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封建帝国主义

“本王再问一遍,各位宗亲还有疑虑之处,都可以开口相问,本王会详细的做出解答,南征乃是大事,一旦启动就断不会回头。这次藩王混战打的如此激烈,如果对外作战却以失败告终,天下百姓如何看我司马氏?启动南征的目的,对我们宗室而言,是为了后代子嗣出生还有一块地方做封国,对百姓而言则是提高百姓的信任,如何取得信任?自然是开疆辟土最为优先。”

司马季侃侃而谈,有事情他准备一次说完,现在诸王只是被激发出来了贪心。一旦离开燕王府冷静下来,贪心冷却就会考虑路途遥远,海路可能会出事等等的原因,到时候打了退堂鼓也不是不可能。

丑话说前面比一味地打鸡血要好,司马季一番话也让在场的诸王冷静下来,开始认真的考虑南征的意义,而不是抱着抢一把的思维。

“若走海路的话,就怕沿途碰到风暴。”襄阳王司马范沉吟了一下请教道,“叔王何解?”

“进攻方向可以有两个,一个是顺着宁州大江南下,一泻千里占领当地,就如同荆襄的安危对建康激起重要一样,两者的效果差不多。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从建康入海,沿着海岸一路摸到地方,两相结合此事必成。”司马季对着地图比划着道,“海路上面其实不用太过于担心,见机不对直接上岸就是了,沿途都是我大晋的州郡,怕什么?”

说实话司马季规划的征服中南半岛,或者说直接不断南进的政策,是无法和后世的大航海相提并论的,难度是完全不同,顶多可以和迪亚士航海路线比一比。迪亚士航海路线就是沿着非洲海岸线饶了一圈,这是最为安全的办法,优点是一旦出事随时上岸躲避。

而哥伦布以及麦哲伦的航海路线,那真是属于开天辟地的创举,是欧洲人没有走过的路线,北大西洋并不是太平洋,北大西洋的海况远远比其他大洋恶劣的多。所以从起步阶段,欧洲的难度就比中国高很多,一旦欧洲人证明自己能够横跨大西洋,几乎就可以说明,欧洲人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中国之上。

而明朝的下西洋,其实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老航线,这条航线已经被已经被阿拉伯人和印度人走了好几百年,两者的难度是不一样的,郑和下西洋的危险不在于海洋。

司马季不过是想要吞了东南亚,又没闲得要跨越太平洋,所以只要在季风合适的季节出动,根本不会出现西方大航海时代早期的那种困境。

至于以后移民是不是适应当地的气候,那就不管燕王的事了,总要为国牺牲么。水土不服是正常的,只要大多数本土百姓不断生孩子,迟早能吞了当地。

襄阳王司马范的问题,也让司马季暗叹,可能中国人确实不愿意把命寄托在海上。

“就是不知道,朝中大臣是不是同意?”齐王司马超有些担心的道,“现在国内尚且不太平,如若剿灭了张昌这支叛逆,立刻就开启南征,他们应该是不同意的。”

“谁说现在就开始了,本王也觉得需要两三年的准备安定国内。等到到时候初步安定了,到时候开启南征,他们有什么资格反对?分封是我司马氏的事情,士族有什么资格反对?他们有资格和我们宗室讨价还价?”司马季指着这些在座的藩王道,“天下是我们家的,士族强大就是在夺我们家的权利,他们越强大,交给我们家的税就越少,这个天下都不够咱们分,没有一点分给他们的地方。”

“燕王说的是,我们宗室同意了,士族凭什么反对?”梁王司马喜一开口,一众藩王纷纷附和,现在听司马季一说,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这么多士族高门都和他们平起平坐,可不就是在分大晋帝国的权利么?例子就在上首坐着,要不是司马季在幽州一言九鼎,没有士族高门和燕王分账,燕王能以一州之地就对抗明面上强得多的司马颖和司马颙么。

司马季就可以在幽州把所有的钱粮都用在打仗上面,后面两个藩王就不能这么做,他们要顾及治下的士族高门。不得不说司马季用这场内战证明了许多事,他赢了,而且是在地盘和人口都比敌人弱小很多的情况下赢得,没有比战争结果更好的证明方式。

对着宗室诸王初步洗脑成功的司马季,乐呵呵的把他们送出府,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消失,暗道,“这应该是在周朝之后的第二轮分封了。”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这要分什么情况,对于新占领的地方分封制并非不可接受。要知道周朝击败商朝之后,广大的土地是周天子无暇顾及到的,商朝遗民尚在,完全有实力东山再起,分封压制商人没什么不对。

现在他也要分封,目的同样是打着多占土地的目的,反正长城之内的郡县是不能在搞分封制了,从周天子分封天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已经证明了分封制在中原不再合适。不过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晋朝完全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开启第二轮,现在的领土不动。把以后的封王者弄到东南亚去,本土人多地少就往外迁徙,江南满了就中南半岛,中南半岛满了还有东南亚群岛。

“本王有种和汉武、高宗、乾隆肩并肩的感觉。”司马季一想到美好的前景,甚至有些志得意满,至于以后司马氏诸王会不会起兵造反,说实话并非他看不起中南半岛的势力,他对当地割据的担忧,远远超过对方横扫天下。

“燕王,刚刚看见齐王等人离开,末将见他们很是高兴啊。”曹乾从府外进来,见到司马季也在孤芳自赏,不由得好奇道。

“他们当然会高兴了!”司马季意有所指的笑道,柏林会议上的帝国主义列强,拿着瓜分完非洲的地图也很高兴,封邦建国、帝国主义,换他他也高兴。简称,封建帝国主义。

第七章 竹书纪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个承诺第一百四十四章 占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南国都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城抓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两个大舅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宁州军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钱家第七十三章 燕王给我冲!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六百一十一章 招贤令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晋太宰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宝第三百十一六章 都听本王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编史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头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莽之首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晋律第一百四十八章 女王柳叶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灭真腊第五百六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转进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横山第三百八十二章 团结的宗室第四百五十三章 扬州军哗变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手套勿吉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战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师出高徒第一百一十七章 鲜卑语十级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河套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用矛盾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外来的和尚第五百五十五章 刘渊的末日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舰队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六百六十五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对手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祸水西引第一百九十六章 国内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扶南国第一百六十章 画上的幽州第九十五章 闻鸡起舞第二十三章 负荆请罪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个对手第四十一章 朝堂争论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马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晋律第三百八十三章 贾氏覆灭第一百六十一章 熟悉的味道第八十九章 流放第四百二十一章 司马颙也怕背刺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浑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军第五百三十章 范阳王参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阳公刘秋第三章 胡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司马颖发难第五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五百一十一章 说客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爱好者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诏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弹劾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韩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罗珊初战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乐公刘恂第五百四十七章 比饷镇抚司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诏第四百八十四章 谁是储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河套野战第六百三十一章 众望所归第二百三十五章 远交近攻第二十九章 割发代首第一百零四章 抵达广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神棍司马季第五百六十章 女真下马第八十二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脉第四百零六章 孙秀逼婚第七百一十二章 亚历山大攻防第三百六十七章 传信塞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横山第六百三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七百一十二章 亚历山大攻防第二百零五章 生财有道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战大结局 寿终正寝第五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城抓捕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对手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