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策论

时迁微微一笑,殿试需要一天的时间,吃喝拉撒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当下回头叫来一个小太监,命他带着纪云去入厕。好在殿试基本没有作弊的可能,监视也非常松懈。那个小太监只是站在门口,并没有跑到里面监视。

皇宫里厕所的卫生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味。纪云蹲在马桶上,扯过耳机,小声说道:“刚才不是给你们现场直播了吗?没看到八个监考人员,有十六只眼睛盯着我看吗?我敢说话吗?我拍的试题就是殿试题目,赶紧准备答案吧!”

对面传出一阵‘嘿嘿’的笑声,说道:“看到了,俺们都看到了。当然知道那道题目是殿试题目,刚才只是给你开个玩笑。放心吧,答案都给你准备好了。指定能让皇上满意。”

纪云顿时无语了,丫的什么时候开玩笑不好,偏偏在这时候给老子开玩笑。你知道刚才老子有多着急吧?不过现在正是用的上这帮人的时候,怪罪的话是万万不敢说的,纪云暗暗记在心里。

纪云回去之后,那边的答案也马上传了过来。纪云一听,这套理论用来糊弄这旮旯的人,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

整顿吏治的办法,是高薪养廉,并且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纪云所阐述的理论,乃是制度比人才更为重要。传过来的那套制度还是很不错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个朝代弄过来的!

至于增加国家税收,一般的答案无外乎开源节流,增加税收项目等等。但是这些办法,只能收一时之效,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纪云的答案,则是和一般答案大相径庭。

当然,纪云的答案其实是网友整合出来的。其实,在不是很了解异界详情的情况下,想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出来,根本就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但是只是在理论上找个办法出来,还是很容易的。

纪云的办法就是,鼓励商业。只要商业发达了,必然会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反过来能刺激农业的发展。当然,如何使得商业发达,必须要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干吏来实施才行。纪云也只是从理论上阐述了可行性,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流程。

当然,封建社会奉行的是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把农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历朝历代,除了元朝,无不是重农轻商。尤其在少数几个朝代,商人的地位更是低的不能再低。

商人再有钱,出门都不能穿丝绸,只能换成粗衫。商人的政治地位,还在农之后。

当然,就算是在重商的元朝,也不知真正意义上的扶持商业。只是元人扶持色目人经商,成为统治阶级敛财的工具。

因此,纪云的这篇策论,便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纪云在策论里,也没怎么敢把商人的地位提的太高,只是从理论上阐述了商人可以为国家带来的税收,实际上远远大于农耕税收。

古代轻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人属于流动人口,而古代的户籍都是相对固定的,不易于管理。户籍制度的改革,便是在现在都还是处于摸索状态。纪云当然也给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只能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上作文章。

这篇策论,不过一千余字。纪云在草稿纸上抄了一遍,便开始认真地誊写在试卷上。

说起来,殿试试卷的填写,还是相当繁琐的。殿试的试卷,首页是卷面,上盖礼部官印及写有殿试举人的姓名。第二页是履历,写应试人姓名、年龄、籍贯、乡试及会试中式时间,开具三代姓名,并于名下注明已仕、未仕。

第三页才是殿试正文。纪云还好没事看过几眼族谱,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填写履历。

填写完正文之后,还有卷底,有朱文大木记戳,上面有印卷官姓名。文曰印卷官礼部某司某官臣某某。

千余字,纪云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写完。写完之后,也到了该开饭的时候。

殿试是不用自己带饭的,由皇宫内部管饭。饭菜相当精美,六菜一汤,纪云闻到味道不由食欲大振。纪云是和韩邦友陈辉坐在一起吃的。三个人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使得一干考生为不为之侧目。

下午的时间,纪云已经答完了题,又不敢交头接耳。只好趁着再次入厕的机会,点播了几个节目来打发时间。

到了黄昏时分,收卷工作开始了。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收卷完毕,众考生在一众太监的带领下,离开了皇宫。

走出皇宫老远,韩邦友悄然问道:“你们两个答题如何?这个题目出的太刁,我只好糊弄了几句套话上去,估计只有外放当知县的份。”

陈辉苦笑道:“我何尝不是如此?这个题目不好答啊,弄不好,便要得罪人。得罪皇上事小,大不了取不了好成绩。可若是得罪了一干大臣,以后的仕途只怕就此断送了。我答得题目也没什么新意,做不过都是前人的成法。三弟,你呢?”

