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夜

方从哲道:“梓山这般说,定有理由,我愿闻其详。”

“为主帅者,万不可在临敌时自乱阵脚,意志不坚。当年下官在宁夏时,北虏犯边,地方上慌乱,将领们均是说虏骑甚众,不可与敌。结果我派副将送了酒宴过去,就说是劳军,虏骑惊慌,居然就那样退兵了。”黄嘉善道:“杨风筠当然知兵,不过,我看他是当年蔚山一役失败,胆气有些弱了!”

“看他的信,各路将领胆气不壮,确乎其然,另外,军需不足,器械不精,这也是有的吧?”

“阁老,边镇兵马,向来打的不是营兵啊。”黄嘉善理所当然的道:“辽东事起后,调的都司以上武官有三百多员,他们的家丁加起来便有近两万人,东虏全族丁口不过六万余,加上汉军之类也不到十万人,其中精兵与我大明诸将家丁相差不多,我又有营兵火器之利,人数且远在其之上,这一仗,看不出有不打的理由!”

“当然,”黄嘉善又道:“临敌相机决断指挥,亦很要紧。进兵的路线,诸将调派,激励士气,比如斩首老奴的赏格,这些不妨提的高些,用来激励将士,如果杨风筠将这些≈∈事做好了,下官看不出东虏有什么胜机。再怎么说,东虏向来比北虏好打,嘉靖年间建州卫多次犯边,结果被李成梁剿杀的很厉害,努儿哈赤也是仰李府鼻息,这才幸免于祸而已,相比较北虏,下官觉得东虏不过是跳梁小丑,边将夸大其勇也是有的。”

方从哲觉得黄嘉善也有些过于依赖他当年在西北抚边时的经验,对东事不怎么用心考察,所以恐怕他的话不能尽信,然而他自己从未认真去管过边境之事,在此等事上也只能仰赖黄嘉善的判断。

况且朝中上下,包括兵科给事中在内都觉得大兵云集,对东虏痛加征剿即可,此时说出忧虑失败的话,方从哲担心自己原本岌岌可危的声望瞬间就会雪上加霜。

“既然如此,”方从哲也不提杨镐派了专差送信的事,他道:“本兵与我同发红旗至辽东,催促杨风筠即刻进兵,至迟不能延误到三月初一之前,我公觉得意下如何?”

“敢不从命?”黄嘉善笑道:“天兵一至,东虏必成齑粉矣!”

……

天黑之后,送信的把总才被叫到方府之中,方从哲也没有见他,只叫了一个书启幕僚拿着复信给这把总,吩咐他今晚过后,明天早早出城,不得在城中耽搁,两天过后,务必将这封复信送到。

另外这个幕僚告诉把总,朝廷已经决意发下红旗,催促用兵,所以他的回信一定要在红旗抵达沈阳前送到,否则怕杨督师会措手不及,闹出笑话来。毕竟这个把总此行是请延长进兵期限,方从哲也不希望兵部红旗派到沈阳时,自己的这个心腹督师还蒙在鼓里。

把总只是一个下层武官,在国朝中前期时,把总武官身负要职,经常是指挥佥事以上一级的武官才能担任的军职,到万历末年时把总的地位已经和当年判若云泥,这个把总只是个百户武官,六品武职,在督师行辕一抓一把,说白了就是个打杂跑腿的差役,行辕里负责很多杂事的中军官就是游击衔的军职,三品武职,在巡抚或巡按上门,甚至是兵备道,参议,同知们上门的时候,中军官也得笑嘻嘻的跪下参见,武职官不值钱,也没有人将他们放在眼里,越是这般,他们了解到的底层的东西就越多,心中的担忧就越重。

这个把总平常在行辕里头,见识到大人们的虚骄之气,似乎不将东虏放在眼里,而他看到的中下层的武官,还有普通的营兵,甚至是那些装备精良的家丁,提起和东虏做战时,每人心中都很犯嘀咕,甚至是感觉胆怯。黄嘉善和方从哲说话时,一切经验都是从宁夏和西北的情形出发,那里的套寇就是火落赤,说是有十几二十万人,其实是连老夹幼带妇孺的数字也不足此数,真正的披甲估计也就是几千人,而且平时散居各处,明军将领带几百家丁就能赶走几千上万的牧民,辽东面对的是几万人的精锐军队,编制上下分明,军纪森然,进退有序,旗鼓完整,而且主力披甲兵的装备器械都远在明军之上,抚顺关一战,明军主力一万多人出战,结果被后金兵一鼓击破,除了少数人逃脱外,连总兵在内的一百多武官和一万多战兵全部战死,马匹损失几千匹,军资器械损失无数,这次惨败加上抚顺失守,清河失守又损失过万人,连续惨败之后,在辽东的明军已经渐渐失去对后金的必胜信心,特别是现在天气尚且寒冷,军马还很疲瘦,未曾认真喂养,军饷缺乏,各镇都有欠饷,士兵粮饷不足,士气很差,马匹的豆料都被上下贪污或是分食了,上头的这些大人物养出这样的军队来,却偏指望他们能够轻松的战胜强敌,获得胜利,想来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个把总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相府,这一次他身负重任,虽然没有看过信件,但大抵知道所行的任务为何,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他内心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灰暗感觉,离开了方从哲的府邸,前往一所辽东都司在京城里的会馆去休息了,到了明天一早他就又得赶路折回,只是来去的心情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这个辽东来的把总离开时已经是天黑很久,相府门房有一些等候召见的官员,他们要么是有事来拜会,要么是来送礼的外地人,也有一些是刚被外放的官员,前来相府求见,面请机宜,当然实际上方从哲不会教给他们实际的治理地方的策略,这种接见无非是走官样文章,无非是攀附而已,方从哲很少见他们,多半是叫幕僚见一见,也有一些厚脸皮的赖在门房,指望相爷突然改变主意,他们好见一见面,将来到了地方的时候,就可以扯起虎皮当大旗。

