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从长计议

燕王殿好几天都心情舒畅,好的心情抑郁的巧惜都纳闷,不就是弄了几个鲜卑女人,长得稍微不一样一点么?值得这么高兴?

她怎么知道司马季是因为一个小孩的名字憋不住笑,慕容廆也很给面子,他不过是开一句玩笑,结果真把自己弟弟的孩子取名慕容复了。

“等有机会给段氏鲜卑的孩子取名叫段誉,那才是有意思。”想到这司马季就憋不住笑,连带着现在看谁都顺眼,弄的慕容氏的部众觉得他这个晋朝王爷,是这么的平易近人。

司马季让平州军士和慕容氏的部众打成一片增进了解,自己也在城寨当中转悠,评估着慕容氏的方方面面,所有典章制度和晋朝无异。可以说慕容廆在这方面真的下了大工夫,在洛阳不是白待的。

“这几天看出来什么没有!”拿着热水暖手的司马季,对一边坐着的张达问道。

“慕容氏的部众,随身军械很重,他们的盔甲也是如此。养马场我也看过,虽然没有传闻当中其他部落的养马场大,但马匹各个神骏。”张达一五一十的回答道,“殿下是认为慕容氏是心腹大患么?”

“心腹大患?算不上,几个鲜卑部落合一还差不多。”司马季轻哼一声平淡的道,“我司马氏的心腹大患,在于和老百姓中间,有个阶层隔绝了接触。至于慕容氏,张达,你可知道为何当年汉朝在北匈奴远遁之后,扶持南匈奴掌控草原么?”

北匈奴远遁之后,汉朝曾经扶持过南匈奴希望重新掌控草原,抵制鲜卑西进。,汉朝不知道匈奴人一旦重新掌控草原,迟早也是心腹之患么?汉朝人当然知道,不过比起当时一点不了解的鲜卑,汉朝宁可和老对手边打边谈。

“如果好办的话,汉朝四百年就把事情办完了,还轮得到我们么?”司马季对着张达循循善诱道,“我们现在也碰到了和汉朝一样的问题,非要选择一个邻居的话,还是挑熟的好。”

汉人王朝当中,汉唐对外征战很多,唐朝对外灭国往往掠夺对方人口内迁,其实就和现在的晋朝一样,灭突厥、高句丽都曾经将对方的人口整体迁徙到内地。

对历史稍微了解就知道,唐朝周围的部落名称多的之频繁,几乎远远超过任何朝代,不像是汉朝几百年都面对一个匈奴。当你把当地的人口掠夺光了,就会有新的部落迁徙过来。中原北方是一个开阔地,不光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能西迁,外来的游牧民族也可以东迁。

脑子里有欧亚大陆地图的司马季,宁可面对鲜卑人,也不想给西亚的民族腾地方。

至于有可能成后来者的小部落,没看燕王殿下每年都在幽州贩卖人口么?至少对于东四部鲜卑来说,那些小部落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产品,用来和燕王殿下换粮食不是很好么?

每年开春之后,草原上的小部落就好似刚刚冒出头的韭菜,就等着四部鲜卑去收割呢。司马季用粮食诱惑着四部鲜卑,对草原上才露出尖尖角的小部落进行收割,每年的人血馒头简直吃的不要太开心,去打仗总归要死人,能一个不死还剪除后患这买卖多合算。

