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

战场上最怕出现的战斗就是双方都觉得自己能赢,洛阳禁军号称天下精锐自是不必多言,而司马柬这一边的关中大军兵力多出三万,而且有他亲自坐镇。

除了天子司马衷之外,司马柬可以说是天下身份最尊贵的人,而且此战身体抱恙却出现在战场,足以令关中大军士气大振。双方将士浴血拼杀,转眼间时间就过去了一个时辰。看样子这场无休止的杀戮还要继续下去。

司马柬死死盯着战场,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心中甚至开始盘算,想要把留守军营的两万军队调出来,一举压上击溃出关的洛阳禁军,之后直取长安。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僵局,要知道现在双方战死的士卒绝对过万,在拼下去就都是肉疼的时候了。

“快,奔赴战场,大军正在于叛逆鏖战,我等一旦出现在战场上,便是大功一件。”征虏将军张泓骑着战马,对着身后的禁军骑兵呼喝,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从平津关奔赴战场并不是很轻松的任务,实际上已经出现了骑兵掉队的情况,因为马蹄磨损严重战马瘸了。张泓也没有办法,只能不管不顾的继续策马扬鞭,一旦此战成功,他这个赶到战场的征虏将军,鱼跃龙门将不是梦。

函谷关外的战场,处于兵力优势的司马柬不断的咳嗽,召唤过来传令兵低声吩咐,洛阳禁军虽然严阵以待,但是毕竟己方比对方多出三万士卒。

司马柬的对策很简单,将战线拉长拉长再拉长,把战阵的横截面不断拉长,稀释掉对方的阵型,发挥自己的的兵力优势。同时派出骑兵从两翼进行包抄。

如果对方的主帅不跟进的话,处于兵力优势的洛阳禁军就会被司马柬的关中大军包围,如果跟进的话,关中大军的兵力优势会更进一步的显露出来,局势仍然会朝着司马柬这边有利的方向发展。

司马柬的变阵,尤其是从中军杀出来的骑兵,瞬间让禁军的压力陡增。上军将军孙辅眉头紧皱,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跟进,虽然任何军队都是以步兵为主,可函谷关的禁军也是有骑兵的,并不全都去了平津关。

在步兵军阵陷入鏖战的时候,双方的骑兵都出动了。建武将军杜剑亲自率领五千关中骑兵杀了过来,目的当然是扰乱洛阳禁军的阵型。不论是在任何时候,骑兵都不会主动硬往结阵的步兵军阵上撞,杜剑当然也不会这么做。

但如果能将禁军的骑兵干掉,仅剩下的步兵军阵没有骑兵的保护,在关中大军面前,就是一只待宰的羊羔,到时候便可以随意处置。

战弓已经悄然在手,杜剑瞄准了对面正在镇臂高呼的校尉,扣住弓弦的食中俩指悄然松开。下一刻,飞箭呼啸,闪电般射向了对面,对面的将校反应也不慢,似乎是察觉了什么,急切间就要低头,然而,不等他把头低下,箭簇就已经从他的面门上猛然锲入,重重的摔下战马,骑兵呼啸而过将其踩得没有声息。

“哼!”杜剑收起战弓,拔出马刀直指前方,高喝道,“此战过后,本将会向秦王讨得五百万钱做封赏,决不食言。”

杜剑的这一箭霎时间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上千名骑兵纷纷挽弓放箭,密集如蝗的箭雨顿时向着对面倾泄而下,一轮箭雨过后,所有骑兵战刀在手,冲着对方冲了过去。兵器交接,发出刺耳的响声,伴随着惨叫声,让听者胆寒。

胜负的天平在逐渐朝着关中大军倾斜,就连一直观战的司马柬也感觉到了,他抱病出现不惜死伤的强攻函谷关,不就是为了现在么?

只要收拾掉了眼前的禁军,洛阳禁军的兵力就废了一半,到时候踏平函谷关,就能杀入洛阳、诛灭司马伦,到时候谁还敢动他家的江山?

可就在这个时候,东北方出现的扬尘引起了司马柬的注意,这是只有上万大军一起奔袭才会出现的景象,瞬时连不少跟随在司马柬身边的将校都脸色大变。这个时候出现的兵马如果是敌军,就自己这一边就大为不利了。

心中的祈祷并没有起到作用,出现在视线之内的确实是敌人,属于中央禁军的骑兵。

“带着殿下先走。”一名长相凶恶的大汉,还没等司马柬发话便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妙,喊道,“中军大旗留下,所有亲卫护送秦王离开。”

一旦中军大旗消失,这就是一个雪崩一般的后果,甚至全军覆没都是有可能的。

和司马柬这一边相比,洛阳禁军那边则是爆发出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身处逆境,没有比援军出现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上军将军孙辅更是让令旗发出全军进攻的命令,战鼓被敲响,一方士气大振,另外一边则士气大衰。

洛阳禁军终于等来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如果不是司马柬因为身边的宿将留下了中军大旗,光是洛阳援军出现的一幕,就能让关中大军瞬间崩盘。

实际上当征虏将军张泓率领禁军骑兵猛攻关中军镇左翼的时候,留已经引起了混乱,加上禁军军阵反扑,关中大军终于支持不住了。

整个军阵都出现了混乱,随后混乱变成了溃败,溃败变成了崩盘。洛阳禁军随后掩杀,彻底击溃了关中军的进攻,司马柬这边的将校左冲右突,尤其是杜剑转身阻拦张泓的禁军骑兵,才给关中大军争取了时间,没有被全歼。

杜剑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征虏将军张泓的追杀,一直到天黑,洛阳禁军已经追杀到了司马柬的大营之外,现在攻守易型,变成了中央禁军对司马柬的营盘展开了围攻。

