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陆四初一,清军十五

卖油郎的想法是对的,非常好。

只有将大量的有识之士弄到淮军治下,才能确保中国文人阶层的优秀精英为淮军所用。

譬如《天工开物》这本17世纪杰出的工业、农业、军事、经济领域的综合实用教科书,如果淮军不将书上的内容“变现”,就会被埋没,被满洲人刻意束之高阁。

而这本书的作者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明明宁死不愿出仕满清,在江西山区以明朝遗民的身份隐居去世,死后几百年却被推翻满清的后人强行在脑袋上加上一根辫子。

极度荒唐的一幕。

陆四不会令这让死人都不得安生的事情重演。

他绝不会让汉民族的脊梁骨被人家打断。

这个时代的西方开始了大航海,但东方的科技却没有落后于他们。

一切,大有可为。

不过陆四有些惭愧,两世为人的他眼光竟然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强。

他早就应该想到宋应星,想到提升科技的。

所谓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人才引进”这个项目是时候启动了,不再由通泰这个“地方”主导,而是由整个淮军的“中央”来主持,从而使引进人才成为淮军上下的共识,进而通过人才的引进促进淮军整体实力的提高。

至于怎么把人才引进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回头有必要以督府名义发文淮、扬、徐、山东,令各地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并在二线地区(非一线临敌地区)开展科教方面的工作,比如设立学校,拨专款培养人材,印刷编写教程,引进辖区以外的优秀人才。

哪怕是西洋人都可以。

崇祯都知道招募葡萄牙雇佣兵抗击满洲人,陆四还能不如崇祯。

当然,诗词歌赋,写得一手好文章的这些大儒、小儒就不必专门引进了,这些人是太平时期的锦上添花者,却不能在大乱之世雪中送炭。

陆四需要的是实务型人才,如宋应星。

“引进”之外也要注重淮军本土人才的发掘工作,如程霖这个大字不识一个卖油郎竟然于军务、政务、商务如此精通,那淮军治下上千万人口中又有多少个“程霖”。

术业有专攻,时事造英雄。

陆四不担心人才引进和发掘工作会没有成效,中国有句老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只要他这个淮军的大都督热衷,下面的官员一定会发挥十二分能量去将大都督喜欢的事情落实并发扬。

因为,大都督决定他们的官大官小。

“你和老程干的不错,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我这个都督干的都好,是时候给你们一些担子了。”

陆四起身给沈瞎子倒满酒。

还是洋河酒,这淮安老家生产的酒已成了陆四甚至是淮军的专用招待酒。要说陆四对这时代别的酒还有什么印象,可能就是那个1573了。不过1573产地在四川庐州,是大西王张献忠的地盘,暂时还尝不到。

“要过江?”

沈瞎子有些激动,他理解的担子就是过大江。江南那些跟烂鱼臭虾一样的明军,他和程霖可是半点也没放在眼里。

“长江,我们是一定要过的。”

陆四给了沈瞎子明确答复,淮军将来一定会过长江,但不是现在。

有关潞王是怎么南渡当上弘光皇帝这件事,淮军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知道这件事真相的目前大概也就二三十人。

沈瞎子和程霖是通泰方面唯一知道此事的人,只是二人对扶保潞王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程霖说这是都督准备和南京联合共同抗清,结合当下局面,程霖认为这个手段是高明的,至少可以让淮军不必腹背受敌,可以专心抗击北方的满清。

沈瞎子却认为这是都督准备渡江占领南京,因为扶保潞王的可是他的好兄弟孙武进。而孙武进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劝人做从龙功臣,给都督黄袍加身。

