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略精髓”

蓟城并没有收到战事的影响,当然也可能是余波还没有扩散到这里。该干嘛干嘛,就算是多一段时间会受到影响,蓟城的百姓也应该原谅燕王,也必须原谅。

以现在晋朝的边界,蓟城再大的发展不过就是一处军事重地,不会有再大的潜力。一个边城还想如何发展?这是一个随时会遭到战火的城市,谁会用心经营?

蓟城想要变成千年之后的重要城市,东北是必然要拿下的,只有东北在手蓟城才有重要性,它才是连接两个大平原的枢纽。中国也只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才可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共同体,其他版权的地形太过余破碎化。

比起华北,东北地方足够大而且地形封闭,形成一个区域共同体比华北还要容易,里面的人互相看着会有一种亲切感,这个共同体在现代社会叫东北人,看住了这就是整个天下的助力,看不住这就是祸乱之源。

也只有蓟城这个地方,具备同时关注两个大平原的条件。至于其他地方,就算是出问题了也不过是一州之地。还有就是,一旦拿下东北,蒙古高原方向的威胁就会减轻。

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想要进一步的强大,西域和东北必然要拿下来一个。要是都拿不下来缩在蒙古高原,可以把自己代入到后世的蒙古国民众,体会一下三面被包围的感觉。

旌旗阵阵,安营扎寨,司马季端坐在中军大帐当中,一点也没有要马上攻克前面关隘的意思,显示代表大晋给高句丽的守军来一个下马威,教教对方什么叫静坐战。

这种不慌不忙的态度也让平州军将领大为疑惑,东夷校尉何龙旁敲侧击的询问,镇东大将军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夜间奔袭是他,到地方施施然的安营扎寨也是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大王你倒是说出来,让我们心里有底啊?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攻城也要攻城器械,攻城器械不是还没过来么?骤然攻城必然带来大量死伤,你是最知道的,我们不过一万五千人。”司马季不咸不淡的开口,把这位东北地区的直接军事长官一顿糊弄。

官字两张口,随便燕王怎么说。根本原因还是司马季想要摘桃子,但又不想承担太大的损失,但在慕容氏面前他不能这么说,还必须要表现出来一副比慕容氏更加跃跃欲试的态度。态度是真的,他真的想要把回家的道路打通。给慕容氏打鸡血也是真的,都是真的,只不过考虑的侧重不同。

诚然,燕王对慕容氏十分敬重,但这不耽误他借刀杀人,这两者又不矛盾。他连给慕容廆的信都写好了,虽然路途艰险,但平州军披荆斩棘一路奔袭,定然能在十日之内攻克关隘,以秋风扫落叶之态,灭掉高句丽,请慕容廆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在高句丽以西佯动,里应外合斩除后患。

信里面还是一副老子才是主攻的口气,慕容氏只要清缴边缘角落不拖后腿就行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燕王安营扎寨的本事还是很强的,不然林邑王范逸也不会一筹莫展。

再说平州军本身就是主攻,他在这里安营扎寨,这里的守军就不会支援慕容廆那边,从侧面也属于是被慕容氏的大军减轻了压力,作用很大,只不过一般人看不出来,哪有几个燕王这么深谋远虑之人?

长途奔袭不需要休息么?需要!所以在士卒当中这不是问题,那就是没问题。

“高句丽撮尔小国,不服王化,每每有掠边之举,今上国燕王率领大军前来征讨,如若知晓敌我悬殊,马上开城投降,岂不美哉?”

每天早中晚三次司马季都会派人去叫阵,雷打不动,同时严防对方可能会冲出来劫营。两天过去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燕王很生气,高句丽这群懦夫,林邑土人才是真正的勇士,还好意思立足于北方,契丹、女真、鲜卑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中军大帐之内,燕王正在和众将校吃酒,今天的酒宴很热闹,因为平州军的叫嚣都是何龙的直属手下,相互之间都十分熟悉,开起玩笑也没什么顾及,一些个活跃分子,更是很快进入酒宴的气氛。军人么,都是豪爽果敢之人,酒场上也丝毫不逊色,互相分成亲疏远近拼酒。酒宴进行到后半段时,酒量浅的已经被抬了下去,好一点的正在发疯,再好一点的则几人组成一个小圈子拼酒。

“呃……”一声响亮悠长的饱嗝响彻中军大帐,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司马季不咸不淡的开口道,“条件艰苦,大家就对付一下吧,粮草相信已经在路上了。虽然军中粮草只能维持三个月了,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住。”

“是是,大将军明见万里……”同样是一群不咸不淡的恭维声,随军还有三个月的粮草,真的能算是缺粮么?还是幽州的缺粮标准不一样?

这处关隘并不是绕不过去,只不过不打下来有可能被袭扰。就算是东北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必经之路,总要有一个小城作为据点为基础,才能继续推进。

这边燕王以静坐战这种英法联军对抗德军的高超手段制敌,另一边的慕容廆可是粗糙的多,率领慕容氏的大军突破关隘之后,狠狠地在高句丽西部的腹地进行洗劫。不是所有人都住在城中,农业社会村落必然存在,慕容氏大军所过之处见什么抢什么。很开就把高句丽的西部搞的乌烟瘴气。

等到了所有高句丽人都退到各城之后,慕容廆才接到了燕王司马季的信,看了一眼就神色诡异,慕容运回来之后曾经说过,燕王对兵力极为看重,可以说是从来不出计谋,就是正面对决,还辅之各种军械,看来司马季用兵有局限之处啊?

“不管他们,我们打我们的!”就算是没有晋军,慕容廆也可以自己出征,只不过刚开始被司马季的漂亮话给蛊惑了,不过仔细想想,晋军也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只要他们在那里,自己这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燕王要是知道慕容廆这么想,肯定会大感欣慰,鲜卑大都督终于领会到了两千年之后的战略精髓,不愧是一族之长,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韩来背锅第三百二十九章 编纂地理志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报人员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三百二十三章 最后一道保险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访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贼首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十八章 太尉杨骏第五百七十六章 燕贼势大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国内城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韩应对第五十一章 一口大黑锅第七百一十一章 犹豫的凯撒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第六百五十四章 莫须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道的扶南第六百八十四章 教书育人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二百八十一章 会盟第五百零一章 全线崩溃第二十九章 割发代首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开花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八十八章 还不够第六百九十九章 释放马库斯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出霸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说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加班加点第五百六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军南下第三十四章 司马龙阳?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四十章 林邑袭扰第五百章 人定胜天的王浚第七百一十一章 犹豫的凯撒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第八十八章 还不够第六百九十九章 释放马库斯第六百六十四章 再次西进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斩草除根第五百一十章 司马虓南下平乱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五百八十三章 隐蔽势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第五百五十二章 司马颙授首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击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惩戒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沈州第二百六十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访第七百章 罗马自有国情在此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退虎牢关第三百八十七章 孙秀的封赏第七百二十三章 没人造反么?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联军第三百三十八章 试探朝臣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题第六百二十一章 开科取士第十四章 永安里第五百六十八章 扶马渡河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人干的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贼首第一百七十章 河套第一战第六百九十五章 以上帝的名义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进京师第四百章 淮南王出兵第四百六十章 齐王同意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罗马正统第三十八章 一吐为快怎么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迎面而上第七十二章 欢呼雀跃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四百零八章 猪队友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编史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进京师第四百七十六章 并州王浚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边有奸佞第十三章 厚颜无耻之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宗室的怀疑第七十章 我又亏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七百章 罗马自有国情在此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达高昌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六百二十一章 开科取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务正业的俊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泰山羊氏第十四章 永安里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