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邺城鼎沸

“本王到时候要亲自送叔王上路,先关他几天。”司马季一脸的从容,举止间充满了胜利者的仁慈,怎么都是一家人,就算杀也不能太过于草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几天之内整个邺城就会让司马颙从一呼百应,变成众叛亲离,到时候再杀不迟。

因为内城还处在混乱当中,司马季没准备从陈留王的宫殿搬走,同样留下了王浚和王弥两人吃饭,对于其他晋军来说,幽州军有着最为充足的后勤保证,虽说这也因为距离幽州还不算远的原因,但能保证充足的食物,已经足够赶来的青州兵马羡慕。

当然两人对司马季荒淫无耻的认识也更上一层楼,一众侍女环绕在恻,连一根手指都懒得动,只张嘴什么都不干的燕王,真是一点都没有行军打仗的风范。难道幽州众将校就没有一点提醒的时候么?真没有,都习惯了。

“两位不要客气,都是从幽州带来的食材,这可并不多见。”司马季微微额首,他并非一定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奢淫逸,主要原因还是怕有人下毒谋害他。做亏心事多了就有这种后遗症,离开老巢还是一定要防着点。

说句不好听的,因为没管住下面的一嘟噜肉,被女刺客给刺杀了,中外历史也是不罕见的,更不要提是被毒杀。他连侍女都自备,这样能提高一点安全性。归根究底,还是自己人睡着放心,出一点额外风险完全可以承受,大不了送回幽州待产。

不管怎么说,邺城作为实际上的河北中心,此处的高门大户面对燕王一刀是躲不过去了,司马季防止阴沟翻船,小心一点并没有错。在吃饭的时候也话里话外的提醒,王弥你就大胆放心的去做,出了一切的事情本王兜着。

“其实妾心里有些担心,就怕这些夫君在邺城此举会对以后不利,到时候攻略其他地方的时候,当地士族抵抗怎么办?这一次也算是夫君兵贵神速。”王韶仪艰难的扶着有些醉意的司马季,轻声道“这样其他士族必然支持别的藩王,可能会对夫君雄霸天下造成阻碍。”

怎么也是出身太原王氏,王韶仪对遍布在大晋土地上的家族并非不了解,也知道这些高门大户联合起来,其中蕴藏的能量还是不小的。不是一个太原王氏,不是一个河东卫氏,而是林林总总遍布各地的士族。

“你在关心为夫?呵呵!”搂着娇小身体的司马季低着头带着酒气道,“一切都建立在军力之上,这些士族很麻烦,但是并非碰都不能碰。本王这次趁此机会打垮河北士族,还有如此力量的高门就只剩下关中和江东,他们还想反对的时候,机会已经过去了。就连他们潜在的后手,本王都已经提前解决了,拿什么和本王斗,晚了……”

他口中的后手自然是武力,乱世军阀怎么会害怕士族这个阶层?现在他已经生擒司马颙,整个河北谁还敢炸毛一下?这些士族求谁出面制衡他司马季?根本就不存在的。

往更大的层面来说,除却晋朝本身的武力,只剩下一些能打的势力,不过是五胡诸部。联络外族镇压本国,这事情中外方都是不少见的。毕竟外族不是本地人,最差的结果不过是谁主谁次的问题,内部的敌人往往要胜者全拿,这让掌权阶层受不了。

所以南明要和清朝联合起来,镇压这些胆敢造反的刁民,竟然不乖乖在饥荒当中饿死,尽给我大明添麻烦,清军之所以会南下,都是你们这些不甘心乖乖饿死的刁民反抗。才导致我大明打不过清军。清军是民族问题,闯贼是阶级问题。

虽说这些国之栋梁忠君爱国华夷之辨喊得震天响,但面对泥腿子造反,还是分得清轻重的,胡人做皇帝可能情感上过不去,但也比刁民强。

后世欧洲够民族国家了,恨不得都保持自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真到了国内出现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封建主恨不得跪在沙皇面前叫爸爸,帝俄欧洲压路机的名号,很大程度上是各国箪食壶浆的封建主吹出来的,三句话不离帝俄,震慑国内的泥腿子表示老子背后有人。

