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现在不能种植

第262章 现在不能种植

苏小软把自己从一些老山民那里打听到的关于木耳和菌子的事情说了,谢文等一干人听了也是纷纷惊叹不已。

毕竟,谁能想到人家随口说的话,这小丫头竟然就能记得这么认真呢?

当然,要不是苏小软认真,这种黑木耳只怕也是种不出来的。

“谢书记,您看看这两种干木耳。”

苏小软拿出来两种,分别让谢书记看。

谢文看了看颜色之后,又下手摸了摸,在手里头掂了掂。

“这种好像是份量稍重一些?”

谢文自己说的也不是很肯定,毕竟,他对这些东西,还真地是一窍不通。

苏小软心情极好的解释道:“嗯,您说的没错。这种就是黑木耳了,这比其它的木耳更厚,口感更佳,哦,我还听一些老山民说,这种黑木耳吃了对身体特别好,尤其是一些贫血的人吃这个特别补。”

谢文点点头,他虽然不懂这些事,可是吃木耳能补身子的事情,他还是听长辈们提过的。

“不错,这木耳要多久才能收?二三十天?”

苏小软摇头道:“这可不行!如果是咱们人工种植的话,大概的周期也要一百一十天到一百三十天呢,这个要看具体的操作了。”

“你屋里的这些种了多久?”

苏小软翻了翻手里的小册子:“我这些培育了一百一十天,采耳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不过谢书记,这个木耳咱们现在是不能人工种植的。”

苏国安一听就急了。

这都培育好了,咋还说不能种呢?

“软宝呀,你这是啥意思?你屋里这不是都长得好好的?”

苏小软不紧不慢道:“堂伯,现在天已经开始冷了,很快就要上冻了,这个时候并不是木耳的生长期。不过咱们现在可以先做种植木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选址、砍伐木头以及准备料袋等等。”

谢文看了一眼旁边的会计,这位也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

“谢书记,小苏同志说地没错,现在的确不是木耳的生长期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木耳冬天是收不了的。”

跟在后头的一位村里的老者也点头道:“黑木耳采收分春、夏、秋季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这个,还是以前我们在山里谋生的时候才积累到的经验呢。”

听到这些老人们如此说,谢文和苏国安相视一眼,觉得的确是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了。

“伐木准备要根据树木大小和含水量的不同灵活掌握砍伐时间。咱们这里树木砍伐宜选在大雪至冬至期间,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树中贮藏的养分较多,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牢固。”

谢文到底还是有文化底子在的,所以他没有急着来做什么决定,而是先从省城找来了几位老师和同学帮忙给提些意见。

经过几天的忙碌之后,谢文也收集到了不少的资料,然后再写了相关报告,然后去县城向生产部部长做汇报。

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经过主管农林生产的耿浩然来做决定的。

谢文也可以自己来张罗,可问题是,他初来乍到的,不能一下子就把生产部部长耿浩然给抛到一旁。

再说了,这样的政绩出来了,地址在他们公社,他这一份儿功劳无论如何都是跑不了的,没必要太小心眼儿了。

耿浩然认真地看完了他写的报告,又问了一些关于木耳的技术知识。

“我还特意请了省城的几位专家看过的,他们分析苏小软同志做出来的料袋各方面配比都是最佳的,而且用椴木来培植黑木耳,也是可行的。我想着如果我们要大力培植的话,从省城也借调两名技术人员过来,您觉得呢?”

耿浩然觉得没问题。

毕竟这是一条可以让大家都能吃饱饭的路子,而且木耳这东西,又容易保存,可以运到全国各地去。

先不说这木耳的营养价值,只说对于农民们来说,有了这个,以后就能换成钱或者是粮,这都是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事。

“可以,技术方面,我觉得咱们也不能亏待了苏小软同志,毕竟这是她琢磨出来的,只是她现在年纪小,又上着学,伱们也看看到底用什么方法能不让小姑娘吃亏。”

“是,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研究的。”

“提到技术方面的事,我记得红星大队里有一位姓牛的老同志,他以前好像是种过药材,你们也可以找他请教请教。虽然是被送来接受再教育的,可是能为咱们农村出把子力气,那才是他们来到农村的价值。”

“您说的是,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耿浩然叹口气道:“今年咱们以及周围的几个县都因为蝗虫的事情受到了影响,咱们这里算是受到影响最小的。可是即便如此,也会让一些百姓心头发慌。这个黑木耳的事情,咱们可以多下些功夫。另外,我听说苏小软弄出来的几种蘑菇是可以做成干蘑的?”

