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

司马季没准备效仿淮南王匡扶社稷,在京师高墙之下和赵王刚一波,这根本不可能。要不是确实从贾后哪里得到过便利,加上当初曾经对司马宣华保证过要护其周全。

出尔反尔太没良心,再说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否则司马季根本不会来京师,不管是皇帝立后还是公主出嫁管自己什么事?什么都没有命重要,现在他都有点后悔了。

在永安里休息一下,司马季便亲自携带礼品去了孙秀的府邸,其中过程不必多言,只需要让孙秀知道自己前来没有恶意即可。现在司马伦孙秀都很忙,忙着筹备立后大典,在立后大典之后便是公主出嫁。

燕王当然也忙,忙着策划怎么跑,他手上有洛阳的全景图,还不止一张,当初从崇文观看过便临摹下来,还有多年以来命人绘制的洛阳城防图。甚至可以从角度上看出来痕迹,绝对是在金墉城城头上俯视而下。

洛阳东西长而南北宽,司马季能选择的逃跑路线其实并不多,最终选择了东北方向的建春门、东南方向的青阳门为后备。青阳门之所以为后备,是因为城南的河流比城北的要宽,而鲜卑等使团则是驻扎在东郊,首先要和自己的人马汇合才行。

可能是皇帝立后时间已经不远,洛阳百姓也想沾沾天子的喜气,显得比较活跃。人头涌动,燕王府出去探查的人很容易就把建春门、青阳门附近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对京师的禁军观感如何?本王有些好奇,如若你们从城中夺取城门,需要多长时间?”司马季距离建春门越来越近,准备出城去各大胡人使团的驻地,看着越来越近的城门问道。

“从城内进攻么?”身后的晋卫撩开帽子,抬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城门,过了好半天才道,“如若还是现在的守备,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用不了多长时间。”

本王会看着结果!司马季面色镇定的带着晋卫出城,入城之前司马季已经把大部分随身的战马放在城外,城中作战战马不是很便利,尤其要是结阵的话更是寸步难行,不如节省一点战马、体力,用来赶路用,反正又不是很远。

胡人使团的驻地就在洛水河畔,就像是司马季想的那样,使团人数太多固然对朝廷是很长脸的事情,可谁都不愿意把人放进城内,在皇帝立后的大殿闹出一点什么事,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大王安好!”进入使团的驻地,就有人过来问好,司马季能想起来这个人是谁,似乎是拓跋氏的使者,叫大野盛,刚在蓟城参加完他的大婚,还没这么快忘掉。

“可曾进入京师到处走走?”司马季示意免礼直接朝着里面走去,边走边问道,“对我大晋的京师有什么评价。”

毕竟是整个帝国能拿得出手的城市,司马季也想听听胡人的评价。心中也未尝没有想听听恭维之言的意思。

“城池很大,但是似乎比蓟城少了一点什么东西。”大野盛憨厚的面孔上有些疑虑,但想不起来用什么词汇说出来,最后放弃道,“不过皇宫真的很宏伟,看起来很磅礴大气。大晋的禁军看起来很强大,这就是人们口中的中央禁军么?不知道在战场上是什么样。”

“正常,蓟城是军镇,当然要兼顾战事,这里是京师,自是表现出来不同的一面。”司马季微微一笑看着大野盛,拉长声音道,“至于中央禁军的战斗力么,一般情况下你们这些人是见不到的,当然这也不一定。”

大野盛还想见识中央禁军的战斗力,仔细想想胡人应该确实是没见过的,最早参与八王之乱的段氏鲜卑,都已经是很靠后的时间,那个时候中央禁军早就在司马伦和司马乂的指挥下,和其他军镇厮杀两场,几乎已经耗尽了元气。

如果大野盛想要见识一下,司马季是绝对不会反对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最有技术含量的战争,往往都是内战。内战的惨烈程度是远远超过对外攻伐,那是真正你死我活的战斗,而对于外敌么,也不能说不尽全力,但绝对不会像是打内战那样心狠手辣。

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毛病,对于君主而言,通常外敌没有灭了自己的能力,农民造反却实在的伤害了国家稳定,外敌就是外敌,那是一眼能看见的,内部的敌人是看不到的,所以皇帝认真起来的力度完全不一样。

秦国对同为周天子分封的其他国家,那是一点不手下留情,以灭国为目的。对北方匈奴当然也没有手下留情,但目的也仅仅是驱除,从来没有想过要灭了匈奴。

有时候被视为自己人也是很倒霉的事情,大野盛想要自己人的待遇,司马季可以给,就看对方能不能接住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司马季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开口问道,“大野氏?在拓跋氏部众当中,算是大家族么?”

“不算的,拓跋氏的几个大家族,独孤氏、尉迟氏、步六孤还有……”大野盛张嘴还想要说,两人已经到了地方。

“下次再说吧,复姓倒是还可以,可三个字的复姓不太好记。”司马季伸手拍了拍大野盛的肩膀,他现在要亲自看看自己的部下准备的怎么样了。

当然是自己的部下,虽然出来之前他已经通过严令,禁止说中原话,所有交流全部用鲜卑语,但鲜卑四部的使团当中,属于鲜卑人带来的人数寥寥无几。都是他塞进来的沙子,要么是懂鲜卑语的中原人,要么是幽平境内已经常住的鲜卑人,这些鲜卑人属于幽平,不属于鲜卑四部。

“刀枪弓弩全部备齐,把战马给我喂好,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离开驻地,擅自离开者杀无赦!”司马季用熟练的鲜卑语下令,“最后一点,所有人交流不许说中原话,你们现在是鲜卑人,如若有事,本王会派人放河灯顺流而下,或是放孔明灯,你们留意一下。”

“明白!”十几名将校单膝跪地用鲜卑语喊道,“愿为燕王效死。”

“有三千骑兵足够本王横行天下!”司马季站起来吩咐道,“挑选二百弓马娴熟的女真人分批入城。”永安里已经备好了女真重弓,就等着人去用了。先把自己这边安排妥当,他才开始想办法入宫。

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二百九十章 秦燕之好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战将临第五百三十三章 此言当真?第五百三十七章 司马乂求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执法严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沈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火烧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许昌之危第五百九十七章 既得利益集团第三百零六章 高架饮水桥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征助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说客第三百零一章 生俘贼首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才是天下第一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军第七章 竹书纪年第六百二十八章 周公再世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王撤军第七百章 罗马自有国情在此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转进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师回朝第七章 竹书纪年第五百六十章 女真下马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进京师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务正业的俊才第六百九十九章 释放马库斯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愈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以迎王师?第四百五十三章 扬州军哗变第六百八十三章 游牧对游牧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进第五百零三章 攻占并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河套野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谱第七百一十六章 顾客是上帝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军出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备而来第四百零七章 谋划抢亲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师出高徒第六百八十四章 教书育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莽之首第一百零九章 号称五十万大军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埃及记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弹劾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手套勿吉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爱好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九十六章 联姻第六百九十二章 精罗震怒第四百七十七章 强夺土地第五十八章 同出一源的备胎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诏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加钱第二百零一章 祸水东引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横山第一百零一章 见见世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说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骑冲阵第二百二十九章 司马伦和孙秀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战连捷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袭金明门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师第六百零四章 宗室领袖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零七章 谋划抢亲第三百六十九章 发配许昌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三十七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百五十五章 缅甸人的祖先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够宽容么?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弹劾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后大典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纸合约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舰队第六百八十七章 罗马正统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来不及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突袭罗马军团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谈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宝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间破关第三百九十八章 草原之谋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备而来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来援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报人员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师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远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