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哪个罪更大

大清?

文彦杰“咯噔”一下,心道孔元庆怎能以大清称呼满洲鞑子,进而心中更紧,暗道鞑子派人来曲阜做什么,难道是劝降衍圣公?

这一想心中更是慌张,因为衍圣公府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孔圣后人,而是天下读书人宗庙所在,要是衍圣公降了满洲,那便是当年孔元用投降蒙元的再演!

性质极其恶劣!

但究竟是不是如他所想,文彦杰也不确定,又见孔元庆不肯放过那农夫,便心事重重随孔去了衍圣公府。

衍圣公府于曲阜又被称为孔府,占地极大,历代都有扩修。到得孔府后,便有孔家人引文、孔二人至内堂,说圣公等得急了。

“接到圣公传话,下官就赶紧过来了,可不曾耽搁半点。”

孔元庆是曲阜知县,带路的不过是孔府的家奴,但他竟然待之若尊长,这让文彦杰看着更加不是滋味,同时也为孔府在曲阜的势力感到心惊,难怪孔元庆会说不按公府交办,他这知县便无法立足。

到了内堂前,那家奴让二人侯着自去通报,不一会返回才叫二人入内。文、孔二人进入后发现堂内有数人,除衍圣公及其长子孔兴燮外,其余人文彦杰一个都不认识,但其中一人却让他格外注意,因为这人脑袋前额光秃,只脑后吊着一根如同鼠尾的小辫子。

“参见圣公!”

文彦杰发愣时,孔元庆已经上前行礼,他慌忙也跟着施了一礼。

衍圣公孔胤植点了点头,示意二人免礼,对堂内其二女婿罗尚忠道:“你于我曲阜的父母介绍下韩参议。”

“是,父亲。”

罗尚忠是进士出身,崇祯九年做过太常寺卿,娶的是衍圣公的二女儿,当下起身对文、孔二人介绍那位留辫子的中年男子,却是大清山东布政司参议兼按察司佥事青州道韩昭宣。

韩原是明朝宁远兵备道,崇祯十五年降清,一个月前同方大猷一起南下招抚,除负责青州招抚事项外,更担负对曲阜孔家的招降事宜。

“下官曲阜县见过韩参议!”

孔元庆很是客气的同韩昭宣说了几句,毕竟他要是随衍圣公降清,这韩参议就是上官,必须打好关系。

文彦杰却是惊疑万分,惊的是青州何时降了鞑子,疑的是这个韩昭宣来孔府的目的难道真是劝降衍圣公的?

这边惊疑着,那边孔胤植说道:“观生,韩参议,你们说本公这份表文写得如何?”

被唤作“观生”的是孔府另一重要人物孔闻謤,其天启二年与族兄孔闻诗同榜考中进士,授官为礼部行人司主事,又升任礼部郎中。崇祯七年出任河西道副使,后丁忧回乡。只是丁忧期满见流寇四起,害怕命丧流贼之手便未再出仕,一直在曲阜帮孔胤植处理事务。

文彦杰偷眼瞧去,发现衍圣公面前写有一份墨迹方干的表文,上面说“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城,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字样。

全文通篇竟是谀颂满洲君主入关承天御极,以德绥民,是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什么,简直不堪入目。

文彦杰难以想象代表天下读书人的衍圣公竟然能写出如此无耻的表文,便是当初给李自成上降表都不曾有这般不要脸面。

“圣公这份表文写得很好,道明我孔府对大清皇帝拥戴之心!”

孔闻謤赞了一声,不过却有疑惑,转而问那韩昭宣:“听说大清摄政王要我汉人皆剃发从满洲衣冠,可有此事?”

不待韩昭宣回答,又摇头道:“我曲阜孔家乃是先圣孔子后裔,也是中国典章礼仪制定之祖,其定礼之大首要于冠服,所衣缝掖之服,为万世不易之程,子孙世代守之。自汉唐宋金元及明朝,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故若摄政王令天下剃发改衣冠可,但却须容我孔家遵先祖之礼,毕竟我孔府乃中国读书人宗庙所在。摄政王要得中国,必须得中国读书人之心,我想韩参议当明白我的意思。”

韩昭宣却是脱口就道:“绝无此事!”

