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张泰顺来访

午后的方家庄很安静,只有微风拂过大地的声音。

方醒坐在书房里,以手托腮在打盹。

正梦到自己拳打倭寇,脚踢蒙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这个好梦。

“少爷,少爷,有个叫做张泰顺的人拜访你。”

被打断了美梦的方醒很不爽,只是抬抬手说道:“请进来。”

哪怕酒精还在大脑里起作用,可方醒依然强撑着精神,用手搓搓脸,摆出一副闲云野鹤的模样来。

“哈哈哈!德华兄,小弟有礼了。”

方醒的手还捂在脸上,听到这声音有些熟悉,就从指缝中看了一眼。

一身锦袍的年轻人看着精神奕奕,头上戴着做工精巧的幞头,正把折扇合在手中,抱拳行礼。

“你是……”

方醒的脸上被搓的红,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

年轻人笑道:“小弟张泰顺,前几日和德华兄在庄子边上一席谈话,惊为天人啊!所以今日小弟冒昧前来拜会,失礼了。”

这人虽然笑意盈盈的,可身上却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方醒一拍脑门子,哦了一声道:“我想起来了,隔壁的庄子就是你家的吧?”

这是方醒在打混,想把那天自己驳斥几位文人的事情给混掉。

那言论虽然很出气,可在如今大部分人反对迁都的前提下,传出去是要得罪人的。

双方寒暄坐下,小白奉上香茶后,张泰顺打量了一下书房,就说道:“德华兄,那****看你说的不大痛快,所以今日过来,还是想请教一下关于我朝迁都的事,还请兄不吝赐教。”

这话很客气,可却带着些不容拒绝的味道。

好大的气势!

方醒瞬间就把这人的身份猜了一下,最后觉得应该是某位官员,而且是和迁都这事有牵连的官员的儿子。

方醒想拒绝,可又想到那位永乐大帝的执政时间还很长,最后只得假装叹道:“腐儒误国啊!”

张泰顺含笑听着。

这种姿态很高大上,让出身平常的方醒有些羡慕。

方醒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圈,大致和大明的国土范围差不多。然后又画了一条线,最后又把金陵点了出来,扬看着张泰顺。

张泰顺皱眉用折扇敲打着手心,良久才说道:“德华兄的意思是……远?”

“正解!”

方醒又把北平的位置点出来,说道:“如若我朝不迁都,那我敢担保,不出五十年,九边必然糜烂。”

方醒的神情中带着忧国忧民,一脸为了我大明愿意赴汤蹈火的坚定,可他的心中确实也是很赞同迁都。

如果不迁都的话,说不得自己还没死,草原上的那些蛮族就会杀到北平来,到时候他能躲到哪去?

张泰顺用折扇指着金陵的位置,有些疑惑的说道:“德华兄,我朝如果不迁都的话,就算是北方示警,可京城也可以从容的调集大军支援啊!”

从金陵,也就是南方调集大军支援,这个论调在目前也是很有市场的。

方醒看到辛老七在门口晃了晃,一脸的警惕,就笑道:“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毕竟是还年轻,张泰顺的脸上有些震惊,有些急促的问道:“德华兄,这话何解?”

方醒有些尿急,所以也不管不顾的说道:“从金陵到北平,一路几千里地,等援军到的时候,北方早就糜烂了。”

“那个泰顺,我先去更衣,稍待啊!”

等方醒畅快淋漓的完事后,就现辛老七正守在茅房的外面,警惕的看着大门那边。

“少爷,那个张泰顺带了两个随从,有点意思。”

辛老七一手扶着唐刀,一边给方醒说着自己的现。

有点意思?

那就是高手喽!

方醒从荷包中摸出颗薄荷糖,嘴里塞一颗,扔给辛老七两颗。

“晚点给大妞吃。”

摇摇晃晃的进了书房,方醒看到张泰顺还在‘地图’上写画。听到脚步声后,他把桌子上的水迹弄乱,转脸说道:“德华兄,从刚才你的分析中,小弟觉得你对大明的九边并不看好,对吗?”

方醒没有科举的压力,所以很轻松的说道:“九边出事是迟早的,最后葬送我大明的也必然是九边。”

蹭的一下,张泰顺就满脸怒色的站起来,那眼睛眯着,淡淡的道:“德华兄,还请明示。”

方醒打了个酒嗝,一股茅台酒的香气就飘了出来,然后才悠然说道:“所谓九边,不过是看门之犬,如果我大明的军制不与时俱进的话,早晚和蒙古人一个德行,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用手扇扇嘴边,方醒看到张泰顺依然是愤怒中带着思索,就说道:“你还年轻,回去多读读史书,看看那些王朝是怎么从兴盛转为衰败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啊!”

