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临屯郡

最后一战,与其说是胜利,不如说是反败为胜。新罗国内有几道险关隘口,而这次埋伏。山峰两边是一条并不宽的石凿的小路,小路非常地陡峭,两旁有绳索围着路。山峰顶上有一片比较平坦的路面,路的两边一边是崖壁,一边是深谷,非常地险要。

新罗士卒上到山顶之后,便朝着对面的山路一直下到山底。山底是一片深谷河涧,一条小河从旁边湍地急流过。道路两旁有几道纵深的河谷。于是,新罗人将剩下的最后一支部队分成两支,隐藏在相距不远的两条山谷里,静静地等待着晋军追击的骑兵到来。

而在山顶之上,新罗人也已经做好的准备。两百多名士卒隐藏在山顶的崖壁旁或是山顶的背后的小路上,并在山顶之处准备了大堆堆的巨石和树干,以在此给晋军骑兵一个致命的打击。在黄昏午后时分,一队追击起来的晋军骑兵排着一路长队不慌不忙地出现在这里。他们在一名将领的带领下,慢慢地进到了河谷旁。

这时,晋军骑兵突然地停住了行进,朝着河谷四周察看了许久,然后,派出三名骑兵探着路朝前走。等三名骑兵一直走到山边的路口处,其他骑兵也开始快速地跟了过去。

就在这时候,一声牛角号突然吹响,随即巨石和树干便从山顶顺着陡坡朝下面落下。当即就见走在最前面的人和马被砸倒在地或是落入路边的河谷。见此情景,晋军仓惶后退,赶忙逃命。可是,山顶上的新罗士卒一边朝着他们追赶着,一边朝着他们继续丢着巨石和树干。

在山上新罗士卒的猛攻之下,死伤过半的晋军骑兵终于撤到了山谷之外。

这是所有追击儿俩的晋军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就好像自己明明钻木取火就要成功,却被旁边的人一泡尿浇灭一样,现在整个三韩之地全部被攻陷,竟然在一路胜利之下被扇了一巴掌,这样谁能心平气和的接收?

“这是最后一处关隘,整个新罗都已经尽归我大晋。我就不相信这里的新罗士卒有多少人,肯定不超过一千。”李山正好在这路追击骑兵的队伍当中,只不过太带领的是大部队,而不是刚刚进入山谷的小队。

本来来一番常规清缴,就可以回去复命了,却没想到踢到了铁板,这怎么能够忍受?其实李山心中知道,这一点新罗的漏网之鱼,就算是不搭理,顶多以后就是一个落草为寇的匪盗,指望他们能把新罗复国是不可能的,可燕王很讨厌匪盗,连带着他也不喜欢这些人,一定要斩草除根。

刚刚李山谨慎的派出一队骑兵进入山谷,但是从山谷两旁落下的巨石树干来看,里面的伏兵应该不多,有没有一千人都是问题。在山谷面前驻足片刻,李山便作出决定,骑兵下马步战,从山谷另一侧摸上去。

“将军,殿下说了,其并不能进入山谷作战,等待步卒过来吧。”李山这道命令刚出,就迎来了反对之声,反对的人李山很熟,也是原来燕王府的护卫,和他同时被招入燕王府当中,这批人的感情非同一般,见到是熟人,李山就要上头的脑袋冷静下来。

司马季可以用骑兵突袭城池,并不代表他也这么让骑兵下马进攻山谷,这不是一回事。如果冲动之下导致晋军的骑兵损失过大,到时候吃不了兜着的人是他。

不在上头的李山忍下了这口气,而是布下探马打探周围的动静,在晋军步卒赶来之前,别让山谷当中的新罗军跑了,这才是正事。

一天之后,这处不能算是特别大的山谷前方,云集了超过五千晋军步卒,当这些步卒小心翼翼的进入山谷之后,前一天的袭击并没有再次发生,显然李山的判断没有错,里面的新罗军的士卒并不多,已经算是整个新罗最后一点种子了。

这点种子最终要被掐掉,新罗人显然不准备束手就擒,在最后一片属于新罗人的山谷当中殊死抵抗,新罗人熟悉地形,但晋军装备优良,在山谷当中的密林深处,开始捉迷藏,死人不多但耗时不少,两天之后才算是结束战斗。

“李山已经回报,剿灭了最后一股新罗军,斩首八百人。”司马季一目十行的看着带回来的军报,这时候算是松了一口气,最近他一直都在搜捕新罗贵族的漏网之鱼,倒是没有过多关注剿灭新罗残党的事情,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三韩之地现在已经尽归大晋之手,肯定要新设立郡县,和南征之后灭掉林邑收拢旧地一样,和灭掉高句丽则是完全不同的。三韩之地设立新郡县是必然的,虽然现在洛阳的圣旨还没有下达,内地的人口还没有迁徙过来,但司马季知道早晚的事情,贾南风这个女人其实还算是说话算话。

“相信朝堂已经开始讨论设立郡县的名字了,东夷校尉觉得叫什么名字好?要不叫三韩郡!”司马季实在是胸无点墨,对这种事情一窍不通,只能请教同样水平不高的东夷校尉何龙。

可何龙一开口就让司马季明白,他这个东夷校尉确实水平不高,沉默了很长时间,最终慢吞吞的说道,“以三韩旧地的名字设立新郡似乎不妥,确实可以使用前汉时期的名字,这种旧命朝臣也大多知道,不如就叫做临屯郡如何?”

本来何龙前面说的司马季也觉得有道理,但是后面这些话一听,原来也就是从汉朝的汉四郡当中拎出来一个名字,水平也没高到哪里去。

“好吧,本王把这个建议写到奏疏当中。”司马季也没有更好的设想,既然汉朝都这么叫了,现在把三韩之地重新冠名也没什么,于是便准备写奏疏,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歌功颂德一番,现在朝鲜半岛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大半,并不是全部,还有一个部落也很不听话。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两百章 狼狈为奸第三十三章 互市第七十六章 放屁第五百五十八章 义薄云天司马季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七十三章 燕王给我冲!第三百七十八章 匡扶社稷第五百一十九章 草原对决第五百三十五章 围攻邺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争夺战第四百八十六章 右侯张宾第五百一十一章 说客第二百四十六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七十七章 潜回幽州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愈第三百零二章 怀柔相待第二百二十六章 妖邪是三韩第三百六十四章 宗室的怀疑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热闹第一百一十五章 慕容氏骑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呆若木鸡的孙秀第五百五十六章 并州归燕第二百五十五章 嘴强王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一百七十二章 连战连捷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赏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邺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长安城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军南下第三百五十章 恐吓受害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战斗第一百四十章 合兵攻城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脉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测试板甲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内动静第二章 奴隶买卖第六百六十二章 燕王抡大锤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七十七章 潜回幽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十三章 厚颜无耻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购买人口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军备竞赛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无外患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三十五章 拳头产品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战第五百五十二章 司马颙授首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献策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惩戒第十四章 永安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六百八十七章 罗马正统第三百七十六章 辞官归隐第九十五章 闻鸡起舞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访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王撤军第七百一十八掌 两个凯撒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实边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达洛阳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二百四十五章 马韩王微操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进击第三十四章 司马龙阳?第六百五十六章 河中地区第二百五十章 进军金刚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乡羯室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二百七十章 进军东濊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来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六百五十六章 河中地区第二百三十六章 画饼充饥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旨第一百九十章 凛冬将至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间张方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胜利第三百零七章 微服出访第四百八十五章 司马颖的不满第五百八十五章 杀入太谷关第六百二十八章 周公再世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第三百六十四章 宗室的怀疑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们本就是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