“是,之前我们试着往省城送了一批过去,反响很好。而且我们公社最近又在为民大队也建了蘑菇屋,想着能加大蘑菇的生产量,然后也可以供应给周围的其它省市。”

耿浩然心情大好。

“好!好呀!小谢,你虽然年轻,但是在这方面的干劲儿还是很足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带领公社的社员们一起蒸蒸日上的。”

谢文谦虚道:“您快别这么说,我对于种地方面没有什么研究,这还是多亏了苏小软同志以及红星大队不藏私的高贵品格呢。”

耿浩然觉得这话没毛病。

如果人家不声不响地自己做,估计这会儿也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可是苏家没有藏私,有了新的技术之后,第一时间就上报了,而且还让他们看到了真实的操作成果。

这才是真正的好同志呀!

“那苏家有没有提一些条件?”

谢文犹豫了一下道:“苏小软同志说,如果可以的话,想让她父亲也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另外,就是明年她二哥毕业,苏小软的意思是想让苏向南同志去学学开车。”

(本章完)

第206章 苏文英上门第428章 跟我随军吧第743章 买鸡第966章 赵英子番外1第291章 团长这官儿大不?第142章 你还想咋样?第516章 他是个金娃娃呀第317章 求人第305章 选址第553章 手表第239章 给软宝存上(三更)第599章 别这么大惊小怪的第566章 要结婚了(三更)第780章 不干人事第107章 客人第846章 借钱第703章 开始营业了第464章 烤鱼第317章 求人第341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第551章 分到房子了(七更)第699章 以后接他们去京都玩第645章 被人当枪使第322章 遇到难处了第697章 年礼第533章 又买房1第303章 王小梅大闹第447章 消息第343章 你们有私怨?第644章 四个房产证第617章 炖肉第840章 我真的改了第432章 李淑贞道歉(三更)第772章 商业机密第248章 苏大兰来了第273章 我又不是她爹第423章 还是当个鹌鹑吧(五更)第141章 我没说不给呀!第900章 要点儿脸不?第618章 太抠门了第13章 传说中的守株待兔?第518章 京都霍家寄来的包裹第256章 结婚第329章 榛蘑第674章 回老家了(三更)第72章 苏大兰第101章 拆包裹了!第802章 不能再多了第801章 去查查第669章 内情(三更)第22章 让向东去试试第898章 李亚彬夫妇来了第780章 不干人事第261章 这是你自己弄出来的?第609章 卤味第207章 谁不想要?第419章 不服气只能憋着第112章 你在藏什么?第263章 批准了第235章 给苏建民整不会了第670章 分家(四更)第6章 大伯背锅第5章 退亲第568章 敏锐的苏奶奶第610章 三哥太倒霉了第629章 三百块钱第154章 碎花裙子第2章 赔钱第709章 真的缺人第689章 谨言慎行第47章 老太太是主心骨第615章 送冰箱了!第644章 四个房产证第549章 抢手表(五更)第831章 出差第345章 案子闹大了第316章 先绑了第366章 举报我们什么?第823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588章 吃包子第420章 多亏有你们第849章 做了什么亏心事?第287章 母子暗议第402章 热闹第384章 没有二哥运气好第60章 又老又丑没人要第875章 安排第248章 苏大兰来了第239章 给软宝存上(三更)第465章 以后有什么打算?第578章 反正以后也是你管钱第215章 苏向东也为难呀第378章 转正了第368章 我是被逼的第400章 嫌隙第166章 卖疯了第383章 这是防备两个侄子呢!第61章 王小霞的焦虑第908章 车祸第733章 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