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变法之难,大胆的学生

“这是试探!”

方醒举杯说道:“公主的眼皮子也太浅了吧?大明赚钱的生意数不胜数,难道她非得要去试探陛下的底线吗?”

梁中喝了一口酒,满意的眯着眼道:“说来也是你捣的鬼,那些勋戚和藩王都想看看陛下对商税的态度,若是能放开,那是再好不过了。”

方醒笑了笑:“不只是他们吧?那些有功名的家里难道就没经商?”

梁中把酒杯放下,摇摇头道:“这些目前动不得,咱家劝一句,现在谁动谁倒霉!听说陛下有几日在查看王安石变法的方略,后来就没听到动静了,可见此事不可为。”

方醒面色如常的吃饭,可心中却暗自叹息。

王安石雄心勃勃,一心想挽回大宋的颓势,可终究陷入了党争之中。

“司马光啊!”

……

提起王安石,连解缙都是一脸的佩服。

“老夫以前行事率真,可和王半山比起来差远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何等的胸襟!和他相比,司马光不过是一刀笔吏罢了!”

司马光最得意的事,大概就是资治通鉴了,所以解缙阴损的把他比作了刀笔吏倒也没错。

“若不是庞籍,他哪有机会东山再起?说到底,所谓的道德君子,不过是表面功夫,加上旁人的吹捧。”

方醒笑道:“司马君实若是专心于学业,倒也堪称是一代大家,真要踏足官场,修撰史书和台谏也不失本分,只是……前宋那等左右牵制的帝王心术,最终让他成了决定前宋未来的那个人。”

解缙却摇摇头道:“当时的形势如此,也不是司马君实一个人的错,若说错,那就是错在前宋的皇帝没了脊梁骨,若是同陛下这般,下面的那些官吏可敢如这般的肆无忌惮?”

王安石的青苗法最终毁于吏治,而保守派只是在边上看热闹,甚至还有人暗地里使绊子,司马光自己都说了:皆吏不得人,故为民害!

把党争凌驾于国家之上,就凭这一点,就可以说,前宋不灭亡还真没天理!

解缙嗟叹道:“德华,你倒是聪明,零敲碎打,一点点的布局,不着急。”

方醒笑道:“我若是学王安石,怕是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以利诱之!这就是你的好处。”

解缙点评了方醒对大明的影响。

……

而朱棣也在和朱瞻基谈及大明的革新,他对方醒的手段同样是颇为赞赏。

“方德华手段灵活,会借势,你倒是有福了!”

朱棣何等的眼光,事后一想,方醒的手段自然是无所遁形。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兴和伯在朝鲜和倭国的布局倒是让孙儿学到了不少,也觉着大明对外邦的手腕应该要更灵活些,名声肯定是要的,可好处也不能少,不然外邦经常占便宜,天长日久,只会把大明当做冤大头!”

朱棣摸着镇纸,唏嘘道:“倭国的收获太大了,夏元吉昨夜一夜未眠,带着人检验入库,大清早就挂着双黑眼圈给朕道喜,说是大明未来十年的府库无需担忧了。”

朱瞻基笑道:“华州那边有铁矿和铜矿,奴儿干都司以后不会缺乏这些,几十万朝鲜人迁徙过去,丰城侯自然可以借机向前探索,到那时,奴儿干都司就该改称为布政使司了。”

“哈哈哈哈!”

朱棣不禁开怀大笑起来,想起了朱元璋当年立朱允炆为接班人时,自己受的委屈,顿觉郁气尽消。

朱瞻基也觉得颇为得意,方醒可是他的人,能得到朱棣的夸赞,他也是与有荣焉。

朱棣把那个地球仪拿过来,指着那条‘海上防线’道:“海上的第一道防线,方德华此言朕不愿听,大明要什么防线?攻!攻出去!”

朱棣的目光炯炯,“若是有海外不臣,那就去打!打到四海皆以大明为上国为止!”

在看到了征伐的好处后,不但是部分文官在改变立场,连朱棣自己都颇为心动。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大明的人口还是不够啊!”

人口不够,就不足以支撑大明持续向外扩张。

朱棣抚须道:“土豆!有了土豆之后,大明的百姓就无需担心养不活孩子,多生,二十年就可见成效。”

土豆就是朱棣目前最大的底气,大明只要不缺粮,什么阿鲁台,什么瓦剌,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不过说到此事,朱瞻基觉得朱棣有些亏心:“皇爷爷,若说这个土豆,给个侯爵也不亏啊!”

朱棣轻哼一声:“现在侯,等以后给啥?难道给王爵吗?”

朱瞻基有些心虚的道:“皇爷爷,今日兴和伯要开课,孙儿先去听听。”

朱棣喝道:“滚罢!”

朱瞻基一溜烟就跑了,朱棣笑骂道:“竖子!就是不稳重!”

黄俨这时候才赔笑道:“陛下,殿下好学,古今中外,如殿下般好学的可不多见啊!”

