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

中央禁军随时冲出萧关北上,这是有眼睛就能看到的事情,有鉴于此,齐万年的叛军也有所准备,总是在萧关以北虎视眈眈的叛军小部队,再也没有前一段时间堵在关外,瞭望关中的意思,而是回师收拢,拉开安全的距离戒备。

齐万年虽然有将近六万大军,可前车之鉴并不远,当初的秃发树机能叛乱,掀起的威势可比他大多了,虽说有汝南王送了一波的开头,可后来壮大之后连续干掉晋朝三个刺史,足以称得上是威震天下,齐万年还远远没到这个地步。

司马季在猜齐万年,齐万年也未尝没有猜测司马季的想法,可惜猜来猜去就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燕王确实是头一次来到关中,齐万年知道的消息太少了,除了年龄是板上钉钉的,剩下的一切都是口口相传加上自己脑补。

按照部落分成十二军,司马季说这种划分缺点很大,不过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不敢说禁军全部都是晋人,但十有八九全都是。齐万年的部众分属于不同势力,真要是打散编制,说不定战斗力还不如部族分军,这是叛军的先天劣势,现在燕王准备对着这个痛点试试火力。

第二天孟观就率领五千骑兵出萧关,直奔北方而去,临走之前司马季也解释了为何这么做,首先骑兵是不容易被歼灭的,第二点,第一战必须不能动用太多的兵力,因为要赢得漂亮给后来的大军一个心理安慰,第三点动用太多军队对方可能跑,不足万人的规模,可能对方会忍不住出来刚一波。

司马季最后的命令就是挑出来匈奴人猛揍,都叛乱两次的部众,必须要用来立威。孟观率领的军队人数虽少,却是洛阳禁军挑选出来的精兵,马挑雄健、人选劲旅、远不是表面上人数能看出来深浅的。

燕王可不想看到,历史上一个面对齐万年连战连胜的人物,到了自己的手里却出现败绩,他已经做过贾南风一次猪队友,不想再做第二次。

不用燕王下令,孟观也憋着一股劲要立功,带着五千骑兵风驰电掣直接就消失在了萧关关隘前方,城头上的士卒只能看见一股尘埃,再看的时候骑兵已经连影子都没有。

和最后才接壤中原朝廷的鲜卑人不同,到了晋朝不论是氐羌还是匈奴与乌丸,还有这些弱小部族,他们的部众多数都已经冠上了汉姓。

郝度的部众也是如此,而鲜卑人现在则选择复姓冠名,郝度在兄长造反失败之后,便辗转在雍秦二州,沿路到此之后便见到了几座氐人占据的废城,齐万年起势后便投靠在其羽翼之下,原因很简单,齐万年的部众比他多,形势比人强,谁主谁次是很容易划分的。

不过郝度的部众仍然归自己同龄,经过了一连串的战斗,现在郝度的部众也达到了万人规模,现在颇让齐万年看重,本身要作为先头部队进攻萧关,不过一来萧关为关中四关之一极难攻克,关隘之后还有秦王的关中大军随时接应,二来洛阳这次反应极快,并没有先送一波把叛军养大的常规操作,所以才作罢。

得知五千禁军骑兵来袭的消息,郝度仔细的评判了一番,觉得自己优势很大,一则禁军骑兵人数不多只有五千人,二则匈奴人好歹有骑马的传统,虽说多年以来丢的差不多了,可底子还在,如果能取得首战胜利,可以狠狠挫掉禁军的锐气。

巧了,刚刚才从五品官变成征虏大将军的孟观,心里想的郝度是一模一样。郝度想要用他的脑袋给燕王难堪,他也想要用郝度的脑袋加官进爵,目的惊人的一致。

找到郝度部众之前,孟观已经小试牛刀,在沿途碰到了一群乱兵先做开胃菜,和在刀口舔血的郝度兄弟又不同,这股乱兵成色非常一般。反倒是战马率先发觉了这伙速度极快前来的骑兵,一个个发出了极为难听的嘶鸣声。乱兵在马嘶声中惊醒过来,也来不及整装,就操着刀起了来,迅速就被禁军骑兵捅成糖葫芦。

