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团

店里两边都是马厩,李国助看出来大约有一百来匹马,养的都很肥壮,此时都在安静的低头吃着草料,新来的挽马被牵过去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不过也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一些小伙计在清洗着两边放置的大车的车厢,把这些黑色的车身很快擦洗的雪亮。

每个人都一副信心满满,精力十足的模样,衣袍,服饰,精神面貌,都是李国助在从天津下船后从未见过。

北方的人们,富裕程度远不及南方,开拓进取的精神也多半不及,不过北人高大,南人矮瘦,如果北人的精神面貌也很好的话,那就对南人有全方面的压制。

正面是大量的房舍,从中堂穿过,看的出来是一间间供休息的房间,内里是大块青砖砌成的库房,李国助扫了一眼,看出来是放的一些杂货和粮食,也是和裕升骡马行主要的承运物资。

一些商人就在正堂两侧的厢房里休息,有一些人出来在大堂闲聊,屋里四角放着几个模样很怪的炉子,大堂虽大,屋里却十分和暖,一进门就感觉到了一股热气。

几个商人正在炉子边研究,李国助也很有兴趣,连蒋奎也跑了去。

“这是和裕升最新的出品。”一个大伙计见人聚的多了,站在一边介绍道:“这叫取暖炉,正式的命名就是和字暖炉,是咱们和裕升的张大人亲自设计出来,取暖效果不必咱吹,各位都亲身感受到了。”

“多少钱?”一个河南商人笑道:“咱知道暖和,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多少钱一个。”

“按大小,丙字号炉适合卧室,书房等单间用,乙字号炉适合不大的堂房取暖,咱们眼前的这是甲字号炉,适合用在这五开间的大房里……不过屋子还是太大,咱们用了两个,效果当然更好,这也要预先说清楚。”

“多少银子一个!”河南商人一脸无奈的道。

伙计笑道:“甲字号炉七十两,乙字号炉五十两,丙字号炉三十五两。”

“乖乖!”河南商人道:“这么一个大炉子,抵得十几亩地。”

“这玩意也不是为百姓准备的。”大伙计语带歉意的道:“最少这几年还不成,说白了这玩意就是要赚富户的钱,各位身家若是有好几千上万两甚至更多的,屋中花几十两摆个炉子,一冬不怕冻手冻脚,也不必穿着大毛衣服在家里,下了坑就冷的不行。不过,若是善财难舍,就愿意硬扛着,那也就不必花这钱。”

李国助倒是很感兴趣,倭国冬天也是寒冷,海港地方还好些,往内里去不比大明的北方好多少,这炉子效果确实很好,到倭国的话估计也能出脱,但他心里颇有疑问,当下笑着对那大伙计道:“这炉子左右是铁片敲出来的,成本不会很高,怎地卖这么贵?”

大伙计道:“我们大人说,从设计到定型,此前的成本当然要算在内的,这炉子是精铁打的,但也不纯然

是精铁……纯然的精铁,怎么发热?要它能发热取暖,这也是成本啊。”

“原来如此。”李国助释然一笑,转念又道:“虽然贵大人说的不错,不过,人家买了去仿制出来,贵方的这种成本人家又没有,不是要卖的便宜的多?别人的便宜,贵方的恐怕就很难卖,我们贵价拿货,也就是吃了亏了。”

众商人都是点头,这炉子的效果摆在眼前,就算贵肯定也能卖,他们的担忧正是李国助所说的,如果小的铁匠铺子也能敲出来,成本几两一个,那他们就亏死了。

“这个我们当然有考虑。”大伙计精神抖擞的道:“一,产品要有独特的设计和工艺,叫人难以仿冒,这炉子看着简单,其实是很有机巧,仿制也不是那么容易,加上精铁质量,配合工艺,一般仿冒出来的质量肯定差的多。二来,便是打出名气,弄一些花巧之物在炉子上,叫人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而且是和裕升独家出品。舍得花几十两买这东西的人,断然是不好叫人家看出来自家买了个不值钱的仿品的。”

李国助这才颔首点头,他这时也看到炉子上果然有一些精工细刻的图案,还有一些铜活装饰,看起来果然价值不菲……这东西要卖高价,肯定是技术上有一定的仿制难点,然后再把品牌效果打出来,富户的心理确实也是这样,舍得几十两一个买炉子,断然是不能叫人家看笑话的。

至于低劣的仿冒品,效果和外观当然都要差几个档次,不过似乎适合平民百姓使用,从这一层来说,并没有与和裕升抢占市场,也不会触犯到贩卖商人的利益。

“记下来,”李国助转头对身边的从人吩咐道:“回程时这东西带一百个回去。”

李国助带的现银不多,但以双方现在合作的关系来看,先带货后付银也不在话下,三船货好几十万两,李家可都是付的现银。

“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哩。”大伙计看人家订了一百个炉子,脸上高兴的直冒红光,指着墙角的一个大座钟道:“这东西更好……”

