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九章 辽东用兵之事

感谢198215dai的月票支持!

……

朱由校对后金铸炮的事情是非常重视的,后金铸炮成功无疑会极大增加辽东的难度,朱由校必须赶在后金铸炮成功之前对后金展开袭击,打乱后金的计划。

仅仅十天之后,东厂就带来皇太极招募汉人工匠铸造大炮的消息。其实这个消息早在今年五月份就已经提报上来了,只是当时并没有人重视,现在朱由校这么一提,这个尘封了几个月的消息才引起东厂的重视。

“传孙承宗即刻进京。”朱由校下旨道。

“诺。”

“从今天起,辽东的谍报工作交给王赛儿。”朱由校失望地说道。

“诺。”跪在御前的李永贞,整个人像筛糠一样还在抖个不停。

“东厂从即可起着手准备改制,王礼乾出任东缉事厂都督,李永贞继续担任东缉事厂提督,王赛儿升任东缉事厂提督,两人直接向王礼乾负责,同时三人都有直接密奏朕的权力。”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臣领旨谢恩!”三人一起施礼答道。

“李永贞不要再让朕失望了,辽东发生这样的大事,如果不是朕问起,居然无人重视。”朱由校冷声说道。

“臣死罪,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臣绝不会再犯第二次这样的错误了。”李永贞赶忙答道。

“王赛儿,你也不让朕失望。”朱由校说道。

“臣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王赛儿恭敬地说道。

“你年级不小了,如果有心仪的对象可以告诉朕,朕给你赐婚。”朱由校说道。

“臣无心在此事之上,只求能为陛下分忧。”王赛儿马上说道。

“朕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皇帝,如果有的话,不用隐瞒。”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臣明白,臣如果有的话一定会如实向禀告皇上的。”王赛儿无奈地说道。

……

十一月中旬,孙承宗便抵达了京师。

朱由校在乾清宫召集孙承宗、张维贤、熊廷弼、内阁众位大臣以及七部尚书一起商议对后金用兵之事,他已经下定决心对后金用兵了。

“朕得到可靠消息,建虏正在铸炮,建虏铸炮一旦成功,就好比如虎添翼,朕一定要在建虏铸炮成功之前,必须将建虏逐出辽东。”朱由校说道。

“臣早有此意,在天启四年,臣就有意对建虏用兵,只是当时国库空虚,缺乏粮饷,此事才不得对作罢。”孙承宗第一个赞成道。

“臣以为孙阁老所言极是,现在正是一雪前耻的时机。”熊廷弼也赞成道。

“臣反对,国库现在的确稍有盈余,但受天灾影响,国库现在是有饷无粮,而对辽东用兵非十万大军以上不可,否则难以成事。”郭允厚说道。

“朕没有说即刻就对辽东用兵,朕准备在明年秋粮上缴之后再对辽东用兵,而且朕要求内阁从现在起就要准备对辽东用兵一事,从现在起就开始对粮食的收购。”朱由校说道。

“新作物的推广需要一年以后才有成效,臣以为在后年对辽东用兵才是最佳时机。”郭允厚说道。

“徐爱卿,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朱由校问道。

“单论新农作物的话,只要各藩司配合,半年即可取得效果,臣在山西推广土豆之时,土豆苗产最高曾经达到过五千斤。只是土豆和红薯在保存上还有很多问题。”徐光启回答道。

徐光启的话让在场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在场许多人只知道新农作是高产的农作物,但没想到产量会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这个朕有略有研究,可以窖藏保存,土豆和红薯还都可以打成粉,然后制作成粉条,粉丝等等,这些就更容易保存了。”朱由校说道。

“臣回去之后便试试,如果陛下说的可行的话,明年只要新农作物推广有效,半年之内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粮食的问题。”徐光启回答道。

“郭爱卿,在这件事情可还有异议?”朱由校问道。

“臣无异议,但臣以为可以从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购买新农作物充作军粮,以缓解粮价持续上涨的问题。”郭允厚建议道。

