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掌 金蝉脱壳

“算你有良心,还记得一介妇人。”羊献容的面色转忧为喜,虽然司马季的解释不多,但已经足够令她感到高兴,轻声问候道,“燕王看起来心情不错,不知道为何高兴。”

“真腊前线有奏疏前来,真腊国灭,数十万真腊人被斩尽杀绝。”司马季正襟危坐,满是洋洋得意,似乎把这件事当成了了不得的功绩。

“尸山血海,燕王竟然感到高兴?妾是不懂你们这些男人的想法的,这样一来我方将士不是也损耗很大。”羊献容凤目流转,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打死了敌人平外患,打死了士卒平内乱。户籍人口会越来越多,这样杀了敌人又消耗了人口,两全其美不是很好么?”司马季眼皮一翻说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道,“本王这么做自然有本王的道理,天下不太平了,百姓就会造反。可太太平了,百姓又容易胡思乱想,现在朝廷需要百姓牺牲,百姓就应该做出牺牲。”

“真腊百姓只不过是南征碰见部族当中的一个,当起到表率作用,如果这些降而复叛,今日击败明日再叛,今年击败明年再叛,本王可没有这么说时间和一个小小的敌人消耗下去,不然光是真腊就要用十年时间,本王老死都看不见南征的决定性进展。”司马季飒然长叹道,“绝户令是本王下的,就这么办了。”

这非常符合古代的真实情况,反正我大晋人口多,任何一个大晋的敌人要觉得自己也行,大可以举起屠刀把晋人也斩尽杀绝,反正从后世的基因检测当中,从来没人做到过,顶多算是让华夏受了一点轻伤,所以这么稳固的基础在,司马季还会担心遭到报应?

他觉得目前的大晋版图之内,各种部族已经够多,足够表明一些所谓的多样性。至于境外的部族,我大晋已经不需要他们了,除非环境造成阻碍,但只要人力能够改变的事情,根本不要客气,哪怕是二换一,打出来一比一的交换比,晋人还因为不适合当地环境多死一个,司马季都毫不犹豫的去做。

人口在国家眼中只能算是一个消耗品,斯大林就曾经说过,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只是一个统计数字。

“你觉得好就好,不过妾记得,你改税的时候说过人口的好处,所以现在才有些疑惑。”羊献容被司马季的阴狠吓了一跳,赶忙赔笑道,“现在听着这么一说,一下就明白了。”

“听话是百姓,不听话的是刁民,疆域之内的是晋人,外面就是蛮人。本王已经足够宽容了,至少境内的部族本王从来没有多说一句,匈奴人只不过是站在了本王的敌对位置,被杀鸡儆猴了。”司马季说完这直接打住,转而抚慰道,“这些事中宫就不要过问了,有本王在,任何对朝廷有威胁的势力,都不会成为问题。这件事本王没错,那些部族和我们的差别已经有些明显了,比长城之外的胡人和我们的差别都要大,不能留下,不然以后会出问题。”

司马季一想到南北矛盾,就打定主意必须要下狠手收拾掉东南亚的民族,长相上的差别实在是太明显了,说实话后世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基因差别并不大,南方人百分之七十二,北方人百分之七十五,没错,北方人的基因单一性更高一些。

北方处在胡人统治下四次,南方只有两次,基因检测却出现了历史相反的结论。这多简单啊,炎黄部落就是北方民族,只不过没北到放牧的地方。放牧的胡人数量终究稀少,对中原王朝的人口冲击有限。