“那韩大人?”

孔闻謤视线落在韩昭宣的脑后。

韩昭宣脸微红,忙道:“摄政王有言剃发与否全凭自愿,本官乃是自愿。至于衍圣公是否剃发,本官以为大清对儒教及先圣之尊崇绝不会低于前朝。”

“如此就好。”

孔闻謤点了点头。

韩昭宣捧起那份《初进表文》,仔细再看一遍,极是高兴道:“摄政王看到圣公这份进表,定当欢喜万分!”

“不求摄政王欢喜,但使摄政王知我曲阜孔府心意便可。”五十三岁的孔胤植略有自得。

韩昭宣将表文仔细收好,问道:“不知圣公差何人使北?”

孔胤植朝文彦杰一指:“便是这位文主薄。”

韩昭宣心下奇怪,衍圣公府归顺大清这等大事,怎么使北者却是一主薄,孔府是不是有点不敬大清了。

孔闻謤看出韩昭宣心思,笑道:“韩参议有所不知,这位文主薄先祖乃是宋之臣相文天祥。”

“噢?文相后人,那真是太好了!”

韩昭宣大喜,心道这位衍圣公真是好心计,使文天祥后人北使奉表,岂不是说大清会同那蒙元一样得中国嘛!

未料那文主薄却突然变色,指着衍圣公大骂:“堂堂衍圣公,竟然起意要做汉奸,你还有何面目为先圣后人!”

孔胤植愣了一下,却未恼,反而笑道:“文主薄此言差矣,什么汉奸?金元之入主中国,汉人降顺者甚多,天下人都于金元治下,子孙亦为金元之人,岂不是人人都是汉奸?”

文彦杰气不过,正要再骂,孔胤植却道:“也罢,便姑且认同你汉奸一说,但当年先祖降金元虽有罪,但存文化,教异族有功!

本公问你,存先圣文化于千秋万世,使子孙得以教化不为禽兽,同文化传承皆断绝,子孙不识礼仪,不知春秋,哪个罪更大?”

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给弟兄们留点种子吧第六百三十二章 给闯王送妃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阁部又被擒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让你看看什么是反贼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贵妃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坟者在哪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师也第四百六十二章 无毒不丈夫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顺兵至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爷度你一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温啊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托国公了第七百五十章 两手都要硬第六百六十九章 冯学士逼宫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间路短,儿女情长第四百五十章 顺淮一家,共赴国难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满蒙集团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庄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惊诧第四百五十二章 闯贼,中国大旗也!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五十六章 宁死不降贼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陆文宗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阔了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进淮安城!第四十五章 以陆四为首的造反集团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六百八十六章 监国,天下第一孝子也!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辫子,辫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当寸搩!第四百章 白面书生尽坏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门有一腿?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轰沧州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遥自在的大柱子第五百九十章 汉人,信不得第六百四十八章 红颜,多薄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国借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师会挨刀否?第二百九十九章 鱼肚,无刺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头第七百一十章 辽阳光复,兵进沈阳第二百五十一章 辫子,辫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顺天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六百三十七章 报告政府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风云起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红花第八百零六章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观无人矣?!第三百零四章 淮军第六镇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坞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债,自己还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们才是正规军!第六百四十九章 国之根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骜不驯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顺,明日降谁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无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们能不能听咱的话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坟者在哪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驾永寿宫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七百三十二章 长安当为大西新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债,自己还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风云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负重好太后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伪后不错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坟的文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将淮贼碎尸万段(谢盟主樊霸)第七十五章 拖家带口造什么反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势,顺军独大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尔衮谋反,满洲共诛之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长子 逼进死路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阁部又被擒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动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抚南俱归顺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无策第五十一章 干淮安第六十四章 若尊强者,便为强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三百二十章 满洲威风,令人神往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变第十三章 南船北马 运河重镇第四十四章 我他娘的就是陆文宗!第三百八十九章 无耻之徒!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进寨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四百七十二章 龙,龙,龙!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归先得有粮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七百一十章 辽阳光复,兵进沈阳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称皇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个?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展抗清敌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