“准,但在粮食储备上,还是应以稻谷小麦为主,尤其是丰收的季节,更是要大量从百姓手里收购,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朱由校说道。

“诺。”郭允厚躬身回答道。

“吾师,对辽东用兵你有何建议?”朱由校问道。

“臣以为可从三路出兵夹击盛京的建虏,第一路从开平卫出兵,走草原进攻,这一路只需两万兵马即可,此路兵马除了接应中路大军之外,还可以防止建虏一旦兵败窜入草原;第二路从锦宁防线出兵,负责攻取盛京,乃是主力,此路需十万兵马;第三路便是从旅顺口出兵,负责攻击建虏后方,以策应中路大军,此路也需要两万大军。兵分三路最少可报此战不败。”孙承宗说道。

“如果建虏兵败向北逃窜,我军该如何应对?”熊廷弼问道。

“围师必阙,能让猎物看到生机,往往意味着死亡。越往北走,天气越发寒冷,看是生路,实际上也是一条死路,建虏能否熬过冬天都还很难说?”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臣就怕是放虎归山。”韩爌担心道。

“一定不会的,建虏失去盛京必会元气大伤,已成强弩之末,对大局已无碍。”孙承宗说道。

“善用兵者,不虑胜先虑败。如果此战失败,帝国是否能保住辽东?”李起元问道。

“锦宁防线固若金汤,而开平卫和皮岛都各有优势。此战如果失败,我可保辽东无事,只是可能在数年之内帝国将无法再对后金用兵。”孙承宗解释道。

“为了确保辽东无事,朕会调五万御林军和辽东大军一起北伐建虏。”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说完,又问道:“众位对吾师的用兵方略可还有不同的意见?”

孙承宗在辽东主事多年,是在场人中最熟悉的,他的意见其他人都不知道怎么反驳,而心中有疑问的,孙承宗等人也都给予了答案。

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十章 狡辩第一百三十章 战场的选择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一百九十三章 凤求凰,你值得拥有!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难与固执第四百二十六章 统一西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八十一章 孙元化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衣店第三十五章 汤若望(求推荐)第一百八十九章 买赠模式第两百七十一章 辽东风云第三百五十八章 绝境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内阁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两百七十五章 捷报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儿干之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六十五章 经略日本的计划(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满清第九十五章 斩!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办第九十七章 内讧(求收藏)第两百零二章 显微镜第两百六十九章 辽东用兵之事第两百三十九章 帝国公益金第四百五十五章 东厂的改变第二百一十六章 开平卫大捷第一百九十三章 钦褒天学第两百一十五章 开平卫决战第三百一十六章 锁国令第四百一十二章 夺取多邦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第十八章 裙裤(求推荐)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宫(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一章 税收问题第三十六章 高产农作物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九十章 孤儿院第三百零二章 复社大会第一百九十二章 来自东瀛的花魁第五十八章 海权论(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条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离死别第两百一十九章 冲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开战第两百七十六章 范慧妃的安排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无可赦,情有可原第一百九十三章 凤求凰,你值得拥有!第三十五章 汤若望(求推荐)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五百章 最后一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会第五十四章 月息两钱第两百五十九章 马尼拉海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税一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岛原第九十三章 发媳妇第两百八十七章 辽宁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岁出嫁第两百三十章 风陵渡之战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两百一十九章 冲突第三百三十五章 阁臣候选第两百三十三章 兵凶战危第两百六十三章 吕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袭别列佐沃第两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百零七章 赏赐第四百四十九章 寻找金矿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第两百七十九章 血战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四百八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两百三十七章 诈取潼关第三章 张嫣第九十三章 发媳妇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贡第五百章 最后一战第四百二十二章 东渡美洲第三百七十六章 阅兵仪式第两百三十八章 洛阳之战落幕第三百五十四章 疯狂的王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