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圆满

养老院

棘津国的养老院已普及到全国各地。根据居民小区的大小,每个居民小区都有一至两个。

全国的养老院基本是一个模式:坐南朝北,整个养老院成四方形。建筑占地面积二十亩。九层高的楼房沿着四方形的边沿盖了一圈。

中间同样高的两栋楼也都与边楼相衔接,楼与楼之间都有密封的通道。只要从门口进去,不见太阳就能转遍整个公寓。

各个楼层里都有电梯。上下楼很方便。

养老院里的客房都是五十平米卧室客厅两室布局。之所以这样,主要是考虑老年人在生活中,虽然衣食无忧,可是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过大的空间容易使得老年人产生空荡荡的孤独感;

同时使用空间也不能过小,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动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后站立,弯腰,爬高等等。过小的空间会增加这种局促感,会使得老年人觉得很压抑,很不方便。

在别的建筑设计上如通道部分,在各个使用功能空间之间连接部分的过道宽度都保持在净宽两米,这样既可以步行通过也可以轮椅通过;

在各个使用功能空间如床头、厕所、沙发及走廊和餐厅等处,都安装着“安全抓杆”。这是考虑老年人在行动中会有乏力感,体现在起立、下蹲比较困难,一般在需要起立、下蹲、坐、卧等地方设置与地面平行的安全抓杆两根,相对地面标高三十厘米和八十五厘米左右,两根相互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院内有老人活动场所,环境幽雅,布置温馨。设有图书阅览室、文艺娱乐室、体育活动室、棋、牌室、聊天室、茶苑。

房间内装有电话呼叫系统,为老年人服务的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为老人诊治病情,可以为老人讲授保健知识,有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护理人员,有专门为老人制订膳食的营养师。在这里会让每一位老人心情愉快,健康长寿。

每个客房里都有卫生间、洗漱间,电视机、电脑、浴霸一应俱全。被褥床单及所有室内生活用品公寓集体供应。如果有人想换房间,只需拿着自己随身穿的衣服就行。

每个客房安排住两个人。夫妇俩都住进来的自然安排在一个客房里。单身老人自愿结合同住伙伴。

有的老人在家清静惯了想一个人住,公寓里也有解释:上年纪的人保不住什么时候出毛病,万一一个人在屋里有个闪失也好有个送信儿的。老人想想也是,也都欣然同意。

养老院的南面,专门为老人们划出了一个约百亩农场。里面有农田、果林、花园、假山、池塘,老人们只要从南门出去,就可享受美丽的田园风光。

到果园里摘摘水果,花园里赏赏鲜花,上假山上看看风景,去池塘边上观观鱼儿。心情怡然自得,说不尽的甜蜜幸福。

为了锻炼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凡是老人力所能及的活儿,一律让老人自理。

公寓里一律吃食堂,而且都是自助餐。咸甜香辣软硬脆,各种食物一应俱全,老人凭着个人口味,想吃哪种盛哪种。吃多少盛多少,吃饱为止。

就连年龄过大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只要不是卧床不起,都要有工作人员或者功德自救志愿者用轮椅推进餐厅里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人上了年纪就会食欲减退,受大环境影响能提高食欲:别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为什么不快着吃呢?

至于功德自救志愿者,这里需要介绍一下。

养老院里的老人拿东西,一律刷功德积分卡。

功德积分卡是养老院里的通用卡。一卡在手,无论你卡上有无积分,你都可以凭卡拿任何东西。

道德等级划分规则:

道德等级划分在卡上不显示。持卡人只能通过自己卡上的积分来判断。

养老院里的公共场所都有道德积分刷卡机。但只刷卡,不读积分数。持卡人要想了解自己卡里的积分,需用右手食指按一下积分显示键,屏幕上便显示出来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尊重老年人的尊严,以防积分的多少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一般人们很少摁这个键。因为积分的多少与吃喝住行无关。即便上面是负数,照样在养老院里吃、住、穿、行。

等到积分卡公布的时候,人已经盖棺定论。

养老院里规定:每一个老人去世以后,公寓便公布他(她)的积分卡,是非功过,让大家来评论。

功德积分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做好事、敬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弱小动物、勤俭节约、遵守公共秩序等等一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自然的行为获得;也可以通过不计报酬的劳动获得。

道德积分卡用硅片制成的电子芯片合成。

芯片又是现代化的微型“知识库”,它具有神话般的存储能力,在针尖大小的硅片上可以记载一个人一年的活动情况。

用硅片制成的芯片是有名的“神算子”,有着惊人的运算能力。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繁杂的形体语言,都能换算成道德行为并记录下来。

只要身上带着功德积分卡,就像安装了一个电子眼。根据携带者的行为自动增减道德积分。

比如,携带者把地上的垃圾收起来扔到垃圾箱里,道德积分增加一分;反之,携带者把垃圾或者好的食物如香蕉扔在地上,道德积分减一分。一点儿也不受人为控制。

功德积分卡又是老年人的身份证。从进入养老院的这一天起,必须天天带着。除了积分以外,吃饭领东西随时需要,还具有通行证的作用。

老年人外出迷失了方向,或者在养老院内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凭借芯片中的详细信息,很快就能回屋归家。

