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画上的幽州

“是杨骏迁徙过来的并州人?没有拆开?”司马季询问着颜严,幽州总体上而言处于地广人稀,他听说过关中因为争夺水源土地出现械斗,尤其是水源不足的季节。他本因为幽州不会出现这种事,没想到刚离开一年,回到就被上了一课。

“有些矛盾是正常的,殿下,主要是安置地点设置有些问题。还有就是并州过来的移民,和本地人有些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双方看不过眼。”颜严一五一十的禀报道,“就像是廷尉说的,这件事确实不容易处理。”

“就是杀的轻,这下本王可以替他们处理了,械斗之村寨全部移辽西郡。等同于流放,正好辽西郡人更少,本王还不知道怎么安置居住地呢。”司马季一声轻笑,只要看待的角度不同,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至于被迁徙的村寨是不是愿意,这点燕王倒是不担心,他给了对方选择的权利,如果不怕掉脑袋的话,这些被迁徙的佃户农民,可以选择造反,不过要是造反失败了么,呵呵……

“知道平州靠海的新城建好了么!”械斗这种小事司马季随便处理处理就行了,关键还是沟通塞外的大事,第一就是选择一个海路。渤海是内海有这个条件,当初选择的地点就是旅顺的位置。

而现在条件更加成熟了,因为辽西郡也成了他的封地。从幽州前往塞外,其实陆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辽西,这里发生的战争太多了。隋朝几十万大军说败就败,被高句丽收了人头,和这里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

唐朝也重视了海路,防止自己这一方避免了随军的覆辙。现在司马季的基础比隋唐都要好,隋唐时期辽西郡早就丢了几百年了,对隋唐而言他们都不是本土作战,本土作战是高句丽,现在辽西郡本身就是自己的封地,他只需要一年往那里屯一点物资,攒够数了,就可以对高句丽开战。

唯一的劣势就是辽西郡人口太少了,账面才四千户,就算有隐蔽户数也不会太多。可能大多数的隐蔽户数还是鲜卑人。

最好的办法是移民实边,采取了“屯垦戍边”的对策,除了在边境战略要地驻扎军队,参加屯田外,更多的则是内地向边境地带移民,在武装保卫下开垦耕种,以提供军粮,加强边防。汉武帝一次就移民七十余万口,充实北方诸郡.

实行兵农结合,既减轻了国家的兵饷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由于采取了移民实边和屯田戍边的措施。

加上汉武帝之前的汉文帝汉景帝,留下记录的迁徙的人口就有二百万。

二百万多万人,司马季很眼馋,他的封国只有两三万户。晋朝刚代魏的时候,连同灭掉蜀国的人口是一千六百万人,十几年后灭掉吴国,也就是十年前那次统计,一共是三百七十万户,两千四百万人,汉朝三个皇帝移民实边,已经是晋朝人口的十分之一。

司马季拿着两三万户的人口去移民实边,好像也不太现实。

“看来还是必须要秀一波操作!”司马季暗道,就靠着辽西郡的四千户加上鲜卑人攒家底北上,这的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人口就什么都没有。但还不能从自己的封国移民,平州还是一个军事机构,他作为镇东将军,也不能对平州的内政干涉太多。

必须要从外边找人,并州是不能考虑了,倒不是因为刚刚械斗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并州人口也不多,这就像是一个贫血病患者,不能总给另一个贫血症患者输血。幽州和并州在人口上完全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从并州抽血,就是给刘渊创造造反条件。

要从中原的州郡想办法,尤其是黄河两岸的传统居住地。兖州、青州、徐州这些地方。为什么不能从冀州抽人,主要是整个冀州十三个封国,当地藩王很容易就发现这件事。地方督抚州郡,目标会小一些。

晋朝虽然整体上属于缺少人口,但作为传统的人口大州,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晋朝这种人口虽然比不上任何一个朝代,但只要基数在,增长绝对不是问题。

“张达,给我把幽州所有的好画师给我找来,本王要见一见。”司马季下定了决心,觉得自己应该仿照一下后世的经验,对幽州进行一下包装了。

如何包装这件事,燕王相信一句话,不管是任何谎言,只要你敢说,就有人敢信。都不信的那不是谎言,人家只会把你当傻叉。

刚回到蓟城,司马季很快就秀了一波闪电操作,在蓟城百姓的欢呼声当中,砍了一批脑袋,获得了万民敬仰的威信。然后立刻调查辽西郡的编户齐民。连铁矿、煤矿、玻璃工匠、泡妞的事情都没来得及询问,直接命人在幽州寻找画师。

“提拉伽上次离开说,这次一定把工匠送来,那就好。别总是送来女人,王府的女人还不够多么,要送送点贵族女人过来,弄一堆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女子,有些不把本王放在眼里。”司马季碎碎念,对着颜严就是一顿抱怨道,“连抢劫这种事情都做不好,要他有什么用,还不如大江上的水匪。”

