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来秀才

等朱由校离开河北进入京师之后,骆思恭的计划才正式开始执行,河北的局势骤然开始紧张起来。果然不出骆思恭所料,并不是所有人接到了黄尊素和熊廷弼的公文之后就立刻前往邯郸的。经过大同的事情之后,宣府镇所有的官兵都知道此去邯郸意味着什么。

宣府永宁参将汪尔信、宣府独石参将高承勋、宣府游击王应详三人就称病拒绝前往邯郸。永宁城是宣府镇的东路,驻有重兵,而独石城是宣府镇的上北路,同样驻有重兵,两城的兵马加起来足有三万人之多。而王应详与汪尔信交好。当然除了这三人还有不少的人同样称病拒绝前往。

但宣府总兵杨应瑞才刚刚上任,他在宣府暂时还没有根基,他是无法推卸的,接到公文之后他就立刻前往了邯郸。

对于这样的情况,无论是黄尊素还是骆思恭都早有准备,两人决定先对已经到来的军官进行廉政审查,审查完之后再对他们控制的军队首先完成整编。

宣府镇乃是九边重镇,属于京畿要地,突破宣府镇,整个京师就完全暴露在敌军的攻击之下。这就使得廉政审查的工作不能持续太久。

还好这样的工作对于锦衣卫来说是非常得心应手的,锦衣卫在宣府一样也有千户所,对于宣府一带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了加快审查的工作,骆思恭从京师调来了大量的锦衣卫协助。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针对河北军队官员的审查工作就结束了。虽然审查的结果很粗糙,但是基本上能辨明官员的贪污情况,甚至还获得了不少的其他文官贪污的证据。

“还有部分军官到现在还没有到邯郸来报道,我等应该如何处置?”陈四问道。

“陈提督,你现在对已经完成审查的军队先进行整编,至于其他的军官,容我等再考虑应该如何处置?”黄尊素说道。

“在对军官审查之时,除了宣府之外,其他卫所都已经完成整编,我虎跃军现在已经扩大到了四万人,末将以为要对宣府完成整编,必须以雷霆之势,让宣府各军不敢动弹。”陈四建议道。

“杨总兵以为如何?”黄尊素问道。

“宣府乃九边重镇,京畿要地,宣府不可乱,一乱必定危及中央,末将以为该抚不该用强。”杨应瑞说道。

“本官以为可以再次给未到的官员发公文,如果再不来的话,我等应向陛下请示,发兵宣府。”骆思恭建议道。

“此事不可久拖,久则生变。就按骆指挥使的意见来处理。”黄尊素想了想说道。

“末将认为此时应该出兵抢占鸡鸣驿、顺圣川东西两城以及葛峪堡等地,这些地方的军官现在都已经在邯郸城,守备空虚,一旦控制这些地方,就算是宣府发生动乱,也无法威胁到中央。反之如果被他人抢占,抢占之人不但可以威胁京师,甚至还可以出兵保定府等各处,到时候我们肯定无法控制住整个局面。”陈四再次建议出兵。

“陈提督,待我等请示陛下之后再做决定,毕竟出兵宣府,恐怕会引起整个宣府的不安。”黄尊素委婉地拒绝道。

“本官以为陈提督所言极是,陛下已经给我等便宜行事的权利,本官以为可以先派人进入宣府,对宣府军队进行整编,如果情况有变,我们也可以依靠整编后的虎跃军固守宣府。”骆思恭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那就先依骆指挥使的意见,先派人进入宣府,对宣府军队进行整编。”黄尊素仔细地想了想,最后再次同意了骆思恭的意见。

……

来秀才,自从加入新军之后,他就得到了这个外号,一年多时间过去,他本来的名字已经没人记得了,大家记得的就是他的“来秀才”外号。来秀才在木邦之战之前一直跟着熊安稳,后面熊安稳去了乞活军,他却被留在了龙腾军,现在又调到虎跃军担任千总。