所以,沈瞎子对渡江灭明充满信心。

他断定只要淮军渡江,南都的孙武进立即就会动手响应。到时候南都就是不战而下,有了南京城,都督就可以光明正大登基称帝,取代明统,成为中国之主。

至于那个大顺,别的地方沈瞎子不知道,反正他通泰地区没有使用永昌年号。为这事,大顺任命的淮扬通会刘暴还多次行文责难,都被程霖顶了回去。

听说永昌皇帝兵败北京退回陕西后,刘暴也变得有些消极,之前派过几拨人去淮西劝降黄得功,现在也都不派了。

陆四对沈瞎子说的“担子”是扩军整训,通泰、扬州的第三、第四镇都要扩军,但不是准备渡江战役,而是向西进入淮西。

他将李自成放弃西安向荆襄地区撤退的事情大概说了下,并说李自成一旦到了荆襄,左良玉一定带兵沿江东下,到时候湖北和淮西战局就会发生连串反应。为了避免湖北和淮西崩盘,淮军就要做好进军淮西的准备。

陆四在说这些的时候并不知道李自成经商州退到河南后,因为河南节度使吕弼周奏报的“山东大捷”,提升了李自成继续与清军打下去的勇气,所以将御营设在了南阳,并没有如原本历史直接撤到襄阳。

“我这次娶周王郡主,是为了南都那些官员不再对我淮军偏见,从而可以达成联合抗清的目的...”

北方满洲的压力注定淮军不可能两线开战,那么保住南都的弘光政权就是陆四这次回徐州的首要任务。

如此,淮军就必须在左良玉部崩盘降清后及时进入淮西阻止淮西明军的崩盘和倒戈。

马士英这个人虽然同南都的史可法矛盾重重,却是有大局观的,其能力也胜过史可法,有弘光这个皇帝在,陆四认为马士英多半不会拒绝和淮军联合。

只要淮西不崩,陆四的“老家”才不会遭到清军危胁,若不然淮西的崩溃就会让淮扬直面清军。

那局面就糟透了。

陆四做了初一,清军同样能做十五。

满洲人可以不要辽东,陆四不能不要淮扬。

能不能保住淮扬老家的担子,自然就落在了程霖、沈瞎子、蒋逵、宋五、郭啸天他们这些起事老弟兄肩上了。

第八章 挑动运河天下反?第五百一十二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第二百零八章黄闯子的兵不好打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为万岁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听谁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夺济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鱼肚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统帅 英雄贴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龙者终成龙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国大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报告政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爷的蛋,众望所归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办法搞银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关外还有一个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贼第二百三十六章 苏进忠 王进功 李得功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尔衮谋反,满洲共诛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独一份的拒降书第二百五十四章 杀我者无罪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杰第一百八十四章 陆四的试验田第四百七十八章 闯王归天 披麻戴孝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辫子,辫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鞑子终于来了第八百零五章 闽粤总督郑芝龙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进京师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陆四第四百零八章 奇袭北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军第一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五百六十八章 关外还有一个家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来,积蓄甚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坟的文物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没钱没粮,走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镇北将军许定国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无犬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职低配 百官郊迎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鞑子?假鞑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爷,上策是降明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军的传统战术第六百九十四章 论功行赏 大块吃肉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圣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七百六十一章 马鞭所指,便是大顺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贵者,杀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四百五十二章 闯贼,中国大旗也!第四百六十八章 驸马爷复都城第五十一章 干淮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顺淮扬节度使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杀人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国之利器,何以尽为鞑所有第二百零二章老营就是人质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乡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爱塔能听我的么?第二百一十六章 亲朋好友齐造反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无人矣第十四章 漕运总督 巡抚淮扬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军万马抓白袍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联保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坟者在哪第二十四章 宁杀一万,不乱数万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硕额驸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贺礼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万军重重围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三十四章 顺皇赏功第一百三十章 杀出个黎明第四百零六章 西线大溃败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九十三章 扬州,绝不可重演第二百零四章抢劫又叫捐输(谢盟主无泪懒虫小)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斩第三百六十章 多尔衮害我第九百九十九章 灭明者,明军也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对三条A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为骑第三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掷的永昌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栋、李定国山西会战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别怕,咱不是坏人第一百七十章 龙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