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鸣惊人(求收藏)

朱由校虽很失望,但他现在也无法逼迫所有的人都缴税,现在还不到跟大臣们翻脸的时候,他需要一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很快就会来,现在能做的只能一步步的来。

而在朱由校的这段话中,也蕴含了朱由校未来的一项改革措施,那就是“摊丁入亩”。

“诺。”李宗延答道。

“传徐光启,孙承宗,满桂,袁可立等人进宫见驾。”朱由校说完之后示意退朝。

在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之后,上朝的大臣都开始退朝。

朱由校今天说的东西太多,现在大臣们不但还在震撼中,也还在消化中,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赵南星,左光斗,杨涟三人留下,乾清宫见驾。”朱由校突然想起什么,又吩咐道。

……

刚出皇宫,大臣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讨论今天发生的事情。

“叶阁老留步。”韩爌在后面喊道。

“韩阁老,有什么事吗?”叶向高说道。

“叶阁老,陛下今日所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不知阁老怎么看?”韩爌请教道。

“蛰伏三年,一鸣惊人,陛下圣明乃我大明之福,汪文言是我举荐的,而我现在年老力衰,我决定将会借此辞去首辅之职。”叶向高说道。

“叶阁老……”

“不用多说了,陛下此次应该会同意我的辞呈,陛下圣明,内阁首辅一定会是你的,陛下也继续重用大家的,其实陛下也没说错,东林人现在做的的确有些违背初衷,以后你就是东林党的领袖,记得一定要尽心尽力地为陛下做事,将来东林人还有一条活路,一旦出了问题,东林人也许万劫不复。”叶向高叮嘱道。

“陛下说有关东林人的事情……?”韩爌问道。

“此事非要再提。”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东林党人自成一伙,而阉党自然也是自成一片。

“顾阁老,今天的事情怎么看?”魏广微说道。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啊!我们斗来斗去,陛下在边上只是静静地看着。待陛下出手,顷刻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顾秉谦说道。

“那我们该当如何?”徐大化问道。

“陛下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现在陛下肯定不会因为魏逆而动我们,陛下需要我们牵制东林党,最多两三年时间,整个朝廷就会大洗牌,是生是死,也只有这两三年的时间。”顾秉谦轻声说道。

“大家以后在私下里还是少见面为妙,我先告辞了。”魏广微说道。

“各位,我也先告辞了。”顾秉谦接着说道。

……

所有人都被朱由校的“狠”给镇住,他们都以为朱由校学楚庄王蛰伏三年,就为了一鸣惊人。

要知道,近三年来,被魏忠贤和客氏谋害的皇子皇女数量可不少。一个为了目的,连自己子女的生死都不顾的人,可想而知该有多狠,对自己都这么残忍的人,对别人只会更残忍。所有的大臣都仿佛看到一场狂风骤雨即将到来。

乾清宫暖阁,朱由校正在召见赵南星,左光斗,杨涟三人。

“东林党人的确有干涉朝政之嫌,而你们虽是东林党的干将,但你们一向颇有贤名,朕会继续重用。”朱由校先安慰道。

“陛下,臣已是古稀之年,还忘陛下准臣告老还乡。”赵南星首先开口说道。

“赵爱卿,你不是主张‘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吗?帝国现在是千疮百孔,正值用人之际,赵尚书难道准备弃朕而去?弃帝国百姓而去吗?”朱由校激动地问道。

“臣不敢,臣绝无此意,只是臣……”赵南星赶忙说道。

没等赵南星把话说完,朱由校打断了赵南星的话,说道:“你们先不要忙着拒绝,先听朕把话说完。”

朱由校接着说道:“现在的九边防务已成筛子,边备日渐废弛,名存实亡。在九边之中,大同镇和山西镇皆在山西境内,此两镇的镇守事关九边防务的成败。而据朕得到的消息,山西有人勾结建虏,牵涉甚广,甚至宣府镇都已经牵涉在内,此事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朕需忠良之士代朕巡视山西。”

“九边日渐糜烂,臣早有耳闻,只是想不到居然有人勾结建虏,此人不除,我大明寝食难安。”赵南星痛恨道。

“的确如此,朕需要你代朕巡按山西兼吏部尚书职,左爱卿代朕巡按河北兼左佥都御史职,杨爱卿代朕巡按陕西兼左副都御史职。”朱由校吩咐道。

九边是阉党的地盘,这也是朱由校要用东林党人的一个原因。

“陛下,历来巡按御史一职是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担任,而如今由臣等几人担任是否有些不妥?”赵南星问道。

“事急从权,特事特办。十三道监察御史虽有上百人之多,但是朕不知道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此事事关国家社稷,半点马虎不得。现在也只能委屈你们三人了,三位爱卿放心,事毕,朕绝不会亏待你们的。赵爱卿年岁以高,此行你最多只需在山西待上一年,一年之后,臣许你少保身份告老还乡。而其余两位最多在地方待三年,快得话也就两年而已。”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说完,站起来走到三人面前,情深意切地说道:“此举的成败,关系到帝国的社稷安危,全依仗三位了。”

朱由校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三人真不好再拒绝了,何况朱由校这么掏心掏肺地让他们明白:你们是朕最看重的人。

“臣等领旨。”三人异口同声说道。

“三位爱卿此事事关重大,千万不能泄露半分,到地方上之后,由于此事牵涉过大,明察暗访之时,当以安全为第一。”朱由校叮嘱道。

“臣谢陛下关心,臣定当竭尽所能以报陛下知遇之恩。”杨涟首先说道。

“臣谢陛下关心,臣定当竭尽所能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其余两人也紧接着说道。

“记住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朱由校再次叮嘱道。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尔喀第三百八十六章 点石成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顾媚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木邦决战第四十章 吴有性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师第三百零三章 大闹复社会议第三百零八章 吕宋的问题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东吁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无私事第六十七章 银子的分配第三百九十一章 濑户内海海战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东吁亡第三百七十一章 《决绝词》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儿干之战第一百三十章 战场的选择第六十章 通商的前提条件(求推荐)第两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一百六十章 拍卖结束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六十七章 银子的分配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广南第六十三章 争风吃醋(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九十六章 木邦决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四章 应对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条新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这就是在抢劫!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泽亚之战第两百零二章 显微镜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圣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启枪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求推荐)第一百四十二章 宁错毋纵第两百四十二章 切磋姿势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陆第两百八十章 抢滩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举阁臣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儿干之战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经济危机第三百七十章 经济危机对大明的影响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势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抽签第三百七十六章 阅兵仪式第二十章 陈美人(求推荐)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第四百零九章 斩杀蝗神第九十三章 发媳妇第八十四章 同仇敌忾第两百五十九章 马尼拉海战第四章 应对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选阁臣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十五章 汤若望(求推荐)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国威第八十四章 同仇敌忾第两百一十章 学游泳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条新政第三百四十一章 马祥麟第三百章 西方局势第四百三十三章 布拉茨克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联姻第一百一十章 关于立储第三十七章 新币第四百五十四章 学习天魔舞第四十九章 不抛弃,不放弃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见西洋学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第二百零四章 宁锦之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国的蓝海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两百七十四章 翼骑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势第三百三十四章 张二乔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广告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卖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两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风第两百二十九章 赤儿山之战第二章 亲政第三百一十三章 赏赐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圣公第四百五十三章 十六天魔舞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两百四十一章 内阁波动第十章 狡辩第三百八十一章 连锁的青楼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