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

“绝不会被消灭!”/p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很有些叫人热血沸腾的感觉。./p

在座的将领们都是激动起来,连周耀的脸都抽动了一下。/p

不管怎样,不管什么样的品性,能在这样的团体中是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p

王长福拍了一下桌子,大声道:“孙司官说的好极了。这才是我们和裕升军官对敌时应有的态度。那个温忠和秃头王彪,两人和建虏打了一仗,写信来就吹嘘敌人的强大,说咱们的兵练的还不行。这两狗日的,落自己人的胆,扬敌人的威,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p

梁兴淡淡的道:“割了近百颗建虏的人头,这是大明到现在为止对建虏的最大的一次胜利。要不是和裕升不能显露出战争方面的实力,大人光是因为这个就直接能加官到总兵……这两人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大人的说法:要觉不足,坦率的提出意见。”/p

王长福瞪眼道:“这就是说我军训搞的不行?要不然你来?”/p

梁兴微笑道:“我可没有这么说,当着大人的面,我们就事论事,不要无事生非。”/p

两个最高级别的军事主管颇有些动了意气的感觉。/p

脚夫和边军出身的将领瞪眼看着梁兴,喇虎出身的又瞪眼看着王长福,矿工一派人数寥寥,一脸事不关已的模样。/p

张瀚敲敲桌子,有些厌烦的道:“就事论事,不要说这些有的没有的。”/p

王长福道:“大人,军训已经够严格了……”/p

张瀚道:“可能有些方面还要加强,根据各地的情形调整各兵种的训练大纲,回头你和军训司的人写个详细的纲要来给我看。”/p

王长福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军训司现阶段的训练毫无问题,但从十三山的反馈来看,温忠和秃头联手练出来的精锐步兵,拥有最好的装备和武器,又是伏击占了先手,和建虏派上山的精锐对战时还是十分吃力,可以说,温忠和秃头的结论就是,正面堂堂而战,二百山地步兵这样的精锐战兵,对二百披甲建虏,对方只需要有二十个左右的白甲,就可以轻松击败山地步兵。/p

当然,建虏也肯定会付出相当的代价,不象打明军时那么轻松无损。/p

前方有这种反馈,军训司不管怎么说都有些疑惑,不那么理直气壮。/p

就王长福自己的感觉来说,商团军的训练已经十分辛苦和精细了,各个兵种训练的侧重点都不同,甚至体能训练的侧重都不同,比如战兵更注重爆力和负重的训练,骑兵则侧重于身体的灵巧度和臂力腰力的训练,铳手则是全面的体能训练,辎兵们则是偏重于训练耐力。/p

训练不仅设计精巧,而且十分的辛苦。/p

每天都在训练,哪怕是现在的老兵也是一样,只要没有战斗任务,军官们或多或少会安排自己的部下参与一些轮训。/p

每个新立的军营都会注意留下校场的空间,铳手们在练习打放和装弹,战兵们练厮杀搏击,骑兵们则训练骑战和列阵冲锋的技巧。/p

士兵们每天都在抛洒汗水,军训司的军官们也是不停的调整训练计划,以王长福在边军呆过的经验来说,和裕升的训练程度是大明九边的边军将士完全无比相比的,相差太远了。/p

这种程度还是嫌有缺陷,王长福心中自然是不服。/p

张瀚瞟了王长福一眼,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p

他近来也在考虑这事,王长福认为是够了,张瀚恰恰认为还不够。/p

建虏是这个时代站在亚洲最高峰的军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北边的蒙古人不行了,中亚和西亚一直就没有行过,东南亚除了从林战有些土司兵强悍外,国家军队的这个层面就差的远了。/p

日本人刚在朝鲜栽了个大跟头,他们的战国打了几十年,十几万久历战火的老兵也不过如此,当初他们不是大明边军的对手,现在当然也不可能是女真人的对手。/p

做为一支站在本时代巅峰的军队,张瀚感觉不管怎么高看一眼也并不为过。/p

张瀚在屋中踱着步,在场的人都开始安静下来,静静的看着他。他开口说话时语气平静,然而所有人都能听的出来张瀚话语中的决心与意志:“诸位一定要牢记,我们打蒙古人不是目的,目的是抢占更多的地盘,汇集更多的力量。大明已经不是东虏的对手,往下去对东虏的战略只会越来越被动,如果数年之后东虏能抢先一步把北虏的地盘和人丁都占下来,对大明和我们都不是好消息。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消灭东虏,还有彻底解决北虏的问题。一本史记和通鉴上对中国的入侵和伤害都来自北方的草原,哪怕是强汉盛唐,都有匈奴与突厥为患。而今我们所站的地方大明并未真正统治过,汉、唐,也没有真正统治过,哪怕建立都护,也只是羁縻而已,中国的国力未能真正延伸到草原,而今我们站在这里,面临着最后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以雷霆之势扫荡眼前的残敌,冲过去,追上他们,咬住他们,杀死他们或俘虏他们。我们不是要恢复汉唐的荣光,而是要过汉唐,在我的治下,汉人和蒙古人可以真正的友好相处,但在那之前我们要酣畅淋漓的报复,只有用铁和火叫他们付出鲜血的代价,他们才会真正珍惜日后的和平。在我的治下,将会有秩序和荣誉,和平和繁荣,每个人都能抬起头挺起胸来堂堂正正的走在路上,男子能够养活家丁,每个家庭都应该过温饱的日子,所有人都应该有尊严。”/p

