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乌孙王

严格意义上来说,司马季现在所在的西域就已经是波斯语系民族的聚集区,这当然和现在的萨珊波斯没什么关系。波斯族群之所以能扩散到这么远,和春秋时代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有大大的关系,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人们印象当中的那个古波斯。

阿契美尼德王朝作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大帝国登场,影响力远远比那个东征的马其顿国王要大,阿契美尼德王朝在自己的时代,可以说是孤独的站在顶端。有点古埃及在自己的时代看其他文明的感觉。

现今的西域众多波斯族群,和从西域到东欧广大地域当中游牧的农耕的波斯族群,都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留下的遗产,萨珊波斯当然也很强大,却没有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览众山小的地位。

名义上西域从汉宣帝设立都护府的时候,就已经归属于中原王朝,不过这里的人文习惯,还是更近乎于波斯帝国。不过没关系,司马季并不担心波斯帝国自古以来,哪有这么多自古以来,谁有能力它就是谁的。

据他所知后世的历史,这些现在和波斯人相差还不远的部族,以后都会突厥化。再往后这片地域的部族还有一部分蒙古化,未来都是可以调整的。

光是农耕和游牧的习惯问题,已经足够被利用到了,不要看他们本身的关系比晋人和胡人关系近,那都是假象。

“比想象当中的路程还要近一些,你们做的很好,先休息一下,本王在高昌还有事情做!”司马季摆手,大体能明白个形势就行了,现在的波斯帝国自然也有皇帝,后来的历史评价当然也算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他任内,一定程度上兼并了河中周围的游牧民族,将边界推到了西域长史府很近的位置。

但此时的波斯皇帝肯定是这个能力的,他才刚刚出生一年,就算是天纵奇才也要有一个十年成长,想要成长成参天大树,同样离不开自一颗小树苗的时候就勤加照顾。

此时的他自然肯定不是司马季的对手,换做另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可能会有所遗憾,司马季就没这个臭毛病,就算对面是赵构秦桧组合,燕王都不觉得能够显示出来自己万中无一的能力,对手最好是戈地图契丹人这种黄金组合,这样才能显示出来自己英明神武。

严格来说沙普尔二世从出生就已经是波斯帝国皇帝,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做了七十年黄帝。不过对方现在才一岁,波斯帝国的情况还用想么。

天子无法理政,权利肯定在母亲或者妻子的手中,加上一群大贵族。这种模式司马季都不用回忆,这不就是前几年的大晋帝国么,燕王对付这种国家都不是第一次了,八王之乱他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可能波斯皇帝不如中原王朝的天子这么有天命所归的意义,但是这样的国家要说弱可能不会很弱,强也肯定不会强到哪去。

对波斯帝国有个大概的了解,司马季就将其抛诸脑后,先做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比如安抚西域的小国,大部分的西域小国,充其量就算是城邦。弱小的司马季都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打一下都觉得丢人。就拿汉书当中的蒲类国来说,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里,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胜兵七百九十九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三百八十七里。

一座城,三百户人、总人口两千,男的都算士兵,一共八百,类似蒲类国的国家比比皆是,司马季带着没号称的十二万大军,就是过来找这些国家麻烦的?连石勒的家乡武乡羯室都比这些国家强,碰到这种对手一个时辰解决不了问题,司马季就斩了先锋。

连乌孙都是在西域称王称霸的存在,就是那个和汉朝夹击匈奴,和亲的那个国家。和不和亲这种事司马季并不在意,和亲并不耽误汉朝的名声,再者这事要看大形势,当初汉朝和匈奴对抗的时候,不是汉朝自己在和亲,往往汉朝和亲和匈奴和亲同时进行,乌孙那时候的左右夫人,长时期都是一个汉人一个匈奴人。匈奴比乌孙强得多都和亲,汉朝要撬墙角学匈奴,也属于正常操作。

而现在的乌孙早已经衰弱,司马炎还活着的时候,王子都在洛阳做侍读,司马季也没客气,直接让周纪命人去传旨准备在高昌和对方演一出戏,至于那些比城邦大不了多少的西夜、子合,连圣旨都省了,派人去通知一下就行了。

“谁敢不来,听说二百年前这些西域小国都怕匈奴人,慕容翰,谁敢不服你就给我灭了他们!”司马季很随意的吩咐道,口气那叫一个嫌弃。国家太小了连练兵的作用都起不到,天气挺热的,还是劳烦鲜卑人走一趟吧。

这边司马季准备效仿一下在草原的操作,其实也试试晋朝在西域有没有权威,如果都来了就说明有权威,要是没人理他,说明应该整顿一下西域了。

不知道周纪在西域特别得民心,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接到了西域长史府的通知之后,很多小国的使者便出发朝着高昌而来,其中也包括现在乌孙的国王丘禄。

静等着展现自己受到万民拥戴的司马季,听闻丘禄来到高昌,心里面略有惊讶,马上便找见了当代的乌孙王,狐疑的问道,“不知道乌孙王可曾去过洛阳?”

“小王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在洛阳做侍读,受到过武帝的赏识。”丘禄闻言赶紧开口道,“因为父王身体不佳,加上武帝殡天,小王才离开洛阳回国。”

司马季暗叹真的是你,他那时候还在自己的封国打转,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没见过当事人,没想到今日竟然见到了。对方离开洛阳自己多年倒是没把语言忘了,还能和自己对话,便开口道,“乌孙王亲自而来,本王很欣慰,乌孙早在前汉时期便已经是一家人,今日同样是大晋的盟邦。”

丘禄有些尴尬的附和着,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听到了鲜卑的兵马跟着来了,檀石槐还在的时候,鲜卑可是把乌孙折腾的够呛。现在一听到是鲜卑兵马做先锋,他敢不过来,真怕鲜卑人学自己的祖先。

第四把一十八章 燕王令五丁抽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骑兵北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战告捷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斩首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乡羯室第三十七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时机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内动静第五百三十章 范阳王参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议罪银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晋律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莽之首第二百一十三张 幽州大建第八十四章 你也有今天?第六百章 年号还是元康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掺沙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王总吃亏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师出高徒第六百三十三章 声南击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手套勿吉第二章 奴隶买卖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一百零三章 列阵欢迎第二十三章 负荆请罪第八十二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四部首领南下第六十六章 上奏天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司马颙的决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斩首第八十一章 发难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薅羊毛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灭真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内忧外患第二百七十章 进军东濊大结局 寿终正寝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九十一章 举荐燕王挂帅第四十四章 笼络第十四章 永安里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时机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三百一十三章 摆事大哥第五百零四章 暴怒的司马颙第一百零五章 实乃酒囊饭袋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后大典第五百三十五章 围攻邺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话不投机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驾马车第一百五十九章 执法严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开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晋首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亚历山大港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九十章 地图开疆第二百四十四章 列阵迎敌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临朝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掺沙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横扫三郡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间靠岸第十三章 厚颜无耻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都想一战定天下第八十三章 隐藏的猪队友第二百七十章 进军东濊第六十三章 造反者联盟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亚历山大图书馆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军第五百六十五章 你们为何而战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第六百三十三章 声南击西第六百六十四章 再次西进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三十八章 女真营第一百九十章 凛冬将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乌孙王第七百二十二章 亚历山大和约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浚要投诚第二百零八章 国际毒枭第三百零四章 敲诈豪强第三百三十八章 试探朝臣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马第三百二十八章 汉中立威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第七十三章 燕王给我冲!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腹之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以上帝的名义第四百八十八章 幽州武卫第六百九十九章 释放马库斯第二百四十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九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第二百四十一章 渡过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