件触碰了武大逆鳞的事情。

武大本就因为李师师入宫一事勃然大怒,如若不是西门庆死死阻拦,武大绝对会把李师师留在燕云,即使武大最终把这颗苦果吞了下来,但想必他的心情也是极为不愉快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童大将军这件事被再次翻出来,武大怎么可能还能按耐住心底的怒火?

于是乎,武大选择了直接追封童贯童大将军为燕云“护国大将军”。

武大本就尚未称帝,只是“被册封”为异姓王,何来“护国”一说?

在当下这个各国都在蠢蠢欲动之际,燕云的一举一动本就处在风头浪尖,童贯被追封为护国大将军这则消息一旦传遍天下,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其他几国暂且不论,大宋宋徽宗恐怕脸上会极为难堪。

他把童贯定性为谋逆,大肆屠戮童系的将领,如今武大将童贯追封为护国大将军,这是在赤,裸,裸,的抽脸了。

武大的确是在给予宋徽宗这个蹬鼻子上脸的家伙强横的回应,本来武大没有带领燕云联手辽国讨伐大宋,就够给宋徽宗脸的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武大不想轻易发动内战,但无论如何,武大都算是在为大宋着想,但宋徽宗一而再的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来试探武大的底线,武大自然就要把他宋徽宗的那张老脸抽的啪啪啪直响。

武大此举的意思不言而喻,现在我敢追封童贯为护国大将军,你宋徽宗再整出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信不信我武大真的敢跟你宋徽宗翻脸?

除此之外,武大此举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要变相的告诉身在大宋的周侗,不要再试图利用我武大来做些什么所谓的宏伟大计划,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武大不愿意走你为我铺好的路,我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从不按常理出牌。

……

武大以两千余人马,大破云州城,强势入驻云州。

进入城主府后,武大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追剿将一切不明身份的高手(大宋派来的),杀无赦;所有在云州城内意图造反的官员,皆斩;所有意图造反的府兵将领头目,严加拷问,除去被逼无奈才造反的之外,皆斩。

尔后,武大宣布从即日起,将由他北燕王武植,亲自兼任云州刺史,扩建云州城,云州境内,全力发展农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云州的繁荣,并使其更上一层楼,让百姓衣食无忧。

此外,云州境内重新开始招募府兵,一人当兵,全家免税,只收取商业税,并在此重申,燕云境内,永不加赋(商税是例外)。

这几道政令发布后,云州境内的宵小之徒全都偃旗息鼓,即使他们尚不死心,但也只能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没有任何人敢在燕云境内与武大这位燕云之王起正面冲突,那是在自取灭亡。

西门庆的动作很快,除了以北燕王府的名义宣告追封童贯为护国大将军之外,调用大批文官进入云州,辅佐武大,治理云州,与此同时,西门庆将蓟州刺史贬为蓟州通判。

通判乃是刺史之下的辅官,与唐代的别驾有异曲同工之处,掌管各州府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一定的监察责任

而蓟州刺史之位,则由坐镇燕京的燕云经略使西门庆遥领。

紧随其后的,是武大与西门庆早已磋商多日,留而不发的大变革,颁发至燕云十六州。

燕云境内,原本所有的刺史大人,全都被贬为通判,而刺史之位,全部被换。

方腊麾下,文武双全的大将王寅,被封为朔州刺史,八骠骑之首刘赟率军驻扎,封朔州监军;

娄敏中被封为寰州刺史,八骠骑之一张威为监军;

祖士远被封为应州刺史,八骠骑之一徐方为监军。

这三大洲加上武大坐镇的云州,地处燕云最西端,毫不谦虚的说,这样封赏下来,方腊镇西大都督之位,算是彻底坐牢了。

而燕云最南端的蔚州,瀛州以及莫州三大洲,再加上涿州,则全部是由入云龙公孙胜为首的梁山文官担任刺史一职,除了童英加封蔚州监军之外,其余三洲分别由梁山晁盖的嫡系大将担任监军。

剩下的武州、新洲、儒州、檀州、顺州以及妫州,则由西门庆亲自审核选拔的文官为刺史,这些人本来就是燕云的官员,皆是有志之士,只是一直没有被重用,而各州的监军,则由卢俊义与武松麾下的大将担任监军。

如此一来,这个大变动只要可以如期完成,武大的目的便已经很明确。

他是要将燕云十六州最为重要的三大洲,燕京、云州与蓟州全都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并且以这三地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加之各大都督治下的各大洲,全力发展燕云,将燕云打造成铁板一块。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刺史的人选只是临时受命,并不能长期担任刺史之位,他们的才学不够,大多数皆是出身草莽,只不过是为了完成武大的大计划而已,尔后等燕云局势稳定,势必还会逐步有变迁。

就在各大州府进行大变革的时候,武大在云州城城主府内,接见了当初曾经落草为寇的府兵刘大胆儿。

第341章 妙不可言第502章 最为恐怖的人第597章 血满地!第331章 狗咬吕洞宾第366章 去帮忙哩!第688章 壶盖与壶身,暗中交锋!第379章 长矛断,狼牙现第153章 全面反击(八)第413章 参见家主!第331章 狗咬吕洞宾第593章 烽火连天!第587章 百密一疏!第70章 梁山派系之争第345章 联辽灭金第355章 冲杀第340章 心战!(上)第351章 上京城之乱(二)第259章 人心如狗(一)第312章 胡县令的悲哀第13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第409章 辽兵第495章 谈判的艺术(一)第285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第416章 必死之人第346章 暗流涌动第570章 推陈出新!第408章 山匪第79章 黑云压城(四)第479章 恐怖的底牌第570章 推陈出新!第632章 强强对撞!第313章 合谋(一)第601章 具装重骑!第411章 处置第189章 风波起第656章 品行不一!第136章 斗智斗勇(三)第679章 指腹为婚!第609章 破城而入,血腥屠戮!第483章 封城第684章 巢高韵第326章 勃发第194章 狗眼看人低第450章 波澜壮阔下的……宏伟第514章 乱中牟利第454章 打劫第179章 劫杀(一)第436章 强势登场第319章 天谴!第164章 阳谷,阳谷!第354章 请君入瓮第704章 狼烟滚滚!第365章 低头思姑娘第190章 混世魔王的调调第349章 突!第175章 开枝散叶第663章 死不归降第505章 君子欺之以方第216章 技高一筹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9章 斗智!第163章 苏氏私塾第490章 燕云之威第238章 陈留第175章 开枝散叶第361章 摧毁第541章 屠尽天下不平事!第346章 暗流涌动第196章 是非曲折第637章 地壳变动,倭国灭亡第601章 具装重骑!第660章 高丽的契机第358章 后手第417章 强势制裁!第627章 后继有人!第315章 合谋(三)第336章 灭口!第676章 故人重逢第601章 具装重骑!第355章 冲杀第21章 同一片天空下(二)第32章 蔡京的决断第24章 女人的智慧第146章 全面反击(一)第86章 归来第400章 北燕王第254章 另辟蹊径第667章 无题!第577章 图谋天下(中)第201章 咆哮朝堂第688章 壶盖与壶身,暗中交锋!第603章 风云变幻!第80章 黑云压城(五)第127章 马踏江湖(一)第122章 千钧一发(六)第390章 杀无赦第362章 杀回去第214章 狼狈为奸第499章 天下大乱!(一)第593章 烽火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