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响

削藩可以说是关乎国运,举国上下都在关注。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宁锦之战,如果评选天启年间最受的关注的事情,削藩绝对是可以排进前三的。

当召藩王进京商议新政的圣旨下达之后,整个帝国一瞬间都沸腾了,但公开表明立场的,却是寥寥无几。在瞬间沸腾之后,整个帝国似乎又迅速地冷静了下来。几天之后,整个帝国甚至京师都显得格外的平静,平静到似乎让人感觉似乎已经没有人在关注这个事情了,无论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之上,都选择性地遗忘了这件事情,都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情。

“陛下,除了偶尔有百姓言及此事之外,这几日似乎无人再谈削藩的事情了。”王赛儿汇报道。

“削藩这样的大事,为何突然间无人再谈?你不觉得很不正常吗?”朱由校问道。

“从臣得到的消息来看,官员们不愿意谈及此事,是因削藩之事虽已成定局,但谁胜谁负尚且难以预料?而百姓不谈及此事,是受到了商人们的影响,现在茶馆除了读报之外,关于削藩之事一概不准谈,他们害怕惹祸上身。”王赛儿说道。

“为何官员们会认为此事胜负难料?”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陛下自推行新政以来,收税等举措得罪了商人,反贪污取消火耗等举措得罪了各地的官员,整编军队等举措又得罪了各地的军人,实际上现在反对陛下的人很多,只是缺少一个带头的,现在陛下如果连藩王都得罪了,那么带头的人自然就有了。很多人都认为陛下做事太过激进,此事才会胜负难料。”王赛儿分析道。

“朕有这么讨人厌吗?”朱由校微笑着对张嫣说道。

“皇上乃为天下百姓,江山社稷着想,才会得罪如此多的小人。”张嫣轻声说道。

“朕又不是银子,不可能人人都喜欢的。商人们唯利是图,官员们贪污腐败,而在旧军队中更是如此,朕只不过想做点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对江山社稷的有利的事情,却会招来如此多的人的反对。朕无所谓,也许帝国乱一乱还是好事,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皇上,如果真的藩王造反,您有多大的信心?”张嫣轻声问道。

“信心!信心朕当然有,否则朕也不会出此下策。王赛儿,你认为如果藩王造反,朕几成把握获胜?”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臣不敢说。”王赛儿轻声说道。

“说吧,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朱由校说道。

“臣以为五五之数,陛下的新军战力天下无双,但藩王们得到了的支持却要超过陛下。”王赛儿说道。

“你听说过舆论战吗?朕手上有两大利器,一是新军,还一个就是《大明帝国报》,朕的《大明帝国报》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杀人诛心!陛下高招!”王赛儿恍然大悟道。

“如果有需要,不但《大明帝国报》要为朕服务,《大明儒报》也要为朕服务,还有民间小报也必须为朕服务。你认为现在朕的胜算能达到几成?”朱由校说道。

“如果百姓都能站在陛下这边,陛下有八成的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王赛儿说道。

“为何还只有八成?”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有运气。”王赛儿解释道。

“运气的确很重要,如果天意都不站在朕这边,朕也无话可说。”朱由校说道。

“皇上,藩王们可都还没反了,说不定他们都会来京师了。”张嫣轻声说道。

“朕这叫未雨绸缪,何况朕认为藩王们造反的可能超过七成,朕必须提前准备。如果真没人造反,那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陛下,田尔耕、李永贞求见。”王礼乾说道。

“王赛儿你先下去吧,记着你要及早将你的人布置到陕西,湖广,河南一带去。”朱由校说道。

“诺。”

“让他们进来吧。”朱由校说道。

……

在这个特殊时期,东厂和锦衣卫是朱由校最为倚重两大机关,相比朝廷大臣,现在朱由校更愿意使用他们。

“京师这几日有何动静?”朱由校问道。

“京师这几日表面看起来很安静,但是各地藩王留在京师的眼线人手全部都动起来了。”田尔耕禀报道。

“具体一点。”朱由校说道。

“辛丑日,福王的人求见韩阁老,但被韩阁老称病拒绝,而后其又求见魏阁老,又被魏阁老拒绝……”田尔耕一项一项地念道。

“你的意思是内阁的众位大臣现在除了处理朝廷之事之外,回家之后都闭门不见客?”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是的,但跟藩王有接触的大臣也不在少数,臣已经全部记录在案了,是否需要臣念给陛下听?”田尔耕说道。

朱由校挥挥手,说道:“有人可和京师军队的人有接触的?”

“陛下,秦王、鲁王、楚王、庆王、福王等王爷的人都曾求见过熊廷弼熊都督以及张维贤张国公,但两人也是拒不见客,但有些勋戚暗中和藩王们有所接触。壬寅日,阳武候薛濂在粉子胡同秘密与福王的人见过一面,但具体所谈何事,暂不知晓……”李永贞也一项一项地汇报道。

“还有什么其他消息?”朱由校问道。

“臣听到一个消息,有人用一万两求购天启枪。”田尔耕说道。

“难道有人想刺杀朕?”朱由校疑惑地问道。使用燧发枪或者弓箭想在京师刺杀朱由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有天启枪的话,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天启枪是一个新鲜事物,射程是目前所有轻型武器中射程最远的,而且针对这个新鲜事物暂时还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

“臣立刻派人去专门负责此事的。”田尔耕马上说道。

“此事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查。”朱由校叮嘱道。

“诺。”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陆第三百七十九章 屠戮熊本城第五十五章 按规矩办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战第七十二章 你不吃醋吗?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办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来袭第四百五十一章 库兹涅茨克第两百三十九章 帝国公益金第七十四章 新币流通(求收藏)第四百一十章 出兵安南第六十六章 宫中藏银第两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风第九十一章 试金石第四百三十二章 夺取广岛藩第三百七十章 经济危机对大明的影响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条新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国一号第四百六十一章 将未来写下来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三百五十八章 绝境第十五章 冲突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东林,不知朝廷第九十六章 木邦决战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杀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四百八十七章 对满洲国的夏季攻势第三百零五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两百六十八章 东厂的目标第四百三十章 注定破裂的和谈第四百六十章 王赛儿的大明之行第四百零九章 斩杀蝗神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归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国一号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战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库克台第六十九章 拒收银元(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两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一百六十六章 宁锦大捷(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楼第两百八十四章 炸城墙第六十八章 帝国银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岛原起义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师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师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师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诛之第十六章 庞氏骗局(求收藏,求推荐)第两百八十三章 近卫军第二章 亲政第两百二十六章 收集证据第两百六十五章 移民吕宋第五十八章 海权论(求收藏)第四章 应对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两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一百三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四百七十章 储君候选人第两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为?第六十二章 连衣裙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杀第两百七十二章 未来的东厂第一百三十七章 绝不后退一步第两百四十二章 切磋姿势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征收第五十八章 海权论(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 贩奴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盗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历事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两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为?第四百九十四章 决定禅位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战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两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八十八章 严打第四百八十七章 对满洲国的夏季攻势第两百五十七章 情况突变第两百五十二章 八连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罢市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两百三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请旨改变战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萨摩藩造反第三十章 宋应星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四百一十章 出兵安南第三百九十三章 粮食保护价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东林,不知朝廷第一百七十四章 鹤丸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阵第两百七十一章 辽东风云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围盛京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