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贺喜

“恭喜大人完成这样的伟业。”

除了孙耀等人外,李从业等将领也赶了过来,众人一起向张瀚抱拳贺喜。

在额麟臣等人退下之后,所有人都面露笑容。

调兵的时间不算,真正打起来只有两天,两天时间,加起来十万丁以上的两个蒙古大部落就被征服了。

所有人都替张瀚感觉高兴,人们拥挤着想站在张瀚身边,而又始终要保持着一点距离。

这种敬畏无形中是使张瀚感觉到了一点寂寞,眼前的人有不少是老人,跟随他已经多年,但此时已经是拿张瀚当成标准的上位来对待了,一点距离最终会扩大为上位者与追随着天堑般的隔离,张瀚是君,而所有人是臣。

张瀚并不愿如此,在他理想中的未来帝国一定不要是完全集权的。事实上汉唐时的中国政治也是集权式的,但还没有明清时这么厉害。

宰相制度是最少要恢复的,君臣之间也不要搞的太上下分明。

当然这只是一飘忽而过想法,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尚早。

从集宁堡的被困到小黑水河的大战,再到漠北的艰苦穿梭,再到征服却图汗部,还有旧中都到尚义堡一线的对峙,和记的战争潜力越来越强,最终转化为眼前的这一场辉煌之极的战事。

两天时间,征服了十几万人的两大部落,这种事就算上报给大明朝廷,普天之下,又有几个人敢于相信?

可以说,征服了套部和收复河套地区之后,大明这一百多年来的被动挨打的局面算是彻底扭转过来了。

甚至宁夏和榆林,固原还有山西大同等诸多军镇的战略意义都严重被削弱了。

这些军镇主要针对的就是土默特各部,也就是套部在内的各大部落,防患的也是这些部落的进攻。

现在这些部落完全被和记消灭和掌控了,大明有一半以上的军镇失去了一百多年下来的强敌,可以说完全没有了敌手。

羌塘诸部是更加松散的几十个部落的联盟,而且羌塘人相当的封闭保守,也信仰红教或黄教,他们也没有丝毫进取心。

如果不是和记的话,大明的西部边镇简直可以裁撤掉了。

但张瀚可以确定一点,榆林和宁夏等镇不仅不会裁撤,相反还会做适当的加强。

一直担心和害怕的蒙古人是被消灭了,但消灭这些北虏的是更强大更值得人担心的势力,现在大半个草原换了主人,其更富裕,更有进取心,拥有更强的军队,要命的是有更好的政治体系人相对充足的人才,知道任何一点的大明君主都会夜不能眠,就算不知内情,当知道和记收复了河套之后,天启皇帝也必定会感觉到深深的惶恐和惧怕。

对现在的大明君主来说,要做的就是拼命保持现状,甚至对和记示好,张瀚思绪飘忽至此,突然微微一笑。

在场的将领们不知道张瀚在笑什么,但所有人都是跟着一起笑起来。

经过此战之后,所有人对张瀚的敬畏更深了。在张瀚布局之后,两天时间就把仗打完了,在事前谁敢相信?

套部最少有三万人投降,是在商团军和明军的双重压力之下,有的是早就要投降,有的则是迫于重重压力。

这支一直在打仗的部落军队还是有不少人想打下去,可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神仙也难以挽回局面,关键是几处地方被截断了,套部没有办法再形成一个整体,连火落赤都跑了,连有效的指挥都没有了,这仗还怎么打?

“禀报大人,”一个军官飞马赶至,禀报道:“火落赤抓到了。”

“哦,在哪儿抓到的?”

“在灰城子一带,他想化装成普通的牧民往东边跑,被猎骑兵给兜住了。”

张瀚想了想,说道:“带回青城去,交给军法司会审吧。”

众人都不怎么在意,在出征之前张瀚晓瑜过套部和鄂部,哪怕是在最后关头投降也能得到善待,但火落赤坚持抵抗,最后还想着逃走,他当然不可能得到礼遇,等待着这个顽固老台吉的命运不可测,要看军法司拿出什么样的判断。

张瀚无意影响判决,不管是什么结果他都会签字执行。

“部队抓紧把俘虏送往青城一带安置,我们在北边和西边都需要人手。”张瀚沉思着道:“对套部的人尽量用在矿山和修路上,对鄂部的人用在耕作和放牧上,可以分零碎了来用。河套地区不准他们再回来,这一大片地方我们将用来耕作,要吸纳更多的人到这里来。”

张瀚也没有大规模破坏生态的打算,不过河套地区不可能再给蒙古人了,这里除了少数地方用来种粮食外,可以大量的种植经济作物,甚至是种植树木也都可以。

关键是要引入人流,建立屯堡,这一大片地区在内地最少是十几个州府五六十个县的范围,张瀚则打算重建四郡,每郡可以有两到三个县和三万左右的纯粹的汉人屯田,这就够了。

只要纳入和记的贸易体系内,十几万人镇守的河套地方迟早会发达和繁荣起来,五十年或百年之后,那里可能会出现几十个郡县,那时候张瀚当然早就不在了,但能在历史上留下这样的印记,就算没有更高更伟大的事业,这就样也是足够了。

