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章 叛乱起

“此事朕已经确认是藩王所为,朕也可以既往不咎,但各地藩王收到圣旨之后,三日必须启程前往京师,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现在光凭锦衣卫和东厂的一面之词,就令藩王在规定期限之内就必须进京,是否有些不妥?”高攀龙劝阻道。

“山西和山东两地的藩王早以启程赶往京师,而其他地方的藩王却是迟迟没有启程,这是为何?难道朕的旨意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吗?何况现在牵涉到有人行刺朕,难道此时召藩王进京还不行吗?帝国立国二百六十年,从来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刺天子,这次算是开了先河,如果此事就这么算了,那朕以后如何治国?如果此事就这么算了,朕相信以后还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臣绝无此意,臣的意思是待事情查明之后,再做决定。”高攀龙说道。

“朕绝不会再等了,已经有人站到朕头上拉屎了,难道还要朕忍下去?”朱由校拒绝道。

“陛下,此事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及到帝国的江山社稷的。”高攀龙坚持道。

“朕伤势未愈,感觉乏了,退朝。”朱由校懒得搭理高攀龙了。

……

天启八年,六月初五,肃王朱识鋐再次以“奉天靖难”为名,在兰州造反,一时从者甚众。庆王朱帅锌、韩王朱亶塉两人皆响应肃王的号召分别在银川府和平凉府造反,一时间陕西近半已经陷入叛军之手。整个陕西仅余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两人未反。

六月初十,三王兵马汇于兰州,号称拥兵百万,实际上只不过只有十万而已。六月底,叛军汇合鄂尔多斯的额璘臣的两万兵马,齐功西安府。

秦王朱存枢无子,他既不支持肃王的叛乱,也不支持朱由校的削藩。对于叛军攻打西安府,他更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左光斗虽决心拼死守城,但奈何西安府的都是旧军队,他们对于朱由校的军队改制早已不满,现在肃王造反,他们干脆绑了左光斗,投降了肃王。左光斗宁死不降于反王,肃王也暂时拿他没办法,只得将他囚禁于大牢之中。

一个月的时间,陕西全境便陷入叛军之手。叛军攻陷西安府的消息令朝野震动。

在六月中旬,朱由校就接到了三王造反的消息,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陕西全境就被叛军攻陷。经过和京师都督府众将的商议,朱由校决定满桂的大军以防守为主,不能让叛军进入山西。陕西地势险要,从山西进攻陕西难度极大,满桂的十万大军不但要防守来自西面的叛军,还要防守西土默特人。

“传旨令陈四守住开平卫和兴和所,决不能跟林丹汗有可乘之机。”朱由校下令道。额璘臣的加入,使得朱由校意识此次叛乱有了蒙古人的加入,朱由校不得不分兵防守蒙古人,尤其是林丹汗。

“陛下,反王朱识鋐占据西安府之后,下一个方向极有可能是山西和河南,河南藩王众多,也是帝国防守薄弱的地方,反王朱识鋐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极有可能会取道河南。”熊廷弼说道。

“朕准备率五万乞活军和五万御林军御驾亲征。”朱由校说道。马世龙率领的五万乞活军再次扩编到了五万人,但马世龙的职位依然是副提督。

“陛下,叛军虽号称百万,但实际不过二十万,出征之事何劳陛下,臣愿意领军前往。”熊廷弼说道。

“此次是藩王造反,朕一定要亲自击败这些反王,削藩方能成功,朕已经决定御驾亲征了。”朱由校说道。

熊廷弼见朱由校已经决定了,他也不多说了。

……

回到宫里,张嫣看朱由校满腹心思,她也没说话,只是陪着朱由校安静坐在那里。

“朕决定御驾亲征。”朱由校突然说道。

“妾知道陛下早就已经在准备应对藩王造反的事情了,妾相信此次陛下一定会马到功成的。”张嫣说道。

“朕虽然早就在准备,但是有些情况还是朕没想到的,例如额璘臣的加入是朕没想到,但是没关系,朕能击败林丹汗,就一定能击败蒙古其他的部落。”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乃天下雄主,九五至尊,这些跳梁小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妾以为陛下应该坐镇京师,平叛之事应该交由朝中的大将来做。”张嫣委婉地说道。

“朕的新政已经得罪了许多人,但朕是天子,这些人表面上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却是反对朕的,无论是谁去平叛,如果败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朕的一方败了,那么这些人都会跳出来支持叛军,如果朕胜了,那么这些人自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朕一定要天下人面前击败叛军,证明朕才是真的天命所归。”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此战必胜。”张嫣信心满满地说道。

“当然,朕一定会获胜的。”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

这次朱由校要御驾亲征,朝廷反对的声音却是不大,相比前两次巡视,这次的反对声音还要小一点。此时所有人都在盯着这场战役的结果。

六月二十八日,顺义王卜失兔率三万大军出库库和屯城,逼近大同。而叛军兵分两路,一路肃王亲自率领出兵河南,一路由庆王率领,准备出潼关走风陵渡直取山西。七月初一,满桂率一万龙骑兵和五千步兵出关迎击西土默特大军。

七月初三,朱由校在京师点兵十万御驾亲征。朱由校为主帅,马世龙和卢象生为副帅,赵率教为先锋出兵河南,准备在河南与叛军决战。

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条新政第六十三章 争风吃醋(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楼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寿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百零七章 赏赐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决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张妍进宫第六十三章 争风吃醋(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洲国第四百八十七章 对满洲国的夏季攻势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钞的计划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陆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无私事第两百四十六章 观察细胞第两百一十二章 兴和所之战第两百六十八章 东厂的目标第六十章 通商的前提条件(求推荐)第七十四章 新币流通(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通商协议第两百六十八章 东厂的目标第五十一章 劝说(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一百五十一章 蚕吃人第六十一章 通商协议第两百零七章 演习第两百七十九章 血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应第四十五章 下黑手第一百三十章 战场的选择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报》第两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风第两百七十章 朱由检的改变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圣公第三百五十四章 疯狂的王赛儿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条新政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国的计划第两百三十七章 诈取潼关第两百六十五章 移民吕宋第四百七十六章 郑森第八十三章 舆论引导(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赏赐第两百五十二章 八连第三百零四章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第一百三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四百五十一章 库兹涅茨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条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小结顺便吐槽!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占雅库茨克第三百一十九章 顾媚的毛纺策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战第两百七十九章 血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计划第三百零六章 演戏第八十九章 财政预算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选太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盗第一百三十五章 迎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补给船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选太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罢市小结顺便吐槽!第两百三十八章 洛阳之战落幕第两百三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两百四十一章 内阁波动第三百四十二章 夺取马来城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两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异象第一百二十章 抢购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一百七十章 历史的讽刺第两百八十七章 辽宁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七十一章 《决绝词》第六章 规矩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广南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两百九十一章 第五条新政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国城之战第七章 标点符号(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尔喀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举阁臣第两百六十八章 东厂的目标第三百六十章 巨型步兵方阵第两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响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庙桧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广南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两百一十四章 联盟第两百七十六章 范慧妃的安排第三百章 西方局势第两百六十四章 发行彩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间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