“还有就是,煤要给我烧成焦炭,找一些烧炭的匠人,有木炭就有焦炭,他们自己去办,弄好了有赏!”司马季一边走一边吩咐,很快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已经云集了从幽州各地而来的画师,人数足有几十个,或是满面白须、或是锦绣长袍、年龄有大有小、穿着有奢华、有素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些画师全部都是听闻燕王诏令,来到蓟城的,虽然他们从来没听过燕王也是附庸风雅之辈,不过为了获取进身之阶,哪怕燕王是个酒囊饭袋,他们也要试试。

“各位有礼,本王还不知道幽州有这么多才德俱佳之辈。”司马季扫视了众人一眼,不咸不淡的开始夸奖,让别人办事,说两句场面话无可厚非。

“燕王,请问燕王南征归来,大扬我大晋之威风,在下今日有幸见到大王,真是幸事。不知道大王是让我们为大王做画像么?”一个中年文士打扮的画师首先开口,先是对着司马季南征的功绩进行一番歌功颂德,然后就询问是不是做自画像。

“本王这点功劳还没有到要画像裱起来的地步!”司马季一开口就断了这些画师的念想,他让这些画师过来,并非是给自己作画。

他一直觉得各个文明古代的画像么,在人物上其实都不怎么样,画出来司马季可能都认不出来自己,不过要说是山水画么,古代的水墨画应该算是众多文明当中比较出彩的一个。

在一众画师茫然的神色中,司马季不慌不忙的自我吹捧道,“此乃太平盛世,本王继任燕王以来,不过两年,所属之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边贸互市如火如荼,佃户家有余财,各个家境夯实。此乃太平盛世之景象。”

司马季完全是有感而发,飘飘然都开始自我陶醉了,显然刚刚处理完的械斗没有耽误燕王的好心情,“本王要你们将燕国的富庶景象画下来,这比给本王画像要重要得多。”

“不知道大王能不能给一个范围!”一个老者颤巍巍的站起来,也真是难为这个老头了,这么大岁数还亲自来到蓟城,也不知道留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都可以,只要燕国能见到的景象都行,当然最好是和食物、垂钓、粮食相关,能够一眼让人看见!”司马季不慌不忙的开口道,“如若没有问题,各位现在就可以作画了,本王也想要看看各位画师的功力。”

燕王直奔主题,各位画师也就不藏着掖着,纷纷提笔作画。司马季也没有离开,直接就端坐在上方等着,过了一会儿走了下来,沿途在这些画师的背后观察。

从背后盯着人能带来巨大的压迫感,这种滋味绝对不好受。很多画师都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做学生的时候,自己的老师在背后盯着自己。

“等一下,这个鱼要画的大一点,不用太写实,大鱼比人长的大这不是很正常么。”

“这个谷物画的高一点,对对,一定要比人高,麦穗画的大一点。我幽州的粮食就应该这么长!”

“这个李子太小了,应该画成拳头这么大,这样体现我幽州物产丰富。”

“这是一猪头还是猪仔?太小了,一定要人这么高,和小房子这么大,按照我说的画,还有什么蔬菜,一定要长到人的腰这么高。”

司马季在众多画师的背后指指点点,让这些画师注意比例问题,不管是瓜果蔬菜还是猪犬牛羊,都给我往大了画,心里念叨,“母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

这招可不是只在中国出现过,美国西进运动的时候,我大美利坚放卫星一点不差,专门将所有的物产全部放大做成宣传画,欺骗移民迁徙到当时荒凉的西部,好开发大西部。燕王觉得这招很好,决定在晋朝稍微试一试成果。美国能骗,燕王也能骗。

第五百二十三章 开战、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一百一十三章 骑兵北上第三百零八章 诈病第六百零五章 封建帝国主义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场上见第五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五十二章 强攻虎牢关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热闹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九十三章 陆机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第四章 王府日常第一百七十四章 拓跋氏出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九十七章 罗马第三百四十一章 话不投机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二百六十八章 燕王回首掏第三百八十三章 贾氏覆灭第五百二十八章 夜观天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进合击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训第二百二十一章 东北攻略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五百八十九章 内忧外患第三百三十四章 调离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二百九十一章 萧关第一百五十七章 绿珠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献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脸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间张方第二百四十四章 列阵迎敌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六十八章 八王并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牢人满为患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象冲阵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中别有洞天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许昌之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骑兵北上第三百五十章 恐吓受害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围攻邺城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没人造反么?第四百零八章 猪队友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城抓捕第六十六章 上奏天子第二十章 感谢三哥不杀之恩第四百零六章 孙秀逼婚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晋首富第五百六十六章 都想一战定天下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个对手第二十六章 贩马不如贩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间张方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的霸府第六百八十八章 本王要出全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旧业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心可用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王撤军第六百九十七章 亚历山大图书馆第六百零六章 大晋第一善人第四把一十八章 燕王令五丁抽一第七百二十章 和罗马和谈第五十四章 从长计议第三百九十八章 草原之谋第二百七十九章 关中乱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夷洲第八十八章 还不够第四百一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热闹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三百三十章 平调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实边第一百四十三章 对弈第二百七十章 进军东濊第三百五十六章 运河凿通第五百四十一章 关中局势第六百七十一章 图斯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突袭罗马军团第二百三十章 论燕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洛阳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