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腹之人

只要能够攻克邺城,把河间王司马颙击败,半个华北大平原就会落在司马季的手中。但这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邺城曾经作为曹魏的国都,可是被重点经营的城池。

曹魏时期曾经有人口四十多万,和现在大晋的京师洛阳人口相仿,现在虽然只是五都之一,可仍然有近三十万人,对比一下他司马季几次扩建的蓟城也一点不虚。

邺城城内有五处军营,占地面积极大,著名的铜雀台也在当中,根本就不缺乏屯兵的地方,何况铜雀台只是邺城的三台之一,三台都在铜雀园当中,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三台以可收放式浮桥阁道相连。储有大量战时物资。

以邺城和蓟城的地位和重要性来看,指望河间王司马颙放弃邺城主动来打司马季,这种好事司马季只能现在睡觉,在梦里面想想。不出意外,肯定是司马季率军南下在这座曹魏国都的铜墙铁壁之下,挑战镇守邺城的河间王司马颙。

“怪不得隋朝要把邺城焚毁,就是要避免山东地区又出现心腹大患。”司马季不由得感叹,天下一统时间长久的话,邺城的重要性肯定会越来越低,可晋朝统一天下到今天才不过二十年,连最后一任魏国皇帝都活着呢,怎么敢不把邺城当回事?

送走信使之后,司马季便把晋卫的冀州统领召唤过来,开门见山的道,“我要邺城的所有消息,城墙多高,几个城门,多少人口,五处军营里面有多少士卒,三台里面有多少军备和粮草,最好还和邺城的百姓打好招呼。”

“小人马上去安排人手,不过目前小人曾经在邺城住过一段时间,邺城的饮水是来源于漳水,饮水的沟渠正在铜雀台之下,至于剩下的消息,请给小人两个月的时间摸清楚。”冀州统领抱拳领兵,说完一番话之后便离开了王府。

铜雀台?司马季一愣,随即摇摇头,对邺城那种处在众多水系边上的巨城来讲,断水围困是没用的,饮水淹了邺城到可能奏效,可不到万不得已,司马季不能选择这种办法。燕王就是一个普通人,哪能和白起相提并论,复制白起水淹楚都的成果。

幽州的位置想要南下,必须和河间王的邺城一较高低,这一点燕王也没有办法。只能准备到时候在邺城城下,和司马颙来一场硬碰硬。

硬碰硬需要军队,这一点司马季就算把幽平二州刮地皮,也无法在数量上和司马颙相比,人家现在就手握十万大军,还是没征兵的情况下,他征兵之后能凑够十万就不错了。

可幽州有一个冀州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在幽州以北,有一批动员力度比中原强的胡人,毕竟是控弦之士好几十万的存在,胡人的动员比例肯定比需要种地维持后勤的中原强。对幽州的百姓可以五丁抽一,已经是很高的比例,可在胡人身上这个比例是能说稀松平常。

虽说是地广人稀,可好在占地面积足够大。至少有冀州面积的十几倍,就算是地广人稀,这么多的面积只要挖掘出来潜力,便可以轻而易举的超过冀州的人口。

“殿下不要愁眉苦脸。”抱着婴儿过来看望司马季的杨馨,一见到司马季这副模样,小心翼翼的劝慰着,“看看蓟儿,最近可是很乖巧呢。”

“你不用这副样子,本王心情不好与你无关。”司马季微微摇头,自从上次找了个借口给杨馨扣了一口黑锅之后,杨馨明显就小心翼翼了许多。

最近他又发现,每次杨馨过来看望自己的时候,总是抱着他儿子。这算不算提醒他手里有人质?见到司马季兴趣不高,杨馨便开口问道,“殿下是为了太子的事情愁眉苦脸?”

“也算吧!”暗叹一声比那件事大多了,司马季含含糊糊的道,“天子只有这一子,真出了什么事情,后果不堪设想,馨儿,你要做好准备,天下可能不会在平静了。”

“馨儿明白了,不管发生什么事,馨儿都和夫君站在一起。”杨馨是一个很聪慧的女子,最近司马季很反常,她也觉得自己的夫君可能在做一些准备。

千里之外的国内城中,这座高句丽原来的国都,在经过几年的荒废之后,还是再次被利用上,渐渐的恢复了生机,而且作为继续北上利用的基地迎来新主人,重新的修缮起来。

当然这也离不开前任主人打下的底子好,最终因为位置,和不用在筑新城的成本考虑,成为被幽州采买部经营的城池。当然在原则上,还是属于东夷校尉府的辖地。

“殿下让你我二人,在女真之地统计户籍?这是要将女真之地收为己用的意思么?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两人在这里呆了这么长时间,不就是在等着这个消息么?”李山捏着司马季的信件有些兴奋的道,“这是要开疆辟土了么?去年我去过女真之地,真是一个好地方,上次个殿下写信还问过,为什么高句丽以北为何土地是黑的?”

张达则捏着下巴,对李山的絮絮叨叨充耳不闻,全当是蚊子在骚扰自己,好半天才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想要开疆辟土何至于等到现在?如若和南征一样设立新州,高句丽之地就足够用了,殿下却并没有这么做,放弃了如此大功。”

把李山手中的信件拿过来仔细看,张达看着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从左至右的四个字是五丁抽一,还用的是最简便的字,看到着张达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他记得燕王很小做世子的时候,写字的时候就是从左至右,还是用了不少时间才改过来的,刚开始还喜欢使用特别简单的字书写,这一点李山是后来者根本不知道。

现在的王府护卫当中,只有他张达才见过那个时候练字的世子,发现端倪的张达也没有多说话,直接把信件烧了,对着李山开口道,“你和我亲自去女真之地一趟,说不定要打仗了。”

第八十三章 隐藏的猪队友第四百八十一章 本王优势很大第七百一十章 暗中勾结第四百九十六章 挡我者死第五百一十章 司马虓南下平乱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城第六十一章 齐王司马囧第一百三十一章 宁州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军南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献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体两开花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才轮换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战斗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试牛刀第二百九十六章 进抵梁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洗劫赵国第七百一十八掌 两个凯撒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证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斩草除根第三百七十九章 孙秀的谋划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燕联盟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王要清君侧第一百七十七章 潜回幽州第四十九章 都是为他们好第三百章 追击叛军第五百五十八章 义薄云天司马季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头、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欺骗第一百零五章 实乃酒囊饭袋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略精髓”第三百十一六章 都听本王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骑兵北上第二十六章 贩马不如贩人第六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四十四章 笼络第二百零二章 连通江淮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邺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五百八十三章 隐蔽势力第二百八十章 一个警告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杀入太谷关第六百五十章 无字圣旨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边有奸佞第四百零二章 兵败身死第三百二十章 以待时变第七十章 我又亏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许昌风云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场上见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情之请第三百二十章 以待时变第四百七十二章 司马冏的安排第六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君爱国司马季第八十章 太平盛世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军压上第四百零二章 兵败身死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热闹第六百八十六章 祸水西引第四百零三章 石崇末日第六百三十七章 修改历史第三百二十六章 世子司马蓟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第四百五十六章 宫变第三百一十九章 洋井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第二百八十一章 会盟第十九章 叔嫂互骗第六百九十章 找的就是罗马第七百一十八掌 两个凯撒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来不及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鲜卑语十级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斩三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购买人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并州王浚第五百八十一章 得加钱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军第五百六十七章 东西对进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愈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种田第四百零七章 谋划抢亲第六百六十九章 波斯长城第二十八章 蓟城第五百零二章 一战定并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四十五章 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