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书法之谈

在岭州呆了几天时间,除了与书法协会的人在一块交流之外,陈逸又来去了雅藏拍卖行和灵玉轩珠宝集团,与秦老和古老等人在一块吃了顿饭。

他依稀记得自己当初与沈羽君来到岭州时的情景,在雅藏拍卖行了解拍卖行情的一个多月,还有跟随古老等人学习玉雕的那么多天,他都是历历在目,仿佛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现在的雅藏拍卖行,已然在华夏拥有了巨大的名气,不再像之前那些只被一部分人所知。

能够让雅藏拍卖行如此出名的原因,自然要归功于柴窑瓷器,每个月品瓷斋都会拿出一部分柴窑瓷器,在各大城市中的雅藏拍卖行进行拍卖。

柴窑瓷器,华夏瓷器之冠,想要得到的人数不胜数,现在柴窑瓷器的每一次拍卖地,都是场场爆满,这就是瓷器之冠的巨大魅力。

正由于雅藏拍卖行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有意出售自己藏品的收藏家,都会来到这一家拍卖行,在他们看来,能够被陈逸信任的拍卖行,也可以让他们信任。

而灵玉轩珠宝集团,有着他在平洲公盘上所获得的各种翡翠,也是在珠宝行业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古老等人都是玉雕行业的领头人物,否则一些珠宝公司,也不会高薪聘请他们了。

由他们所雕刻出来的一件件珠宝首饰,也是深得许多人的喜爱,陈逸所获得的那些翡翠,在雕刻成珠宝首饰销售出去之后,按照八二分成的方式。进行分成,这些翡翠由古老等人雕刻成成品之后,每一件的价值,都是比翡翠的价值要高出很多。

所以,陈逸的银行卡里。每个月都会多出最少几千万的金钱,他所获得的那些翡翠,基本上都是品相极好的存在,雕刻成珠宝首饰之后,绝对会吸引很多的人前来购买。

以前古老所在的玉雕公司,都是将玉石制成珠宝首饰。再转卖给一些珠宝商或者是珠宝公司,而现在,成立了灵玉轩珠宝集团之后,他们已然在岭南包括周边一些城市,开设了十几家店铺。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价值极高的翡翠珠宝,灵玉轩品牌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在岭州呆了几天的时间,陈逸便和袁老等岭南书法协会的人一同搭乘飞机,前往小岛国,参加这一次的书法交流活动。

小岛国现在对书法的别称书道,其实是华夏之前对书法的称呼。书道的含义基本等同于书法,但它不单纯强调书写的技法,也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方面的含义。

在唐代以前,人们称书法艺术为书道,后因唐人尚法,为强调法度以利于文字规范和传播,所以改称书法。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到了当代,书法的实用性已经逐渐剥离。现在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修身。养生,悟道。

书法传入小岛国是在七世纪之时,当时传入之后,上层人物首先效仿,小岛国书法成就最为卓越的有三个人,被小岛国人称之为三笔。

其中最为著名的大书法家是留学华夏的空海,号称弘法大师,他学习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成为小岛国书道第一人,剩余的二人为嵯峨天皇,和橘逸势。

只不过这三笔哪怕再怎么出名,也只限于小岛国之中,而华夏的各大书法家,诸如王羲之,苏东坡等人,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大名气的人。

这些书法家,大多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风格的书体,而小岛国的各大书法家,基本上都是模仿这些华夏书法大师而成名的。

飞机上,众位书法家,都在热切的讨论着一些书法上的事情,而岭南书法协会会长范老,却是笑着向陈逸问道:“陈老弟,现代华夏一些专家,都在贬低华夏书法,而抬高小岛国书道,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

听到这位范老的话语,陈逸不禁一笑,对于小岛国书法,也是有过一些了解,也自然知道现代华夏的所谓一些专家,都在唱衰华夏书法,而在抬高小岛国书道,他笑了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