待起更之前,所有外客要么被接见过,要么就灰心走了,有一些官员几乎是每天都来,多半是浙党或齐党的人,他们其实没有什么事要见方从哲,只是每天都会来相府候传,方从哲有时会见,多半也不见,这些人仍然每天都来,比到衙门上值还要努力和用心的多。

到起更前,所有人都的光光,巷子内外的那些卖小吃的也推着车离开了,原本排了一地的轿班和车夫都跟着主人走了,只剩下方府门前和巷口的灯笼还散发着温暖的光泽,春寒料峭,白天有太阳还好些,晚上这般时间仍然如冬夜一样冻的死人,除了打梆子的更夫外,街道上已经很少有人行走,普通人已经不会在这个时候出门,遇到五城兵马司或是巡城御史,很可能被押起来关一夜,甚至是打一通板子,只有那些有身份的勋臣子弟,或是太监权臣家里的子弟,在这种时候才刚刚出门,呼朋唤友,到某家宅邸去喝酒,赌钱,搏戏,听曲子,在东城这里多半是权贵之家,行走在巷子和街道上时,隐隐就可以看到这些宅邸里头的亮光,听到阵阵丝竹之声,从这些地方路过时,就可以闻得着顺风飘来的酒菜香气,还有那些快活的欢笑声响。

徐小七缩着脖子,手中提着一盏发黄的灯笼,在鼻子里闻到一阵酒菜香气后,他看着那深沉的宅门,偷偷骂了一声。

就算是相府门前的做事,他也只是个打散工的小厮,好酒好菜和红包都轮不着他,不是家生子,将来怎么巴结也做不到总管和执事一级,前途着实有限的很。

ωwш⊙Tтkā n⊙¢ o

他是京城土著,方府的人其实都是大兴或宛平的京城人,方从哲是寄籍,早年是文臣家族,后来祖上入了锦衣卫的籍,方从哲是在京师长大,府里用的人当然也是京师人为主,徐小七这样的自己有家的奴仆也不在少数,平常他们也在方府住,隔一阵可以请假回家看看,今日徐小七就是请了假出来。

他家住着离方府不远,地方环境却是有天壤之别,就住崇文门的城内边上,四周都是低矮的平房,还有不少茅草房。在接近家门时,他听到紧贴着城墙边上有人的哭声,这样的半夜里哭声特别刺耳,而且不是女人,是几个男子的哭叫声,四周的狗听着哭声在叫唤,人们却懒得理会,根本没有人出来看动静。

徐小七也是根本不理会这事,这里是内城门,出了崇文门外就有不少官店,也有税关,进入内城的人都得交税,官店的人甚至明抢那些外地来的客商,徐小七打小在这里长大,见着的不平事和惨事太多了,有的客商全部身家被讹诈或是骗了,要不回钱来就只能上吊,这样的哭声过后,明早多半就多几具尸体,在外地可能是件大事,在京城崇文门这里根本没有人去管,那些人要么是勋臣府里的豪奴,要么就是太监家的门客,然后就是某王爷的家里的,谁敢去碰这些人的钉子?不要说官府,便是方从哲这个首辅,甚至是紫禁城里的万历皇爷也是管不了的。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决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宝岛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七十章 直言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谴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报第三十八章 铁场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压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议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边第二十间 蒲州张氏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击第六百章 营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百五十章 挑细作第六百三十一章 卫城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体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骂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响箭第四百四十一章 袭击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铳第二百一十三章 风雨第一千七十七章 酿酒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奔跑第八百一十七章 灾难第五百七十一章 请田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八百九十二章 布防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们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货物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气之争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五十章 绑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战备第九百五十四章 闲棋第九百一十二章 驭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二十六 过去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银第三百五十五 私门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帮手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选择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队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阴谋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捡第四百七十七章 欢迎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瞩目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铳第六百三十八章 观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马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资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军营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变节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风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试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粮储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窥第三百七十 守护第九百九十八章 对饮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场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八百六十二章 纷至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访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岳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线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稳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时间第八百一十五章 周期第二十五章 过关第八百四十九章 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