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灭骠国

“以本王看,你是没有复制你伯父慕容吐谷浑事迹的,段氏鲜卑也不会让你这么做,可能你的叔父慕容运会护着你,不过说实话,这只有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本王对慕容氏虽然只是一知半解,但涉及王位继承,整个鲜卑饿不止一次出现过混乱,拓跋氏、宇文氏都出现过。”司马季坐在慕容翰的面前,老神在在道,“福之祸所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继承人方面,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你的存在很尴尬。”

这玩意要么像是我大明一样规定的非常死,有一整套的流程让文官利用。要么就像是我大清那样,根本不管什么嫡长子,谁强谁上台。要是非嫡长子却有大功绩,而被猜忌的情况下,那就只能看看能不能复制唐太宗的事迹了。

不过这玩意后遗症巨大,司马季某种程度上也是被我大唐的历史吓住了,不敢在对我大晋本就不算牢靠的天命挥锄头。李世民干掉了兄弟逼迫父亲退位,后面的唐朝皇帝全部有样学样,武则天过了一把女皇的瘾,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个个都想要做女皇,连绵不断的内部政变,弄的唐军对外战争也大打折扣。

我大唐要是内部稳定,未尝不能压住大汉一头,毕竟有句话叫中国的大汉,世界的大唐,可唐朝最终也像是晋朝一样,被连绵不断的内部政变弄的国势转衰。从晋朝和唐朝的轨迹来看就明白,唐朝似乎国祚三百年的晋朝,晋朝出现的问题是一次性全部出现,直接国家崩盘,唐朝是让晋朝的问题在三百年时间当中一个一个出现,问题是一样不少的,只不过没一起来。

“燕王真是把翰的处境说的很明白!”慕容翰叹了一口气,随着慕容皝的年龄渐长,他的处境已经越来越艰难,他是长子但不是嫡子。慕容氏上一辈当中,类似的事情已经在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身上发生过了。

如同司马季所说,现在的草原已经稳定不少,而慕容氏受到大晋的影响更大。自己肯定是争不过慕容皝的,这个弟弟才是嫡子,他只是庶长子。在慕容氏的处境越发艰难,说不定以后就会大难临头,是要思考退路才是,这样大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也只有大晋有这个能力庇护他。

“慕容翰愿意为燕王效力,从此以后慕容氏的事情已经和我无关了。”面对以后只会越来越艰难的处境,慕容翰叹了一口气下跪道,“翰以生命起誓,子孙后代生生世世侍奉大晋。”

“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司马季开口抚慰,不过这话他也就随便听听,他连晋人都不相信,怎么会相信一个胡人?不过慕容翰是不是忠诚都没用,他做不了安禄山。

现在的晋军可和历代王朝都不同,司马季为了把识字的人口拉入军队,可是什么招数都往上用,尤其是在自己的大本营幽州,军中士卒识字率是百分之百。学安禄山忽悠一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莽汉,那肯定死的很惨。

军中将校也有密折奏疏的权利,事实上从宋代之后,想要改朝换代就真只有农民起义这一个道路了,外戚、宗室、藩镇、权臣统统被压下去。明朝如此多的宗室,除了开国掌兵权的那批皇子有个朱棣,以后也只有宁王算是不知死活的头铁敢造反。

至于清朝,连一般的农民起义都撼动不了,白莲教的规模已经等同于其他王朝末年的乱军规模,太平天国连同捻军、回民、土客械斗等等的一起上,乱军遍布十几个省都被翻盘,这还是皇帝并非汉人的情况下,如果清朝皇室要是汉人,弥补了最大的弱点,稳定程度还能更进一步,幸亏他们不是。

所以在司马季眼中,他已经把中央集权送到了法家为代表的学生手中,有开科取士保证文官更迭,军中灌输忠君爱国思想。晋朝已经转向了宋朝之后的中国社会,只是道德层面天下无敌的儒家,变成了认为人性本恶,带有一丝穷兵黩武的法家。

这种情况下别说慕容翰,以后的宗室诸王想要对军队染指都是不可能的。整个晋军的风气就是忠君爱国,等到司马季死了,这股风气估计已经成型了。

那个时候想要推翻晋朝,只有指望民主了,司马季认为最实在的民主,就是战场相见,百姓知道自己将要付出的代价仍然敢站出来,豁出性命去奋战这就是民主。想要投票体现民主,这种例子也不是不存在,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时候,有革命传统的法国,就在法国本土来了一次公投。

那次公投法国政府已经将公投的后果宣布出来,一旦法国人支持不让阿尔及利亚独立,那么公投之后,法国政府就会立刻进行全国征兵,征发法国人入伍,坚决镇压阿尔及利亚,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在知道要面对被征召参战的后果之下,法国人最终公投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这就很民主,解放战争就是最为体现民主的时候,谁更受到支持一目了然。

“唐强、周荣,你们是燕山大营第三期的佼佼者,龙雀营和晋卫重骑,就交给你们训练,春天来到的时候,一定要如指臂使。”司马季把新的龙雀营和晋卫重骑统领叫过来,很是郑重的吩咐道,其中龙雀营已经扩充到一万,两支兵马可后世欧洲的铁罐头还不能相比,但这个年代能够灭掉如此防护的进攻手段也不存在。

