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钱府

众人皆是明白,只要有和记的一句话,定然会有大量的商人跟进,这是不用多想的事情!

史家的众人心里都是一团火热,恨不得早点回家,早点和妻子商议,看看掘地三尺也好,一定要多弄一些银子出来,到时候和公中的银子投在一起,交给史从斌来运作操持,自己只要投一些本金,回报可能是翻倍乃至三倍,五倍!

投两万银子进去,三个月后回来十万,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在这个一两银子能请十来人到酒楼吃顿不错酒席的时代,五两银子一牛头,十两银子一亩地,四十两银子乡下一幢宅子,一百二十两银子开封城里一幢小院,半年内能赚几千两上万两,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史从斌微微摇头,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但是史从斌知道,类似的场面,怕是在大江南北,四处均有,和记撒下的这张大网,已经将大明帝国牢牢的包裹于其中。

想到这里,史从斌也是心神激荡。

自古以来,从牧野之战到大明太祖北伐,从来没听说过用这样的手段来击跨一个完整的大帝国,可以史从斌来看,这事儿偏偏不是没有可能,甚至是大有可能!

“真奇人,奇术也。”在出门的时候,史从斌也是忍不住赞叹起来。

……

钱文升九月底从京师出来,从通州上船南下,经德州和临清,在临清观察地方情形耽搁了十来天,再下济南到宿迁,再到清江浦,从扬州的瓜洲渡过江抵镇江,再从镇江雇了一艘乌篷船往常熟,等抵达常熟钱府的时候,距离过年已经不到十天了。

此时的常熟常州苏州等地可不是后世,在后世因为大兴土路,修高速路,修铁路,扩建城区,苏州城区的河流减少了七成以上。

在这个时代光是苏州境内就有近二百条大小河流经过,很多村庄和民居都是直接建筑在水道两侧,所以才有北人骑马,南人乘船的说法,钱文升乘船顺流而行,直接在钱府外自家修筑的码头下船,码头处一直有钱家的人在,远远看到钱文升,立刻有七八条汉子跑过来,七手八脚的替钱文升提行李。

“都是些北方的土物。”钱文升捶打着自己腰部,笑道:“和记被查抄之后,老夫带着这些东西可着实不容易,内中有包裹是放着京师的糕点,你们一人拿一些回去给孩子们吃。”

这些帮着搬抬货物的也多是钱家的族人,众人也自是不同钱文升客气,有人笑嘻嘻的打开包裹,果然是一人分了一份。

“你们怎地都在码头这?”钱文升叫人将物品搬到自家院子去交给妻子收管,有人挑着担子走了,他才问道:“年底下了就这么闲?”

“这几日几位老爷在商议祭祖的事,好赖已经准备好了,其余的杂事,洒扫庭院,擦拭福贡,准备年货,这些事也忙的差不多了,所以无事。”

“也不能说全然无事,不过大老爷一起想着文升叔,每天都问你回来了没有,着我们在码头这等着,人一到赶紧飞速报他知道。”

大老爷当然是钱谦益,常熟钱氏现在的主事和当家人。钱谦益十七岁为府学生员,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也说明这个人是真正的大聪明人。

不要说学八股无用就瞧不起人,同样的框架,同样的那几本书,人家做出来的文章明显比你高明,这就是聪明。

苏州这样的地方,在明末清初时堪称文教第一,已经将竟争了几百年的福建和江西给压了下去,只有浙江勉强可以相比,钱谦益能在苏州这样全大明排第一的地方,十七岁成府学生员,这份聪明是不用多说了。

其后二十七岁时,钱谦益赴京师赶考,一甲第三名进士,前途一片光明。

这一次新皇登基,驱除阉党,很多东林党人就要起复,不过对钱谦益来说也不是太好的消息,韩爌将要复位为首辅,钱谦益当初走的是叶向高的路子,对韩爌这一脉关系并不算太融洽。

钱文升听着族人的话,笑着道:“看来受之是真的着急了。”

当下也不便再耽搁,从码头过一道院墙就是钱府的外院,再穿过几条夹道就到了内院,钱谦益住在一处精舍之中,听闻到消息已经在门口迎接。

“见过四哥。”钱谦益急急一拱手,说道:“虽有信函,但有些事信中不好问,等四哥实在等的着急了。”

“这是为何?”钱文升诧异道:“银子送给曹老公了,他也答应帮忙,我以为无别的事才在临清各处游历,接到你的信就赶紧回来了。”

“唉,起复的事不急了。”钱谦益道:“我们还是进屋里谈。”

钱文升知道事情起了绝大的变化,当下也不多说,与钱谦益一起往精舍堂房里去。

“江南各家,我近来都有书信往来。”钱谦益叫人倒了茶,然后拂袖将人赶出去,接着便是对钱文升道:“他们都劝我一起做一件事,我还在犹豫,四兄知道是什么事否?”

钱文升道:“是不是粮食或布匹的事?”