而南方的土著人口因为气候原因,自然比长城以外的胡人多出很多,正常的文化同化自然就会出现这种结果。司马季不能因为自己出现,反而比历史更差。痛下杀手就丝毫不意外了。

后世的中国同质化都已经算是巨型国家当中的第一,网上地图炮都开的震天响。这要是差别在更大一点,那还了得了?那不从肤色到长相,身高文化都要拉出来说一遍。

没有中国人的黄种人,就是和黑人一样的存在,所以根本不需要黄种人的概念,只需要中国人,在晋朝来说,只要晋人就足够了,反正人口膨胀的这么快,完全不缺人。

些许的融合可以接受,大晋要是有两亿人,他绝对不在乎融合融合,现在对整个东南亚的人口估算,融合是绝对不行的。

“其实召燕王入宫,妾并不是听这件事!”羊献容站起来走到司马季耳边轻声道,“妾好像又有了,这个月的天葵还没到。”

司马季微微额首,想了一下道,“这样看来本王应该离开京师了,还是老样子,延迟一个月再说,让戴方和魏山做这件事,中宫产子的时候,本王最好不在京师。”

“你每次都这样,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回蓟城,妾只有一个人,自然比不上蓟城燕王府的数千娇妻美妾。”羊献容的话语当中露出一丝不满。

“兹事体大啊,你是帝国皇后,还是小心一点好,正好本王也应该去一次草原了,在去一趟西域对小国予以震慑,彰显我大晋的天威,这样走一圈的话,时间也就差不多了。京师各处,国内的要地都有所布置,绝对不会出问题。”

听了羊献容的话,司马季第一个反应就是跑路,丝毫不拖泥带水,完全是拔什么无情的典范,这也让羊献容十分不愿意,明明都执掌天下了,竟然还一副偷鸡摸狗的样子,一点都不男人,好在她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只能答应下来。

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再过几年的话,司马季的年龄还能不能承受远行都没准。如果一辈子在晋朝内,震慑百姓,不是和胡人玩泥巴,就是和夷人土人玩泥巴。这么一想也确实是很悲哀的事情,有同等级的对手才有意思。

“来人,让夫人把本王的圣火令准备好。”司马季回到王府之后让人回蓟城禀报,自己则想着怎么在北方草原玩一出金蝉脱壳。敌人不同了,这件事需要细细思量,我大晋礼仪之邦,直接上门抢劫并不合适,需要一些计策。

第七十二章 欢呼雀跃第四百二十六章 秦王要浪一波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口置换第四百九十六章 挡我者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王撤军第六百六十三章 粟特仆从军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韩灭亡第六百八十七章 罗马正统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卫第三百一十二章 测试板甲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邺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比饷镇抚司第六百九十八章 四帝决议第三百二十章 以待时变第三百六十三章 废太子第五十六章 楚王入洛阳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战第一百零七章 便宜行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试探朝臣第四百五十二章 强攻虎牢关第九十四章 饼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最后一道保险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个承诺第五百五十七章 痛击我方友军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造扶南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临朝第三百九十章 地图开疆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卫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证第九十三章 陆机第一百六十章 画上的幽州第一百零九章 号称五十万大军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移民实边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乐公刘恂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河套第九十三章 陆机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证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第三百五十五章 缅甸人的祖先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三百四十章 相谈甚欢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二百二十三章 龙虎山外援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退为进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蛮夷也第二百八十章 一个警告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燕联盟第二十六章 贩马不如贩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联姻第五百七十二章 分兵北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战斗第九十七章 罗马第一百零六章 准备就绪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阳公刘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请慎言第三百零六章 高架饮水桥第四十四章 笼络第五百五十二章 司马颙授首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韩来背锅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掺沙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呆若木鸡的孙秀第八十六章 齐聚洛阳第六百六十三章 粟特仆从军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口置换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合作者第八十二章 尘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封建帝国主义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战到底第四百六十八章 八王并立第五十九章 三王齐汇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晋首富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十六章 崇文观激辩第五百七十五章 全线压上第九十章 我反对第三百九十八章 草原之谋第六百三十二章 双喜临门第四百零五章 你还要上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争夺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罗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濊王都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两个大舅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歪门邪道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联军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势再起第三十五章 拳头产品第六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人都学司马懿第六百三十三章 声南击西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