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心可用

“本王也不讳言,煤炭归入盐铁专营,为的就是增加应变的实力。这一点主簿应该知晓,十万大军可不是这么好养的。”司马季毫无自觉的开口道,“现阶段要抓住一切能够抓的财源,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商队方面的利润如何了?”

“一些货物的出售力度有所下跌,很多家族都对幽州的货物进行了仿制。”颜严轻声回答道,“毕竟,这些大户当中也能找到需要的人手。”

“倒是不意外!”司马季脸色不好看的嘟哝了一句,一件产品出来被仿制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好几次想要张嘴想想最终还是算了。专利法这种东西可能不太适用于古代,最为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无法生产,自始至终处于垄断的地位。

至于人家能不能买得起,这和司马季无关,买不起他也不会降价,可惜现阶段还是要应该以服务百姓为主,等到帝国百姓都接受了这种东西,离不开了,在想办法抢回来生产权也不迟。

抓住所有一切能够抓住的财源,置于行政部门的手中进行调配,这种模式当然是国企。不管土地还是商品,自然都是国家的,普通的商人和地主不管属性的人,可以作为国企的挑战者出现,司马季也不会故意去限制。

本质的原因当然也是司马季这个燕王,他骨子里也是重农抑商的藩王。他建立幽州商队的目的简单的很,就是为了敛财而已,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的目的。

重商从来就不在他的考虑当中,他不主动按死商人比起各朝都已经是进步了,幽州境内的商人至少不用一脚穿白鞋一脚穿黑鞋,把商品贴在脑袋上,不被称呼贱商,经商环境不是比大晋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好。

“等到腾出手来之后,任何一个所谓高门,都不是本王的对手,现在先让他们吃一点甜头。”司马季活动了一下脖子有些疲惫的道,“本王刚回蓟城,先歇歇,你们去办事。”

“是,殿下!”几个人躬身目送司马季离开,顺便拉走了还在混混沌沌的杜锡。

“内史请留步!”快走到王府的大门,走在杜锡身后的颜严把杜锡叫停,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才道,“内史是否觉得殿下做事太狠,而且怕代郡的豪强反弹?”

杜锡点头,静等着颜严的下文,他现在知道这个不起眼的记事,其实是被司马季一把提起来带入王府的,不然以对方的学识,连一个县的刀笔吏都无法胜任。

“内史来到幽州时间不长,很多情况还一知半解,咱们幽州本身因为靠近鲜卑,并没有多少豪强存在,除了范阳卢氏在范阳国境内。燕王继位以来一直是一言九鼎,裁判封国一切事物,对所有的豪强并不友好。只不过以前的手段会隐蔽一点,现在天下局势莫测,殿下可能不会这么慢慢磨了。”颜严不徐不疾的开口讲解道,“你我在这里等待片刻,不出半个时辰,肯定有一位将军入殿,内史敢不敢和在下打一个赌?”

说罢颜严又说了另外一件事,开口询问道,“内史对幽州的安全评价如何?”

“从各郡的禀报来看,应该属于匪患猖獗。”杜锡微微摇头,百思不得其解的道,“不应该是如此啊,蓟城秩序井然,燕王对封国强力掌控,怎么会这么多的匪患,除非……”

“除非所谓的匪患是假的!”颜严不慌不忙的接口,让坐在面前的杜锡大吃一惊,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管杜锡的惊讶,颜严便自顾自的解释道,“幽州的匪患早就被清除掉了,北方的燕山大营,就距离当初的贼寇不远。自此之后,燕王下辖的郡县匪患便消失了。剩下的匪患么,无非是一些帮着燕王掌控幽州的死士,只要燕王一声令下,他们穿上盔甲便可以作战,内史猜猜他们是干什么的?”

“这是养寇自重!”杜锡直勾勾的看着颜严,一个藩王竟然敢这么干,不怕掉脑袋么?但转瞬他就颓然,人家都这么做了,现在都避讳自己,像是害怕么?

“说得好,养寇自重,内史和殿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殿下的原话。幽平之地么,这种匪患大多数在下都一清二楚,甚至还知道他们具体的人数,除却女真之外,胡汉相加人数还有两万多。”颜严呵呵一笑道,“胆敢反抗的豪强,在这十年当中一个一个都没了,乖乖人命的还能留口汤喝,这一次殿下只不过不在偷着做而已。”

“安乐公尚且对殿下马首是瞻,内史认为会出什么问题么?”颜严伸出一根手指强调道,“至少在幽平二州,殿下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不相信的人都魂归大地。”

“这个,杜锡相信!”杜锡愣了半晌,正要再次开口相问,王府大门出现了两个身影,一个身着甲胄,一个做寻常打扮,两人急匆匆走来对着杜锡、颜严点了一下头,便直奔着内殿而去。

“李山将军的部下是女真人,这些女真人是不会被收买的,至少在整个北地,他们只认识燕王,别人开不起价钱,罗永从十岁开始便进入燕山大营,自小被燕王养大,他手下的幽州典狱吏,几乎个个都是如此。”颜严慢慢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道,“内史,今日颜严找个酒肆和你喝一杯。希望代郡的豪强能够配合一下。”

“赵国、常山国境内的所有识字的人当中,找一些聪明伶俐者,补充进入典狱吏当中,本王看至少需要三千。因为战乱父母伤亡之孤儿,全部收集入燕山大营,这一期燕山大营招一万人。”司马季拿出来一道奏疏交给罗永道,“把这份奏疏送给齐王,本王愿意收养此战当中双方将士战死的遗孤。”

“将此奏疏送达洛阳,本王要为讨伐司马伦之战当中的死难双方将士,建墓立碑,这都是我大晋的将士,其中也包括为赵王作战的禁军将士。”几乎在同时,在长安的司马颖也拿着一本奏疏让人送到洛阳。

第六十四章 内鬼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战斗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个承诺第一百零一章 见见世面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无悔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军出战第二百七十二章 骑虎难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游牧对游牧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营第三百四十章 相谈甚欢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四百章 淮南王出兵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斩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五章 凤颜大悦第三百九十一章 司马颖发难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马不停蹄第六百六十三章 粟特仆从军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气大振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恶棍第十八章 太尉杨骏第五百五十八章 义薄云天司马季第二百八十七章 统领禁军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恶棍第五十四章 从长计议第四百六十三章 力斩三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实边第二百九十一章 萧关第五百五十二章 司马颙授首第四十四章 笼络第四百五十二章 强攻虎牢关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争夺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扬州军哗变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略精髓”第四百一十五章 呆若木鸡的孙秀第五百八十七章 决战动员第三百零四章 敲诈豪强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五十八章 同出一源的备胎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执政者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实边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道的扶南第四百零八章 猪队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两个大舅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场上见第六百三十七章 修改历史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达洛阳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人干的第五百四十二章 水下有鬼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五百九十六章 入金墉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略精髓”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后大典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钱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时机第四百五十六章 宫变第五百六十章 女真下马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娘家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间破关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五百四十八章 邺城鼎沸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略精髓”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种田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零六章 愤怒的凯撒第七十五章 陷害忠良第六百六十五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三十五章 围攻邺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跪迎燕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城抓捕第三百零四章 敲诈豪强第五百零四章 暴怒的司马颙第九十九章 那可是个好地方第二百零三章 浩大工程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内动静第二百二十章 历练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第一百五十七章 绿珠第六百六十二章 燕王抡大锤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阵迎敌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战将临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释放马库斯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击定胜负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沈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反戈一击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六百五十章 无字圣旨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乡羯室第五百八十七章 决战动员第三百三十章 平调第四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纸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