几个呼吸之间,这个不足千人的乱兵就在半梦半醒当中,被乘夜赶路的洛阳禁军收割了经验,起到了提升孟观自信的效果,就这种水准,郝度的匈奴部众就算是强大,也不会强大到哪里去。

“听抓获的俘虏说,郝度部众还在西北方五十里的地方,部众多为骑兵,如果知道我们来的话,可能会严阵以待。”孟观的牙门副将不多时一边擦着刀一边过来禀报道,从刀上的血迹来看,审问之后杀俘肯定是避免不了了。

孟观也没有在意这种小事,战事当中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他很同意燕王的话,不管这些胡人是因为什么苦难走上了这一步,但只要是造反了,就按照反贼论处。诛三族都属于正常,砍个脑袋算的了什么?

“相信郝度也知道我们来了,虽说骑兵不易被包围,可还是要小心啊。正面作战,哪怕是郝度的部众人数多一点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埋伏。”孟观沉默了一下吩咐道,“如果郝度问讯列阵准备迎击,本将绝不会怕。”

派出斥侯来侦察郝度的动向,自然是一路上之上的必选,可他也清楚,斥侯的作用此刻非常的有限,毕竟斥侯兵的侦察范围只有三到五里,在个别的地段,可以延长到七八里的范围,但对十里之外的目标,就已经是有些鞭长莫及了。

孟观得到这个平乱的机会,为此当然愿意舍生忘死,但绝不愿意选择中埋伏,因为这样比人只会说他有勇无谋。

第二天返回的斥侯便纷纷禀报,郝度的部众有集结的趋势,看样子就是准备正面迎击孟观的禁军骑兵,随着回来的斥侯越来越多,目的也变的极为明显,郝度准备仗着双倍兵力,想要和孟观进行正面对决,事不宜迟,孟观当即决定率军迎击。

“我最欣赏胡人的一点,他们敢正面来,躲着就没意思了。”骑在战马上孟观没来由的想到燕王对胡人的其中一个看法。

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第五百零二章 一战定并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征助力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晋律第四百九十七章 河北渐乱第三百二十九章 编纂地理志第七十一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王中了瘴气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执政者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宝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四百九十五章 晋阳第五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四百八十一章 本王优势很大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赢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一百八十五章 耗死它第二十九章 割发代首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第四百九十九章 刘渊这么看第四把一十八章 燕王令五丁抽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象冲阵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守西攻第四十八章 毫无英雄气概第一百五十九章 执法严明第五十章 悬赏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捷?打劫。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晋首富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谈第一百九十八章 俘虏的用处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合作者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战连捷第五百零三章 攻占并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禁军追击第七百二十二章 亚历山大和约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达高昌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头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韩应对第四百八十四章 谁是储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第五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六百四十二章 召慕容翰第一百章 从者云集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惩戒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口置换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气大振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团第一百七十六章 拐卖老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关中局势第六百三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斩三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进抵梁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头鸟是谁?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七百一十六章 顾客是上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辞官归隐第六百四十三章 灭骠国第六百四十四章 北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转身回首掏第五百六十六章 都想一战定天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传信塞外第二百一十三张 幽州大建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伦篡位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四百零三章 石崇末日第四百三十章 诸王百态第二百七十二章 骑虎难下第一百八十章 夜间行军第三百五十五章 缅甸人的祖先第五百七十五章 全线压上第七百零四章 君士坦提乌斯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二百零九章 王敦王导第六十二章 我亏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二十八章 汉中立威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六百六十三章 粟特仆从军第二百二十九章 司马伦和孙秀第四百零六章 孙秀逼婚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对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晋首富第五百七十二章 分兵北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邺城第六百五十章 无字圣旨第七十六章 放屁第五百六十三章 团结的众将第六十八章 真香第一百零八章 强攻横山关第四百九十五章 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