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高产农作物

朱由校此时宫中和张嫣商议汉语拼音的事情。张嫣帮助朱由校推出标点符号之后,因其便捷实用,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张嫣在民间这次也算是声名鹊起。

这次推广汉语拼音,朱由校也准备让张嫣来帮忙。但学汉语拼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尤其是对于发音养成了习惯的人,更加难以学精。

朱由校首先教的是二十三个声母,这二十三个声母朱由校都教了一个晚上。

“皇上,妾身是不是很笨?”张嫣学了一个晚上,还有些声母都无法做到准确地发音。

“这不怪你,这些朕在梦里也学的时候,也是学很久才学会的。梦里的神仙教朕都教得有些不耐烦了。”朱由校安慰道。现在所有来自后世的知识,朱由校都假托在神仙身上。

“这些都是神仙传授给你本事,可不能丢了,妾身一定会努力学好的。”张嫣听说是神仙传授的本事,赶忙说道。

“这些自然不能丢,朕打算将妃子们都召集过来一起学习,学得好的将来要负责教授皇子。学完之后,你要负责组织大家编写成书,刊行天下,作为蒙学的识字教材,拼音学得越早就会学得越快。”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皇上何时有空?妾召集她们来坤宁宫跟皇上学习。”张嫣说道。

“明日晚膳散完步之后,朕在坤宁宫教大家。”朱由校想了想说道。根据消息,徐光启已经进京,朱由校准备明天接见他。

……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而此时徐光启已经有增订,批改以前所写的《农书》的想法,此次增订,批改完之后所形成的《农学》就是后面闻名于世的《农政全书》。

“徐子先,朕知你精晓农学,你所著的《农书》朕也看过,写得很好,朕深感欣慰。”朱由校夸奖道。当然《农书》朱由校是一个字也没看过,但他相信徐光启绝不会考核他的。

“臣惶恐,《农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臣正准备增订修改。”徐光启回答道。

“朕在你的《农书》里看到有土豆一物,你这里可有样品?”朱由校问道。

“臣有样品,但并没有带进宫来,如果陛下想看,臣派人去取。”徐光启刚开始对朱由校说看过《农书》一书还有些将信将疑,现在他是完全相信了,他心里:看来皇上真如传言一样,学习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朕听闻此物耐寒耐旱,而且产量极高,最高苗产可达到三千斤左右。”朱由校说道。土豆在后世最高苗产能超过一顿的,只不过在这个时期,这个种植条件下,朱由校不敢往高里说,只能往最低里说。

“此物种植得当的确比粮食产量要高,但是却也达不到陛下所言的三千斤。”徐光启反驳道。

“不,一定能达到,这件事情是朕在梦中,有神仙亲口对朕说的,朕相信这关系到如何选种,如何种植等多方面的问题。神仙不会对朕说谎的,他还说此物关系到帝国的江山社稷。”朱由校信誓旦旦地说道,口气几乎毋庸置疑。

徐光启将信将疑地说道:“陛下,这臣不敢保证,但臣需要尝试。”

“朕准备将京城外的皇庄用来试点,皇庄的佃户今明两年都不用再缴纳任何税收,只需全力配合你。这件事情朕准备完全交给你来负责,同时擢升你为礼部右侍郎,专门负责这件事情。此事可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生计,不可有任何懈怠。”朱由校叮嘱道。

“臣领旨。”徐光启说道。

“玉蜀黍知道吗?也叫玉米。”朱由校问道。其实现在玉米在明末已经开始在推广了,但是苗产不高。

“臣知道,此物也能高产吗?”徐光启问道。

“当然也能高产,只要要做好选种,育种以及满足种植条件,苗产达到五石不是问题。这次也必须同时培育。”朱由校说道。

“臣领旨。”

“还有一种,叫番薯,也叫红薯,听说过吗?”朱由校接着问道。

“臣只是听说过,也吃过,但还没种过,听说在沿海地区有人种植。”徐光启回答道。这时红薯也才刚刚传入中国,种植历史才二十多年。

“此物苗产能达到五百到一千斤左右,此物也必须同时培育。”朱由校叮嘱道。

“臣领旨。”徐光启已经有点麻木了,他甚至已经开始相信朱由校真的见过所谓的神仙了。

“番椒听说过没有?”朱由校又接着问道。

“此物臣并没有听说过,难道也是一种高产作物?”徐光启疑惑地问道。现在徐光启还真有点相信朱由校的神仙托梦的说法了。

“此物不是高产之物,但是却是难得的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药材。下江人有种植,但现在却被当成是花卉来种植的,并没有用来食用,真是暴殄天物。”朱由校怕只说调味品的话,徐光启不会去种植。

“此物是不是也在皇庄同时种植?”徐光启问道。

“对,此物必须同时种植,朕现在时常茶饭不思,急需此物,如果没有此物,长此以往,朕肯定会再也无法用膳了。”朱由校愁眉苦脸地说道。

“臣领旨,臣会立刻去办。”徐光启说道。

“朕有心在五年之内成立农业部,专事农业生产,毕竟国以农为本,必须要有专门的官府机构和官员来负责农业生产。”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国以农为本,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才能国泰民安。”徐光启赞成道。

“未来农业部成立,徐侍郎你会是第一任农业部的尚书。”朱由校信誓旦旦地说道。

“臣不敢,臣只想做好本份即可。”徐光启回答道。

……

用过晚膳,朱由校带着一大群美女一起散步,自从朱由校禁止宫内的人员缠足之后,逐渐地有些人也能跟上朱由校的散步的步伐了。

第四百二十章 东渡美洲的计划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两百四十六章 观察细胞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偷袭硕垒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零二章 收养的儿童第三百九十章 生产天启枪的机器第两百四十五章 发现细胞第两百五十四章 陕西大饥第四百章 施粥第两百一十九章 冲突第六十八章 帝国银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夺取长州藩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库克台第二十章 陈美人(求推荐)第八章 杀人游戏(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一十一章 顾媚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归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洲国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第两百一十五章 开平卫决战第两百九十八章 进入鄂尔多斯第一百三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五十七章 满清重骑兵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刘宗周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钞的计划第四百二十九章 贩卖男奴第三百零四章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国城之战第五十一章 劝说(求收藏)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两百一十二章 兴和所之战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条新政第两百二十章 召藩王进京第两百一十章 学游泳第八十四章 同仇敌忾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国报(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贸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两百七十四章 翼骑兵第十三章 竞争上岗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四百七十章 储君候选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两百零三章 巡视辽东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两百九十六章 生产过剩第四百三十一章 夺取长州藩第四百五十一章 库兹涅茨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离死别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会第两百八十三章 近卫军第三百三十四章 张二乔第八十三章 舆论引导(求收藏)第两百八十七章 辽宁承宣布政使司第两百六十五章 移民吕宋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征收第两百八十一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经济学》第一百零六章 班师(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连锁的青楼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这就是在抢劫!第两百八十五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间第两百七十八章 强渡辽河第三百零五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洲国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贸易第两百六十七章 帝国女子学校第三百五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章 颜思齐第一百九十二章 来自东瀛的花魁第两百八十三章 近卫军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启枪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库克台第两百六十六章 彩票开奖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四百九十九章 边界勘定协议第两百七十五章 捷报第两百零二章 显微镜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阵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第两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鲜第两百章 封闭东林书院第一百六十一章 蓝海战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响第两百三十一章 劫营第三百九十章 生产天启枪的机器