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会试(一)

二月初九日,乃是会试开始的日子。为了保证会试的顺利举行,国家机器从初九日三更天便开始了运转。三更天,整个皇城戒严,通向贡院的主通道全面戒严。除非持有准考证的考生,一律不准通行。

初九日一早,纪云便被抱琴叫了起来。纪云破例的一叫便起。通过乡试,再在一个月之后的殿试上考取状元,我便可以回家迎娶文兰了!就算是为了文兰,我也要考好这次会试。

吃了点东西,把笔记本电脑准备妥当,纪云便和侍书出发了。自打上次寒园文会之后,纪云的笔记本电脑充电非常及时,再也没有缺电的情况出现。

马车在黎明前的皇城穿行,此时皇城全面戒严,街上根本就没有行人。偶尔能遇上几个考生,大家很有默契地错开。马车走的很快,不多时便来到了贡院前。

贡院前的小广场上,此时已聚集了近两千人,此时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声说着话。

科举不同于现在的高考,不允许复读。科举完全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想考,可以一直考到老死的那一天。因此在小广场上,有不少都是考了十几年的老油条。

这些老油条,一年一年的考下来,每年少不了举办文会交流会什么的。认识的人颇多,可谓相识满皇城。只有纪云,虽说只要亮出身份,可谓无人不识。但是他认识的人,实在有限。

纪云在人群里找了一番,没看到韩邦友、陈辉以及在范阳的那帮同年,随即作罢。纪云拉着侍书,低着头,躲入了一个角落里面。纪云现在可不想让人认出来,一旦认出来,必定有无数人指指点点,上前攀谈,实在无趣。

过不多时,忽然听到密集的鼓声,原本正在攀谈的众多考生,也一下子安静下来。卯时已到,正是开闸放人的时辰。

远远的,纪云听到一声洪亮的声音:“蟾宫开闸,预祝诸位考生金榜题名!”

接着是更大的声音:“开闸”。这个声音显然不是一个人发出来的,纪云道被吓了一跳。

“现在,大家依号依次入闱,不许拥挤,不许喧哗,若有违反者,剥夺考试资格。现在,叫到名字的上前接受检查,验明正身后方可入场。”

现场考生虽多,但是门口的官吏调理有度,从容不迫。现场秩序井然。过了小半个时辰,办公的官吏点到了纪云的号。

纪云赶紧走上前去,对那个官吏说道:“劳烦了,我是丁字十六号,蓉城纪云。”

那个官吏看了纪云半天,嘟囔道:“你就是纪云?外面传的挺神乎的,也不必别人多长几个脑袋嘛?!把考蓝打开,接受检查。”

又是一个认识我的,看来我的名气在皇城是无人不知了!不过这丫的态度怎么如此恶劣?估计这丫的就是三皇子的人。

接下来就是验明手续,把带来的食物搅碎,搜身。这些纪云并不陌生,在府试和乡试中都经历过的。如今不过是重新经历一番。

经过这些手续之后,纪云被放进了贡院里面。进入贡院,在一个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丁字号区域。又等了片刻,外面的人都进入了贡院。

然后分别有工作人员带领众考生进入考场。众考生纷纷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考舍则是在外面落了锁。

这一考,便是九天八夜,不到时间,谁都出不来。不过会试的考场比乡试要舒服不少,不但是空间大了一半,便连入厕条件都好上不少。而且考舍里竟然还安置了一张小床,上面的被褥都是簇新的。

又等了半个时辰,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试卷终于发了下来。

试卷发下来之后,纪云发现和乡试时的试卷不太一样。纪云用针孔摄像头对准试卷,来了个特写。试卷被装订成册,一共五份,是前三天也就是第一场的五篇史论。

整个试卷比电子书略大,用的是上好的竹纸,论工艺虽然比不上现代纸张,论质量却比现代纸张不知好了多少倍。每份卷子有五页,五份卷子一共二十五张纸,拿在手里很有厚重感。

卷子上印有朱红的竖线暗格,共有九行,每行二十五个字。这样就限定了考生所用的总体字数。

原本试卷上是没有暗格的,但有一年遇到了一批考生,估计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一律都用蝇头小楷,洋洋洒洒,下笔万言。接过,负责撰写的文办可就遭殃了。日以继夜,差点没把胳膊累折,总算是誊完了卷子。

时候犹自心有余悸,要是丫的遇到一批考生全部都这么写,就算累死也抄不完啊!到时候不能按期改出卷来,岂不是个欺君之罪?所以,试卷上才有了后来的暗格。

试卷发下来之后,周围的考生都忙着磨墨,纪云先是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番,又兴致勃勃地拍摄了一会,这才不慌不忙地打开了试卷。

看完五道试题,纪云一阵轻松,丫的老子这段时间的文史没有白看。史论上列出的五件人事老子都知道,不过怎么写就不通了,八股文的格式都还没弄清楚呢!