得势不饶人的洛阳禁军对关中军的残兵败将一路追杀,战死将近万人的禁军像是憋了一股火气,甚至连躲在函谷关里面的东平王司马楙都欣喜若狂,略微清点一下之后,便把歼敌四万的大胜变成了关中大军损失过半,随时都会灰飞烟灭。

把战报稍微润色一下,东平王司马楙便将函谷关所有的兵力全部调出,也摆出了倾巢出动的架势,就在几天前,被司马柬围在函谷关的人就好像不是他。

“秦王殿下,我军损失将近四万,已经没有再战之力,现在不如回到潼关,以待时变,以潼关之坚固,殿下还在关中有数万大军,司马伦的禁军绝对攻不进关中。”侥幸杀回来的杜剑,看着司马柬剧烈的咳嗽心中不忍,开口劝说道。

“是个好主意,你是不是以为本王一蹶不振了?”司马柬止住了咳嗽,将咳嗽出来的血痰擦掉,抿着嘴道,“主意是好主意,但不能刚刚大败就慌不择路的往回跑,不然禁军随后追杀,我们很可能跑不了。现在固守营盘才是上策。我军大败,但是任然有五六万可战之兵,可禁军的兵力仿佛,只是固守大营稳住阵脚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等到士卒们都平静下来,在想撤军的事情。”

如果司马柬没有接到司马颖的书信,说不定这一场大败之后,便会因为失败垂头丧气,甚至被气的病情加重也说不定,可出战之前他已经心里有底。现在就算是失败了,仍然坚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只不过这个胜利不在独属于她。

司马柬本来还想趁着能经历战阵的时候,取得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但是现在看来,正是他少见的激进,不复以往的中庸,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燕王说的对,是本王太急躁了。”司马柬对着剩下的将校自责道,“如果不是这么着急,等燕王出兵配合,胜算会大得多。”

“我们誓死护送殿下回到潼关。”杜剑和一众将校下跪道,“卷入重来未可知。”

“卷土重来是肯定的,而且这个速度回非常快。”心里有底的司马柬咬着牙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平安的离开,本王的战败相信很快就会传遍三郡,除了弘农郡,其他郡可能会蠢蠢欲动,你们率领骑兵先走,骑兵防守大营本就不适合。

司马柬对着如何撤离做出一番布置,双方现在兵力相等,他想要突围绝对不是不可能的。除非司马伦再次派出援军,再者今天他固然是大败,可洛阳禁军损失也很重。现在挟大胜余威还可以对司马柬的军营进行围攻,一旦这股劲过去,最危险的时候也就过去了。

司马柬从容布置防守大营,果然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当中,洛阳禁军的进攻很是猛烈,好几次司马柬的大营都差点被冲破,但终归是稳住了局势。

随后洛阳禁军的攻势就基本停歇,已经输了一场的司马柬也不在乎,再给一场对方名义上的胜利,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直接西撤。不在激进的司马柬又恢复到了四平八稳的样子,反正独立攻克洛阳的想法已经成了泡影,剩下的就慢慢来吧。

第二天禁军这边才发现了司马柬西撤,东平王司马楙和众将商量之后,决定不追击,只是尾随司马柬的大军,做出一副把对方赶会潼关的样子,然后在潼关之外安营扎寨。

洛阳的司马伦一党翘首以盼,终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消息,并且迫不及待的昭告天下,震慑蠢蠢欲动的、不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一战就让最强大的秦王折损过半,仓皇逃命,现在还有哪个不开眼的倒霉蛋敢跳出来找死?

“此战过后,连实力最强的关中大军都灰飞烟灭,司马柬本人仓皇逃命,试问天下谁还敢和大王争锋?现在大王就算是登基称帝,相信也不会有人说出半个不字。”孙秀一脸的喜悦,“河间、范阳本就是宗室远亲,不会像司马柬这么拼命,应该是乐观其成等待封赏。所有军镇拥护,大王还有什么顾虑么?”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第一百五十七章 绿珠第一百六十五章 强人所难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题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试牛刀第四百八十一章 本王优势很大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入城内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斩首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六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一百二十章 外松内紧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第八十四章 你也有今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一百四十五章 凤颜大悦第三百四十七章 庄园经济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来援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二百八十七章 统领禁军第两百章 狼狈为奸第二百七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五十八章 同出一源的备胎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购买人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子大婚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子大婚第七百零九章 匍匐后退第一百五十九章 执法严明第三百七十六章 辞官归隐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献容第五百七十五章 全线压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妖邪是三韩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三百三十八章 试探朝臣第二百九十一章 萧关第四百零九章 狗腿子燕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测试板甲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节第一百七十六章 拐卖老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调解争端第六百二十三章 夷洲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掺沙子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训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三百八十七章 孙秀的封赏第七十七章 就抱他女儿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军第五百八十六章 用兵方略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浑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击追兵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九十七章 罗马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三百十一六章 都听本王的第六百六十四章 再次西进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时机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方心思第五百五十七章 痛击我方友军第七百一十一章 犹豫的凯撒第二百八十一章 会盟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训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濊王都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河套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二百六十八章 燕王回首掏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无悔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场上见第三百零二章 怀柔相待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师回朝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败如山倒第六百九十六章 亚历山大港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后大典第四百零六章 孙秀逼婚第三百七十九章 孙秀的谋划第三百七十六章 辞官归隐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个对手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六百三十三章 声南击西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赏诸王第一百零九章 号称五十万大军第七百零八章 日耳曼第五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四部首领南下第二十章 感谢三哥不杀之恩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九十五章 闻鸡起舞第一百七十章 河套第一战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赢了第三百一十章 人在家中坐第五十六章 楚王入洛阳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节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第一百零三章 列阵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