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庞氏骗局(求收藏,求推荐)

朱由校虽人在法/会现场,可有些心不在焉,郑氏见状,说道:“皇上如果累了,不如先回乾清宫休息。法会还有一个时辰才能完毕。”

朱由校一听还一个时辰,马上就没兴趣了,“太皇贵太妃,朕突然对道教有了兴趣,等下法会完毕,朕想和那位女道长聊聊,不知可否?”

郑氏看了朱由校一眼,心里想到:一个法会都坚持不下去,对道教有兴趣这种鬼话谁会信,是对人有兴趣才对。不过郑氏不介意这些,她对朱由校没有好感,当年她的儿子就是和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争夺帝位失败,才弄成现在母子分离,现在看到朱由校沉迷酒色,她是非常乐意的。

“等法会结束,哀家会让李祭酒过去的。”郑氏闭着眼睛说道。祭酒是正一道教中的一个职位,而且这个职位还不低。

当然张嫣她们也不相信朱由校对道教有兴趣这种鬼话,只是朱由校的口谕,张嫣两人都不敢反对。

朱由校回到乾清宫之后,不停地在脑中构思着这个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原本就是那个时空旁氏骗局。旁氏骗局自出现以后一百多年里,衍生出过无数的版本,出现过许多有名的案例。在那个时空,无数的人都知道这个骗局,但却又无数次深陷这个骗局。

朱由校这次决定祭出这个杀手锏狠狠地捞上一笔。当然这个骗局他决不能亲自运作,只有靠别人来运作。而正一道的天师就是朱由校挑选出来最适合的运作人选。

正当朱由校在脑中策划这件事情的时候,李祭酒过来了,她也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以为朱由校看中了她的美貌。

“你们都先下去吧,我和李天师有些话要说。”朱由校吩咐道。

看到其他人的离开,李天师心里更紧张了,她甚至在心里想是不是要反抗,如果拼命反抗会有什么后果。

“李祭酒,你属于道教哪一门派?”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乃属正一道,家祖乃正一道四十九代天师大真人。”李祭酒紧张地回答道。

“第五十一代的天师是你什么人?”朱由校接着问道。

“乃是我的叔伯辈。”正一道此时有衰落的迹象,李祭酒也有些不满。

“朕有一段机缘要赐予你们正一道,朕打算私下里见见现任的张天师,不知你可否代朕传信?”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回陛下,张天师此时正在京师,陛下如果想见,我定当替您引荐。”李祭酒听说能给正一道机缘,这样的机会,她自然不能放过,无论怎么样她都是正一道的人。

“此事事关机密,朕和张天师见面的事情不能让第三人知道,事成之后,朕不但会恢复张天师大真人的封号,而且会赐封张天师为国师,让你们正一道的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在封建社会,人都是有信仰的,要不信佛,要不信道,甚至在中国有人开始信天主基督教了,朱由校也想将这个产自中国本土的道教发扬光大,为了以后的扩张和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知正一道能帮陛下做些什么事?”朱由校开出的条件太好,好到让李祭酒心里害怕,她忍不住问道。

在这个时代,皇权至高无上,教权必须绝对服从皇权,不依皇权,则法事难立。皇上对正一道的态度,几乎可以决定正一道的生死,但现在皇上居然先开条件,再让正一道办事,这让李祭酒害怕啊!

“此事必须等朕见到张天师以后才能说。而且这次对于你们正一道来说,是一次生死存亡的机会。”朱由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李祭酒的建议,他冷冷地说道,话语中吐露出威胁和恐吓。

“不知陛下准备在何时何地见张天师?”朱由校不怒自威的话语让李祭酒打了一个寒颤,她明白无论朱由校要求正一道做什么,正一道都必须做,否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时间和地点暂时还没定,朕会安排,还有今天我们谈的事情,决不能让第三人知道。”朱由校冷冷说道。

“诺。”李祭酒恭敬地回答道。

“你先下去吧,告诉张天师,朕没见到他之前,他决不能离开京师,除非他想正一道一脉尽灭。”朱由校严肃地说道。

……

根据朱由校的要求,魏忠贤的案子处理得很快,才过了几天已经有了初步的处理结果,负责这件案子的骆思恭今天一早就来到乾清宫汇报这件事情。

“魏逆和客氏的案情已经查清,还请陛下示下。”骆思恭说道。

“魏逆、客氏、侯国兴、客光先以及魏良卿五人判斩立决,抄没家产,其余人等概不追究,毕竟祸不及家人。”朱由校看了骆思恭呈上来的奏章,想了想说道。

“诺。”

“抄家的时候,记得抄彻底一定,掘地三尺也要全部给朕掏干净了。还有朕知道你们抄家都习惯卡、拿、要,从今以后朕绝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事情办好了朕定有赏赐,而且朕正在考虑给锦衣卫加饷的事情。”朱由校强调道。

“臣明白,臣定不会负陛下圣恩。”骆思恭诚惶诚恐地回答道。抄家一向都是个肥差,这次被朱由校盯上了,骆思恭可不敢在这个关头乱来。

……

二月二十三日,朱由校第二次上朝。通政司所呈的五事有四事再次被朱由校否决了,只有一事被朱由校同意了,就是关于扬州在二月十日发生了六级地震,赈灾的事情。

“赈灾的事情必须要抓紧,另外还要注意防疫,大灾经常会大疫,让当地衙门多派大夫去协助赈灾。”朱由校说道。

“陛下,据扬州知府上奏,当地并没有发生瘟疫。”

“暂时没有发生,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朕要求在救灾之时一定要防止大疫。”朱由校强调道。明末可是发生过多次大型的瘟疫,死伤无数。这时朱由校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吴有性,他创立了瘟疫学说,并且著有《瘟疫论》。

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协议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条新政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库克台第三十五章 汤若望(求推荐)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八十三章 舆论引导(求收藏)第两百四十六章 观察细胞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内阁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选太子第四百零九章 斩杀蝗神第四百五十四章 学习天魔舞第两百四十一章 内阁波动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萨克骑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三十一章 训话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国人出兵第三十八章 火耗归公第三百八十一章 连锁的青楼第两百三十八章 洛阳之战落幕第一百九十章 孤儿院第两百六十九章 辽东用兵之事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六十三章 《经济学》的反响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阵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骚乱第三百九十三章 粮食保护价第三十五章 汤若望(求推荐)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间第两百九十六章 生产过剩第三百一十六章 锁国令第四十一章 试枪第三百八十八章 陈圆圆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一百零六章 班师(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亲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条新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满清重骑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袜机第两百七十三章 严肃的话题第一百九十三章 钦褒天学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国纪的考虑第两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三百零六章 演戏第两百一十七章 殿试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楼第一百八十九章 买赠模式第一百五十二章 来秀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会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释兵权第十六章 庞氏骗局(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满清第两百一十章 学游泳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盗第一百二十八章 坊津第三百五十九章 胜负难分第两百五十三章 天启奖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第五百章 最后一战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两百七十一章 辽东风云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怀孕第九十六章 木邦决战第八十八章 严打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两百零九章 泳衣第四百三十一章 夺取长州藩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国的蓝海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九十七章 内讧(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班师(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四百九十五章 禅位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楼的服务第两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国威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阵对骑兵第两百七十六章 范慧妃的安排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计划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二十章 陈美人(求推荐)第两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运公司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战第两百九十一章 第五条新政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两百六十章 马尼拉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张妍进宫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会第两百三十八章 洛阳之战落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张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