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计

李国宾大喜,起身揖道:“多谢张东主!”

张瀚含笑道:“其实不是我大方,实在是在一旁听着,咱们李东主和马东主已经出尽全力,诸位也说的累了,不如我出来充这个和事佬,大家省事。”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李大用起身开门,叫外头的店家上酒上菜,那店家掌柜知道这几个都是豪客,不敢怠慢,早就将酒菜备好了,一时间川流不息的送上来。

各人谈妥了正事,心情都很放松,均是放量喝起酒来,几巡过后,李大用笑道:“这时才知道张东主说完正事再喝酒的真意,果然喝这酒时不用在算计李先生,喝起来轻松愉快,酒的味道也好多了。”

各人听了均是大笑,李国宾连称不敢,这时候他还是小心翼翼,显然这种场合是经历的多,不会因为交易谈成就彻底放松。

“张东主,”李国宾又敬张瀚一杯,说道:“灵丘供铁,未知走哪条官道?”

张瀚沉吟道:“若是成熟的路线,当然是从灵丘先到新平堡,从新平堡到张家口,再由张家口到京师,这条官道是我和裕升骡马行惯常走的,路线熟,地方分店多,易于补给,安全上也有保障。不过此次我打算从灵丘往东到广昌,穿过石门峡,过紫荆关,易州,再直入京师,这条线路,比从张家口那边走节省不少路程,只是一路要翻山越岭,而且往东去我们骡马行分店路线只到广昌,再往东和往京师需开辟新路线。”

李国宾道:“未非是张东主的那些大车做的更好了?”

张瀚笑道:“果然是李先生,确实一语中的。”

李国宾说的不错,近来工匠们士气很高,在马车固件的几个关键点上又有新的突破,新车的车身做的越发牢固,在承接处主要也是使用精铁部件,以前马车的成本主要是这些零部件的成本高,如果定型生产,又有灵丘供铁,成本也会大为下降,在修理和损耗上,马车会越来越低,最终骡马行的利润也会大大增加。

张瀚在骡马行的事情上毫无疑问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

在大明并不是没有物流,事实上大明的物流方式十分丰富,光是在江南的运载船只就有多种,从漕船到沙船,江船,林林总总有十几种之多,根据水流和运程远近,还分为载人或是载物多种,南人行船,北人用车,只是因为道路限制和马车制作水平的原因,北人的车辆水平远不及南人的船只,大明帝国分布在全国的驿站和官道犹如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不停的向身体供给养份,而北方的官道和车马的做用很小,大明帝国最重要的主动脉就是京杭大运河。

故元时因为统治方法粗暴,政治荒疏,大运河堵住了不少,元时的漕运主要就是海运,到大明时疏浚了运河,这条大运河就成为明清两朝最重要的物流通道,南北的物流主要仰赖这条运河,如淮阴,临清,德州,通州,这些沿河的城市也因此而变的十分繁荣富裕。

运河上船只成千上万,不仅

是官漕,也有民间的商业活动,南北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均是在这条运河上完成。

运河也有严重的缺陷,每年都会有相当长时间的枯水期,到了枯水期,漕船大量积压,依靠行船贩运的货物也会堆积在船上,任你急的要上吊,河水不涨,谁也走不成。

每年都要开挖河段,清理淤泥,这对地方上毫无能力的明政府来说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中枢的工部和地方就要打官司,经常有一些重要工程陷在扯皮之中,缺乏资金和人力,也缺乏有能力的地方官员主持。

在隆庆年间,前大学士首辅高拱试图改河漕为海漕,当时已经有了动议,要大量修建海船,从长江口出海,沿海北上,这其实是十分正确的方案,但在张居正驱走高拱后尽废高拱之政,海运之事也就做罢了。

在北方,大量的车马都十分简陋粗糙,民间用大量的独轮小车进行短途运输,少量的两轮或四**车来做长途运输,成本极高,时间极高,效率也是极低。

在张瀚整合骡马行之前,各地的脚行混杂不堪,缺乏规矩,特别是长途运输十分混乱,不仅运输能力低下,安全性也十分堪忧。

现在和裕升的骡马行已经名声在外,张瀚借着运铁的机会主动出击,开辟北直隶到京师的线路,也是十分合宜。

李国宾道:“京师大商家也有很多议论和裕升,他们有一些往辽东和河南的货物,运输起来十分困难,多半是各地的商人自己设法,若是能有和裕升这样的大骡马行进入,恐怕大家的生意就要好做的多。”

张瀚道:“暂且还不能往河南腹地。”

李国宾会意道:“河南内境亲藩众多,关卡多若牛毛,如果张东主没有切实的关系,暂时还是不去为好。”

张瀚微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

李国宾又道:“灵丘出铁,光是和裕升现在就有数百万斤,京师主要是要方毛铁,未知一年供给的方毛铁,有没有确实的数额?”

