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兄弟

但随后他又把布帛重新系上,继续抓侍女声色犬马。不就是近千女眷么?又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石崇府邸不是更多么?石崇什么都不是,他还是藩王呢。

也不能说石崇什么都不是,石崇是寒门!虽然他爹是大司马石苞,但仍然是一个寒门。这个士族的标准么?世袭两千担!起源是东汉开国的六大家族,刘秀依靠豪强势力建立的东汉,代表豪强地主的利益。豪族大姓往往世代高官,有众多的“门生”、故吏和私家武装,实际上控制着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毒杀皇帝的大将军梁冀,就是六大家族之一。

三国时期开始的州牧就是两千担、比如刘焉、刘表、袁绍、袁术都够得上世袭两千担的标准。至于石崇,他爹是大司马他又不是,所以石崇仍然是出身寒门。就相当于你爹是一个高官,但你家不是几代都是世袭高官,所以你是寒门。

石崇要是也成了大司马,他儿子他孙子也同样达到标准,人丁兴旺估计就能变成士族了。至于司马季最先遇到的范阳卢氏,在幽州算是士族高门,放在整个晋朝无足轻重。

后来赵王司马伦篡位,孙秀一刀就剁了石崇。但是和弘农杨氏齐名的琅琊王氏,司马伦就好言招抚,琅琊王氏也没惯着司马伦,直接在地方辅助各路宗室进攻洛阳杀了司马伦。这就是士族和寒门不一样的地方。

比起被禁足的司马季,洛阳的宗室就自由多了。一样声色犬马,但不是只在府中声色犬马。比如聚众来点五石散,来个敞袍裸奔,彰显大晋帝国的豪放,给其他蛮夷一个震慑。

郊外密林,一队骑兵来回呼喝,这些骑兵都是楚王司马炜的心腹,跟随楚王来到洛阳,现在算来时间已经不短了,楚王勇武镇守荆襄,很受部下们的爱戴。

今日又是一副满载而归样子,自城门而入,守城禁军并没有发现异常。领头返回的便是楚王长沙王两兄弟,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似乎对今日的收获很是满意。

时至深夜,府中宾客尽散,只有一些奴婢在收拾残骸。内室当中,一张案头两边司马炜和司马乂两兄弟正对着席地而坐,案头灯光昏暗左摇右摆,兄弟二人久久不语。

虽然已经饮酒,司马炜的眼睛还很是清明,像是发问也像是自问道,“现今在宗室当中,本王的威望几何?”

“无出其左右,就算是被禁足的燕王也多有不如!”司马乂沉吟片刻认真的道,“兄长既然发问,乂便实话实说不敢有半分隐瞒。本来宗室对汝南王寄予厚望,可惜,他太令人失望了,这份希望现在全变成了失望。”

如若不是汝南王司马亮懦弱,司马氏怎么会直接丢了中枢大权,看着杨骏在朝堂上表演?时过境迁,武帝殡天的几天时间的事情到现在都已经被捋顺了。

武帝死前把禁军交给了一向与杨氏不和的琅琊王氏王佑,王佑的态度目前不明朗,但是可以肯定他不会倒向杨骏这一边。汝南王的长子司马矩当时任屯骑校尉,麾下有好几千人,汝南王即使争取不到王佑的支持,也是有兵可用的。

可司马亮一言不合直接跑路,直接把洛阳丢给了太尉杨骏,可想而知现在的宗室是怎么看汝南王的!而当时国丧,诸侯王们全体出动到东门外去迎接楚王司马玮,洛阳城万人空巷,无数百姓也跟着涌到东门去瞻仰这位少年王爷的风采,那个时候楚王司马炜就已经是宗室认可的代表了。

“杨骏专权跋扈,连他自己的亲兄弟尚且容不下!却又是一个无才无德之人。”司马炜喃喃自语道,“先帝让他总领朝政,都督中外诸军事。他却自领假黄钺,录朝政,简直是不知死活,当我司马氏无人了么?”