调整好耳机,纪云对着耳机把题目念了一遍,然后又小声解释了一番这些题目的典故和出处。

耳机对面传来一个声音:“这个没有现成的范文,不要着急。这边需要找相近的范文进行整合加工,估计需要一点时间。”

纪云优哉游哉地说道:“不急不急,我一点都不着急。麻烦先放段二人转先。”

纪云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论学问,现代人比不上古代人。但论造假的手段和技巧,古代人拍马都赶不上现代人。不说别的,那些毕业论文,有几个是自己写的?

过了不到两个时辰,五篇答案便被炮制了出来。听了答案,纪云不由佩服的五体投地。

说起来,科举并非一无是处。就拿异界这旮旯来说,科举考试远远没到清朝的科举那般呆板可厌,考试题目很多还是很有趣味性的。

这时候,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出现的样板文还没有出现。有文采有思想的八股文不在少数。

会试又比乡试和府试要有趣。府试和乡试主要考基础文化知识,靠的是记性和对经义的理解。会试则不同,考中进士,一下步就能直接做官。遇到英明的皇上,谁都不愿意选拔出来的都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因此会试的试题,更偏重于对当前制度的认知,以及一定的工作能力。

纪云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还很肤浅,但是架不住现代社会的意识超前,随便拿出一些来,放到古代都是奇思妙想。当然,也不敢整的太玄乎,一点皮毛就够了。整的太玄乎说不定就被当成异说。

一个下午的时间,纪云把五篇史论的答案全部抄写到了草稿纸上。

第31章 方离狼窝第1章 明月照大江第18章 救人第39章 逼宫第31章 东方家主第27章 断魂崖第43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第4章 学堂生活第5章 易容第72章 绑架第62章 乡试第48章 状元第39章 神级服装展览会(上)第21章 假传圣旨第15章 吟诗作对(下)第29章 斗智第37章 范阳纸贵第6章 风乍起第19章 出狱第21章 传家之宝第17章 乱石岗第40章 文学的魅力第36章 你是谁家丫头第12章 赶赴新月城第21章 假传圣旨第9章 发明水泥第34章 你放错子了第22章 寒园文会(一)第58章 下山第9章 县试第62章 第一课第39章 神级服装展览会(上)第27章 鼓动第35章 呕血谱第31章 侍女第26章 重回皇城第42章 少爷喝醉了第13章 耶律齐死了第14章 吟诗作对(上)第40章 变天第3章 两个臭皮匠第20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2章 招揽第16章 心法异变第28章 衣冠冢第75章 我要考状元第23章 洞房花烛夜第27章 千年鲁家第26章 布局第16章 凌霄城第24章 佛度有缘人第33章 局里局外第60章 极品护甲第65章 一座四举人第15章 吟诗作对(下)第24章 佛度有缘人第11章 好雨知时节第9章 争执第25章 无限震撼第51章 亲事第10章 鲁家裁缝店第28章 琼冥春色第6章 预告第31章 女儿心,海样深第30章 合作第27章 朝议第9章 争执第53章 退敌第2章 患难见真情第56章 查抄第20章 花间派第37章 反目第19章 遭遇战第10章 鲁家裁缝店第4章 赶赴汉关第4章 要留清白在人间第35章 忘情宝典第8章 白娘子传奇第5章 诏狱第1章 西南之行第24章 撤退第26章 高山流水第22章 外来和尚会念经第2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1章 夺城第5章 夫子也爱听故事第25章 明争暗斗第37章 你若无心我便休第39章 帝王心思第21章 莳花馆第14章 绝户计第22章 他乡遇故知第10章 见义勇为第3章 陷害第43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第13章 逢春第17章 乱石岗第74章 拒绝第31章 东方家主第47章 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