方大善人悲天悯人的说道。

目前的大明兵锋鼎盛,打的草原蛮子屁滚尿流,可用不了一百年,甚至用不了五十年,那位宠幸王振的明英宗就会在土木堡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士气。从此后,大明的兵锋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进入过草原。

张泰顺脸上的怒色很神奇的消失了,他重新坐下来,言笑晏晏的仿佛刚才是另一个人。

“德华兄,那你看我大明的军制可是有什么弊端。”

这个题目太大,而且方醒也不敢乱说,怕被那位永乐大帝给砍了脑袋,所以他就敷衍道:“华夏史册中,独有大汉和大唐以强亡。”

这一点张泰顺是认可的,所以他的眼神有些炙热的看着方醒,把他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咳咳!”方醒干咳道:“有宋一朝,军士地位可谓是历代最低,可你知道宋朝为何还能坚持那么久吗?”

张泰顺有些懵懂的说道:“大概是因为文治出众吧。”

宋朝的文治确实是‘出众‘,直接是和士大夫共天下。

方醒斜睨了张泰顺一眼,指着他说道:“你不老实。”

张泰顺喊冤道:“德华兄,小弟确实是是心里话啊!”

方醒懒洋洋的说道:“宋朝不过是仗着开海的好处,国库充盈,所以才能在没有长城的保护下,并且军士地位低下的不利环境下,坚持到了南宋,甚至南宋还差点就把蒙古人给拖死了。”

“这就是有钱的好处啊!可我大明呢?”

第583章 态度未明,成为香饽饽的方学第979章 英雄脚臭,好汉屁多第2067章 纨绔的手段第570章 测试青铜火炮第890章 通州聚首第1585章 悲剧的缩影第816章 足利义持,可敢一战?第382章 你做初一,那就别怪方某做十五第209章 陈潇的悍妻第954章 一眼看穿第2443章 太监上青楼第1463章 人性趋利第788章 危险的大明第1023章 宝钞改革的序幕第922章 这厮是方醒?第20章 等待第898章 分肥肉第1888章 燕燕于飞第388章 威慑,无奈,大炮筒第1153章 出现,包围第139章 纪纲招揽辛老七写个单章解释一下关于节奏的事.第2520章 翻案第168章 洪炳正果然死了第2286章 谁的反击第2385章 包子脸的女孩 新第1782章 意外的援军第1516章 文武之争开始了第2480章 夹缝中的亦力把里城第2450章 闫大建的机会第146章 不是我干的第612章 方醒进城,盐商绝望第726章 新学生,去见未来的太孙妃第2591章 联军出现第2594章 灰头土脸的试探性攻击第966章 被包围的绝望第720章 明察秋毫的朱棣第377章 知道你败在哪吗?第868章 方醒多句嘴,有人要倒霉第907章 错漏百出的假打第147章 膳食结构第2240章 围堵北行记事:土木堡第1407章 肥羊,目标都982章 晋恭王墓第6章 发财了!第1628章 “自己人”第1063章 以势压人第526章 斥候遭遇第1290章 心慈不掌兵,前车不见人第1068章 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第798章 躺枪的方醒,有问题的少年第1784章 装疯,假硬第1555章 说翻脸就翻脸第2025章 鼍龙湾第1119章 这就是战阵吗?第2574章 升官,演习第210章 炒菜利器,开家酒楼第516章 我错了吗?第1793章 剐刑第396章 犒军,发财.第1030章 方德华的弟子,马苏的反击第328章 辛老七‘出轨’,使者到来第1221章 风光转眼即逝第1487章 尔虞我诈第2572章 敌人的消息第236章 抓住奸细,半路拦截第2297章 暴怒的朱高煦第1283章 豪奢的大手笔‘助学’第2526章 怎么教导太子第2088章 吓疯了一个第498章 李茂断腿,陈潇被罚第2090章 被抛弃的战马第1319章 不是朱高燧干的第1047章 饿殍遍地第699章 逼迫,密谋第1355章 一年内第1554章 真空第2583章 仁慈的太子第1224章 旧病复发第1905章 小娘大人第2370章 烈焰吞噬第1658章 为了定罪不是迷,而是酝酿.第2496章 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第2476章 偷窥,灭口第132章 先敌发现,斥候立功第455章 谋夺军供第1614章 宫中打人第1591章 王柳碎,老子要杀了你!第1960章 大明湖畔第109章 工匠和物资到位第621章 鼓舞商贾,斯波家族的冬天第2612章 皇帝的利刃第2189章 依旧坦诚相见第2535章 兴和伯啊!第144章 截杀第2385章 包子脸的女孩 新第156章 有人说你剽窃第495章 我家主人想见您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