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温泉项目

李道宗心里很不愉快,本来他聚集那些捕快和绿林高手是为了查案的,怎么突然就成了“六扇门”了。

杜如晦回到兵部后立刻就得到了李世民派人捎来的话,这时候一众侍郎正在设想怀疑对象,听说有个和尚名叫玄奘对经解很有研究,所以他们将他也作为了一个怀疑的目标。

元善一听玄奘这个名字就猜到应该就是口述《大唐西域记》那位了而最出名的还是被神话的《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这时候佛道等教派并不得待见,这可能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

在大唐盛世当中玄奘对印度佛教的传播是有很大贡献的口述的游记也为李世民开阔了视野,不过这些影响也都是一方面,而玄奘的徒弟辩机和尚外传倒是挺多的,比如什么辩机与高阳公主不得不说的辛秘之类的。

不过辩机与高阳的事情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不管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两人具体有什么关系,但是一定是有关系的。

一群官员在哪里寻找怀疑对象,元神在一旁开始发呆想着其它的事情,虽然对于真的唐僧很是好奇但是他觉得还是让他活在《西游记》中吧,要说传播游记这点和那不错但是传播印度佛教这点元善就跟不耻了。

普及教育开民智,寻求精神与物质的双文明才是正解,要是传遍传个教派说法蛊惑世人那就不是祸害,就像现在正在处理的这个事情一样。

“元善,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杜如晦道。

“没什么,杜尚书那边怎么样了。”元善问道。

“六扇门的人已经介入了,咱们现在也不能掉以轻心,陛下还给兵部调派了一对金吾卫士兵协助办案。”杜尚书说道。

刚说完杜尚书就咳嗽起来,元善立刻问道:“杜尚书你没有事情吧,突然咳的这么厉害先坐下来休息一下。”

杜如晦突发状况,元善立刻道:“派人去叫太医过来为杜尚书查看一下。”

“不用,老毛病了不要紧的。”杜如晦说道。

“小毛病才最容易引发恶疾,还是找太医诊断一下稳妥。”元善说道。

没过一会儿太医过来查看一番之后道:“杜尚书是操劳过度应该注意休息。”

太医开过一些滋补的药后就离开了,元善说道:“杜尚书还是跟我去蓝田县医馆做一个仔细的检查吧。”

“无妨,休息一下就好了,咱们继续说接下来的事情。”杜如晦道。

拗不过杜如晦元善只能想着找机会了,为了朝廷的事情殚精竭虑这样的精神是让人感动的,但是在元善看来并不可取,还是要劳逸结合才好。

比起散播谣言者,元善更关心杜如晦的病情因为他知道杜如晦可是活不过贞观四年的,心说既然他现在来到了唐朝就一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如果换突发的恶疾死亡就算了,但如果能够救治的话就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第二天元善找到杜构,杜家长子跟杜荷那纨绔不同,杜构为人还是非常稳当的,说道:“杜构,你父亲的事情应该知晓了吧,太医的诊断是疲劳过度但是我想如果有时间还是去蓝田医馆看看可能会有更有效的方子也说不定呢。”

“这个事情我会跟家母提及到时还要劳烦元县子。”杜构道。

元善虽然被贬官了可是还有爵位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但好歹也是蓝田县县子,所以说他们其实还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好吧,我这里正好有一粒治疗咳嗽的药,如果杜尚书真的有非常强烈的咳喘就给他服用下去或许能有些效果。”元善说着就拿出一个药片递给杜构。

“多谢元县子。”杜构道。

就要离开的时候,乘坐在马车上突然停了下来,家丁道:“少爷,前面聚集了好多的人,马车走不动了。”

“哦,去看看怎么回事,这大白天的难道有哪家商铺开业不成。”元善嘀咕道。

过了一会儿家丁过来道:“少爷前面有僧人在讲经。”

聚众讲经这又不是庙会搞什么东西,元善不以为意突然想起有妖言惑众者的事情恐怕跟这事情有关系,道:“你快速找房间的徼巡过来在,让他们疏通街道。”