张瀚和李大用马化先两人对视一眼,转头向李国宾道:“两千万斤以上到两千五百万斤,亦有可能更多。”

张瀚接着道:“明后年可以更多。”

李国宾吃惊道:“灵丘一地,竟可供给这么多方毛铁?”

方毛铁是初步熔炼的精铁,也是熟铁的一种,也正是和裕升用双室法熔炼出来的熟铁,这种铁不比生铁,既然是熟铁,就需要提取掉一定的杂质,需要初步的熔炼,所需要的炉房和工人数量也是天文数字。

李国宾道:“京师那边当然是多多益善,不过这么高的数字,在下担心那些大商行急切之间未必能全部出脱。毕竟闽铁还有相当大的份额,挤占市场,尚需时间。”

李国宾说的也是张瀚担忧的,他现在其实非常缺现银,扩大生产需要,李庄那边也需要,和裕升与范永斗代表的范家的商战现在已经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张瀚软一下,立

刻就会崩盘,和裕升商战的失败肯定是灾难性的,首先是主店的走私业务彻底黄菜,然后就是帐局生意会大受影响,接着周转失灵,李庄那里维持不下,然后就是铁场这里得缩小规模,追求更大的利润而不是先扩大规模来发展。

可能不大受影响的是骡马行,但骡马行也就没有办法开辟新的路线。

整个商战是一个大型的连环,缺一环都可能使整个战线失利,张瀚这几年的苦功完全白费。

张瀚需要现银,大量的现银!

李国宾眼神十分毒辣,张瀚沉默了一小会儿,他便略带紧张的道:“其实张东主可以设法与朝廷打打交道。”

张瀚面露思索之色,马化先说道:“李先生的意思是不是卖铁给工部?”

李国宾道:“正是,现在我知道因为辽事,兵部和工部都要铸打大量的铠甲和兵器,要紧的是鸟铳等火器,特别是火炮,用铁料银甚多,每月均要买进大量铁料。现在工部主要是买福建的方毛铁为主,若是张东主能说动工部官员,采买晋铁,恐怕每年百万精铁一下子就能出脱不少。”

张瀚道:“李先生果然好算计,这也算给我们点了一条明路,在下等人谢过。”

其实不仅是李国宾所说,这一阵子灵丘商会的几个重要的理事也在担忧产量过剩的问题。民间当然大量缺铁,不过利润最高精铁在民间需求量并不如普通的生铁大,精铁质量很好,但用它的定是中产或富户,晋铁如果慢慢抢占市场,这一块迟早能抢过来,但对张瀚来说有些过于缓慢了。

“另外还有一条路子……”李国宾有些犹豫,但还是接着说道:“现在颇有一些商家暗中备办海船,在天津或是江南一带出海,有人往南洋,北方船多半往倭国去。江南的船,多以瓷器,生丝料,绢绸和茶叶为主,往倭国去的,有各种皮货,也有大量的铁器。一船货去,获利最少一倍到两倍,再带回倭人或红毛番人的货物,比如自鸣钟,毛料,倭扇,刀,俵物等货物,获利亦是不小,一来一返,获利颇丰。铁料一块,如果以现在灵丘精铁的价格,制成各种铁器,船到日本后,获利最少在两倍。”

张瀚闻言,倒是真的眼前一亮!

对日本的贸易在崇祯中期才被郑芝龙垄断,现在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南洋海面是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主,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则是后来居上,荷兰人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超那些老牌帝国,以共和国为核心的荷兰其实也是一个超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商人组成的商会势力构成,和欧洲的银行业行会一样,荷兰人的海上公司也是彼此制约,尽可能的把利益最大化。

短短时间,荷兰就拥有几万艘商船,其实也就是几万艘随时可以武装的舰艇,战舰的数量也在欧洲称冠。

后来制霸海洋,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英国刚刚摆脱了西班牙人的制约,开始后来居上的奋起直追。

(本章完)

...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旧日第八百五十五章 广场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赏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击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传播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三百六十章 挑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后第五百八十章 计较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边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缩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六百九十四章 锻打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七十五章 会首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二百五十七 慑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边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六十七章 责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变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虏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枢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伏第五百六十六章 布匹第五百六十七章 铜矿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零七章 密谈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布防第六百二十三章 调任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战第七百七十章 黄虎第五百九十八章 抢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断掌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细雨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八百章 争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阁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厌恶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八百零九章 挤压第三百七十一章 疯狂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礼第七百零九章 离开(修正)第二百章 各司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户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三百八十一章 车队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诿过第三百四十九章 卫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圣心第七百三十章 说服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调动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轻率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惮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无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百六十章 首辅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贺喜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对峙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战前第六十二章 遇袭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资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五百四十章 广渠第二百四十三章 宿营第七百七十五 冲阵第四百九十一章 进堡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