用后世一场战役对比,阿金库尔战役持续了数个小时,面对英格兰长弓手,攻击法军千人规模上马骑士的冲击过程中,板甲骑士居然冲到英军阵地前时还没死一人。

所以司马季认为,自己除非是路痴掉进沙漠出不来,只有找不到吃的饿死才可能战败。打赢的胜仗多寡,完全取决于他到底能跑多远。

而且从前几年的内战当中来看,既然两支兵马在十成力的内战都表现的如此出色,这个年代就应该是无敌的,司马季虽说并不认为中国在农业时代远远领先世界,但能和中国相提并论的也没几个,都是第一档的存在。两支兵马能经过内战的考验,干罗马波斯也不在话下。

“王府现在开销很大,夫君怎么一次就要三万缎丝绸啊。不是白白便宜那些胡人了么。”王韶仪嘟着嘴来找司马季发难,好不容易等到唐强、周荣两人离开才出现抱怨着。

“啊,总要封赏一下么,王府又不是没有,本王的家底自己还是知道的,这不是外面,就不要做吝啬之态了。”司马季一见到王韶仪这样心中也是一叹,太原王氏是士族高门,怎么教出来这么一个大家闺秀?虽说王浚少时不受待见,可也不应该啊。

“北疆稳定不比这些身外之物重要!?记着,能够用双手造出来的东西都不太珍贵,我们造不出来的东西,那才珍贵,比如黄金。”

司马季像是哄小孩一样哄着王韶仪,他一定要带着丝绸上路,毕竟燕王是一个爱好和平之人,也不是去刻意散布杀戮。贸易战,重要的是贸易,不是战。

不过话是这么说,他已经准备出了西域就把带着丝绸的事情泄露出去,看看有没有贪心的混蛋主动跳出来,让他堂而皇之的把侵略战争变成自卫反击战。

在这边司马季名为北上会盟,实际施展金蝉脱壳的准备工作时候,南征的消息也在通过陆路海路不断传来,当然同时传来的还有,很多被洗劫的财富,比如在晋朝本就很著名的大珊瑚树,这东西在石崇手上一战成名,司马季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哪里珍贵了,府库当中存着一堆都落灰了。

宁州晋军和众多夷帅顺江而下,自然是要将中南半岛收回,确实是收回,当地部族都是从大晋境内逃跑的部族,他们的地方自然也是我大晋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奏疏当中所说的是所谓的骠国,骠国地势险要,且有万人士卒防守,但宁州兵马的围攻之下,半月的时间还是攻占了骠国大部分的城寨。此后宁州兵马和诸多夷帅继续深入,越过险峻的山岭,进入骠国王都,平定了这个不知道多少年前南下的部族,活捉骠国王及王子公主。此役之后,南征大军威名更盛,宁州兵马的进展也算是为这一路的进展起了一个好头。

不过司马季觉得,如此多的夷帅和将领,攻打一个骠国至于如此的兴师动众吹嘘么?但一想这又似乎是自己受益的,他可是明言一定要尽量体现我大晋的胜利姿态,小胜仗都要吹成大胜仗,这样看起来也不过分。

给国内百姓一个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的印象,怎么看也不是一件坏事,这样一想司马季就舒服多了。继续做自己声南击西的准备工作。

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三百三十四章 调离第二百三十七章 传旨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战第六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脸第九十八章 来人,上五石散第二百九十章 秦燕之好第三百零六章 高架饮水桥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娘家人第三百四十章 相谈甚欢第七百二十二章 亚历山大和约第二百一十章 劝酒第四百八十四章 谁是储君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下皆反第一百九十五章 列阵攻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四百五十一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一百零一章 见见世面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请慎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第八十一章 发难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二十三章 龙虎山外援第七百一十六章 顾客是上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夕阳无限好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联军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心可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宫变第六百八十八章 本王要出全力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弹劾第五百七十六章 燕贼势大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备而来第六百零七章 四藩第十三章 厚颜无耻之人第六十章 又来一个第一百九十四章 城中内乱第六百七十四章 战而胜之第二百九十七章 围攻梁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游牧对游牧第一百五十四章 套现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胜利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王要求进贡第五百八十九章 内忧外患第四百八十六章 右侯张宾第三百三十七章 众矢之的第三百三十章 平调第二百四十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本王不够宽容么?第七十六章 放屁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一百零七章 便宜行事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三百七十五章 弹冠相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伦篡位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边有奸佞第七百零八章 日耳曼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入城内第一百八十九章 说客第三百一十三章 摆事大哥第一百九十八章 俘虏的用处第十一章 帝都洛阳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埃及记第一百九十五章 列阵攻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乐公刘恂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王要求进贡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六百七十六章 和平之师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居第三十章 承袭燕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说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扶马渡河第六百五十三章 神棍司马季第六百五十章 无字圣旨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赏诸王第七百二十章 和罗马和谈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动向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第三百五十八章 燕王没有底线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团第四百零三章 石崇末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龙虎山外援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军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颖的愤怒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韩第六百九十三章 硬撼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种田第八十八章 还不够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扶马渡河第六百三十一章 众望所归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才是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