功德自救是在功德积分的基础上,为了让老人互相照顾实行的一项新举措。

具体办法是:身强力壮的老人照顾年老体弱的老人一次,功德积分增加十分;年老体弱的老人被照顾一次,功德积分减去十分。

虽然没有功德积分照样能在公寓生活,但这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功德积累。说白了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声誉,所以人们十分看重。

公寓里的老人都争先恐后地积累功德积分,目的是为了撒手人寰的时候,功德积分不至于成负数。

由于义务劳动能获得积分,一些身架骨结实的老年人都主动到厨房里择择菜、做做饭、帮工作人员收拾餐厅里用过的碗筷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这样一来,厨房和餐厅到处都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听到老年人的笑声。

由于老年人的参与,工作人员锐减,被派往别处工作了。

厨房和餐厅成了老年人的天下。

老年人的衣服都是集体洗。各个养老院都有洗衣间与换衣间。

子女们也可以进养老院探视。因为养老院面积大,楼房、走廊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工作人员领着,外人很容易迷路。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工作人员把要探视的老人接到会客厅或者安排会客房间,让一家人重温天伦之乐。

“不要惦记我了,我在这里可好呢!吃的喝的用的全着哩,想上哪里玩儿就上哪里去,可舒心呢。真像进了佛堂一样。也不知我哪辈子修来的这福气。”老人们见到子女后,几乎都要说这几句话。

子女们见老人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知道在这里很享受也很舒心,也就放心了。很少要求到老人的住所去看的。加之自己工作忙,探视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老人们虽然都是就近住养老院,但由于子女们的工作调动,与老人离的势必远了,有的探视老人就成了问题。

养老院里又给每个房间的电视机都安装上摄像镜头。让养老院里的老人通过互联网与家人进行视频聊天。这一措施得到了养老院内外的一致好评。

一到晚上,老人们就坐在电视机旁,打开互联网和摄像镜头,面对面地和家里人唠起嗑来。

有喜欢打麻将的老人,还在互联网上通过视频和家人一起打麻将。洗牌、吃、碰、扛、胡,一副麻将打得乒乓山响。有时为了卖老还断不了赖赖牌,惹得儿孙们大笑。

因为是互联网,也就没了地域区别,老人会把南京的女儿、北京的儿子、东京的侄子全聚到网上,或聊天,或打牌,除了肌肤不能相抚外,做什么都行。就跟坐在一个客厅里一样。那个滋润劲儿,真是给个国家主席也不换。

全国人民都很快乐

在棘津国,全国人民都感到自己生活的很好,很幸福,很快乐。

用无忧一身轻来形容这里的公民,再恰当不过了。

全棘津国的公民,吃饭、穿衣、住房、出行,都不用自己操心。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养老,全由国家负担,个人没有任何发愁的地方。

至于工作,除了在服役期必须到农场参加二年农田劳动锻炼以外,其他时间,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或者爱好,选择自己的工作。

服役期二十年,允许挑九次槽。也就是说,只要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干满两年后,便可跳槽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调动工作很简单,只要给居委会分片管理人员说一声,亮明自己的想法,你就会得到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

不流通货币,又是棘津国的一大特色。一卡在身,走遍全国。只要保证每天工作六小时,你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

因为没有了货币,民间也就少了礼尚往来。婚丧嫁娶,也没有了随份子和送礼金之说。

亲戚朋友聚会(包括婚丧嫁娶),招待就是一杯水,几样瓜子、糖果之类(而且还是凭卡到商店里随便拿取)。到了吃饭时,大家都持着居委会开具的误工准假条,一起到附近食堂就餐。

生活简单也是让人们感到身心愉悦的一个方面。这里的人们都不刻意打扮自己。

尤其女性,大家都素面出门。描眉和抹口红,会遭到人们的白眼儿,受到讽刺。

姑娘出嫁,也是远离脂粉,更没有盘头一说。到洗衣店换身象征红红火火的婚礼服,美滋滋地拜了天地,入了洞房。过后再换成普通衣服。自己不用置办一件。

大家都如此,谁也不说谁,倒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没了货币流通,吃、穿、住、行,一律公家安排。大家都一样,人们也就没了攀比的心理儿。把夸富摆阔的心思,全用在干好工作、享受生活上去了。

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工作突出、多做善事,广积积分。在进养老院时,以高额的积分,赢得人们的好评,受到人们的尊重。

总而言之,美加国人特别不肯放过精神的快乐,以其为一切快乐中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快乐。