“是的,是的。”钱谦益点头道:“我有几位一起做买卖的伙伴,既然四兄这么明白,我就请他们一起来商议。”

钱谦益做了一个手式,将钱文升带出来,引入隔壁的房间。

室中有几人已经坐着喝茶等待,见钱谦益进来,各人都站起身来。

“这位是南京户部郎中马老先生。”钱谦益介绍道:“除马老先生外,其余各位都是熟识的。”

“自然。”钱文升先向马士英拱手致意,称道:“瑶草先生。”接着又对其余诸人点头示意,他内心有些吃惊,在场虽只寥寥数人,但在江南一带的能量却是相当的惊人。

“文升辛苦了。”号称一代诗宗,一生有一千多首诗留世的程嘉燧却是江南一带徽商的代表人物,此人考过一次就不再应考,一生交往的全部是名流士绅,在士林中以诗画闻名,其替钱谦益画过一副画像,极为传神,其画功纯熟老练,为时人所传颂。

但程嘉燧不为人所知的就是其徽商的背景,其父、祖都是徽商中的大商人,其家族成员和联姻的对象也多半是有名的大徽商,其本人在士林中享有盛誉可不是凭白来的,而是辛苦经营得来,这种经营是要砸银子,而不是想赚银子,如果想赚银子,那就只能到高门大户去当清客,走的就是另外一条路子了。

名士,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程嘉燧表达善意,钱文升赶紧拱手道:“孟阳兄客气了,在下也是走南闯北惯了,走在路途之中,赏家乡未有之景,其实也是人生乐趣。”

“哈哈,此话在理,我还见过徐霞客,若他听到了文升兄的话,定然会引为知已。”

钱文升含笑不语,他只有秀才身份,在家族中不替钱谦益跑腿效力的话就边缘化了,就算这样身份也比眼前这些人差了一截,徐霞客可是正经的士绅,看不上自己的。

马士英微咳一声,说道:“咱们晚间替文升兄接风洗尘时再说闲话吧,现在还是聊一聊正经题目。”

“也好。”钱谦益接口道:“此次见曹化淳,此人如何应对我已经知道,其后他被皇帝斥责,我们这里也听说了,其情形到底是如何?”

钱文升知道这些人都不可能闲着来听自己讲京师见闻,他也是聪明人,沉吟片刻,便是直接道:“曹老公虽然受了斥责,但还是很受皇帝信重,皆因宫中是魏阉经营多年,皇帝入宫还不到半年,心里还是只相信藩邸的旧人。现在曹老公还是司礼太监提督东厂,职份未变。”

“四兄离京时,和记的人可被拿捕到过?”

“这,真没有。”钱文升思索片刻,断然道:“朝廷屡次拿捕,然而和记的人藏的极好,一个人也没有拿到。”

几人在座的人面面相觑,马士英摇头苦笑,说道:“上回还说是和记的人吹牛,数千厂卫,他们和记的人在京师也没走光,就真的一个也没有被捕?现在看来,我大明的厂卫还真是废物中的废物。”

钱谦益面色也不是很好看,他从十几岁考中府学生员,到一甲进士成为翰林,大明是他生而就知之的国度,朝廷,皇帝,厂卫,文官,武官,地方官府和宗族,生员和名士,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明。

而现在大明被人当傻子一样的耍弄,几千厂卫连在人家眼里连狗都不如,就算文人天生不喜厂卫,此时也不禁有失落之感。

“都中情形如何?”

马士英这话问的较为宽泛,但钱文升还是知道对方在问什么,当下想了一想,答道:“除阉党之初,京中不管是官员还是士绅,均感振奋,都是夸皇上是难得的明君,大明有中兴之象。到后来攻打新平堡失败,损兵折将巡抚都死在战场上,坊间虽不敢明言,但都是忧心忡忡,人们都知道和记不是好相与的,自是极为担心!其后粮价开始大涨,然后布价大涨,各种货物价格都是涨了起来,京师中人都是怨声载道,在下离京时,皇上的形象已经颇为受损了。”

在场的人没有出声,不过都是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皇帝铲除阉党,最不高兴的当然是魏阉本人和他的核心党羽,然后是那些被牵连的官员。比如上个月河南巡抚某人刚被免职,原因就是其在巡抚任上替魏阉修过生祠。

这其实就是有人惦记上了巡抚的位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魏阉盛时,天启皇帝赐号为上公,大权在握,天下督抚有几个没有立生祠的?朝中官员,又如何能和阉党毫无关系?

皇帝虽不欲兴大狱,但似乎有心理上的洁癖,总想着把阉党一网打尽,这就有些过份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二百二十九 背锅第六百八十章 决斗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九百一十四章 气息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贪婪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运道【大章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远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众正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猎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红云第五十四 私刑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备第五百六十七章 铜矿第六百七十九章 证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挂表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荒卷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三十四 河边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击第七百章 行礼第三百五十五 私门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九十八章 醉里挑灯看剑第五百九十六章 风景第一百零一章 狭道相逢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岛上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进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马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九十九章 重赏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边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强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谴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赏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饭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弃第一千二十七 粮荒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后退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六百九十四章 锻打第二百五十二章 过往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组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费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铁山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拢第一千六十八章 军官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觉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价第六百四十四章 谣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三十二章 操练第五十一章 震慑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担忧第九百六十一章 调动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二百九十章 训话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联第八十九章 辽东事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后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七百六十章 红线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七百二十二章 吼声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忧虑第三百零七章 对峙第四百零九章 蹊径第一千五十四章 头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缠斗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九百九十五章 过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伤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阵法第六百九十九 俯首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审第八百五十八章 礼拜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