朱棣微微一笑,抚须暗自得意。

……

方醒上的课很散,有时候甚至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两个班的学生都挤在教室里,一眼看去全是脑袋。

方醒也不用什么教具,只是空手上台。

下面的学生都压低呼吸,仔细看着这位一战为大明增加两个布政使司和几座银山的山长。

年轻人需要榜样,方醒对此了如指掌,所以他第一句话就是鼓励。

“我看了你们最近的学习,不错,进步很快!”

“今日我给大家说说此次征伐朝鲜和倭国的一些事。”

解缙在后面旁听,听到这个题目不禁苦笑。

这些学生太小了呀!

紧迫感,方醒想到王安石等前辈改革的前车之鉴,所以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此次朝鲜和倭国的战局,起因很简单,不过是争夺对马岛罢了。”

方醒指着挂在黑板上的大地图道:“对马岛地处要害,若是被朝鲜掌控,则倭国就朝夕不安,所以双方就此大战了一场。”

朱瞻基在后窗外听着,贾全也在听,而且听的很认真。

“自大明收回华州故地之后,朝鲜唯一向外的扩张方向就只剩下了大海,而就在大海的对面,就是倭国……”

“双方都在准备,最后是以朝鲜偷袭为开局,倭国反击登陆朝鲜为结束,这是因为大明介入了。”

“其后的事你们也知道,大明一举击溃倭国,兼并了朝鲜,那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方醒上课不大喜欢纯灌输,他更喜欢让学生们自行挖掘事件中隐藏着的奥秘。

一个学生举手,得到方醒同意后就起身问道:“山长,按照您的说法,其实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以大明收回华州为……发端吗?”

这个问题让解缙眼睛一亮,而学生们都为之哗然。

难道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大明在背后操控的吗?

第1342章 出宫第657章 嬷嬷,虎头蛇尾的金四力岁月如歌,我独静默.第975章 蔑视权贵的远山公,来历不明的老妪第2329章 侵蚀乌云的阳光第478章 刘明火了,嫌贫爱富第439章 刑讯第1752章 绵里藏针,刺痛人心第2176章 皇家水师第2485章 女人都是祸水第26章 以身为饵第2149章 恶客临门第118章 汉王的招揽第641章 黄俨湿了,孙氏出场第2355章 杀伐果断有刘观第274章 死里逃生第1394章 斥候大战第2277章 谁能留下谁第733章 都在盼着朕早死呢第2024章 艰难的取舍第1451章 骄狂的哈烈游骑第1023章 宝钞改革的序幕第622章 儒家的归儒家第1759章 出堡第787章 白骨砌就了王座,鲜血浇灌了威权第723章 爱江山,更爱美人第168章 洪炳正果然死了第1979章 粮食涨价第1746章 潜入第1177章 夏元吉的刁难第1542章 言秉兴第867章 杨荣遇险,锦衣卫跋扈第1190章 背锅被拒第161章 帖子来了,国子监见第1032章 形形色色,心思各异第327章 恩怨分明方德华第609章 萌宠凶悍第2309章 精心挑选的目标第2213章 三国之中的搅屎棍第425章 民族和荣誉第342章 鞑靼妥协,味道不对第1443章 亦力把里的抉择第1412章 一只狭长的眼第1888章 燕燕于飞第2031章 让人震惊的加封第1067章 内乱,控制,安排第2476章 偷窥,灭口第447章 胡广老脸被打,方醒隐藏证据第2604章 这不是梦境第2575章 矢志西征第2268章 鲜衣怒马小伯爷第327章 恩怨分明方德华第2604章 这不是梦境第777章 击溃,追击,逼迫,老规矩第2525章 大工坊第1713章 方醒出手,官场现形第2526章 怎么教导太子第829章 前方就是若狭湾!第582章 大被同眠,方醒救我第382章 你做初一,那就别怪方某做十五第768章 抵达第1010章 皇帝太子第1415章 预谋堵人第884章 来自于朱棣的突袭第235章 策反第690章 吓尿了,宫中惨事第1114章 接触战第906章 君臣默契下狠手第1151章 血肉盛宴第1604章 意外的宽容第376章 煞气,开始!第1086章 大明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第1516章 文武之争开始了第1069章 曲阜人家第886章 内外勾结,走私草原第202章 公堂之上第1247章 船队就是播种机第1972章 核算第2246章 请记住这些繁华第1725章 远方的漫长战争第907章 错漏百出的假打第919章 逼迫,拿下第2250章 家族传承第358章 争座次,打击同行杂谈你永不会独行第560章 单骑赴死,安南英雄第1607章 本人方醒第487章 一城缄默,拿下苏家第482章 斗鹅,动手,契机第286章 尴尬的俩郎舅,阴沉的朱济熿第2434章 舞弊 感谢‘平淡雨天’成为本书新盟主第2166章 书院扩招第254章 投石机,放……第803章 身死异国第2469章 泄愤之举第1051章 斜风细雨,斗笠客第417章 狙杀第1113章 艰难的决定第587章 尚云果然先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