纪云笑道:“我觉得也没什么啊,题目是有些刁,不过还好。”接着,纪云把自己策论的大意给两人说了一下。

韩邦友和陈辉听完之后,为不为之侧目,久久不能说话。话说自己这个三弟行事还真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这种论调,搞不好是要遭遇群攻的。

历来变法,无不是慎之又慎,就算是再好的变法,也会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引发轩然大波。而纪云的提议,乃是提高商人地位,给予商人一定的方便。

而提高商人的地位,等于变相的贬低了儒生的地位,最起码众多的读书人是会这么看的。两人看向纪云的目光,不由都有些怜悯的味道。

走出皇宫广场,三人分手各自回家。一夜无话。

第二天,读卷官和监试王大臣等齐集文华殿内,评阅试卷。一共是五百多份试卷,每份试卷平均一千余字。也就是说,每个读卷官每天的阅读量,要达到惊人的五十余万字。

这些考官要是放到现代,当网站的编辑,肯定是得心应手的。最起码的阅读量在哪里搁着。

殿试无需誊抄,乃是考生的亲笔字迹。毛笔字书写好的,能占相当大的便宜。最起码给考官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八个人每人身前放了一沓试题,很有默契地进行审阅工作。话说这么多试卷,是不可能逐字逐句的阅读的,第一是看字迹,第二是看开头。如果字迹和开头都不可取,考官顶多耐着性子看完第二段,在看不到亮点,便要画叉叉了。

这和现代编辑甄选新入库小说的流程很相似。首先是看小说题目和简洁,然后再看开头第一章的第一段,如果不能吸引人,恐怕直接就丢黑名单里去了。否则,网站一天新入库作品那么多,编辑又不是神,怎么能看得过来这么多的文章?

只见其中一个阅卷官打开一张试卷,眼睛不由一亮,又看了一段,神情更是赞叹有加,然后毫不犹豫地画了一个圈。等再往下看了两段,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哎呀’了一声。

其余阅卷官不由好奇地问道:“怎么了,赵大人?什么试卷竟然能使你发出如此惊叹?”

这位张姓阅卷官掩饰道:“没什么,没什么!呵呵,真的没什么。”

大半个时辰之后,八位阅卷官俱都批完了手中的试卷,开始交换审批。再过了一会,和张姓阅卷官交换试题的那个考官,不由也是发出了意外的‘哎呀’声。

第21章 水淹七军第16章 斩首第61章 准备第58章 下山第16章 比剑第21章 假传圣旨第38章 回报第36章 尘埃落定第11章 慕容世家第28章 衣冠冢第30章 名动皇城第8章 考前插曲第39章 逼宫第28章 夜探柳叶城第2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53章 我这人很少记仇第13章 耶律齐死了第29章 谢幕第29章 九小姐第16章 空谷幽兰第26章 死局第36章 祸水东引第34章 流光阁阁主第16章 斩首第8章 考前插曲第13章 开门红第34章 你放错子了第28章 入戏第12章 立志纨绔第58章 下山第2章 患难见真情第16章 台阶第4章 坦诚相见第41章 你没有争霸的心第20章 队友第15章 月黑风高夜第31章 女儿心,海样深第33章 局里局外第3章 国子监第1章 紧急军情第33章 反目第39章 帝王心思第1章 拜访大将军第31章 准备第27章 千年鲁家第15章 暴强第13章 开门红第55章 火枪队(下)第三十七章第35章 隐藏高手第44章 拜见座师第12章 青天大老爷第67章 开张第29章 赤炎峰第31章 准备第6章 笑傲江湖第38章 回报第4章 粒粒皆辛苦第71章 皇城之行第10章 你们喜欢什么视频第34章 养伤第11章 患得患失女儿心第20章 伊人情深第23章 论佛第72章 绑架第27章 孔雀展屏第17章 算计第39章 神级服装展览会(上)第15章 仙人台记第46章 危机第63章 策问第50章 富贵还乡第18章 意外要求第37章 天皇老子也不行第10章 强悍盟友第19章 端木水华第1章 新皇登基第21章 求助帖第19章 异界成长史第2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3章 县令要选婿第24章 我只学泡妞剑法第42章 等待放榜第19章 出狱第68章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第48章 破伤风第13章 耶律齐死了第63章 策问第20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70章 中华民谣第45章 准备殿试第25章 惊变第26章 布局第45章 看,那便是银河第25章 无限震撼第42章 一路走好第15章 月黑风高夜第56章 查抄第8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