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匡扶波室

这些投降的波斯军队,其实让司马季觉得有些麻烦,燕王可没有学旭烈兀,准备在这里建立一个伊尔汗国,而且所有少数派进入有主体民族的地方,都会被同化。这可不仅仅是中原有这个能力,旭烈兀为代表的蒙古人最终也被同化了。

其他文明和中原最大的不同就是宗教氛围,要是在这里扎根的话,司马季并不认为晋人有足够的文化就会能够幸免,他肯定没有灭了波斯的打算,打完仗达成目的就会回到晋朝,问题来了,这些吧波斯降军到时候怎么办?

按照常理来说,这些波斯军队已经投降过一次,以后肯定不会被波斯信任。这样就有可能会起冲突,现在的波斯皇帝还没断奶,整个国家由后族摄政。要是波斯崩了,岂不是白白便宜罗马人,改变了两大帝国对峙的平衡?

怎么说司马季也是大晋帝国的实际掌控者,虽然东抄抄西抄抄,不分中外有用就行。但这几年下来,自然也能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问题。后族掌权要是在加上内乱,波斯在面对罗马的时候处境可能就堪忧了。

罗马帝国现在也没强到那里去,但有一点和波斯还是不同的,波斯帝国是皇帝还没断奶无法执政,罗马帝国可是有四个执政者的,虽然内斗分散了一部分精力。可在这种大事上想要放过,除非四个执政者同时脑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是司马季的记忆没有错,四帝共治的老大戴克里先可还没有死,戴克里先活着的情况下,他还是具有重新整合罗马帝国的能力,要是进攻波斯的话,波斯的处境堪忧。

司马季可不想把波斯祸害的面对罗马没有抵抗之力,所以该抢劫抢劫这点没错,但不能破坏波斯和罗马的平衡,西亚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的老大捉对厮杀这样很好,我区区小晋,没有多大的野心,就喜欢欺负欺负文明等级不够的土著,还乐在其中。

“本王杀你们的人,也可以在另外一个角度给你们一些好处,也算是挖掘内部潜力。谁让本王从来都这么公平呢?”司马季打定主意,准备对着这些放下武器的波斯士卒开启洗脑模式,直接对身边的亲卫吩咐道,“叫所有译者过来,本王要他们把本王的想法,透漏给所有波斯降军。”

这是司马季头一次在文化环境迥异的地方,开始尝试展现精准的刀工。虽然这里的人文环境和晋朝完全不一样,但有很多地方还是有类似的地方。后族掌权,皇帝不能理政。这不就是前些年的我大晋么。

他都亲身经历过八王之乱,可太知道执政的后族最害怕的是什么了。地方做大对中枢听调不听宣,只要有一点八王之乱的苗头,足够波斯帝都的那些大贵族紧张。

司马季是晋人,肯定不可能猜到波斯人想什么,但有一点是能够突破这种文化界限的,那就是他这个燕王和波斯帝都的贵族老爷都是统治阶级。他只要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就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化解掉心中的仇恨。

用了一天时间,司马季就从俘虏口中补全了最近二十年波斯国内的动静,霍尔米兹德二世的时候,帝国的局势开始动荡不安。霍尔米兹德二世想采取措施镇压暴乱,然而却没有取得很好地效果,最后被阿拉伯人杀害。

霍尔米兹德二世被杀以后,原本处于王朝统治下的阿拉伯人开始四处作乱;同时,连本土的波斯人也开始发动叛乱,其中波斯贵族还杀害了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长子,又导致他的次子失明,并把他的三子给囚禁了起来。

现在还没断奶的皇帝,则是霍尔米兹德二世唯一的后嗣。波斯帝国境内也确实是还有零星的战乱,呼罗珊地区作为波斯传统的兵源地,倒是没有直接出现反叛的大军,但也确实有了割据的态势,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呼罗珊的贵族擅自收留粟特王的兵马,在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一个地方贵族竟然敢收留他国王族,竟然不上报给你们国家的皇帝。这种引火烧身之举,丝毫不令我们同情,只是可惜了你们这些国家的守护者,这是我们大晋和波斯之间的一场误会。罪恶不在于你们,你们保家卫国十分正常,自然也和波斯皇室无关,都是这些呼罗珊的贵族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招致了今天的大战。”

司马季带着一众将校正好路过一处降兵的俘虏营,驻足片刻便离去,听了会儿只是坚定了匡扶波室的心,身边的唐强周荣两人犹豫片刻道,:“燕王,此事可行么?”