这种险恶用心,不是没人能看出来,但出乎预料的是看出来的竟然是一个小姑娘。前几天司马季和慕容廆谈事情的时候,冲进来的小姑娘,正是慕容廆的女儿。

一听说自己是燕王,立刻脸色就变了,觉得司马季是个坏人,每年慕容氏领兵出去清缴小部落,最后带回来的奴隶,小姑娘听说都是卖给燕王的。

想到这些被绑起来贩卖的奴隶,司马季在小姑娘眼中已经成了坏人。

女孩少不更事司马季可以不和对方一般见识,他要是高举道德大旗把贸易停了,第一个不满意的就是四部鲜卑,她爹鲜卑大都督慕容廆,说不定会打她的屁股。

为什么这些大人物没有任何不满,还和燕王殿下一起分享利润?不就是因为双方是一个利益链的么?小姑娘还用这种圣母心态指责自己简直莫名其妙。

“你叫什么名字!”临走之前的司马季还是很记仇的,盯着小女孩的脸蛋问道。

“我叫慕容昭然,你是坏人!”慕容昭然做着怪脸冲着司马季挑衅道。

“大都督,明年交易的时候让你女儿过来,就算是女人也应该锻炼一下。”有胆量!司马季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挥手启程,春耕慕容氏就会送马过来,秋后互市还会开启,不是用奴隶买卖指责自己么,自己偏要让这个小姑娘亲手压着奴隶过来。

千里之外的南征战场,山谷中,一阵乱石如雨。已是砸得这些晋军士兵抬不起头来,石头砸完,那些两边山坡上的土人士兵仍不下去,而是拿出了随身弓箭,朝着进攻的晋军劈头盖脸地乱射过去,连瞄都不瞄。

晋军也搭弓射箭反击,一时间箭矢如飞蝗,不过虽然打起来看着热闹,但双方的伤亡其实并不大,主要密林限制了巨石的效果。

这一次进攻是杨珧为征南大将军之后的一次试探性攻击,虽说他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过总要发起一场仗试试对手,万一是一个弱鸡,那不就不用这么费劲,直接一波骑脸解决战斗,他就可以回到洛阳了么。

所以才刚刚到达广州,战船还没有造好杨珧就命令交州军先从陆上进攻一次,如果顺利的话,就不用等待水军成军在进攻了。不过显然,这次进攻不是很顺利,双方在横山山脉当中墨迹了几天,晋军也没找到太好的机会。

“司马亮就是个废物,怪不得当初被杨骏吓得直接跑出洛阳,连辅政大臣都不敢接。”洛阳内宫当中,皇后贾南风迅速看完司马亮来的书信,心中鄙夷着。

杨珧离开洛阳之后,贾南风等了一段时间便开始联系司马亮,对方毕竟是武帝托孤的辅政大臣,可司马亮真是不愧逃跑的威名,找了诸多借口就是不出山。看来还需要从长计议。

第七百二十章 和罗马和谈第六十三章 造反者联盟第六百九十五章 以上帝的名义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河套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斗角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热闹第七百一十八掌 两个凯撒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虚假的和平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场上见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临朝第四十一章 朝堂争论第九十三章 陆机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捷?打劫。第一百五十四章 套现第二百四十章 远交近攻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开花第五百二十八章 夜观天象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象冲阵第二百零二章 连通江淮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国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圣旨是吧?第五百六十三章 团结的众将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晋有钱第二百四十五章 马韩王微操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赏诸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杀鸡儆猴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三百四十七章 庄园经济第四百六十章 齐王同意了第三十八章 一吐为快怎么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试探朝臣第一百零五章 实乃酒囊饭袋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浚要投诚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人干的第三十一章 高句丽人干的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国之君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试牛刀第六百二十四章 百年大计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间张方第二百八十章 一个警告第五百三十三章 此言当真?第一百一十七章 鲜卑语十级第二百七十八章 权力洗牌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邺城第五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六百零二章 钓鱼执法第四百六十章 齐王同意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请慎言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骑冲阵第两百章 狼狈为奸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敌人和叛徒第六百八十七章 罗马正统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达高昌第四百三十章 诸王百态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六百三十五章 敌人和叛徒第二十一章 太史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王还能再喝第六百四十八章 凉州张轨第六百八十四章 教书育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画饼充饥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够宽容么?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陆云上门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六百八十六章 祸水西引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洛阳进军第六百三十五章 敌人和叛徒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万援军第六百八十九章 慕容翰回师第四百八十六章 右侯张宾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恶棍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罗灭亡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马颖要响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韩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韩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第二百三十八章 女真营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车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加班加点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无悔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韩应对第六百七十六章 和平之师第二百七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六百三十九章 讨厌的中间商第一百二十八章 班师回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羊献容第三十章 承袭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