司马乂心里一个激灵,直勾勾的看着司马炜,压低声音道,“兄长,你真的准备动手?可整个洛阳的禁军都在杨骏手中,外甥张劭为中护军。我们手中两个王府加起来不过千人,风险太大,以弟之想应当徐徐图之。禁军将校众多,杨氏为外戚,不可能让所有校尉归心,我们再多一点时间,拉拢到足够多的校尉,到时候一击得手。”

“你害怕么?”司马炜深深地看着自己的亲弟弟道,“要不想办法离开洛阳,这样我动手的时候也会安心,你我乃一母同胞,让你跟着我政变确实风险太大了。一旦出事,我也对不起母亲!”

“兄长,我绝不会走!虽然从没听说过什么,但我能看出来,杨骏对宗室极为忌惮。没有任何一个宗室身居高位,你和淮南王来洛阳,本身就是杨骏对你们在地方感到害怕。现在你和淮南王都已经到了洛阳,比之淮南王独自一人,因为我同时在洛阳的关系,杨骏对我们两人更加忌惮!”司马乂一边捋顺思路一边道,“这也正是我担心的地方,杨骏其实没蠢到对我们两人视而不见的地步,所以我才想要慢慢的拉拢其他人。”

“你还是你一点都没有变!还是喜欢和那些不值一提的军士在一起。”话虽然这么说,司马炜对弟弟的这番表态很是欣慰,但仍然摇头道,“拉拢人心非短时间内能达成目的,再者禁军校尉足足上千,人一多反而不美,人心不齐会坏事的。其实所需要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必须要同心协力发出致命一击。这洛阳禁军可是分成内外两军的!”

显然司马炜虽然胆子大,但却不是莽夫,早已经在这段时间观察出来了洛阳禁军的布置。十几万禁军是不可能都驻扎在洛阳城内的,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人多势众的外军不在城内。

“看来一旦动手动作一定要快,如果有宗室,短时间内我们还能对付内军,一点外军得知情况,我们就大势已去!”司马乂长叹一声道,“还是风险巨大。”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镇调动第四十九章 都是为他们好第三十九章 这叫总体规划第四百六十二章 收买军心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国情在此第三百四十七章 庄园经济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杀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四十八章 毫无英雄气概第四百三十一章 司马颖要响应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五百八十九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四十八章 女王柳叶第三百一十二章 测试板甲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马第二百五十章 进军金刚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闻言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骑虎难下第八章 爱民如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边有奸佞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谱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娘家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爱好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测试板甲第五百三十二章 进抵邺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务正业的俊才第五百二十三章 开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五百九十七章 既得利益集团第一百三十四章 飘飘欲仙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兵败第八十九章 流放第一百四十九章 朱罗帝国第二百七十二章 骑虎难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火烧山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才是天下第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亚历山大攻防第二百八十章 一个警告第六十五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九十三章 陆机第五百零一章 全线崩溃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第五百一十章 司马虓南下平乱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其一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燕王不靠谱第一百章 从者云集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六百一十一章 招贤令第一百八十九章 说客第六百五十六章 河中地区第三百一十章 人在家中坐第一百六十章 画上的幽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团结的宗室第五百四十五章 攻克邺城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舰队第五百七十九章 许昌之危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洛阳进军第六百零四章 宗室领袖第五百六十二章 贤内助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第八十二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熟悉的味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万援军第五百六十八章 扶马渡河第六百七十一章 图斯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达高昌第一百一十二章 广州军登陆第五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一百六十三章 晋卫、燕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间张方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中别有洞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子无悔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山城破第四百二十章 密信入邺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证第五百七十三章 谋豫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头鸟是谁?第七百一十六章 顾客是上帝第七十章 我又亏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伦篡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庙第五百五十八章 义薄云天司马季第二百二十一章 东北攻略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未来第四百五十八章 瓜分胜利果实第一百九十九章 卖个好价钱第五百九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弹劾第六百四十四章 北上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娘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圣旨是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朱罗帝国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马颖就藩第七百零七章 随风潜入夜第六百七十章 今天下三分第四百零七章 谋划抢亲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带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