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赶紧回老家

河南巡抚罗绣锦、怀庆总兵刘芳名、卫辉总兵祖可法于卫辉降贼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宫太后哲哲同侄女圣母太后布木布泰正在皇帝的书房外看皇帝读书。

今日给皇帝讲课的是大学士范文程,不过却不是教皇帝汉字,而是教太祖皇帝创立的满洲文。

九岁的皇帝读书不怎么用功,颇为贪玩,范文程为此没少思索法子如何能让皇帝好好读书。最后提议让十阿哥韬塞同皇帝一块读书,如此兄弟二人有个学好学坏之分,可以激起小皇帝的“竞争”心理。

这法子还真是有效,小皇帝这几天表现的非常不错,甚至还以兄长的“架势”要弟弟韬塞好好读书,将来帮他一块治国理天下。

眼看着兄弟俩在那端坐,认真倾听范文程讲课,外面两位太后看着自是欢喜。

哲哲对苏麻喇姑道:“要早知道范学士的法子有用,去年就该让十阿哥同皇帝一块读书。”

苏麻笑道:“国主福晋,现在也不迟,皇帝还小,从前贪玩,现在有十阿哥陪着,做哥哥的怎么也不能比弟弟差啊。”

哲哲这位中宫太后实际并没有被正式尊为太后,所以宫中一般都称这位中宫太后为“国主福晋”,或“额真福晋”。

“看皇帝那架势,还真有点做兄长的样子,像个小大人似的。”

哲哲脸上带笑,心里却是有点遗憾。她今年47岁,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若有一个儿子,大清的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侄女的儿子来坐。按汉人的说法,她的儿子才是嫡出,豪格同福临他们都不是。

正在授课的范文程早先就看到二位太后在外面,但并没有停下进课出来拜见,而是将今日要教的课程授完之后才出来。

“臣参见二位太后!”

范文程跪下行礼,他是汉官大学士,虽已抬入汉军八旗,属国人,但却非满洲两黄旗出身,因此当不得奴才。

福临同弟弟韬塞看到二位太后在外面,可不敢起身出来,只巴巴的看着范文程,直到老师点头,两个孩子才兴奋的跑出书房。

布木布泰同哲哲没有因此而生不快,反而微微点头,心下对范文程都是满意,严师才能出高徒嘛。

哲哲拉着两个孩子,问他们些学识,偶尔问两句范文程,范文程奏答很是得体,让哲哲也是喜欢。

太监吴良辅也到了,却是带着几个宫女要为皇帝同十阿哥量尺做衣。眼下虽是七月的热天,但个把月这天就能渐渐凉了下来,故得早备冬衣。

见二位太后也在,吴良辅忙带着宫女们上前行礼。他身上穿着一身灰蓝色的衣服。宫中对太监的穿戴有严格的规定,要随四季不同按时更换衣服。春天时,最底层的太监一律换上灰蓝色衣裳,在宫里老远一瞧,便知道哪儿有太监。

夏天就要换上茶驼色服装,不论多热,也不能穿背心,非在外面穿上麻布小褂不可。太监只要在宫里,哪怕是在自个儿的房子里,也得衣冠整齐,麻衣套裤紧贴在汗流浃背的身上,脚上还得套上布袜子,再穿一双锻面的靴子。

久而久之,老太监们练就了捂汗的功夫,而新进宫的太监可就遭罪了,肢胳窝、腹沟里长满了痱子和毒疮,又痛又痒,别提多难受。

秋天和冬天则再换上灰蓝色衣袍。每逢主子的寿辰,太监还必须穿上绛紫色的衣袍以增添喜气,而逢忌日,则要穿青紫色衣衫以示哀悼。若是有人晕头晕脑穿错了衣服,那错可就大了。

哲哲对吴良辅这个阉人谈不上好感,也谈不上恶感,抬手示意他起身到边上等着。

吴良辅哪敢多言,低头领着宫女们到一边站着。

范文程对吴良辅似是有些厌恶,不愿拿脸去看他。

“太后,豫王叔是不是领军打贼人了!”

十阿哥韬塞突然握紧小拳头在自己光秃秃的小脑袋上猛的一挥,“孩儿不想同皇帝哥哥读书了,孩儿想随豫王叔打仗去,替咱大清平定那帮汉人反贼,给父皇涨脸!”