“目前在平原帝都的波斯贵族,你们可以把他们当做波斯的燕王,放心吧,只要别太过分,不会激起波斯人和我们拼命的。”司马季脚步不停的开口吩咐道,“明日拔营,把图斯城给本王攻下来,这可是呼罗珊的中心,里面的财富是肯定不少的。这些波斯的乱臣贼子,本王就看不上这种不知道忠君爱国的混蛋。”

这有什么问题,在晋军本身强大的前提下,司马季有足够的资本制定规则。波斯人就算是现在不同意,打输了之后也会同意的。再者以盟友的名义,剪除有割据趋势的地方力量,知道这叫什么么?打赢了平外患打输了平内乱,统治者的眼中威胁不用区分对内还是对外,因为对他们而言,最后的威胁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身死国灭。

有内乱趋势的国家,统治阶级往往分成不同的派别,拉拢一个打压一个,被拉拢的那个根本不会管敌对派别的命运。更何况司马季选择拉拢的贵族势力属于忠于皇室的那部分,说出去也是非常好听的。至于波斯百姓的想法,司马季认为老百姓别有太多过分的想法,活着就行了,想什么尊不尊严的问题累不累。

数日后开进到呼罗珊境内的晋军,已经彻底变成了清君侧,以收容粟特王的名义,对呼罗珊的波斯军队进行攻击,来到图斯城下的司马季,遥遥望着眼前的大城,目光似乎通过厚实的城墙,看到了当中惊人的财富,下令道,“攻城!”

第九十章 我反对第二百九十章 秦燕之好第四百零四章 皆有反意第五百零八章 奉诏讨贼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七百一十三章 迎面而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远交近攻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打我自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本王很看好你第一百零六章 准备就绪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宝第二百四十五章 马韩王微操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编史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欺骗第四百七十一章 平州刺史第九十五章 闻鸡起舞第三百九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第五百八十六章 用兵方略第四把一十八章 燕王令五丁抽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围攻王宫第五百五十一章 百姓的胜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顾客是上帝第一百零一章 见见世面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六百四十二章 召慕容翰第八十三章 隐藏的猪队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为期一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备而来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五百九十章 大军哗变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山城破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一百零九章 号称五十万大军第十二章 包藏祸心第三百一十章 人在家中坐第四百二十八章 横扫三郡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马第两百章 狼狈为奸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孙夭折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转进第九十九章 那可是个好地方第五百二十三章 开战、第六百三十三章 声南击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战连捷第八十八章 还不够第六百四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请慎言第一百四十章 合兵攻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一百五十九章 执法严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邺城鼎沸第五百零二章 一战定并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决战动员第一百四十五章 凤颜大悦第四百八十章 利益集团第三百七十五章 弹冠相庆第六百九十六章 亚历山大港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六百章 年号还是元康第十八章 太尉杨骏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击第七百零四章 君士坦提乌斯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子钱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反戈一击第三百五十四章 扶南朝贡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无悔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部斩首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是蒸馏?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骑冲阵第五百六十三章 团结的众将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一百九十二章 歪门邪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都多穷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孙秀的封赏第七百零三章 十字军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乡羯室第三百九十五章 勾心斗角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浚要投诚第七百一十三章 迎面而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许昌风云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请慎言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十六章 崇文观激辩第三百七十五章 弹冠相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银温度计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王要清君侧第五百四十七章 比饷镇抚司第四百七十章 霸府临朝第三百二十八章 汉中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