元善现在不是当值的官员但是他知道流程,有聚众者报官解决就好而且凭借他元善的名字应该不至于连徼巡都叫不来吧。

很快徼巡的人过来了见到这么多的人就立刻维持起秩序,当看到徼巡的人来后那个讲经的僧人立刻落荒而逃,元善一看这都什么事儿,见到官差就跑这还没有嫌弃么。

他倒是想让徼巡拿人但这有点强人所难,接着一众人都被驱散道路通畅后元家的马车才离开,这一路上见到坊间有不少逃荒的人,都是生活所迫全都涌入长安但是这真的能够解决问题么。

回到庄园,元善开始琢磨起来想要在大唐过上好日子还是要折腾啊,于是元善又开始研究其计划来现在五里乡这边的百姓算是过上了比较富足的生活,蓝河村那边也有化肥厂在支持着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但是这远远还不够长安要是现在不做一些措施以后将会成为陪都被废弃。

元善正在研究下一步搞什么产业的时候,新丰县县令张宝君又来了。

“元县子温泉的事情可有进展,下官已经联系好庄户们出来帮工要是现在不动工就要等明年开春了。”张宝君道。

“放心吧张县令过两天施工队会过去的到时候叫庄户们全都过来干活管三餐。”元善道。

开发温泉元善想好了,直接在当地建立一个大型的浴场不是那种高端的消费场所而是普通人都能够洗澡的地方,配上桑拿房等一系列澡堂子的设施到时候可以供应长安城及周边地区的人过去。

三天之后,施工队全都去了新丰县这么大的动静立刻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商人们,他们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一看元家又有大的动作立刻开始询问。

第一时间的得到消息的就是建材商会,因为元家用的所有材料全都是由在他们这里购买的,大量的水泥沙子和砖头被运往新丰县动静闹的很大。

“听说了么新丰县在骊山北面要建造一个百姓浴场,现在正在召集人手呢每天五文钱还管三餐要不咱们也去看看……”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竞争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卫第九百二十章 兰州铁路扩展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要地第三百六十章 东宫内的股东大会第六百四十一章 校尉周儒第三百四十三章 买马计划第六百一十八章 钱行初设第七百九十七章 武媚娘的心机第二百四十四章 巨铁第六百三十章 格物学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唐小报第七百五十七章 炮击第一千零九章 授旗仪式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船资料第七百三十章 果然是死要钱第一百九十八章 找屎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孝通的学生第八百三十四章 发展吐谷浑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火药配方的价格第二百二十三章 货车订单第五百五十四章 长安的模式第一百四十二章 德謇与德奖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们的决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车载大炮第五百五十三章 洛阳商团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哨箭第二百一十一章 马蹄铁营生第六百二十九章 朴至善第七百八十六章 九州大混战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计划第八百五十章 利来利往第六百五十章 新罗女的机会第六百零四章 研习素女经第九十二章 黑火药与炸药第六百八十五章 蒸汽碎石机第七十三章 这才是车队第六十二章 做个火柴容易么第三十四章 女婢家丁第七百五十四章 鱼脂第六百一十五章 扩大铁矿产量第五百九十二章 用人紧张第八百五十七章 虽远必诛第四百八十九章 贞观五年运动会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导员的待遇问题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轮蒸汽货运车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人送礼第三百二十章 元善的书房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七百一十八章 落户风潮第七百七十章 机会来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沧州船坞第七百五十五章 继续南下第一千章 打幽州的主意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达第九百二十八章 凤州粮价第九百三十九章 众人密谋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号的元善第九百二十章 兰州铁路扩展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鱼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装玻璃大门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范围试用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六百八十章 外界地区第三十五章 开窑烧石灰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六百八十六章 碎石机订单第八十一章 又买地第七百四十章 下一站越州第七十章 大唐灌钢第四百七十四章 标点符号第三百五十二章 专利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外包加工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千套轴承第六百四十二章 扶桑三武士第七百四十九章 窑厂技术转让费第五百二十一章 工部尚书阎立德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赐婚第八百一十三章 钦赞回来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参观工厂第三百六十三章 聚集在蓝田县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帘第六百七十九章 岭南遭遇第八百三十一章 客气什么第九百二十章 兰州铁路扩展第六百一十九章 建设基金纳入钱行业务第三百四十章 宣传广告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二百五十二章 有钱再谈吧第一百五十章 为秦王效力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墙塌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试车计划第五百二十九章 台锯第四十七章 急救第六百零三章 婉柔与玲珑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赐婚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三百三十章 受关注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