李国助看了蒋奎一眼,忍不住大笑起来。

……

“还好,不是很冷嘛。”一个大汉嘴里喷出白气,用夹生的汉语大声感慨着天气。

在这大汉身边也是一群裹的跟狗熊一样厚实,身形也如狗熊般高大的汉子,他们牵着马走在官道上,巍峨壮观的李庄建筑群落就在他们眼前,众人开始啧啧赞叹起来。

现在的李庄规模较两年前大约扩大了十几倍还多……原本的庄子早就看不出任何的痕迹来了,祠堂被迁走,大量的草房民房也消失了,在东北角是大片的生活区,最早兴修的大片院落现在是处在中间地带,外围是大量的白墙青瓦的民房,三间正,两间偏,全部是砖瓦房,这屋子在大明值得四十到六十两银,一般的百姓根本无力负担,但在李庄这里却是房舍的标配,光是凭这一点,也足以叫眼

前的大汉们为之惊叹。

更叫人惊叹的是大片的工场区……十几里长的河流引水,到处都是引水的水车,水流不停的带动着机器,隔的很远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机器锻打铁材的声响,木匠作活时的拉锯子的声响,刨子声,斧子声,还有火器局演射火器的轰然声响,整个工场区十分庞大,全部是高大的砖、制建筑,数不清的人群车马在工场区出入,大量的成品从仓储区被车马拉运出来……

这些人是在冰天雪原里跋涉而来,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也有奴隶般的农奴,住的是木制的板屋,破旧朽坏,仅仅能够勉强生存,他们一路过来,都是筚路蓝缕,定居点都是条件十分简陋,他们顺着几条大河一路西进,然后南下,遇着的无非是蒙古人或野蛮的原住民,极北之地的牧民甚至还在茹毛饮血,进入大明之后这些人才见到文明的迹象,看到李庄这边的情形时,可想而知他们内心的冲击有多大。

“这里简直是比明国京城大中国城还要宏伟,还要令人叹服。”

“不愧是一个真正的文明国度。”

“这地方真是太富裕了,不知道明国其它地方怎样?”

“听明国人说南方的明国人更富裕,城市更繁荣……”

一群俄国人终于沉默了,他们的眼中喷射出了火一样的光芒。

他们是佩特林,安德烈马多夫,还有他们的十几个随员。

几年前佩特林从托木斯克动身,经过张家口,宣化,怀来,昌平,抵达俄罗斯人称为大中国城的北京,因为他们是正式的国使,虽然万历皇帝没有接见,但也赐与了他们国书,也就是以万历名义写给当时俄罗斯沙皇奥弗多罗维奇的书信……这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行动,中俄两国最正式的国家层面的交往史,由此揭开。

佩特林和马多夫第二次前来,主要还是因为张瀚。

在看到了张瀚的能力之后,佩特林这两年一直在关注和裕升,去年一年,流入漠北蒙古大量物资,俄罗斯人虽然远在托木斯克也感受到了。

他们是一直和蒙古人贸易,想用手头的特产和蒙古人贸易,不过一直大受欢迎的动物油脂,海象牙,动物毛皮,蜂腊,皮革,焦油,草木灰,绳索……俄罗斯人在翻过乌拉尔山之后,一直用这些货物和荷兰人还有英国人贸易,用这些物资换取呢绒,服装,武器,硝石,铅……俄罗斯人发现,和欧洲贸易时大受欢迎的商品,到了蒙古人这边几乎毫无市场,蒙古人更需要粮食,布匹,各种毛料,茶叶,药材,这些东西恰恰俄罗斯人也需要,双方的贸易几乎毫无互补,一直到几十年后,俄罗斯人有更多的工业积累和财富积累后,用金银加军械和呢绒买通了不少部落的上层,把影响力深入到草原,至于贸易,这几百年来一直都谈不上真正的民间贸易,就算是进入现代国家后也一样,中俄双方的贸易额低的可怜。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虏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议和第五百四十一 诏狱第五百零九章 弹指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红旗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动第九百四十九 求恳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边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烦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两将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千五百章 激荡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颈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骑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八章 纳妾第一千一十二章 决断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粮价第九百七十六章 问政第八百四十三章 开销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弃第四百四十二章 发泄第九百三十二章 银至第二百四十二章 检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议饷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议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四百七十八 变化第八百零二章 欢腾第三百七十 守护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军第四百七十七章 欢迎第五百零六章 招来第九百四十一章 战备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二十三章 无谷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六百二十三章 调任第二百九十四章 订货第六百章 营地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护送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营第一千九十章 穷追第四百四十一章 袭击第二十八章 出门押货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级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拢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帮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报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动员第二十五章 过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储粮第一千六十九章 请战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六十五章 争吵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风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离去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选边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九百三十四章 调任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恩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厅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溃第七百三十六章 过河第七十三章 灵丘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报第九百七十六章 问政第五十一章 震慑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十三章 犒赏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状第一千三十三 决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议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蓟北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四章 涨月钱第六百零九章 银币第三十四章 口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九百零六章 游走第一百九十五章 帐目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