而现在晋朝这些士族,想要拉外援?不好意思,五胡最强的鲜卑诸部,里面的首领不是燕王的岳父就是燕王的大舅子,次强匈奴已经被一战打成了残废。奔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他甚至专门去深山老林把女真的老祖宗找出来。

现在士族想要找外援和他对抗,国内最能打的中央禁军统帅长沙王和他是联盟,何况中央禁军已经被历次政变弄的半残,地方边军最能打的还是幽州军,而塞外随便一个素有勇名的步卒,都在燕王麾下。想要联络胡人抵抗司马季?在士族没想到的时候,他就已经和胡人称兄道弟了。

“兵强马壮的鲜卑,凶狠坚毅的女真都在本王麾下,这些士族还想要对抗,那就是不知死活了!”睡衣上涌的司马季想起来一句台词,大英帝国的烟,岛国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本王一个人,这福分还小么?

日上三竿,胜利者还在深宫憨憨大睡,铜雀台附近已经声势震天,一群晋卫身着黑色斗篷站在告密箱旁边,有一名部曲将大声喊道,“邺城乃是叛贼司马颙巢穴,所有官员每一个都不干净,燕王匡扶社稷,为民请命,多年以来邺城官吏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现在正是你们讨回一个公道的时候,人人皆可告发,自然有人为你们写下状纸,机会难得,尔等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燕王位我等百姓做主,小人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马上人头涌动的百姓当中,就有借坡下驴者,晋卫双簧在蓟城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了,现在只不过换了一个城市,使用起来仍然熟练。

“小人状告河间王的门尉,因为小人父亲一句话,被鞭打身亡……”有了第一个人出面告状,整个铜雀台人声鼎沸,开启了对邺城官吏的血泪控诉。

“去抓河间王的门尉!”站在铜雀台前的部曲将冷声下令,更是让这种揭发告密到了顶点,附近街道还有百姓问询,源源不断而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萧关第二百七十八章 权力洗牌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马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三章 胡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贾氏覆灭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军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后大典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旨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个对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一百章 从者云集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五百六十八章 扶马渡河第五百二十六章 邺城大败第五百四十二章 水下有鬼第四百三十章 诸王百态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浚要投诚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达洛阳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罗珊初战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山城破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晋首富第六百三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七十六章 和平之师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人干的第五百章 人定胜天的王浚第二十四章 朝贡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争夺战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四十一章 朝堂争论第七十三章 燕王给我冲!第九十七章 罗马第五百四十七章 比饷镇抚司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战将临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六百六十二章 燕王抡大锤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马颖要响应第六百六十二章 燕王抡大锤第七百一十一章 犹豫的凯撒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居第六百三十五章 敌人和叛徒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邺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战斗第六百八十三章 游牧对游牧第六十七章 骄奢淫逸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临朝第三百六十七章 传信塞外第六百六十九章 波斯长城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临朝第二章 奴隶买卖第六百零六章 大晋第一善人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卫第一百八十五章 耗死它第三百零四章 敲诈豪强第二百八十九章 长安城外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二十九章 编纂地理志第六十三章 造反者联盟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师回朝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头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胜利第六百九十五章 以上帝的名义第一百一十七章 鲜卑语十级第七百二十三章 没人造反么?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第二百二十九章 司马伦和孙秀第三章 胡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因势利导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场上见第五百三十七章 司马乂求援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后一道功课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击定胜负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军第三百一十章 人在家中坐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子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六十八章 真香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蛮夷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购买人口第十三章 厚颜无耻之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燕联盟第六百五十七章 撒马尔罕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达高昌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进京师第一百二十八章 班师回朝?第四百九十七章 河北渐乱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斩首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编史第五百七十五章 全线压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五百八十三章 隐蔽势力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够宽容么?第一百零七章 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