张瀚转过头,眼睛也有些湿润,他道:“打仗会流血死人,不管是北方还是西边我们的兵力都有些单薄。可能会有死伤,但军司考虑过最佳的方案还是如此打,以狮搏兔,不产生任何意外,酣畅淋漓的去获取胜利,得到青城和所有的一切。诸君,奋战吧,牢记这一战死去的每个将士的姓名,相信这一切是值得的。”/p

所有人都站起身来,几乎每个人都用敬仰的眼神看向张瀚。/p

孙敬亭眼圈红,嗓子有些哽咽的道:“这一番话,没有别人能说的出来。我建议,写成正式的檄文布给全军将士知道。”/p

李慎明满脸深思之色的道:“确实,感人肺腑。我刚刚全身麻,恨不得提剑就冲出去与北虏厮杀搏斗。应该写成檄文,甚至将来有机会要传诸展布给天下人知道。”/p

原本只打算列席会议,并不表任何意见的孔敏行深深看了张瀚一眼,收起了最后的犹豫,他道:“这封檄文,又要展现出张大人的原意,把精气神写出来,辞藻不必华丽,又要文字达雅,有当年大明太祖高皇帝兴师讨伐蒙元时的那封诏书的力量和文采,诸位,本人也愿出一份力。”/p

孙敬亭原本就担心自己一个人做不好这件事,就算加上侍从司的文宣人员也是嫌太单薄了。对很多人来说,似乎这是一份简单的文告,但对理解其特殊意底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份无比重要的檄文,它标志着和裕升可能从纯粹的商业组织转化为军政加商业的混合体,张瀚也就从纯粹的商人转化为政治色彩浓郁的一方领,其商人的色彩必将会被淡化。/p

这种转变,类似大明太祖布讨元檄文后的转变,从“淮右布衣”到红巾军元帅,再从都元帅转为吴王和大明皇帝。/p

明初时的讨元檄文出自大家之手,掷地有声,词理气兼备,布之后对安定天下人心,转变朱元璋的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布檄文之后,大明成为一个正式的王朝走上了历史的舞台。/p

孙敬亭和李慎明的激动还有孔敏行的犹豫都来自于这一段过往的历史,他们深知,这是一份不比寻常的檄文,或许历史都在这一刻开始改变。/p

张瀚命令道:“明天以战斗工兵为主,辅兵和民夫协助,在河口搭建多道浮桥,不必绕道自浅处或下游绕道。”/p

“浮桥搭好后,以两个步兵团和炮兵强攻过去。两个骑兵团从两翼直插侧后,务必要咬住大半敌人,最好能全歼其军。”/p

张瀚今天刚看了对面的军容,他感觉巴特尔虽然可敬,但几乎毫无用处了。蒙古人早就孱弱不堪,不是一两个还有血勇的老台吉就能改变的。原因很多,长期的战争,没有城市和大规模商业的支撑,没有真正的农耕区,没有产铁区,没有这些游牧民族不可能真正的强盛。就象当年的契丹,契丹能成为幅员万里与北宋对峙的大国,甚至令北宋屈服,主要还是因为它早先得到了唐朝经营过的几个州,后来又得到了石敬塘献上的幽云十六州,有了大量汉儿十六州带来的整体国力的提升,还不论占据了形势之地的战略优势。/p

蒙古人长期被挡在关外,草原这种酷寒之地是很难积蓄国力的,何况大明国初占据主动,就算后来国力弱了,蒙古人也很难长期在长城以南活动,每次打草谷的活动范围并不大,收获有限,其实蒙古人是越打越弱。/p——

/p

今天好歹能恢复三章了。/p

可能不少朋友有意见,但在下真的是尽力了,早晨开始写到这个时候,一天坐十几个小时,说句难听点是玩命赚这个钱啊。总之大家能支持就支持一下,感激不尽。

...

第八百零七章 驿站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动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八百零九章 挤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开第三百五十章 刺杀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脏活第八百零一章 润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滩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会第二百七十九章 坚持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顺逆第九百四十一章 战备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推动第七百零八章 反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铁骑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百零四章 狱内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粮第二百五十五章 车队第九百零四章 交换第九十二章 韩老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复仇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别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八十九章 辽东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二百五十六章 碰壁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五十章 绑人第四百零九章 蹊径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议饷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银箱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烟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奔跑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头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门第六百六十五章 险坡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五十三章 指挥第九百三十一章 算尽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费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流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粮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四百三十八章 台阶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应运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对决第九百二十五章 挤兑第一千四十章 天时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义士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传旨第四百九十三章 决断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三百三十四章 杨涟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三百零五章 军营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细雨第三百九十章 谈判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贺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萧墙第二百六十四章 肃穆第一千六十二章 备货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开市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七百六十章 红线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义师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门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约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三十四章 口外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千八十九章 结束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红云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见第二百九十章 训话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