他们认为主要的精神之乐来自德行的实践以及高尚生活的自我意识。

至于身体的快乐,他们首推健康。饮食可口,衣来伸手,以及诸如此类的享受,他们喜欢。

然而只是为了促进健康,这种享受本身没有令人向往之处。因为棘津国人很少或者根本不生病,而是力求避免生病,而不是病后求医;总是使痛苦不生,而不是寻求减轻痛苦的药方。

美观、矫健、轻捷,这些是棘津国人视为来自大自然的特殊的令人愉快的礼品而高兴地加以珍视。

甚至按大自然意旨为人类所独有的耳眼鼻之乐,他们也去追求,将其作为生活中的愉快的调味品。但是他们对这一切订出这样的限制: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后果。

所以,在棘津国,没有酗酒、吸毒、暴餐暴饮之说。

以上是棘津国人对德行及快乐的看法。

不管你怎样评价他们的观点,世上没有比他们更优秀的民族和更幸福的国家。

他们的体态轻捷活泼,单看其身材,你想不到他们都那么强壮,虽然他们的个子并不矮小。

尽管他们的土地已经很肥沃,全国各地都亩产两千多斤,有的甚至达到三千斤,粮食多的吃不了,但他们仍然努力耕作,发展畜牧业,大搞分层马连草编制。

由于此,这儿是世界上粮食最丰产、牲畜最兴旺、农副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

丰厚的物资养育了健康的民族,棘津国的人民,是世界上体格最强健和生病最少的国家。

任何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感到很幸福,很快乐。

………………

龙一把国家治理成蜜罐儿以后,执政六十年,传位于儿子龙延龙。在亓晓婷的父母都过世以后,便与亓晓婷一起,到神星球上颐养天年去了。

亓晓婷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母,都活过百岁以后,无疾而终。

龙延龙又传位自己的儿子,儿子再传位孙子……

一代一代传下去,历经四百多年,一直传了八代。八龙坛中的八条石龙,都化身登基当了国长,无一漏登。(全书完)

第二百六十五章 金莲见比子第三百三十章 误闯麒麟领域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皮人偶第二百零二章 石大成第七十六章 夜晚行动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洪酒后说实情第二百一十章 联系李黑儿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战食人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凤凰羽第一百七十章 天地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湖遇巨蛇第一百八十章 寻找李洪第三百三十一章 麒麟鳞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绿液(一)第五十三章 种桃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尚书的传说(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龙王输棋赔珠宝第二百章 救荞麦姑娘第八十八章 鬼魂的幸福生活(一)第一百零四章 玉裳第一百三十四章 兔妖第九十章 “面粉里有老鼠药!第六十九章 蛊血第二百三十二章 蛇王妃在牛骨村第三百四十八章 圣人一统天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在泥丸宫第三百零六章 棘津国(二)第三十九章 火头军、管家婆第一百七十三章 代嫁(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找到了李财主的儿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婆婆求救第六十八章 张桂平回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裴占秋的噩梦第八十章 与鬼周旋第二百九十章 一家亲第二百三十二章 蛇王妃在牛骨村第三百一十五章 见证八龙坛第一百四十九章 夜探支家大院第三百零六章 棘津国(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抖泥点化人第三百零八章 棘津国(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被剥离灵魂的男孩儿(第一百三十章 毛鹏的传说(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后羿嫦娥第二百四十一章 横头的来历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湖遇巨蛇第三十一章 娇娜建“宫殿”第三百八十七章 青龙犯天条(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冥河老祖第八十三章 各方反应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天庭立第一十七章 玉帝赐婚第二百四十四章 藏王林大战(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食人蚁第二百六十六章 找到了李财主的儿子第七十三章 烧纸惊魂第二百五十八章 任强留下第七十章 老辈儿里的罪孽第一百八十章 寻找李洪第四十章 又遇吴良新第七章 八龙、瓮口、紫龙、流常的传说(一)第七十章 老辈儿里的罪孽第五十四章 娇娜吃宴席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尚书的传说(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惊魂之夜第二十五章 傲慢的娇娜第一百一十七章 因果报应第七十六章 夜晚行动第一百七十一章 代嫁(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婚配第三百一十二章 听到了龙吟第一百四十四章 “支大夫”第九十七章 马驹与老虎第三百六十一章 东海岸边接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唐林村名的来历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湖遇巨蛇第二百零三章 迷林第二十一章 枣强的传说第二百六十章 任强讲故事(二)第三百三十章 误闯麒麟领域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造八景(二)第三百零八章 棘津国(四)第三十四章 息壤口罩第三百四十三章 游魂入泥丸宫第五十八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八十七章 老天爷也忒抠了吧!第二十章 禹王送息壤第八章 八龙、瓮口、紫龙、流常的传说(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人找到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青龙犯天条(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井里救人第二百九十章 一家亲第五十八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三十八章 治病、买菜种第二百七十五章 娇娜醒悟第三百四十三章 游魂入泥丸宫第三百一十七章 会说话了第二百九十章 一家亲第三百七十五章 “洪荒书记员”第八十一章 交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