这些专家的言论基本上都是华夏书法大多注重于传统,仿佛历史重现一样,而小岛国的书道首先考虑的是艺术构思,在其中注入自己的个性,运用想象,形成独特的书法。

华夏现在的书法界,虽然没有古代那样的百花齐放,但是却也不会逊于小岛国。

至于小岛国的一些创新流派的书法,他也曾经看到过一些,在看到的时候,也只是摇头一笑而已。

华夏书法啃老本,现代没有发展,缺乏创新,在明显就是一个误区,陈逸对于书法的研究和了解,可谓是走在了现代很多人的前列,主流书法,也就是王羲之父子的书法,自从唐宋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变革。

钟张羲献四位著名的书法家开宗立派,确立了二王体系,欧颜柳三位书法家又在二王的基础上以不同的风格发展创新了帖学,后来宋末又出了一个赵孟頫,可以说终结了帖学的发展创新,后世的许多书法家,都只是做一些微弱的创新而已。

华夏书法重于传统,没有创新的误区,就在于,书法从来是不需要主动创新的,老一辈的书法家都会教育学生,要走正路子,也就是按照前人的书法帖子进行临摹,不要刻意的创新,书法和绘画雕塑等艺术不同,书法不是一门艺术,或者说书法不仅仅是艺术,只能说它具有艺术性。

书法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一门书写法则,所以书法不能像艺术那样讲究创新讲究另类,用书写的法则写出来的东西,终究是要人看懂里面写的是什么,传达的文字是哪些,哪怕是一代草圣张旭,所写出来的书法,也能够让人看懂,而不是一头雾水。

陈逸现在所写出来的行书书体,并不是他自己去创新的,而是写久了之后,结合了自身对书法的领悟和了解,以及他个人风格的原因,所自然而然写出来的一种书体,如果没有对两种书法的极大领悟,就算他想创造,所创造出来的书体,也是无法给人一种吸引力,反而会变得不伦不类。

没有经历一定的阅历,没有对书法有着极大的了解,就去主动的创新,这是不可能的,书法并不是完全不主张创新,而是不主张无根据,无法的创新。

就像欧颜柳三位书法家,所创造出来的帖学,就是在二王的基础上以不同的风格发展出来的,从这三位书法家的书法中,就可以知道,他们临摹二王的书法达到了什么程度。

小岛国所创新出来的一些书法,实在是不值一提,完全脱离了传统书法体系,说是写字,其实称之为画字更贴切一些,虽然可以让人看懂,但是在现实之中,绝不会有人这样的写字。

对于汉字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但是艺术加工归艺术加工,称其为书法上的创新,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小岛国人,现在就陷入了这种误区,明明是现代艺术加工出来的书法,却反过来称之为书法,这就是所谓的小岛国现代书法的现状。

自认为写了几年的书法,便可以对书法进行创新,便认为在书法成就上超越了华夏,这种理论实在是让人可笑,偏偏有一些华夏专家却是大声叫好。

当然,在小岛国,还是有一些忠于传统的书法家存在,如果这一次的书法比试上,出现的都是那些小岛国现代书法艺术家,陈逸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去比试了。

一想到华夏书法啃老本的话语,陈逸就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华夏古代一些书法大家,都是在啃老本的过程中,逐渐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连王羲之父子,在刚开始学的也是钟张卫三位书法大家。

陈逸心里所想的这些,都在谈论中,慢慢的讲了出来,让飞机上的许多书法家不断点头,特别是那一句华夏书法啃老本的话语,也是引来了许多笑声。

他们对于陈逸完完全全是佩服了,之前他们也对华夏书法和小岛国书道的事情进行过讨论,却是远远没有陈逸说的这般详细,有条有据。

“诸位,说起这小岛国书法,我想你们都应该认识一个人,那就是有着汉奸背景的胡兰成,这个人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擅长写作,后追随汉奸汪精卫,因其为汪精卫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发表了许多卖国社论,为汪精卫的的卖国行径洗地。”陈逸笑了笑,又想起了一个人。