刚加入新军之时,他还显得有点文弱,但经历过几次生死之后,他的气质,甚至外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战场看多了生死,杀的人也多了,他浑身上下都有一种掩饰不住的煞气。

而外貌的变化主要是来自于大同之战,在大同的第一场战役中,来秀才被脑毛大的骑兵砍了一刀,而这一刀刚好在砍在他的脸上,还好这刀砍过来的时候,他避得够快,只是在脸上被狠狠划了一刀。但这一刀也让他在战时医院养了十多天,伤好了,却在脸上留下了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疤。这道狰狞的伤疤,让他更是平添了几分煞气,让原本看起来文弱的来秀才,再也没有一丝书生的气息。

“伤疤才是军人最好的勋章。”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出自于朱由校口中,这也是来秀才最喜欢的一句话,他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此次来秀才被命令前去葛峪堡整编军队。葛峪堡属于宣府镇中路,是宣府镇中路参将的驻地,在历史上有“先有葛峪堡,后有宣化城”的说法。在中路除了葛峪堡之外,还有龙门卫城、大小白阳堡等等十个堡垒,驻军达到了三万。

在来秀才赶来的时候,整个宣府镇已经是流言四起,军心不稳,士气极度低落。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入侵宣府,几乎不费吹飞之力就可以击溃整个宣府,兵临京师。好在朱由校在大同之战完胜了林丹汗,才让周边的蒙古人不敢动弹。

来秀才赶来之后,立刻将葛峪堡的三万军队全部召集了起来,但现在实际上整个葛峪堡的驻军才两万人,近三成已经是空额。

根据历史记载:宣府镇是最初设置的四边镇之一,原本额定官兵数量是十五万,但到了弘治,正德时期,宣府仅仅剩下了六万七千名官兵,其中招募的士兵已经过半,军户数量已经衰减了一半还要多。

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两百八十二章 抢人头第两百四十五章 发现细胞第两百六十四章 发行彩票第七十一章 审讯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条新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满清重骑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关西七卫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战第十四章 操劳过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图第四十八章 新军测试第一百九十三章 钦褒天学第一百二十一章 怀宁公主第两百七十三章 严肃的话题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协议第三百七十章 经济危机对大明的影响第七十一章 审讯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两百九十八章 进入鄂尔多斯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库克台第一百三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九十一章 濑户内海海战第两百二十章 召藩王进京第两百一十章 学游泳第四百五十章 托木斯克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报》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泽亚之战第六十二章 连衣裙第三百一十三章 赏赐第一百零六章 班师(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败(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四百八十二章 统一东瀛第二十六章 辽东对策第十一章 证据第六十八章 帝国银行第两百四十九章 冷洲总督第三百二十章 阿鲁科尔沁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国城之战第八十章 王赛儿第一百九十六章 张妍进宫第两百三十五章 洛阳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这就是在抢劫!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办第三百三十七章 罢市第两百零一章 《专利法律》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庙桧第两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风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吗?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两百一十章 学游泳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萨克骑兵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两百二十五章 情况不明第四百七十八章 补给船第两百六十四章 发行彩票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征收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战略第四百四十二章 关西七卫第四百六十二章 《经济学》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满清第六十三章 争风吃醋(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请旨改变战略第一百零二章 收养的儿童第十九章 太医院(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张妍进宫第一百七十二章 无所出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国船长第一百八十八章 孙云球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历事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阵对骑兵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选阁臣第九十一章 试金石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归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无私事第两百九十五章 烟叶专卖第五十四章 月息两钱第四百零九章 斩杀蝗神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两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运公司第九十九章 卖报第十七章 新军(求收藏)第十七章 新军(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国的蓝海第三十一章 训话第一百八十八章 孙云球第十五章 冲突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第四百六十二章 《经济学》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编军队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第两百四十八章 女子学校第四百六十一章 将未来写下来第两百六十一章 战后处置第两百五十五章 慈善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