当然对做出来的事张瀚还要去守,明军不足为患,西部也没有强敌,张瀚还是决定在都思兔河与白城子一带设立几个大型军堡,建立一系列的火路墩,留下两千人左右的骑兵驻守,加上五六千人的辎兵,整个河套地区就稳定下来了。

“休整时间定为三天。”

张瀚定下来的休整时间比战争的时间还久,这一仗由于银弹攻势打的相当顺利,不然的话就算硬突破防线,追剿那些四散奔逃的牧民花费的时间都得按月来算,小股的逃兵无所谓,超过万人以上的逃敌不去剿灭始终不能放下心来,所以这三十万花不仅花的值,而是花的太值了。

“休息时间似乎有点短?”李从业有些谨慎的发问道。

“不是久,是有些长,但考虑将士们的疲惫和紧张,还有我们要穿越沙漠回去,加上要稳定局面,展现一下大军的实力,所以才定了三天。”面对疑问,张瀚解释的相当详细。

“大人是说,”李从业斟酌着道:“要赶过去东线那边?”

“嗯。”张瀚沉吟着道:“这一次打的这么急,这么紧张,主要是因为我考虑到东线可能会有的变化。”

“辽西那边,不是说女真人还在谋划打宁远?”李从业道:“如果打下宁远,关门就直接面临东虏的压力,这个时候,东虏也很难脱身吧,诱惑就在眼前,没几个人能把持的住。”

张瀚点头道:“这确实是,不过我相信宁远会守住的。”

“这是大人的直觉吗?”李从业小心翼翼的问道。

张瀚的直觉在和记的高层已经相当有名,有不少事情张瀚做出了匪夷所思的决断,最终的结果却是与张瀚的判断完全一致,每次的结果都是张瀚胜利,这使得很多人抓狂,包括李慎明和孙敬亭在内都是询问过张瀚为什么会做众人想象不到的判断时,张瀚经常的反应就是打个哈哈,实在不行就说是直觉,反正也没有人能钻到他大脑里去探寻一下真假。

这一次张瀚不打算把这事推到直觉上去,毕竟往下去是整个军司和军队体系的全面动员,不好用这种太不严谨的说法。

张瀚道:“这一次不是直觉,是判断。宁远城我见过,城高且窄,根据十三山行军司的报告,宁远城现在塞进了三万来人,一个垛口够站两人的,用云梯来攻城想都别想。要用冲车一类,则宁远城头有二十多门红夷大炮,这种火炮等于我们的十二磅炮,每门重五千斤以上,打放时地动山摇,东虏再坚强的战斗意志和攻城器械都不可能敌的过红夷大炮,加上城中的兵备道是袁崇焕,此人有蛮子之称,意志坚强。这是其次,关键是他能掌握住军队,不管是祖大寿还是满桂,或是朱梅等诸将都会被他牢牢控制在手中,一团散沙的军队和令行禁止的军队绝对是两种不同的层面,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表现。

李从业沉默半响,大约是在脑海中想象宁远城的模样。

一座三里周长的小城,城高且固,内里塞了近三万将士,且都是装备相当精良,饷械充足的辽镇精兵,还有一个向来杀伐果决的文官镇守,调和武将之间的不服和矛盾,城头还矗立着十二磅炮,城中粮饷充足,士气肯定不低。

“老奴要撞的头破血流了。”李从业的话里充满着幸灾乐祸的感觉。

张瀚摇头道:“他们损失不会太大,攻城么,总有机会攻下来才会有损失,象这种坚城,碰一碰就知道打不下来的,干脆撤退了事。而东虏在辽西所获颇丰,其战力会有大幅度的上扬,这两年因为天灾加上老奴折腾消耗掉的元气会补充回来很多。”

李从业还没有说话,孙耀便接话道:“我明白了,大人是担心东虏既打不下辽西,又没有折损士气和兵马,还获得了大量的军械钱粮,等夏季时他们会向草原用兵。”

(本章完)

第二百零四章 进度第四百八十四章 缴械第五十九章 铁场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宁锦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八十六章 骄狂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礼第九百八十三章 变化第七百二十八章 布置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零九章 纵帆第五章 好人?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报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圣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九百四十一章 战备第一千二十三章 无谷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见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八百一十七章 灾难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腾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澜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拥立第一千七十章 惊马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粮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跃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八百五十五章 广场第十四章 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台糖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队第七章 决绝第九百五十三 守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见官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报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问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马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铜号第三百一十九章 关说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后第一千三十二 河鱼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捡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积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愤怒第九百四十四章 条件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惫第九百零八章 故旧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编第五十五章 计较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帅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九百三十七章 对峙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伤逝第七百零三章 迟暮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争第五百七十章 长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护送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九百三十四章 调任第四百四十二章 发泄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九百四十四章 条件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选边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绿第五十三章 指挥第九十八章 醉里挑灯看剑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八百八十八章 趋势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离开第五百二十四章 进京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说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门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