八岁大的孩子说要替大清出力,给先皇涨脸,两位太后乐得都笑了起来。福临也很好奇弟弟怎么有这念头,不过打仗真的比读书好玩,心下竟也热乎起来。

范文程微笑不语,十阿哥小小年纪就有此等志气,是大清的福分,也是皇帝的福份。

观太祖以来,都是阿哥们领兵征战才有今日大清的江山。莫看十阿哥现在小,用不了几年肯定也会同他的伯伯、叔叔们一样领兵出征。

“傻孩子,你才这么点个子,连弓都拉不开,怎么去帮你豫王叔打仗?”

韬塞长得比哥哥福临要胖些,小脸蛋脸嘟嘟的,看着就讨喜。哲哲笑着弯腰将韬塞抱在怀中,摸着小家伙的脑袋。

布木布泰想带两个孩子到她宫中吃点果子,又怕功课没完,便问了范文程一句:“范学士,今日功课讲完了么?”

“回圣母太后话,今日功课,”

范文程刚开口还没等他说完,远处就传来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声音:“太后在不在!”

声音很急。

范文程扭头看去,只见郑亲王济尔哈朗同饶余郡王阿巴泰面色焦急的走了过来。后面跟着几个内监,显是拦不住二位王爷只得跟了过来。

“二位王叔何事这么急慌?”

哲哲有些奇怪,当年先帝在时都说济尔哈朗为人持重,遇事不惊,可担大事,怎的今日却如此急燥的,莫非生了什么大事?

自盛京来北京后,哲哲便不过问朝中事务,也不刻意打听,所以对眼下局面不太清楚。

布木布泰也是奇怪,尤其见跟在济尔哈朗身后的阿巴泰也是一脸急色,心下不由一沉,知道肯定有事发生。

“太后,这北京是守不住了,臣请移跸速返盛京!这关内当初就不应该进的!唉!”

济尔哈朗的话让两位太后双双愣在那里。

范文程一听慌了,赶紧问阿巴泰:“王爷,出什么事了?!”

“河南丢了,顺军快打到家门口了!”

阿巴泰急的猛跺脚。

第七十五章 拖家带口造什么反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龙者终成龙第三百七十章 缐国安的困惑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师也第七百六十章 穷途末日东西二府第五百八十三章 陆四天王以怂夺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陆四岂能造反!第七百零四章 双雄会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顺王,奉顺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观无人矣?!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镇去其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满洲少壮派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阁部又犯病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关容易出关难第八百零六章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第九十五章 老子还没下令呢!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陆文宗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无策第二百零三章谁让我姓陆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顺,明日降谁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无犬子第四百章 白面书生尽坏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阔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贼讲话有道理第十四章 漕运总督 巡抚淮扬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还是不降!第十七章 河工苦 猪头肉(谢盟主赵世极)第四百四十五章 谁让你是反贼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总督需要体面第六百四十章 大顺招抚南方诸省总督大学士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台召对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余中间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陆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国大兵第一千零三章 雄师过大江第十三章 南船北马 运河重镇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一百六十章 陆家子,为天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八章 挑动运河天下反?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进商洛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顺公主的嫁妆第六百八十章 你们说说,我爹怎么安排?第三百七十章 缐国安的困惑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敛财第一千零二章 朕将亲祭明太祖第八十一章 大顺皇帝万万岁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个就是你第七百三十七章 赏官赏银赏女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灭明者,明军也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远第二十五章 时势如何造英雄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辽王、秦王(大明三杰)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势所趋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们要有八堵墙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愿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价,加价,加价!第八十六章 下扬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两国可交好第五十一章 干淮安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顺不屠城,只屠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顺予我侯 明当予我公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汉将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岂非罪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扬大砍刀第一千零三章 雄师过大江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顺军到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红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营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们冤啊!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吕、陆北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为骑第一百一十四章 还能不能砍?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阴侯的价码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四的大寿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没毛,拉出来瞧瞧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军的传统战术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儿接老爹第四百零四章 陆四的婚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鱼肚,无刺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余中间第二百七十九章 东线无战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变天了第七十二章 造反没有回头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尔衮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沧州,不封刀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万万岁第四十五章 以陆四为首的造反集团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顺的军饷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