听到陈逸的话语,众人皆是一笑,这位著名的汉奸胡兰成,他们又怎么能不认识呢,同样也清楚这胡兰成为什么会与小岛国书法有关联。

在小岛国战败投降后,胡兰成借道香港逃到了小岛国,晚年旅居宝岛,只不过在之后因其汉奸背景,又被迫离开宝岛,回到了小岛国。

胡兰成擅长写作,在书法上有是有着一定的造诣,但是在华夏,他的书法根本不值一提,逃亡小岛国的期间,胡兰成的书法却是受到许多小岛国人的褒奖。

著名的小岛国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曾对胡兰成的书法作出如下评价,于书法今人远不如古人,小岛国人究竟不如华夏人,当今胡兰成的书法,小岛国人谁也比不上。

ps:再次拜谢冰酿绿茶老大的二次万赏,恭贺绿茶老大成为本书第一个掌门,开宗立派,威震八方。()

第669章 开窑第836章 八月桂花杯第1274章 亲自迎接第1490章 与羽翼号探险船队汇合第97章 沈羽君鉴定第839章 华夏至宝骊珠第731章 无保留价拍卖第913章 鉴定信息第320章 十件花神杯第710章 马会总部第949章 私人拍卖会(三)第97章 沈羽君鉴定第819章 海洋霸主第164章 紫蓝鹦鹉送给你第150章 前往凯里第1433章 逮捕詹姆士第993章 东都书道联盟第138章 第二阶段洗白功能第1399章 召开会议第724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1147章 大侠,是我们第1246章 茶叶上市发布会(下)第254章 突破极限的奖励第1067章 渡边英夫的底牌第1079章 我们一同见证第1100章 当铺第917章 拍卖会(二)第1099章 银楼第1311章 找到玉玺第360章 挑衅第1387章 鉴赏天珠(下)第1369章 莎士比亚的肖像画第579章 姜伟的决定第638章 解开瓷板秘密第840章 新闻发布会第193章 出售方补第1452章 入三清观第83章 古玩城鉴宝(三)第428章 价值连城第603章 新年(一)第1050章 众人的欢迎第1437章 油画拍卖第824章 渔船求救第864章 神奇的夜明珠第1376章 废品收购站第143章 凯里斗鸟大赛第160章 古怪的养鸟师傅(二)第1505章 军事演习第1289章 自创书体第1265章 展现书法(上)第533章 品艺画廊第1439章 刷新记录第1003章 两条道路第842章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下)第947章 私人拍卖会(一)第224章 点睛之笔第792章 灵韵动人的两件柴窑第1207章 回到现实世界第942章 取出钢笔第1214章 昆吾刀展览第816章 准备出海第1356章 感谢詹姆士先生第1320章 发布会结束第844章 美人美玉第587章 熟悉之人第708章 3T大奖第409章 这块玉石,我买了第257章 陈逸爷爷的名字第1468章 与盗墓贼的交谈第661章 章草千字文第1116章 雕刻者第727章 拍卖会开始第786章 柴窑拍卖会(四)第1236章 茶叶采摘第818章 驯服海中生物第1334章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第1355章 惊喜第440章 陨石之争第1148章 百倍奉还第1375章 来到剑桥第318章 花盆中的花神杯第1373章 一无所获第858章 古玩聚会(二)第658章 品茶交流第1443章 抽取幸运儿第822章 寻找沉船(二)第1074章 后悔第85章 古玩城鉴宝(五)第472章 再见贺文知第176章 丑八怪第988章 书法交流活动第19章 瓷片也是漏第1080章 火热传播第713章 汪士杰出手第105章 截然不同的鉴定结果(下)第711章 捐赠第437章 秦岭考察第1259章 书成换鹅第777章 丁氏家族第1058章 泡同一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