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女真营

“燕王,皇后可是寄予了厚望。”孙虑传完旨之后,带着太监经典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开口道,“不知道何时可以开始进军呢?”

“塞外环境恶劣,本王觉得再有个一个月时间正好。现在进军冰雪未化,等到道路平坦还需要时间,粮草辎重要跟上,道路条件必须要达标。”司马季不慌不忙的对着孙虑道,“但是一旦开战,本王不尽全功,不会班师回朝。皇嫂大可以放心,这点上本王是不会吹大气的。”

司马季在后勤上是绝对不含糊的,这一次战事难度可不比南征要小,只不过体现在不同的地方,中南半岛虽然瘴气遍地,可在粮食上面筹措也并不难。朝鲜半岛可不是什么物产风度的地方,想要以战养战那绝对是做梦。

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的时候,尚且后勤供应不上,一旦陷入胶着还有心无力,他可不指望自己提早一千多年和志愿军在条件上分个高低。虽说三韩远远和美帝无法相提并论,可在环境上晋朝的条件还不如那个时候。

将圣旨手下,确认过皇帝的大印无误,司马季才算是接旨,一直以来他都在防备卸磨杀驴的下场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方面可不敢不小心。

让孙虑在蓟城呆了几天回去,司马季才和杨馨说道,“让幽州采买部的人回来,一个冬天也应该把三韩部落摸透了,现在就解决这个祸害。”

“夫君,要出兵了么?”杨馨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才道,“馨儿相信夫君百战百胜,因为夫君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但战场瞬息万变,应该一切小心。”

“我最怕死了,当然会一切小心。”司马季呵呵一笑把杨馨搂入怀中,意味深长的道,“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为夫还会阴沟里面翻船?这种敌人肯定是有的,但三韩么?还差了一点火候,他们是没有这个本事的。”

北方能打的势力多如牛毛,司马季也不会瞧不起这些部落,不过朝鲜半岛上面么?好像还真的没有能打的时候,一个合格的中原王朝,不打一遍越南朝鲜,还叫上国风范么?那就是一个刷经验的地方,打赢了正常,打不赢才丢人。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司马季让人送信叫东夷校尉何龙,把已经打造好的马蹄铁运回去按好,同时让何龙慢慢的把平州军调往带方郡。

带方郡,北抵乐浪郡、东接东濊、南界三韩、西临黄海。可以说是直面三韩的郡县,后世带方郡相当于朝鲜的重镇开城,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朝鲜半岛面积不大,但也要看怎么说,对于一个总人数一万五千人左右的平州军而言,想要不动神色的把兵力转移到带方郡,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唯一的难点就是,当地能不能承受住平州军的驻扎,整个带方郡户籍在册四千三百户,如果平州军真的驻扎下来,当地的晋朝百姓能不能承受的住,这是一个大问题。

“小人幽州采买部张准,自从去年冬季以来前往三韩之地经商,三韩之地部落众多,和东北勿吉部落无异,不过其中也有精明果敢之君主,不可小视。其中百济王责替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燕王殿下没有继位之前,高句丽还存在的时候曾经出兵袭击过带方郡,当时正是百济王责替该出兵和带方郡守军共同作战,击退了高句丽的侵袭,当时朝廷也下旨进行招抚,现在百济王责替该年过五旬,但是治下百姓安逸,乃是三韩部落当中一位明君。”

高句丽进攻带方郡。带方太守向百济求救,责稽王出兵击退了高句丽。此後,百济与带方郡太守保持军事同盟的关系,而与高句丽关系则相当紧张。

“称呼明君有些自大了,不过这并不怪你。”司马季不动神色的反驳道,三韩部落里面的首领要是能成为君,那大晋周边能够关起门来做皇帝的人可太多了,宁州五十八路夷帅各个都不比这个人势力小。

不过司马季还真不知道百济竟然在这个时间就已经存在了,听了张准的话才知道,百济第一代的王原来是高句丽初代王朱蒙的儿子,也难怪后来韩国人非说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这倒不能说错,毕竟这份关系也是事实。

不过百济出兵击退高句丽对带方郡的侵袭,这件事司马季真的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灭高句丽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么以来,司马季其实心中也有点不好意思,好像现在出兵灭了三韩有点卸磨杀驴的嫌疑,人家明明为上国流过血,现在竟然遭到了这种待遇。

“大不了,要是责稽王不死磕到底,到时候允许他投降,不把他的脑袋送到洛阳千里传首!”司马季心中对这个百济的王有了放开一面的念头,实际上他不知道,如果真是要这么做了,反而责稽王的命运会改观。

因为历史上责稽王的命运就是被卸磨杀驴了,几年后晋乐浪太守联合东濊入侵百济,责稽王率军防御,被杀。中原王朝这种欺负人的本事,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司马季点头记住了这个百济责稽王的名字,算是把这个责稽王当成了一个像样的对手,但也没有像样到那里去,虽说他不知道责稽王的下场,但对晋朝和三韩的实力对比估计的是很明白的,这就是一场欺负人的战争。

几天之后,张达从横山城回来,禀报征召勿吉人的进度,“臣下征召勿吉人已经有四五千人,各个身背巨弓,孔武有力,臣下亲自试过这些勿吉人的身手,战力非常强大。一旦整军前途不可限量。”

“哦!”司马季对张达的评价倒是一点不意外,勿吉人本身就是很适合当兵的部落,皱着眉想了一下开口道,“要不本王给这些勿吉人起一个名字,整编出来的队伍就叫女真营吧,这样叫起来比较顺口。”

第三十九章 这叫总体规划第三百三十五章 为期一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濊王都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卫第二百八十章 一个警告第五百七十章 坐山观虎斗第三百零四章 敲诈豪强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退虎牢关第三百九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营第七百章 罗马自有国情在此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战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团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纸合约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王还能再喝第六十四章 内鬼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四十七章 剿匪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赢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伦篡位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灭真腊第五百三十四章 本王很看好你第五百六十二章 贤内助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君爱国司马季第四百零二章 兵败身死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一百七十一章 河套野战第九章 司马炎驾崩第七十一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缅甸人的祖先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连战连捷第七百二十章 和罗马和谈第七百一十章 暗中勾结第七十八章 兄弟第六百四十二章 召慕容翰第三百四十章 相谈甚欢第六百三十八掌 金蝉脱壳第四百八十七章 两个大舅子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营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沈州第一百零五章 实乃酒囊饭袋第三百九十章 地图开疆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旨第二百四十一章 渡过汉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战连捷第六百九十二章 精罗震怒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精罗震怒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韩来背锅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用矛盾第二十六章 贩马不如贩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并州王浚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一百六十一章 熟悉的味道第三百零八章 诈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战功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陆云上门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七百零八章 日耳曼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九章 司马炎驾崩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王要求进贡第三百八十五章 抢夺人才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贼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谋豫州第四十五章 棉花第一百三十一章 宁州军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宝第四百一十二章 与民同乐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败如山倒第三百三十四章 调离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四百一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六十八章 真香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用矛盾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一百四十五章 凤颜大悦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击追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战而胜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热闹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六百三十八掌 金蝉脱壳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心可用第二百七十八章 权力洗牌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